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盤如何才能作為電腦系統盤使用?

村叔的網絡ID


大家好我是大明本期問答講解關於“移動硬盤怎樣做成電腦系統盤”的方法、

綜合上面問題的描述覺得有一些籠統不清晰,究竟是想把移動硬盤做成電腦系統安裝盤還是想把系統裝進移動硬盤裡面也沒有寫清楚,如果想做成系統安裝盤的話需要先下載系統鏡像文件,然後複製到移動硬盤裡面就好了,要是想把操作系統裝進移動硬盤的話需要分區格式化再裝系統,既然上述問題沒有交代清楚那麼接下來我就將這兩種方法都具體的描述一下、

移動硬盤做成電腦系統安裝盤第一步:先到網上下載操作系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win7或win10,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第二步:用U啟盤製做工具把“移動硬盤”做成U啟盤,將移動硬盤插入電腦,啟動U啟盤製做軟件,勾選相應的選項點擊“一鍵製作啟動U盤”,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第三步:根據製作提示點擊“是”就好了,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第四步:製做好U啟盤後就可以把剛下載好的系統鏡像文件複製到移動硬盤,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複製完系統鏡像文件就做好“移動硬盤”的系統啟動安裝盤了,使用的時候只要把BIOS設置成U盤啟動就可以使用了!如下圖所示、

那麼接下來我說一下把操作系統做進移動硬盤的操作步驟、

首先第一步:將移動硬盤插入電腦後啟動DISKGEN工具,將移動硬盤做分區格式化處理,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點擊“快速分區”然後右鍵單擊分區選擇“格式化此分區”、

第二步:啟動系統安裝工具依次點擊“還原系統”-“系統文件的存放路徑”-“移動硬盤”-“確定”,詳細操作步驟如下圖所示、

最後系統會自動進行安裝無需任何手動操作!如下圖所示、

本期問答的大綱是分別掌握“移動硬盤製作系統啟動安裝盤”的方法和“把操作系統系統做進移動硬盤”的方法、大家只需按照上述的操作步驟勤加練習就可以學得會!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喜歡的話別忘記 點贊 關注呦!大家會持續創作關於“電腦維護與應用”的作品,還請大家踴躍評論 共同進步,好了就講到這裡咱們下期再見!


電腦技師大明


使用移動硬盤連接電腦usb接口,採用傳統的系統安裝方法安裝系統,是無法正常安裝和使用的。可以藉助Windows To Go工具在移動硬盤上安裝完整版的win8/win8.1/win10系統,可以在不同的電腦硬件上運行系統,可以隨身攜帶。由於受到usb接口速度的影響,Windows To Go系統的啟動和運行速度比本地硬盤系統要慢一些。如果移動硬盤允許拆解的話,也可以將移動硬盤拆解後安裝到電腦中,按照傳統的系統安裝方法安裝系統,系統的運行效率相比Windows To Go系統更高一些。

使用WTG工具在移動硬盤上安裝系統,可以隨身攜帶,在不同電腦使用


在win8或win10的專業版和企業版中內置Windows To Go工具,可以在移動硬盤上安裝win8或win10系統,由於對於電腦和移動硬盤要求較高,安裝較為複雜。一般可以使用第三方的WTG輔助工具在移動硬盤安裝系統,一般下載原版的MSDN版win8或win10系統鏡像,解壓後,根據工具的提示就可以輕鬆安裝系統了。移動硬盤安裝的WTG系統不但可以在本機使用,還可以隨身攜帶在其他電腦使用。

將移動硬盤拆解,安裝在電腦中,使用傳統方法安裝電腦系統

由於一般移動硬盤都是內置的筆記本硬盤,如果不考慮繼續使用移動硬盤,可以將移動硬盤中的筆記本硬盤拆解出來安裝到電腦中,一般下載原版的windows系統鏡像製作系統安裝U盤,使用U盤就可以正常安裝系統了。採用這種方法安裝的系統啟動和運行速度都要高於WTG模式。

如果考慮將系統安裝到移動硬盤上,可以優先考慮藉助WTG輔助工具安裝系統到移動硬盤,不但可以在自己的電腦使用,還可以隨身攜帶在其他電腦使用。如果不考慮繼續使用移動硬盤,可以將移動硬盤拆解,將筆記本硬盤安裝到電腦中作為本地硬盤使用,使用傳統的系統安裝方法就可以安裝系統,系統的運行效率比WTG系統更高一些。


智慧新視界


根據你敘述的問題情況和標題並不搭配,你應該是指的用USB方式的PE做系統,半截黑屏了,或者無法安裝成功才對。


首先用移動硬盤也可以充當做系統的U盤,做一個臨時的winPE系統,如果是老一些的配置,基本上不管是win7PE還是更早的winXP PE都支持,如果你的平臺較新,是英特爾酷睿i構架六代之後的,或者新的銳龍系列,那麼對win7的支持度就很不好了,包括預裝系統環境的PE。需要用到win10的PE了。


另外不要使用大白菜,U大師,老毛桃一類的自助製作引導盤,最好下一個相對純淨的PE,然後用燒錄軟件,UltraISO這類的,自己燒錄一個,這樣比較保險。其他的就按照你以前的安裝路子走就可以了。


還有幾處需要特別注意的:

一,首次在PE中安裝文件解壓重啟時,要拔下USB設備。

二,win7的官方最後一版鏡像,沒有收錄USB3.0驅動,重新下一個純淨的,收錄進USB3.0驅動,nv等驅動,補丁打到最全,運行庫更新到最新的,且不做任何優化的win7鏡像。

三,避免使用ghost版。

四,遇到了超過2T的機械硬盤,先把硬盤裝換成GPT格式,(是電腦中的硬盤,不是PE),再進bios裡挑到UEFI(新一些主板基本默認)


其他的問題應該不大了,按照上述的逐一排查。


博古又通今


一、把移動硬盤裡面的2.5寸硬盤拆出來。

二、先把主機關機,在機箱裡找個合適的位置接上sata線固定好2.5寸硬盤,有ssd硬盤位更好,ssd硬盤和2.5寸硬盤的螺絲孔是通用的,再插上硬盤電源線開機按del健進入bios,把2.5寸硬盤設置為第一個啟動項(具體方法請參考主板說明書)。

三、然後用製作好的u盤系統啟動進入pe給2.5寸硬盤使用分區精靈分區(pe系統處自帶的有),然後使用一鍵安裝系統把ghost鏡像安裝到c盤即可。

有什麼問題請提問,歡迎採納。



摩托木牛


移動硬盤如何作為系統盤使用?

如你所敘述的那樣,直接將移動硬盤使用USB接口連接作為系統盤使用

先不說,移動硬盤的供電接接口是否穩定,這種做法,可能會出現的情況

第一種,即便是成功的安裝系統,然後以USB的形式連接了電腦主機,在你下一次開機的時候,可能會出現usb無法識別的現象,也就是說開機的時候無法識別到啟動盤,那就更不要提引導文件是否會被識別

第二種情況,成功安裝系統之後,即便是u盤,可以正常識別,還會出現一種現象,就是開機之後會自動重新加載驅動程序,如果驅動程序未被完全識別,包括u盤的驅動,未被識別,怎麼開機可能會卡在界面而不能正常進入系統界面

最有效的辦法,將移動硬盤外殼拆除,一般情況下里面安裝的是2.5寸,5400轉,機械硬盤,將硬盤拆除,然後用數據線直接連接主機電腦,而並不是說用USB的方式連接主機電腦

跟你在主板裡面設置的硬盤格式,沒有半分錢關係,因為你的硬盤,是用USB的方式進行連接的,系統不一定,每次能夠正常識別,尤其是容量比較大的移動硬盤


俠客挨踢數碼


判斷是主板BIOS已存儲了電腦的最後錯誤狀態,所以現在你不論怎麼操作,都是錯誤。

取下主板電池,短接電池做觸點,進行放電,再將電池放回,你再試試,可能就會恢復正常狀態。

然後再說你的方案,用USB移動硬盤盒,做為轉變存儲器,不建議這樣做,原因很多,比如速度、穩定性,再就是多此一舉。如果你移動磁盤盒中的是標準臺式硬盤,你可以將裡面的硬盤取出,按正常方式,安裝到電腦中使用。

看後有什麼想法,歡迎在下面評論,期待你的參與。

我是‘電腦研究者’,支持我的朋友,請您在我的頭像右邊點擊‘關注’,我將持續貢獻最有價值的思想。


電腦研究者


跟裝普通硬盤系統一樣給移動硬盤分區裝上系統,開機選項設置好就可以了。

不過這個沒什麼用,每個電腦電腦配置都不一樣,比如最重要的主板型號。

電腦不一樣開機會藍屏或啟動不了,除非你用的電腦都是同一批,完全一樣。

還有你說的問題,可以直接把移動硬盤拆下來裝在臺式機上去,畢竟sata線讀取速度比usb快上和很多還穩定。

你安裝出現完後出現藍屏什麼的可能是驅動問題,安全模式是不加載驅動的。去下載正版的win10,用kms激活就可以了,不要用ghost版本的容易出現驅動錯誤,啟動藍屏問題。


漫過天際


將移動硬盤通過USB接口連接到電腦,正常安裝操作系統,在選擇安裝操作系統的時候選擇你的移動硬盤即可。如果電腦已有系統,可以選擇使用windows的win to go,下載Windows鏡像,根據軟件引導,即可將外置硬盤用作系統盤。



小火星丸


椄主說的問題應該是使用移動硬盤啟動系統會藍屏吧。其主要原因就是您使用移動硬盤啟動系統,啟動會,Windows會將移動硬盤識別為“可移動設備”,而非本地磁盤,所以就造成外接移動硬盤啟動系統失敗了。我以前在網上看到過有這樣的說明,通過修改XP系統安裝盤文件的方式,讓系統認為這是一個本地磁盤,將系統直接安裝到U盤中,從而實現在U盤中啟動獨立的XP,我使用這樣的系統來對付頑固的病毒。


iqos煙鬼


1、把USB硬盤插上,需要注意的是,有的電腦要分主USB 和輔USB ,區別在於主USB受電更好,主USB在原板上, 數據傳輸更好。 一般都是電腦後面的USB插口。

2、把硬盤格式化,分區。注意要在本機上進行操作,把硬盤拿到其它電腦上操作完成,再拿回本機的話有可能不識別。

3、裝好以後就可以使用了, 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移動硬盤不要做系統盤, 一般用用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畢竟是靠USB來傳遞數據, USB線有一定影響, 然後系統盤讀取的速度快, 非常頻繁, 數據傳遞的量非常大, 所以如果其中的某個因素不太好,比如線的質量一般的話, 或其它因素影響, 會造成死機的情況,當然這種情況很少,慎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