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教授在抗疫中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他不收病人錢的品格真牛?

劉大邁


1. 真實

張文宏在網絡上“爆紅”後,有很多媒體都想採訪他,可是都被他一一拒絕,因為“多一些時間,我們就可能多救一個病人。”

採訪過程中,當有記者問他個人問題時,張文宏說除了疫情防控的問題,就不要談別的了。在他看來:“我們醫務人員只想救好病人,不需要講自己。”

“採訪我個人就沒意思了,我就一個鄉下人,跑到上海,讀完書留下來工作而。但你說到傳染病,我覺得這個可以好好聊聊……”

2. 人性化

一位馳援武漢醫生的父親住進了ICU,張文宏對他說:“放心回去吧!

另一位剛剛援外回來的醫生請戰馳援武漢,張文宏說:“你剛援外回來,這次先不派你去武漢。

此外,他對醫護人員說:“沒有防護,你可以拒絕上崗。”

3. 說實話

當記者問他哪些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時,張文宏說:“我也希望你們媒體不要老是做這個事,把一種不靠譜的治療方案,片面地傳播,哪怕一些靠譜的治療方案,因為你們的傳播也變成了錯誤的。”

當記者問他有治療方案時,張文宏說:“我跟你講你一定聽不懂的,因為我們讀的書不一樣,我講的每一個漢字你都能聽明白,但不會知道是什麼意思。”

當記者問他一線醫務人員的情況時,他說:“醫務工作者現在最缺乏的是關心,我就明確和大家講……第一關心是防護,第二是疲勞,第三是工作環境,我覺得一定要跟上。如果跟不上,就說明沒有把醫務人員當人,只是當機器……醫務人員應該有免於被傷害的權利。”

4. 俠士風範

前幾天,張文宏醫生說:“過了這段時間,你到我們醫院裡,繞著牆根走路的那個人就是我……所以當大幕落下我自然會非常silently走開。”

5. 溫暖(講幾個小故事)

上海市民徐如洋說:“有一次,我媽媽一個人去看病,張醫生見我媽聽力不好、腿腳不便,就取出一張處方紙,在上面一筆一劃地寫著:

1. 先去掛號收費處繳費;

2. 去1樓抽血;

3. 下禮拜一再到1樓拿報告;

4. 拿到報告後到XX號診室給我看;

5. 不要再掛號!

張醫生平時字跡有點潦草,但這一次字寫得很大很清楚。”

張文宏的同事說:幾年前,張爸接診了一個男孩,男孩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但他的父母還是悶悶不樂。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為了給孩子治病,男孩的父母挪用了女兒大學的學費。張文宏聽完之後,立馬給了男孩父母5000元,讓他們一定要讓女兒上大學。

有位患者說:張醫生很實惠,開藥不僅對症下藥,而且價格便宜。我擔心病會反覆,張醫生就安慰我,你沒病的,沒事少來醫院,看我一次很貴的。

綜上,張文宏醫生真的是一位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真誠且有趣,帥氣又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