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無悔逆行 彰顯醫者大愛仁心

益陽:無悔逆行 彰顯醫者大愛仁心

龔洲平。 紅網時刻3月13日訊(通訊員 熊黃鯤 毛林 正輝)平日裡,他們穿梭在醫院相同或不同的病房,在平凡的崗位上日復一日默默奉獻,抒寫各自不同的百態人生。2020年疫情突襲,是他們,火速集結,雷霆出擊,披上白色戰袍,與病毒進行殊死搏鬥,用血肉之軀築起一道道生命防線,把人生最精彩的篇章寫進隔離病房。

龔洲平:隔離病房裡的“臨時爸爸”

今年38歲的龔洲平,是安化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的一名副主任醫生,疫情爆發後,他毅然寫下前往抗疫一線的請戰書,縣人民醫院迅速組建了馳援益陽的8人救治醫療隊,他被任命為隊長,為方便工作他專門去剃了平頭,也是這一天,他遞交了入黨申請書,準備隨時接受黨和人民的重重考驗。

走進益陽市第四人民醫院,放下行李,龔洲平和隊友們便投入戰鬥。在這裡,龔洲平常常一工作起來就忘了時間,有時連續15個小時下來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只想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進去。病房裡,很多患者情緒不穩定,醫生們在對患者進行精心治療的同時,還要格外注意給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為方便交流,龔洲平特意創建了“安化,加油”的微信群,成員就是安化的患者和兩位醫生,有了這個群以後,一下子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患者可以隨時抒發心聲,他們便對症下藥,解除煩惱。在這個群裡,他們不是醫生和患者關係,更像是親密戰友。在病房裡,有一個只有6個月大的小患者,所有人都把他當做自己的孩子一般疼愛,抱他、逗他玩,龔洲平便成了他的“臨時爸爸”,給他餵奶,哼著從不曾唱過的兒歌,輕輕拍打著他入眠,把如山的父愛毫無保留地傾注在這個素昧平生的孩子身上。

蔣薇:他說疫情結束帶我去看最喜歡的櫻花

她叫蔣薇,33歲,安化縣人民醫院門診輸液室的一名護士,接到上一線的通知後,她沒有沉甸甸的感覺,反而滿心歡喜,她終於可以在這種危急關頭為摯愛的護理事業貢獻力量了。

正月的一天早晨,蔣薇和她的警察先生背上各自的行李,同時奔赴戰疫一線,分手道別時,蔣薇看到了丈夫眉宇間無法掩飾住的擔憂,儘管前一晚他已立下了保證:“蔣薇,你一定要平安回來,到時我帶你去看你最喜歡的櫻花。”那天清晨,為了同一個目標,他們選擇了背向而行,她奔向醫院隔離病房,他去了縣域邊界檢測站。

在隔離病房,蔣薇每天承擔著病人治療、照顧病人起居生活、病房消毒、垃圾打包運送等工作。每天中午,她先是把走廊的垃圾存放庫房,打包貼標籤,消毒,再用雙層醫療垃圾袋打包裝箱,一個流程下來工作服往往溼透,實在太累的時候,她會靠著牆喘一會兒氣,定一定神,看著護目鏡裡那些密密層層的小水珠發一會呆,然後彎下腰來繼續工作。每當聽到一句“我今天好多了,謝謝你們!”蔣薇內心又充滿了無限力量,她感覺自己可以一直堅持下去,直到患者全部痊癒,走出醫院大門。

韓有緣:他是九零後抗疫“男孩”也是“戰士”

韓有緣,是安化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這個九零後男生,還是父母捧在手心裡的寶,是新婚妻子眼中的“不成熟男孩”。疫情來臨,他偷偷地寫下了請戰書,收到通知的那一天,來不及和上夜班的妻子見上一面,就火速趕往戰場,他這一“壯舉”,矇在鼓裡的妻子知道後不僅沒有責怪,反而提升了他的家庭地位,尊稱他為“我的英雄”。

在隔離病房工作的這些日子,他一刻也沒停過,配藥換藥、巡視病房,因為沒有掃描採血管的條碼槍,他硬是一個一個數字敲上去,當敲完所有的字,想著可以閉上眼休息一會了,腳底卻傳來陣陣鑽心的痛意,直擊心底,這個平時運動鞋都要穿43碼的人,卻穿著40碼的隔離靴在病房裡忙上忙下,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下班,脫靴子的時候,腳好像被卡住了一樣,怎麼都脫不下來,最後咬著牙猛的一拽,身體一個踉蹌差點摔倒在地,腳背受壓的地方經過一夜折磨已經紅腫,一碰就痛,他當時也不知道怎麼走回值班室的,只覺得倦意強烈來襲,什麼痛都忘記了,找張床就能立馬睡過去,當天下午四點繼續接著上班……

龔洲平、蔣薇、韓有緣,他們只是眾多抗疫英雄的縮影,在抗疫一線,還有許多這樣默默付出的人,或許他們並不需要我們歌功頌德,也不需要“英雄”的光環籠罩,他們只是覺得他們的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只是在危難時刻,本能地站起來,勇敢地衝出去,正是這份本能和勇敢,彰顯出了他們的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