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一座國家級、五萬床位以上的疫情防控巨型醫院是否可行?

大雪如濤風如刀


建造50000張床位的超大醫院可行,但是需要城市能力的強化和時空調整。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1.體育場和醫院配合。體育場規模收納10000人,在其附近配套醫院設備和醫護人員3000~5000人。體育場附近的小區賓館超市飯店菜市場學校車站等配合物資和人員流動。

2.農業大棚和醫院配合。郊區建設大棚生產蔬菜,可以臨時徵用改造並鋪設床位,這要看規模,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到15000人,但是醫院設備和人員以及後勤配套有侷限,準備時間有點長,後續困難也很多。

3.政府建設的連片公租房和醫院配合。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0000人以上,其配套完善應付自如,人員定向控制預防診治以及生活物資儲備有保障,醫護人員也有時間做準備和輪休。同樣一些小區也可以參考作為後備以進一步擴容。

4.公園與醫院配合。城市公園有很多,但是前期準備時間長,各方力量介入需要準備。預計最大可以收納15000到20000人,從空間上講的確可行。

5.像武漢火神山雷神山一樣開闢新醫院。最大5000人,事前事中事後都很費錢費力費時。

6.城市車站,汽車站火車站地鐵站等協調騰出空間,就地處置,預計最大10000人以上,城市不同,不一而論。各方力量可以利用交通便利迅速介入。

7.學校賓館文化館等中小型公共空間合計可以騰空10000人以上的空間加以利用,但是容易分散醫護力量。空間利用有一定弊端,需要慎重考慮。

以上空間充分利用可以容納70000多人,當然具體城市具體對待。需要關注的是城市空間的拓展,能力的展現,人員的部署,資源的調配,預案的儲備等等吧,的確是費錢費時費力的,也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和能力。相信他們吧,不然還能怎麼辦呢?

加油!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