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疫情對樓市有什麼影響,疫情後2020年房地產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談清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花銷,就是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因為人這輩子總得有個安家立命的地方。不管你有沒有錢,都得有個窩。不然你就是浮萍,飄搖不定。所以房子對所有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至於這次疫情對樓市有什麼影響?主要看疫情持續的時間長不長。如果在二月末,三月初就減小了。對樓市的影響就不是太大。畢竟樓不是一天建成的,賣,也不可能一天賣完。只是由於疫情的關係,樓房的完工或者開工要受到影響,銷售也會變慢。因為工廠開工延後了,百姓的收入會受到影響。房子又不是普通的消費品,當兜裡的錢變少或者沒有了,最先考慮的是如何去找錢找工作,而不是去買樓。這是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做出的結論。如果疫情惡化,甚至失控。恐怕就不是樓房受不受影響的問題了,而是整個國民經濟都要受影響。那時候,恐怕無人能笑得出來。還有一個影響,就是人有沒有必要都擠到那些人口規模巨大的城市去?雖然大城市有更好的配套,更多的資源,但就是武漢這樣的超大城市,在疫情應對方面都手足無措。那些不如它的大城市能比它還強嗎?所以這次疫情過後,有關部門也該考慮,300萬人口一下的大城市或者中等城市,有沒有必要把戶口放開?戶口放開容易,但大量的人口進入城市,你的配套做好了嗎?那可不是建多少棟樓能解決的。城市化有必要學歐美嗎?政策如果調整,都會影響今後樓房價格走勢。


與貓有緣


昨天晚上我還給老公說,我們先不買房了,先存錢是正經事,買了房不但壓力大而且還捨不得買任何東西了,省省撿撿的每天,真心太累,身邊的人都是貸款買的房子車子每天捨不得歇一天,看著他們都累,鄰居家房貸三千,大車貸六千,兩個孩子,歇這兩月沒有個存款誰能頂住,先存錢正理,等啥時候降價了在買吧,現在還這麼年輕,存個錢💰


用戶100690702622


剛在一個類似的問題中,回答結束。再回答一遍吧。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講一個身邊的故事:


我的堂弟,27歲,單身。

家裡安排了幾場相親活動,但因為疫情防控,一直沒有見成面。

疫情導致大面積停工,也讓很多準備春節期間相親、結婚的,改變了計劃。我堂弟,只是其中之一。

昨天打電話,我叔告訴我:今年你弟兒相親沒見成面,看這形勢,今年房價肯定要降!

我說:我弟沒見面,這跟房價有啥關係?

他說:在縣城裡買房子的,有一大部分都是鄉鎮的,而且是因為相親結婚需要買房子。今年這疫情不知道啥時候結束,各種相親的都出不了門,外出務工的沒上班沒工資,婚期延遲,收入又降低了,買房的肯定比較少。開發商,肯定會想法降價了!

關於房價的漲跌,這是我叔的一套邏輯。


我叔他有他的道理,但我想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一下。

房子是商品。商品價格取決於價值,但又受供求關係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但房子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價格變動很大一定程度上受“政府”這一“無形的手”的影響。

要系統的分析疫情過後房價的漲跌,我認為可以從4個方面來分析:

  1. 歷史的軌跡與經驗:2003年SARS過後,房價的浮動軌跡是怎樣的?
  2. 市場供求關係:是否發生了變化?
  3. 開發商的壓力:資金存量能否支撐其活到春天?
  4. 政府調控力度:是否會發生鬆動?

首先,看歷史經驗:

SARS過後,房價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除了跟疫情有關的醫療器械企業訂單量劇增外,其他幾乎所有企業都會遭受不同程度的打擊。房地產同樣如此。


經驗一:SARS過後,救市政策出臺,引發樓市過熱

下圖為2003年非典期間房地產成交面積及同比、環比增速情況。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從2002-2003年全國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當月值)同比增速看,呈現明顯的“倒U型”,2003年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成交量同比增速下降11%,疫情期間成交量迅速下滑,樓市低迷。

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2003年8月,國務院明確將房地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救市”政策出臺,隨後引發樓市過熱,於2004年3月開始再次調控。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住宅投資達到10792.3億元,歷史上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積33774.61萬平方米,商品房屋銷售額7955.7億,相比2002年的6032.3億,漲幅高達31.88%。

而且,2003年還是溫州炒房客炒房的元年,年底溫州炒房團包三架飛機看房,“一夜之間帶走深圳新龍崗商業中心二期的上百套商鋪”的新聞正是這時候發生的。


經驗二:SARS僅對爆發區域的成交面積,負面影響較大

從2003年SARS爆發的區域特徵看,除原發地廣東省外,北京及周邊省份、城市波及較大,由於廣東省信息披露不透明,在缺乏防控機制的背景下,北京接收廣東病人後形成感染者-醫護人員-社會流動人員的大規模傳染。

而通過對SARS主要爆發的區域(感染人數8個以上)的累計病例數與2003年該些區域(省份及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速散點圖來看,SARS集中爆發區域對房地產市場成交面積形成負面影響。

從新聞上來看,大概在2月月底會對疫情有最實際的控制。樂觀的估算,大概在3月份會實現“三零”記錄,即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病例轉確診病例數為0。再加上一個月的疫情恢復期和媒體傳播期,此次疫情預估會在4月進入尾聲,社會逐步恢復正常秩序。


依據SARS期間的經驗,有專業機構推測,2020年,各個城市會迎來一波小陽春,隨後開始回落築穩。於今看來,由於疫情的影響,大概率會被推至疫情結束,也就是4月份之後,可以說,在4月份之後全國樓市會迎來一次集中性反彈,成交量迅速上漲,房價會短波上調。


其次,看市場供求:

市場供求關係,是否發生了變化?

我們首先要明白,疫情期間,房地產項目都經歷了什麼。

疫情期間,嚴格防控,封城、封路、封村,人與人隔離。大部分城市售房部都處於強制關門狀態,銀行不營業無法辦理房貸,新房二手房的線下交易渠道斷裂。市場成交量被疫情按在地板上,使勁摩擦。

即便如此,購房需求,卻未出現斷裂。疫情會滯後需求,但不會消滅需求。

結婚還得買房子,孩子還得上學,購房需求每天都會存在,只能日日積壓。疫情只是遲滯了部分需求釋放的時間而已。

理性一點來看:

1、 城市棚改仍有較大缺口,中國城鎮化率仍低於60%,農村剛需缺口仍然較大,加上國家過去三年對土地供應的控制,以及疫情對中小房地產的淘汰,房地產行業仍舊堅挺,並未來三年內都可能是穩定短缺的情況。

2、疫情將對中國人口流動性造成影響,人口流動較經濟有滯後性,此次疫情將對三四線城市人口有增長趨勢,因為良好的醫療與教育資源是農村無法提供的。

這,無疑也是在疫情過後推動房價抬頭的關鍵因子。


第三,看開發商壓力:

開發商的資金,能否能否支撐其活到春天?

最近,恆大75折購房的信息、5000元買房的政策,刷屏了全國。

房價真的要降了嗎?

第一季度,各大開發商亟待大快朵頤的返鄉置業季,趕上了疫情,旺季變“冰季”。疫情緩解,大家又開始陸續返工,正好跳過這個傳統的黃金置業檔期。於是,迫於銷售回款壓力,各個開發商頻繁線上直播、線上看房、線上定房,特價房、優惠政策頻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房價。

半年的冷市,一個季度的疫情,市場供應減少,購房需求遲滯,無法簽約銀行無法回款,小型房企在此次疫情當中已經淘汰了太多,數據表明近半個月全國已經有約100家房企申請破產,房地產開發商開始重新洗牌。

誰能掌握現金流,誰就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開發商資金的不足,必然導致房價短期下跌。


第四,看政府的決心:

是否願意通過樓市,來刺激經濟增長?

近日,江西和安徽的房地產商會,接連向市府和工商聯提交了“救市建議書”。內容堪稱複製、粘貼。首先,表達對疫情的關注和焦慮;隨後,感謝了市府對中小企業的扶持政策。

然後,訴了很多的苦:大疫當前,售樓部關閉,銷售活動停止,全行業0回款……

當然,也提了很多不錯的建議:增加信貸額度、延期還款時間、緩交貸款利息、減免稅費、緩交社保、讓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企業儘快復工,適當放寬預售條件……

最後,話鋒一轉,寄出政府調控樓市的四大殺器:

放鬆放寬限購政策,降低首付比例;

全面降低房貸利率,減免交易契稅。

要知道,放限購、降首付、降利率、減契稅,這四項如果實施的話,就是動了政府調控的根基。稍有一項鬆動,就會帶來一波房地產的大牛市。

上有所需,下有所應。不排除“救市建議書”是受人所託。畢竟,一個季度的疫情,地方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地方財政尤其是對土地有依賴的城市,收支無法補平,只能通過短期刺激樓市,讓老百姓買房來彌補之前的虧損。也許只有通過這種“民間”的“萬言書”,才能真正動了“房住不炒”的決心吧。

但至少,這種苗頭,已經開始出現。


囉嗦了這麼多,您有自己的判斷了嗎?

  1. 依據SARS的經驗,疫情期間房價量價齊跌,但疫情過後,出現報復性上漲;

  2. 市場需求並沒有減少,疫情只是遲滯了部分需求,但積攢的需求必將集中釋放;

  3. 開發商銷售回款壓力巨大,疫情期間會出現短期政策,刺激銷售回款;

  4. 中央“房住不炒”的決心堅定,但個別區域出現試探性動作。


也需,今年的2月-5月,是短期抄底的一個機會吧……


度格格


大家好,我是勇談。此次疫情對於樓市的影響應該說是巨大的,畢竟從歷史來看每年的春節前後都是房企房產銷售的旺季,可是此次疫情無疑使得全國不少房企失去了資金回籠的機會。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房企此次要面臨史上最嚴重的“寒冬”,而這次寒冬能否通過政策調整走出?是一個疑問,2020年要維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仍然是首要目標。藉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

“小旺季”變成“寒冬”房企從未經歷過這樣的情況,不好受是肯定的

雖然說不少房企為了減弱疫情對於銷售的影響,開始試水“線上賣房”。不過不得不說因為本身房產這個商品特殊的屬性(必要環節必須有房管部門和銀行的參與)線上銷售帶來的效果絕對不理想,能夠收到的定金或預付款能夠達到同期的50%已經屬於萬幸,況且不少中小房企本身並沒有線上售房的能力。畢竟線上售房也是需要一筆大量的廣告資金、人員資金投入的。幾點觀察:

第一、疫情對於不少房企來說是“雪上加霜”,2020年房企破產數量或會再創新高。過去的2019年房企破產數量500多家,因為此次疫情的影響這個數字第一季度或許就會達標,畢竟對於不少房企來說資金流問題是不得不面對的第一要務。沒有業務,沒有銷售收入絕大多數房企的資金鍊很難撐過3個月,畢竟高達80%的資金負債率在這裡放著。

第二、斷臂求生,打折賣房會成為趨勢,要活還是要利潤?是放在房企面前的選擇。每次市場波動對於融資能力有限的中小房企的影響是最大的,畢竟他們的融資能力是有限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房企40%的資金來源於購房者預付款和個人貸款;30%多是來自於銀行貸款,如果說停工導致預售證無法辦理也就意味著房企的銀行貸款資金會被延遲,一旦曝出資金鍊問題那麼房企玩完是早晚的事情。更何況如今的房地產市場本身對於房企就不怎麼友好,在買方市場背景下房企的選擇真的不多。

此次疫情為我國房企敲響了警鐘,高負債、高流轉的模式是不是真的還適合?

從2016年開始住建部就提出了引導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2019年更是提出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目標。但是房企根本性的“高負債、高流轉”問題卻沒有被提及,此次疫情可以說直接撕下了房企的“遮羞布”,究竟是誰在“裸泳”疫情過後自見分曉。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2020年想方設法降低資金負債率是房企必須做的首要事情”。

第一、健康的現金流是保證企業穩定、長期、健康發展的前提,任何行業都不應該例外。看過我專欄的朋友應該知道房地產行業因為其歷史特殊性,從開始到現在為止就受到了各種政策的傾斜和照顧,無論是融資政策還是貸款政策都是一路綠燈,這樣的背景下造成的局面就是“房企債臺高築,一旦銀行停止輸血,房企就要玩完”。銀行也從過去的“奶媽”角色開始轉變為“看護人”,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現在不是房企離不開銀行,而是銀行離不開房企”。

第二、到處圈地、貸款、囤而不建的情況應該休矣,量力而行是對房企最佳的忠告。接近10萬家房企,平均每一個城市151家房企這個數量真的太多了,疫情作為不可抗力因素可以說也是“試金石”。藉此機會允許甚至鼓勵一些不符合條件的房企退出市場,才是房地產市場能夠健康發展的前提。2020年房企應該更加理性,面對市場變化量力而行才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疫情後2020年房地產發展趨勢仍然是穩定為主,暫時的波動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市場本身就是一個“良幣追逐劣幣”的過程,不符合市場環境的企業退出影響不了房地產市場穩定的大局。大家近期應該看到了,央行已經開始釋放了1.7萬億的貨幣,根據歷史經驗來看其中大約50%左右還是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目的也很簡單“維持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只要央媽不放棄,房地產市場不會起太大波瀾。當然這裡面的資金大多數也會進入一線相對較好的房企,而本身融資困難的中小房企面臨的困難不會得到有效改善。

第二、2020年或是剛需購房者一次絕佳的購房機會,具體還是要看此次疫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衝擊情況。這裡面跟大家分享幾個需要注意的標誌: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如果說你所在的城市房產出現了首付比例降低和貸款利率大幅度下調的情況,那麼就是鼓勵你買房的標誌。剛需來說這是一次不錯的機會,趁機會上車是勇談的建議。

綜上,介於房地產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暫時沒有大的改變,包括央行在內的金融機構保駕護航還是必然的。不過就算如此,對於一些不符合市場環境的房企退出市場也是趨勢。整體判斷2020年房地產市場整體穩定的趨勢不會改變。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未經允許不得隨意轉載,喜歡房產問題的朋友可以訂購勇談的專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新冠病毒疫情對樓市的影響是直接的而且巨大的。

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

從圖片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春節假期在1月31號就正式結束了,由於受疫情影響各個省份都出臺政策推遲到9號復工,而大多數省份和城市在9號左右已經復工。這是二手房的成交數據:2020年第6周,全國二手房市場稍有緩和,核心城市網籤陸續放開,但整體成交體量依舊低迷。7個重點城市第6周共成交12萬平方米,環比升134%,同比降75%。考慮到當前核心城市均明確疫情期間暫停房地產中介帶看業務,預計二手房市場低成交仍將持續。

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市場最直接的影響是:成交量急劇下降

通過圖表我們可以看到:疫情對二線城市的影響程度要超過一線城市。一線城市人口密度大,人均住房面積小,剛性需求強於二線城市,數據符合邏輯。

疫情對今年房地產市場的整體走勢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影響一個市場漲跌的最主要因素是供需關係,而對於房地產行業,較為特殊,會加入一個政策因素。那對於今年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我們也可以從兩個方面看:供需關係和政策

首先是供需關係,那麼現在市場是否真的存在產能過剩的問題?是否供大於求?大部分人在一生當中會存在兩次買房需求:一次是在28左右-畢業四五年,有一定經濟基礎,準備買房結婚,另外一次是在40歲左右,有一定的財富積累,有家庭有小孩,需要更大的居住空間。

2020年購房人群的主力是28左右和40左右的人群,我們取這個中間年齡層前後3年來分析,主力軍出生年齡應為:1988-1995/1977-1983年之間的人。年齡在25-32歲之間。對應的高中畢業年份為:2004-2011年。參加工作年份大概為:2008-2015年。

這裡有一組數據:

全國參加高考人數參加高考人數在08年達到頂峰。這部分參加高考的應屆生主力軍為1989/1990年前後出生的人口

再看看在這兩年前後國家層面的政策:

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把計劃生育確定為基本國策,同年12月寫入憲法。

1991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關於加強計劃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的決定》,明確貫徹現行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從91年開始,提出優生優育政策:新生兒出生人口開始出現大幅下降。所以09年開始,參加高考人數開始下滑,數據符合邏輯。

從歷年高校畢業人數看,一直在持續增長,這是由於新增高校數量加大,高校持續擴招導致。而這一部分人,也是購房人群的主力軍。

08年為參加中考人數頂峰,這部分人畢業峰值年份在13年,工作5年,所以2015-2017年出現了地產行業爆發峰值,因為這段時間也是人口出生峰值。

18/19年全國房地產市場處於平穩階段,到2020年,這種平穩還會繼續保持,因為出生人口沒有出現塌方式下降,市場剛性需求仍然在。這是需求方市場。


再看看供應方市場:

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速為9.9%。2015/2016/2017/2018年同比增速分別為:1%/7%/7%/9.5%。這個數據也解釋了為什麼16/17年全國房價快速上漲。因為供需關係失衡了。需求市場達到頂峰,而供應市場卻沒有跟上。從去年開始,投資增速回歸到合理水平,所以全國房價處於一個平穩運行狀態。

從供需關係看,2020剛性需求市場規模依然巨大,19年開發投資增速與18年增速基本持平。

政策方面:

17年9月份開始對樓市加大調控,18/19年基本得到有效控制。而由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已經有部分城市開始政策鬆綁:南寧公積金可購買二套房,中山將為直接落戶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一批人才安居房,一旦就業,還可以享受3年社會保險補貼。蘇州相城區則構建“人才購房綠色通道”,將工作滿3個月的高技能人才納入人才證明開具範圍,在區內購房不受戶籍、社保、積分等限制條件的影響。

這些都為2020年房地產市場注入了一些活力。

供需關係:處於平穩發展態勢

政策面:積極偏多

疫情影響:波及1-3月份市場行情

對於被壓制的需求,會在疫情結束後迎來反彈。2020的主調,依然是穩。前提是人口流入量大的城市。人口呈現負增長態勢的地區,今年將承受壓力。


南唐子


現在全國人民關心的是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什麼時候可以上班掙錢養家。先保命要緊,買房在等等看看吧。

目前房地產的國家政策是房住不炒,這一政策短時間內不會改變,也不會因為這次疫情而放棄。

疫情發生後全國的房地產市場都涼了。開發公司都沒有收入,銀行貸款,人員工資,工程款,材料款都要等著付,壓力山大啊。

這也沒辦法,咱們國家的房地產開發模式在這,用很少的資金來做項目,槓桿加得這麼大,只能是自作自受。

對於真正有購房需求的老百姓這也是一次買房的時機。

疫情長短誰也不知道。但開發公司資金的需求可在這擺著,到了時間可需要現金,他們除了降價賣房子還有別的辦法嗎?

剛需的買房者可要做好準備,如果有公司開始推特價房了,你要時刻關注。第一次促銷還是不要出手了,這是做一次降價試水,看看市場的放映程度,如果成交量可以,他們會過一段時間再推房子。如果市場放映不好,第二次促銷就會很快實施,價格會更低一點,這時有合適房子就可以出手了。

房地產牽動著整個國家的經濟跟金融安全,別指望房價跌成白菜價。只要你買的房子價格比17年18年19年的價格低就行,想想買到山頂上的價格,知足就行。

想再通過炒房賺大錢,短時間內是不好辦了,記住房子是用來住的。




郝峰房地產估價師


本次疫情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一、因疫情而錯失春節前後的銷售旺季,致使多數房企的資金鍊異常緊張。疫情過後,一些企業將難以正常開工,面臨停產甚至瀕臨破產困境。

二、疫情期間,有條件的房企將啟動線上銷售,折扣優惠力度會加碼,對剛需購房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機會。

三、疫情過後,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報復性消費小旺季”。

四、受疫情影響,人們對住房的認識會有所變化:

一是以租代購群體可能產生買房慾望,有一套自持房屋就會方便、安全很多。

二是居家人口過多的家庭或有增持房屋的想法,家庭成員分處居住可以有效分散風險。

三是財務狀況好的家庭甚至會考慮在空氣好、環境優的地方購置別墅型房產。

總之,雖然疫情對整個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但也有一定利好因素。最重要的是,國家勢必要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統籌實施多項舉措,確保實現2020年經濟增長目標。

所以說,從長期來看,雖然一些缺乏競爭力的房企將被迫退出市場,而且不少中小型房企依然將面臨嚴重資金荒,但總的判斷是,2020年房地產市場仍會保持整體穩定態勢。


清涼阿偉


此次疫情對行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

一、房企售樓部銷售活動暫停,2020返鄉置業較難開展。1月26日,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倡議房地產開發企業暫停售樓處銷售活動,據不完全統計超過60個城市暫停商品房銷售,部分省市要求在售樓盤售樓處、房產中介機構暫停對外營業,前期預熱許久的返鄉置業被擱置。湖北武漢作為疫情始發地1月23日封城,隨後湖北省其他城市相繼採取交通管制等措施,新房、二手房銷售等活動暫停。

二、土拍遭延期,房企拿地謹慎。在土拍方面,原定於2月5日出讓的武昌濱江兩宗地因疫情原因延期出讓。據行業內數據表叔,全國主要地級市2020年1月土地整體供應913宗,同比去年下跌25.95%;供應規劃建築面積為8230.8萬㎡,同比去年下跌25.77%;其中住宅類供應567宗,同比下跌32.42%。不同於往年開年的拿地潮,受疫情影響,開發商面臨現金流、資金週轉等問題,今年拿地熱或集中在下半年。


三、樓市小陽春遇寒,購房需求存在,購房計劃延緩。受疫情影響,在過年期間和年初有購房需求的人相應的延緩了購房計劃;受疫情地域性的影響少部分人的購房選擇有了變化,更側重偏向醫療救助條件等城市服務較好區域。雖然部分人群的購房計劃有延遲,但購房需求還在,具體樓市恢復和疫情大環境相關,隨著疫情被控制且好轉,不少房企寄希望一季度末或二季度初翻盤。

疫情後2020房地產發展趨勢預測如下:

一.房住不炒基大原則不變,適度投資房產是可以的,但對投資人的專業性要求較高,不僅要分析大環境,還要考量各個城市間的差異,目前絕大部分購房需求還是基於自住。

二.房企以價換量或提前到來。據克爾瑞監測春節後房地產銷售數據基本接近零,在疫情期間或成一時常態,開發商逐漸走向線上,但成交量屈指可數,企業的現金流成為開發商較為頭疼的問題,不少開發商重新調整年度計劃,包括拿地速度延緩,尋找融資渠道,以價換量加快去庫存等。


三.政策層面更為友好。目前在湖北出臺了一系列利企業和買房人的策略。比如:工業用水價格、用天然氣價格均下調10%;在原有貸款利率水平上降低10%以上;加大財稅和穩崗支持,可延期緩繳稅款和社保等,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合理延後住房按揭貸款、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期限等。隨著疫情逐漸控制,恢復生產後,預計或有更為寬鬆利好的政策。


四、 樓市短期下行後回暖是趨勢。以武漢為例,作為湖北省省會城市,2019年無論是城市建設、人才落戶、企業引進等的成績是有目共睹,本次疫情對武漢影響較大,長期來看對城市管理、城市人公共衛生意識等層面有教育,找到問題解決問題,長遠看武漢發展潛力勢頭好。樓市的回暖,各行業的有序開展,城市逐漸運作都需要時間恢復。


大武漢購房指南


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也沒有時間沒有興趣去搜集那些良莠不分實虛不明的所謂數據。所以,也就不會根據那些數據來評估趨勢曲線了。

我就舉個實實在在的例子吧,我的一個老同學老朋友,他的兒子與兒媳是2019年上半年在廣州結婚的。他們原來都不是廣州人,是大學(比較好的一本名校)畢業數年後再到廣州工作的。倆人小有積蓄,加上雙方家長的典力支持,首付160多萬買了一套80來平的二手房。聽朋友說,以後房貸就由兒子兒媳婦來供,大概每月要兩,叄萬的樣子。

那麼問題來了,他們工作的單位都是私企,如果企業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影響經營上出了問題,每月的還貸怎麼辦?同樣地,我另一個朋友的兒子,同時期在廣州讀大學畢業後留在廣州工作,因為家庭背景不給力,湊不夠首付買不了房子,也是去年結婚的,他媳婦工資比較低。他們每月交房租三千多元。倆夫妻到如今積攢在手的也有百來萬的樣子,他對老爸說,除了沒有自己的房子以外,生活還是比較幸福開心的。隨時可以到別的地方去,甚至可以回農村住上一段時間。

看看吧,若果一直風平浪靜歲月安好,那當然是交房租不如還房貸啦,但是如果飛來天災橫禍,水災火災瘟疫。。。。那麼有足夠的現金在手才是王道。

另外,一些投機的炒房客,手上有多套房子,卻是東挪西補在還房貸,手上現金少得可憐,當他們的同學朋友因為沒有炒房而手上有很多的資金,正在思考如何安排人生的下一步時,囤房者現在都急眼了。

在大災大疫面前,人們普遍認識到生命的渺小和脆弱,錢財都是身外物,健康最重要。如果付上幾十年的辛辛苦苦,危害自己的身體去還冤枉債(房貸)是不值得的。只有攢夠了錢輕輕鬆鬆就可以買房子的時候才買房子。

這就是從戰爭中學會戰爭,在生活裡學會生活。

綜上所述,你認為房價會怎樣走呢?更何況還有個全國各地的空置率問題還沒有說及呢。





村夫隨筆


2019年12月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 20.23%,竣工面積連續五月正增長,漲幅創下 2019年新高。之前判斷竣工回暖的態勢將延續至 2020 年,2020 年竣工面積有望正增長。 由於新冠疫情的突發,2020年第一季度,房地產的房地產施工和銷售都被按下了暫停鍵,接下來的的走勢會如何呢?主要看兩個因素的影響,第一是供需關係,第二是國家的政策。

短期和長期的供需關係

在疫情爆發之後,成交會迅速的被暫停。比如說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成交量,已經大幅度減少,部分城市的成交量幾乎為零。主要就是因為防疫大家沒法出門看房,線上看房難以做出決策,促成成交;另外一方面就是疫情影響下大家的收入受到一定的影響,而且很多人的因為疫情的到來,購房意願轉變為觀望情緒。

但是,長遠來看,房地產的供需關係是不會變的,需要購房的人,有能力購房的人始終還是會有這方面需求的。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周邊商業醫療學學區學位等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樓盤,始終是生活的剛需。

政策層面

在政策層面的話,近期央行不斷投放流動性、LPR降息、因城施策等密集政策釋放出一定程度託底以及維穩的信號。貨幣政策和行業調控政策較過去幾年寬鬆,有利於後期房地產的恢復。另外一方面,也不排除房企推出打折促銷、以價換量自救的活動。

總體來說

短期房地產受到了抑制以及房價下跌也是有可能的;但長期來看房地產應該是處於一個穩定持續發展的狀態。對於個人買房者來說的話,如果不是剛需急需要入住的,其實可以先觀望,等到疫情完全受控在開始看房做進一步打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