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馬雲要幹掉實體店,馬雲要幹掉銀行。

關於馬雲,這兩個印象頗為深入人心,而且上至廟堂,下至街頭。

不過,有的事情,一年兩年,未必看得分明,需要時間,才能檢驗真相。

1


線下門店的自救之路

疫情對線下門店的衝擊不言而喻,有個叫霸蠻米粉的連鎖店,有60家線下門店,老闆張天一說,自己得多謝馬雲。

因為一場疫情,門店成了他巨大的負擔,收入基本為0,一個月成本卻要2000萬。

轉機發生在2月上旬,他們突然發現自己在電商平臺賣的半成品速食米粉銷量有增長,這才明白東方不亮西方亮。

於是他撲上了所有人手,搞線上評測、做直播,在三五天裡,銷量增長了300%,直接電商爆單。


同時,他還發現,淘寶天貓改了規則,賣家發貨後,即使消費者沒有確認收貨,自己也可以馬上拿到錢,因為網商銀行會先墊付貨款,他並不需要為此額外付費。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危急之中,這家店靠著上網銷售和快速回款的660萬現金,保住了生意和員工。

馬雲,真的毀了實體店麼?

一個相似的例子是林清軒。全國157家門店被迫歇業,大年初六林清軒的業績大幅下滑90%多,老闆孫來春覺得自己不到2個月就會破產。

2月1日,背水一戰的孫來春帶著2000名員工轉向淘寶直播賣貨,到2月15日,業績全面反彈,比去年同期增長45%。

業績反彈的當晚,孫來春給阿里小二寫了封感謝信。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搞電商、上直播、弄外賣,疫情之下,許多實體店自救之路,並不是別的,而是被許多人認為要幹掉他們的互聯網。

2


淘寶到底是怎麼來的?

時間久了,很多人可能忘了一段歷史。

其實淘寶誕生於2003年的非典。


由於一位參加廣交會的員工確診非典,阿里全員隔離,這給當時還不是大公司的阿里帶來巨大危機。


但是阿里很快發現,線下商業一片哀鴻,但線上B2B交易並沒有停止,反而出現增長。

這給了馬雲很大的信心,線上交易是具有抗風險能力的。


5月10日,一個6人的秘密研發小組,完成了淘寶網的開發。

由於被隔離,上線儀式馬雲無法到場,他在自己家中,舉起酒杯遙遙祝福:“保佑淘寶一路順風。”

淘寶做大後,馬雲要幹掉實體店的聲音日盛,最高峰應該是出現在2012年。


在那年的「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現場,王健林、馬雲打賭: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達到50%,王健林給馬雲奉上1個億,反之,馬雲給王健林1個億。


賭約之上,向來只有一個贏家,於是大家認為,沒錯了,線上線下,你死我活。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直到這一兩年,隨著大量線下門店搞起了新零售,這種你死我活的聲音開始有所扭轉,畢竟連星巴克這樣的,都開始用電商賣貓爪杯,開始用外賣送餐了。

大家猛然發現,不對,我為什麼要等著互聯網幹掉我,而不是我也在互聯網上多做幾份生意?

原來幹掉我的不是互聯網,而是那些比我先擁抱新技術的商家。

黑天鵝事件爆發,大家更發現,新技術是一件禦寒衣,同時有兩頭生意的,才能有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機會。

3


支付寶和銀行怎麼不掐了?

幹掉實體店的誤會說到這,再來看看幹掉銀行的故事。

3月5日有一則消息,說網商銀行(就是支付寶上的網商銀行,由螞蟻金服發起的民營銀行)和全國100家銀行一起發起了一個名叫「無接觸貸款」的計劃,主要給100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提供資金支持,扛過這半年。

中國銀行界差不多集齊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四大行,股份行,全來了,甚至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都來了,說真的,我還是頭一次知道銀行有這麼多。

一個問題是,他們怎麼在一起了?不是都說支付寶和銀行水火不容麼?不是都說銀行不改變,馬雲就要改變銀行麼?

有個網友調侃說:直到這一兩年,隨著大量線下門店搞起了新零售,這種你死我活的聲音開始有所扭轉,畢竟連星巴克這樣的,都開始用電商賣貓爪杯,開始用外賣送餐了。

大家猛然發現,不對,我為什麼要等著互聯網幹掉我,而不是我也在互聯網上多做幾份生意?

原來幹掉我的不是互聯網,而是那些比我先擁抱新技術的商家。

黑天鵝事件爆發,大家更發現,新技術是一件禦寒衣,同時有兩頭生意的,才能有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機會。

3


支付寶和銀行怎麼不掐了?

幹掉實體店的誤會說到這,再來看看幹掉銀行的故事。

3月5日有一則消息,說網商銀行(就是支付寶上的網商銀行,由螞蟻金服發起的民營銀行)和全國100家銀行一起發起了一個名叫「無接觸貸款」的計劃,主要給1000萬小微企業和個體戶提供資金支持,扛過這半年。

中國銀行界差不多集齊了,三大政策性銀行,四大行,股份行,全來了,甚至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都來了,說真的,我還是頭一次知道銀行有這麼多。

一個問題是,他們怎麼在一起了?不是都說支付寶和銀行水火不容麼?不是都說銀行不改變,馬雲就要改變銀行麼?

有個網友調侃說: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疫情當前,大家更有動力聯手,這沒錯,可是在商言商,總要有聯手的基礎。


這個基礎,是什麼呢?


很簡單,就是支付寶並不會幹掉銀行。

翻一翻銀行的財報就能看出,支付寶幹掉銀行的聲音喊了這麼多年,銀行的利潤穩如泰山。

2015年至2018年,工商銀行淨利潤分別為:2777.20億元、2791.06億元、2874.51億元和2987.23億元。

增速甚至是逐年提升的,2016增速0.4%,2017年2.9%,2018年3.8%。

銀行和支付寶的恩怨怎麼來的?

其實,最劍拔弩張的時候,應該是餘額寶誕生的2013年,當時餘額寶橫空出世,大家以為支付寶要斷了銀行攬儲之路,各種罵戰甚囂塵上。

7年過去了,銀行逐漸發現,似乎故事的發展並不是當時想的那樣。

在餘額寶誕生前,整個貨幣基金市場規模3192億,現在呢?7萬億。

足足20多倍的增長,而這當中,80%的蛋糕並不屬於餘額寶,而是屬於其他銀行和基金公司的。

道理很簡單,支付寶一直在做金融市場的培育,蛋糕變大了,大家處於一榮俱榮的關係。


而這,才是支付寶和銀行關係改善的商業邏輯。

4


無接觸貸款的故事

回到上面說的100家銀行聯手,加入無接觸貸款計劃一事。其實也是此理,這是一塊被做大的蛋糕。

2009年,次貸危機蔓延全球,阿里巴巴上的數百萬小企業陷入困境,愁得千萬小老闆們睡不著覺。


他們要的不多,幾十萬,甚至幾萬塊,就能扛過難關。


可那會兒,小企業借10萬比大企業借1000萬,難多了!


原因是,金融業務風控嚴格,開戶、調查、抵押、審批,一筆貸款要耗費很多人力,運營成本在2000元以上。


幾萬塊的貸款,賺不了多少利息,貸一筆虧一筆。

那年,馬雲在杭州開了一次阿里金融的戰略會。

那個會上,最重要的結論是阿里小貸(網商銀行的前身),只做100萬以下的貸款,因為100萬以上,社會上還是有解的,100萬以下,無解。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在這個戰略會之後的半年,第一筆互聯網貸款誕生,戲劇性地是,金額竟然是1塊錢,因為用戶不相信不見面就能借錢,只是試了試。


結果,無解難題就此解開,1塊錢都能借了。


當時的負責人在深夜發了一封郵件,寫到,歷經太多波折,這是我有史以來最艱苦的發佈。此時此刻,無言以對!


馬雲,是我們誤會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