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周忻開了一個新葯方

一勺言|周忻開了一個新藥方

諸位,考驗大家「商業想象力」的時刻到了。

「你是否認為,在二手房戰場一騎絕塵的貝殼,已經沒有替代選擇了?」

這道命題,價值千金。

軟銀投資後,貝殼目前估值140億美元,如果它的入口地位奠定,又沒有競爭者的話,這份估值,的確無法反應貝殼潛在的價值。

但是,如果有明確的競爭者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回到真相的起點。我們層層拆解,發現,答案繞不過一個真相。

過去幾年,大家談貝殼的核心競爭力,無非兩句話:1,真房源;2,ACN(經紀人協作網絡)。其中,ACN又是重中之重。

鏈家的獨門秘器樓盤字典是真房源的基礎,真房源又是ACN能夠熱啟動的條件之一。除此之外,ACN發揮作用,還需要什麼條件?

答案是,貝殼通過鏈家的地位與信用背書,最終說服其他新經紀品牌,願意把自己的房源公開給其他人,一起聯賣,共同分傭。

關鍵信息是,它們願意把自己的私盤變成公盤。那麼, 它們為什麼願意?又有多少人不願意?

這個關鍵信息裡,藏著一個重大商業模式的秘密:對待公盤的態度。

也正是從這個態度出發,產生了商業路徑的不同分野,隱藏著其他的戰略機會。

我來解釋一下。

雖然貝殼說ACN說的最多,但是,經紀人協作網絡,並不是貝殼的專利——作為一個真實有效的業務模式,其他平臺,也在努力運用房源共享、合作賣房這套業務模式,提升房屋交易的效率值——也就是說,大家關於如何掙錢的業務模式是高度一致的。

不一致的是商業策略:如何搭建起這套協作網絡,並動員最多的經紀人、店東與品牌公司使用它。

如果不能克服掉經紀人對「公盤」的天然恐懼,如果不能解決好「公盤的道德風險」,這套協作網絡,無論如何是創造不出來的。

貝殼的迅速崛起背後,正是它的確讓一部分人的恐懼消失了。

之所以能做到,就是因為它用鏈家的口碑與品牌做信用背書,引入後者的遊戲規則作為平臺級的遊戲規則。由於鏈家的房源數最多,它都公開了,你也公開,大家遵守一套規則,共同賣房,共同富裕。

這套玩法呈現幾個特徵:

1,貝殼中心化;

2,強管控;

3,遊戲規則統一;

4,經紀公司規定動作多,自由動作少;

這是一個美好故事的起始點:如果缺乏足夠多的手段與信用,能讓其他經紀玩家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房源「公盤化」,那麼,也就無法搭建起一個高度有效的協作網絡,最終,也就無法創造一個入口級的交易平臺。

如果我們把故事高度簡化,那麼,這就是過去三年貝殼與對手的故事。

但是,站在貝殼模式的心臟深處,真的就沒有任何反擊的機會麼?不相信貝殼故事的那些經紀品牌,還有別的選擇麼?

至少周忻並不這麼看。

既然周忻已經看到了問題的核心,發生在了「公盤道德風險」這個關鍵點上,他做了一件有的放矢的大事,希望給全行業提供另一個選擇。

今天下午2點多,座標鄭州,易居房友推出行業裡第一隻運用區塊鏈技術的「公盤鏈」產品,它大致具備幾個功能:

1,去中心化;

2,加密授信;

2,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

3,智能合約;

4,安全交易;

周忻的意圖非常清晰,就是要用創新技術的手段,在貝殼盟軍與非貝殼陣營的十字路口,打響一場以「俘獲信任」為第一作戰目標的「公盤戰役」。

從上述特徵可看出,區塊鏈這個與房地產交易幾乎從未發生過化學反應的黑科技,與如今亟待解決的「公盤」不信任產業鏈場景,高度應景吻合。

長期以來,眾多經紀品牌與店東,不願意合作聯賣,本質的原因就是,在房源為王的二手房交易領域,人人擔心別人會輕易偷走自己的房源,沒有人能夠輕易信任對方。

除非有人站出來,提供一個有公信力的擔保。

在很長的時間內,這道「人性題」相當無解。

後來,貝殼站了出來,用「好人設」來提供擔保,它取得了有限度的成功。但即使如此,它在解決了很多問題的同時,仍然不乏爭議。

現在,周忻的房友站了出來,希望用「黑科技」去敲碎經紀公司之間固若金湯的冰牆。如果這一次他真的破冰成功,他很有可能打造一個比現在的貝殼還龐大的經紀人協作網絡。

因為,還沒有加入貝殼陣營的,比已加入的多很多。

那些習慣了單打獨鬥的經紀公司,明明知道未來不妙,但是在一個更依賴技術創新的裁判場景出現之前,它們沒有別的機會。

周忻讓房友適時出現在這裡,從鄭州開始出發,去為經紀公司的公盤聯賣,提供一個客觀的技術平臺。

在用區塊鏈技術解決公盤道德風險的同時,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又與公盤交易規範耦合在一起。通過公開投票形式,在房友公盤鏈會員中,推選出店東委員會成員,他們來自各個經紀公司,通過制定、修改與評定相關規則和決定,進行公盤交易規則的自治。而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在公盤交易的角色分配,分傭結算,信息保護方面發揮特長。

這是一個全新的藥方,它的藥理來自於技術手段。

對於一個店東或老闆來說:

1,貝殼是管理中心化的大腦,房源、資金、遊戲規則與經紀人固定動作,都由大腦決定,強管控,店東或老闆相當於財務投資人,專業與規則交給貝殼。

2,房友是去中心化的自治平臺,老闆還是老闆,地盤還是你做主,店東委員會負責公盤交易規則的制定與管理,自由,自治。分佈式的區塊鏈扮演底層技術支持。

過去半個多月,周忻讓區塊鏈技術先後殺入了三個場景:案場,物業巡更,寫字樓。每一個場景裡,他都帶來了一個全新技術視角下的選擇。

公盤只是第四個場景。

唯一的區別是,這個場景更喧囂,人性更加逼真,要動搖的產業鏈更長更頑固。這場平臺級的改造與決鬥,不僅比賽沒有接近尾聲,連中場的哨聲都還未到。

時間足夠多,越來越多的聰明人與資本還在陸續入場。

有的靠錢,有的靠技術,有的靠人設。你會押注哪一個?

歡迎添加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