想回農村養鵝,需要做哪些準備?

赤腳上陣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從2003年踏入養鵝這個行業,整整16個年頭了,養過商品鵝,也養過種鵝,還開過鵝的孵化場,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喜悅。

看到您想回鄉養鵝,為您的這份創業的精神點贊之餘,給您聊一聊回農村養鵝,需要準備哪些工作。

一、選場地。

想養鵝總要有一個場地,這是最起碼的基礎,怎麼選場地呢?

首先,要考慮符合環保的要求。遠離村莊、河道、主要幹道,大約300米以外,也就是這樣一個原則,別擾民、別汙染河道、別影響主幹道的美觀。我始終有一個觀點賺錢別讓人煩,別讓人恨,這樣才能幹好事情。

其次,最好找有樹林的地方。有樹林的地方是天然的遮陰場所,利於鵝的夏天遮陽避暑,也有利節約成本。沒有怎麼辦,那只有夏天再臨時人工遮陰了。

第三,按照準備養鵝的數量安排合適的土地。按照養鵝的數量合理的安排土地的面積,一般情況下,按照每平方米4只大鵝的數量安排鵝的休息場所,再按照休息場所1:2的比例安排鵝的運動場所。加上飼料房,人工看護房,1000只鵝最少得需要1畝半地。

第四,地勢最好比較高亢。有了高亢的土地,排水方便,不容易造成積水,從而有效的防止大腸桿菌的發生,同時圈舍高亢也符合養鵝“窩幹食飽”的基本要求。

二、要有棚舍。

首先,要有一個育雛室。按照每平方8只的比例,建造一個密封效果好,利於保暖,同時又便於通風的育雛室。1000只鵝大約需要150平方米。

其次,育雛室構架育雛網床。最好構架雙列式網床,中間過人,按照每平方米15只的最低要求建造網床,把建造育雛室每平方8只的總面積減去育雛網床每平方15只的面積的差就是過道的面積。

第三,育雛室內配備水壺、料盒、加溫設備等養鵝設施。料盒和水壺分別按照25只/個的比例配備。

三、青綠飼料的準備。

最好準備自己的青綠飼料的生產基地,可多可少,但必須要有,青綠飼料在鵝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個別養殖戶說青綠飼料有沒有都可以,這個觀點不可取,有這種觀點的養鵝戶大部分都是有較大天然水域的養鵝戶,天然的水域是非常難得的運動場,因為有水上運動場的存在,養殖的密度小,鵝患病的概率也隨之降低。

標準的青綠飼料的配備比例是,一畝地可以養200只鵝。

四、要建造一個人工游泳池。

鵝是水禽,一定要有一個游泳洗浴的場所,如果沒有天然的水塘或人工水塘的話,一定要建造一個人工的游泳池,1000只鵝50-100個平方均可,無非就是換水頻率的事情。

五、資金的準備。

以1000只肉鵝為例,大概要準備10萬元的資金,這樣包括棚舍的建設、地租、種草,建網架等等,基本夠了。

這樣基本上就準備差不多了,最後提醒您幾句,養鵝也並非一定能賺,一般情況下,堅持養好,保證不低於90%的成活率,還是有點賺頭的。養殖是一個細心的活,也是一個需要耐心的活,無論養殖結果到底怎麼樣,都需要先投資成本,所以在做這個之前,要考慮好是否能夠堅持下去,如果能夠堅持下去,再實施您的養鵝計劃。

歡迎關注@我和我的小農莊,更多養殖資訊與養殖經驗和你一起交流,同時也歡迎轉發、收藏、點贊、評論。

我和我的小農莊


回農村養鵝,好事情呀,首先恭喜你,選擇了三農領域,具體哪些準備,來自我的分享如下:

一、養鵝根基

1、根據你的規模,要有足夠的空間建立放養鵝的基地,最好是散養,因為肉質比較有口感。

2、地理環境:看氣候溫度適不適合鵝的生長髮育,假如氣候惡劣,你得有預防措施。



二、通路

1、做任何生意,你首先要想的就是你的通路。養鵝也是要銷售出去,才有利潤,才有持續擴大的可能。

2、線上通路:通過今日頭條為代表的自媒體,開通三農專號,定期做短視頻傳播。輔助其他全網自媒體報道你的鵝品牌故事。

前提:首先嚴格按照農產品要求,把關鵝系列產品質量,需要拿到藥監局發放的食品安全認證。

3、線下通路:多參與政府三農觀摩活動,邀請領導,朋友,外地企業家,實地考察鵝產品周邊生長環境,並瞭解當地群眾對鵝產品的口碑。此外,他們一定會親自品嚐,確定是優質的農產品,有的商業人士就會收購去進行銷售或消費,同樣好的產品政府會介入營銷和資源平臺搭建,幫助你宣傳。



三、瞭解並學習競爭對手

1、你附近養鵝的基地有多少?他們的經營狀況如何?現在互聯網發達,也可以在線瞭解哪些全國或全省養鵝做得最好的人,並親自去向他們請教你會少走好多彎路。

2、隨著近年來三農政策的大力度扶持政策落實中,針對種植戶和養殖戶,除了專項資金支持外,政府提供的技術資源支持也是非常可觀的。技術支持人大都是行業領袖或專家,政府花高價請來給你做輔導,你自己根本不用出一分錢,這個資源要好好利用。

四、養鵝項目啟動

1、起步資金與人員

1.1 資金這塊我要說明的方向不是你必須得準備多少錢,在你明白自己要幹多大規模後,前期你只需投入總預算的30%即可,先給第一批鵝先養起來,先給臺子搭好。

1.2 養殖都需要團隊人員的,需要招聘工人。假如你家人有那麼多人員全部投入進來那是另當別論。對員工要求,要勤勞,必須按照技術要求,不折不扣得執行到位。



2、註冊公司

2.1 為什麼必須要註冊呢?無論是註冊一個個體戶還是合作社公司形式,你都得註冊一個,因為只有這樣才顯得比較正規,你確實是一個幹事人,至少有心想把養鵝這件事幹好。

2.1 有了公司,後期對接大業務,D款融Z,你都比較方便,更利於公司化管理和運營。

3、向當地有關部門申請補貼和D款

有了前面的基礎工作,加上我也叫你投入了30%的總預算去搭好了養鵝的臺子後。從外部條件來說,你確實在做養殖工作。這時,你可以去當地村委鄉政府諮詢養殖補貼,包括技術支持,專項D款。千萬不要忘了喲,這一步做了,你後期基本要不了多少投資,甚至可能後期的銷路,政府資源都已經給你想好了。



4、品牌打造

品牌是一個產品的靈魂,首先你要定位你的品牌路線。大家都養土鵝,你也養土鵝,根本沒有一點競爭力。你得讓你的鵝與眾不同,得有別致的個性標籤,目標客戶群體,願景,品牌是你的立足之本。

總結:關於農村養鵝,我從根基資源、通路、技術引進到正式養鵝項目啟動四大模塊做了簡單說明。來自萱萱對養鵝基礎準備工作的簡單理解和看法,若你有更好的想法和感觸,歡迎互動,點評!萱萱定能一一回復。

我是萱萱,來自美麗的蜀南竹海,非常有竹香人文的農村,關注我,瞭解一片只有竹林的農村。


鄉知好貨




農民自不凡


如果回農村養鵝的目的是為了玩,而且就養十隻八隻,那麼,有個靠山靠水的小院子,趕集買些鵝雛就可以了。農村老話,鵝是大牲畜,除了能吃以外,特別好養。

如果做項目,大規模飼養,除非有成熟的經驗,做過規模化養鵝,在實際做項目之前至少要考慮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是農業項目的特點和特殊性

很多人做農業項目失敗,根本原因不是選項,也不是技術,而是不瞭解農業項目的特點和特殊性。

農業項目週期長、見效慢。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農業項目最忌諱急功近利。

比如說養鵝,要選擇場地,建鵝舍,購買鵝苗,防疫,每天要準備大量青飼,還要準備精飼,每天還要放牧、收蛋,還要琢磨如何銷售,成規模以後還要留種、孵化、照顧幼雛……,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絕大部分農業項目真正產生穩定收益至少也得三到五年以上。

農業項目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標準。在工廠裡生產汽車,有了設備和動力,購買原材料或者配件,按照圖紙生產就是了。農業項目不是這樣,同樣都是養鵝,沒有任何一模一樣的養鵝場,而且同樣養鵝,今年和明年的情況也是不一樣的,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因素。


二是要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

做農業項目並且能夠取得成功,更多的應該是喜歡和熱愛,是一種情節。掙錢是目的,但是很多做農業項目並掙到錢的人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比如,我們都熟知的“中國橙王”褚時健褚老。他老人家70歲開始人生二次創業並取得巨大成功,成為“影響企業家的企業家”。他老人家帶給我們的就是一種執著、一種情節。或許正是這種執著和情節,才支撐著70高齡的褚老以苦、以累、以寂寞為樂,書寫了人生傳奇。

做農業項目辛苦和寂寞眾所周知。想要把農業項目做下去並取得成功,必須首先要有”吃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的信心和決心。而能支撐信心和決心的,就是熱愛和情節。

規模化養鵝為了掙錢,這個毋庸置疑。與做工業項目通過精細化管理降低成本不同,農業項目想要降低成本,實現增產增收增效,更多的是需要用心、用愛。比如想要把鵝養好,就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關心、呵護每一隻鵝。


想回農村養鵝,需要做哪些準備?個人感覺,就養鵝說養鵝很簡單。場地要求:最好有山有水,可以放牧的場地要大,有豐富的青飼料資源;鵝舍要求:密度不能太大,最好向陽、乾燥、通風,便於排水清汙,等等。這些知識,即使不會,找幾本書翻翻,跑幾家養鵝場問問,僱幾個老農養幾天就都知道了……。

個人感覺:做農業項目,做之前都應該問問自己:你的心,準備好了嗎?!


二胡的世界


想回農村養鵝,你需要準備以下幾個方面的東西

一、市場的調研

如果只是養少量的自己吃就沒有必要去做這一步,稍微上量的都需要去了解一下鵝的市場情況,市場的接受度怎麼樣,養殖規模怎麼樣,行情怎麼樣等等,不說需要很專業的去調查,起碼知道大概情況,不然你就會沒有方向的亂搞。

二、養鵝的基本技術學習

養殖動物和種植的差別是,一個是活的,一個是死的,養殖需要有一定的技能,起碼要知道鵝吃什麼,主要有什麼病,怎麼預防。不會的起碼去了解一下,不打無準備的仗。

三、準備一定量的資金

養殖的現金流很重要,天天都要吃東西,也就是天天都需要投錢。除了養鵝到下蛋後,拿鵝蛋去賣的時候,那個時候才會有收入,或者是你李開始出售肉餓的時候。在此之前,需要不停的投入。資金不夠了就會前功盡棄。所以資金準備尤其重要。

四、準備養殖場地

場地的大小按自己養殖規模來確定,然後要離村莊稍微遠點。養殖少的可以簡易搭棚子,養殖量大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空間要求去建設。

五、去了解一下政府的相關政策

這裡就包括了,環保,農林,科技,扶貧,等等。看看上規模的需要辦什麼證,政府對養殖的扶持力度大不大,是否有一些優惠政策。

大體就這幾項,其他的細節性的東西需要自己做的過程不斷學習。


龍二在農


在農村養鵝,有人成功,有人失敗,甚至是血本無歸,無論在哪個行業,成功的人都少數,失敗的人佔大數,養鵝風險高,入行需謹慎。回農村養鵝,只需要做3個準備就足夠了。



1.做好資金的準備。俗話說得好,有錢能使鬼推磨,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對於創業,都要資金的,沒有錢何談創業,對於養鵝,更加需要資金,養鵝不是養一年就可以飛騰黃達,需要好幾年,要有資金熬到成功的時候。


資金雄厚,養鵝規模就大,否則規模小些,根據個人資金來定,能夠承受得起養鵝的考驗。如果資金雄厚可以養1萬、10萬隻,甚上百萬上千萬只。對於剛開始養鵝,個人建議先養1000只,那麼養一隻鵝成本要多少呢?獅頭鵝苗要30,精飼料粗飼料要13元,疫苗藥要2元。目前鵝價是7元一斤,獅頭鵝養3個月也有14斤,那麼毛利為98—45=43元,43×1000=43000元,人工、水電費、伙食費、租地10畝費、搭棚費,(3000×2×12=72000、1000×12=12000、1500×12=18000、500×10=5000、30000),一年可以養4批,利潤為:14×7×4000=392000-317000=75000。保守地算了一筆賬,一年養4批鵝共4000只,要投入32萬,百分之百的成活率才可以賺8萬。剛開始養鵝沒經驗,前2批死亡率會很高,可能會虧錢,虧人工錢、伙食費、鵝苗錢,不少的數目。


2.做好養鵝技術的準備。養鵝成敗的關鍵,就是養鵝技術。(1)場地選擇,應該在荒無人區交通便利的的湖泊,坐北朝南而建,進苗前消毒殺菌。(2)品種挑選,應選擇獅頭鵝。獅頭鵝,是鵝中之王,長得快,抗病力強,飼養簡單,方便管理。挑鵝苗,應挑個頭大,叫聲大,精神狀態好的,縮身縮頭的鵝苗不要,只接淘汰掉,否則買回來不就都會死的。(3)及時防疫。買回還的鵝苗,要打小鵝瘟疫苗,防止鵝苗大量死亡。對於普通的疾病,會防治,如流行感冒、小鵝瘟、鵝痛風、呼吸道疾病等。(4)飼養管理。勤餵鵝,少量多餐,注意粗精飼料搭配合理,否則會得鵝痛風。不同日齡的鵝餵養飼料也不同,不喂變質發黴的飼料,及時換水保持新鮮乾淨的水。可以適當放牧,鵝是草食家禽可減少飼料成本。(5)要懂得育肥,在即將上市時圈養,減少運動量,讓鵝長肥,及時清洗鵝,保持光亮的毛色,可以賣出更高得價錢。

3.做好營銷的準備。養鵝易,賣鵝難。很多養鵝戶,能夠養出很好的鵝出來,就是賣不出去,養得再好也沒有用,養鵝也是靠天吃飯。作為新時代的養鵝戶,要打破這個觀念,建立自己的渠道,可以對接酒店大排檔,可以對接大型超市或連鎖燒臘店,可以打造個人品牌,開燒臘店或以鵝為主題的餐廳,以點帶面地鎖客行銷,可以在朋友圈賣,可以自媒體賣,可以直播段視頻等方式銷售,凡是能夠賣鵝的方式,都值得一試,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賣鵝,不能靠天,靠自己賣鵝。


創客擺渡人


養殖最重要的是技術,樣幾隻和養幾百只完全是兩碼事!!

所以

第一學習養殖技術,可以去給別人打工,在實踐中得真理!

第二資金

第三重大疾病預防和救急的方案!

第四市場銷路要掌握。

俗話說得好,家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祝你成功!!!!



版納農人子愚


越來越多的農民選擇回農村創業,回農村養鵝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農村有免費的自然條件可以養殖家禽,這為我們節省了不少麻煩。不管我們要做什麼生意,都要先了解再入行。不要隨便投資,以免白白虧損金血汗錢。


題主想回農村養鵝,應該都是大規模養殖了。回農村養鵝需要什麼條件呢?這主要還是要看當地有什麼條件限制。可以在有個水塘的地方開農家樂,剛好可以拿客人剩下的飯菜來餵養家禽,同時有個水塘可以讓家禽活動活動。

在我村裡,農民們都是少數養殖家禽,都是養來自家吃的。而且,我村是接近水源的地方。為了保護水源,我們農村是不允許大規模養殖家禽的,這幾年都賠錢給豬舍和開農家樂的農民了,今年,我們村裡面就沒有養豬和開農家樂的了。


所以,回農村大規模養殖家禽肯定要選對地方,選好地方來養。在農村先了解清楚哪些地方是可以進行養殖家禽的,然後再選擇有自然條件方便餵養家禽的地區。還有就是要去申請養殖證《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你去申請這個證的時候,工作人員會很詳細給你介紹養殖選址條件。如果你不符合條件,就不可以養殖家禽。

開始了養殖,開始了生產就必須要考慮其銷售問題。這些鵝要怎麼銷售出去,銷售去哪裡,怎樣和商家長期合作。最好能先有合作者才開始生產鵝。而且要了解鵝品種,比如鵝苗就有好幾種:四季鵝苗、揚州白鵝、雜交鵝等鵝苗品種。選擇養殖的鵝苗品種必須是有目的性去選擇,這樣有利於擴大銷售量。


我們要回農村養鵝,看似很簡單。但是卻要準備很多工夫。而且要深入瞭解鵝的習性,這樣養出來的鵝品質才好。品質是影響銷售的一個重要因素。家禽生意市場也是由很多因素影響的。所以,回農村養鵝,要想賺到錢也是很考究人能力的。


三農天地


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愛叫,鵝吃草,鵝喜水,一直幼鵝到成鵝大概需要5個月,成鵝重大概在6~9市斤,能賣到50~100元,春季草生,開始養殖,林地最好,最好有水井,便於有水養殖,夏季鵝蛋2~6元一枚,若是多養殖,鵝的食量很大,每隻每天草大概的需要3~5斤,鵝消化快,野地養殖,做到防雨淋,鵝室通風較好,鵝的抵抗力較好,晚補些玉米麥博等增加營養,農民有養殖1~3千隻,每日放養,很辛苦,很少見到連續養殖大鵝的!

有水塘的條件的就理想多了,鵝喜歡水,並且能快速增長,有草場水塘養殖鵝和鴨子是最理想的環境了。

小鵝可愛,主要預防淋雨,容易感冒,防止損失!

鵝若是能夠下蛋了,鵝的價值才會增長,鵝重蛋貴,但先期需要很大的精力,老鵝看家,味美!


時雲


從我們當地這幾年養鵝的情況來看,你就做一種準備,白乾不賺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