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姓製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階層制度能夠像印度種姓制度那樣頑固的保留三千多年,而且不用驚訝,在現代科學中,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管理科學中的社會治理體系。今天的印度,已然是世界經濟大國,排在美中日德法英的後面第七位,而且計算機科學異常發達。哪怕是這樣的印度,今天依然深受種姓制度的影響。

用咱們中國的古話講“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怎麼能把人如此赤裸裸的分成三六九等呢?既然這個制度如此落後、如此封建、如此不堪,為何又能延續至今呢?或許我們能從這一制度的來歷中發現答案。

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學習價值的制度來說,多餘的文字都是浪費時間,何況網上很容易查到專門介紹種姓的信息,我們的聊的是其內在存續動力,因此關於種姓制度的結構,一張圖足以將其簡單瞭解。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想象一個社會結構,假設一個單一民族國家,人們都經歷過自身在社會階層中的上下浮動,絕對不會突然出現一個如此層級分明的制度,就算出現了也會被推翻。然而在印度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印度的歷史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流水線”式的歷史,而是“一鍋大雜燴”,是不斷有外來者闖進來,並且來了就能當統治者的特殊歷史進程。

印度半島之所以被稱為南亞次大陸,是因為這個“倒三角形”地區是被喜馬拉雅山脈所阻隔在亞洲大陸之外的,只有西北角有個山口可以出入,三角形的另外兩個邊都是海洋,而古代航海技術又無從談起,因此那個山口就成了古代印度人“迎來送往”的熱鬧所在。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這片南亞次大陸上的原住民是達羅毗荼人,在西方現代人種學中屬於黑種人澳大利亞型,他們在北部的恆河一帶及南部山區的少數地區創造了印度最古老的文明,且在同一歷史時期屬於比較先進型的。後來雅利安人從西北山口進入,並迅速佔領了整個北部平原地帶。但是由於雅利安人在數量上遠遠少於達羅毗荼人,因此為了便於統治,便開始出現最早的宗教,將人們分為五個等級。最高級的便是掌管這一宗教(也就是掌管精神控制)的婆羅門,第二等級是掌管世俗權力(也就是軍政貴族)的剎帝利,最高的這兩級種姓是無需參與社會勞動的,他們處在統治地位中。第三等級是即無特權又非奴隸的吠舍,他們主要從事商業活動,主要任務就是通過佈施的方式供養婆羅門,以及通過納稅的方式供養剎帝利。前三個種姓安排的都是雅利安人,分別包攬了宗教、軍政以及商業。而這第四種便是首陀羅,他們中絕大多數都是被征服的原住民達羅毗荼人,他們處在金字塔底端,是四大種姓中的人數最多的一級。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除了種姓制度中所包含的這四類之外,還有一個處在金字塔“地下”的賤民階層,他們主要從事與汙穢物相關及下葬相關的工作。也就是說,如果種姓制度是一種階層壓迫的話,那麼賤民階層是連進入這種制度的資格都沒有的,他們的生存地位類似奴隸,生活的卻遠不如世界上其他文明的奴隸。要知道在雅利安人到來之前,原住民也有自己的底層人員,當種姓制度出現後,他們便成為了賤民。另外,由於各種姓之間是嚴禁通婚的,特別是高層女嫁下層男,一旦出現了這種“因為愛情”而跨種姓結合的人,那麼男女雙方以及他們的子孫後代都將被打入賤民階層。

如果說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的種族隔離是臭名昭著的話,其實種姓制度裡也有很重的隔離性質,不是每一層都互相隔離,而是四大種姓一塊與賤民隔離。直至今天,印度的一些保守村莊裡的dalit(也就是賤民階層的人),依然被認為是骯髒的人,人們看到他們會躲著這些“賤民”走,而dalit們也會有意識的靠邊行走,避免自己的影子汙染到路過的人。這跟經濟發展迅速,it行業尤為突出的現代印度形成了不可想象的對比。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如果我們能從每個階層自身所處的位置去思考,不難發現,婆羅門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階層;剎帝利是覺得自己“還挺好”的階層;吠舍覺得自己“起碼不是最差的”;首陀羅覺得自己“起碼還在這個社會系統內,沒有被拋棄”;而賤民階層則是處在一種自己就算造反,人數也不夠多的狀態,且排它前面的階層都認為不能與其同流合汙,從而不會與其結成同盟。這樣一分析就很明白了,一般的古代社會文明中,造反的往往是最底層,而印度種姓制度把絕大多數人放在了倒數第二層,這就讓原住民無論在生活多困難的情況下,總有人可以相比較,且永遠比自己更差。

能把社會階層這塊把控的死死的,靠的就是宗教的力量。在種姓制度中是沒有任何上升通道的,什麼通過讀書考試啊、戰鬥立功啊,都是不能從自身階層往上爬的,唯一的通道就是投胎。如果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向上攀升的社會是很可怕的,就算是首陀羅也會有受不了的那一天,那麼宗教是如何調控這種現象的呢?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在印度教中,是給種姓制度各階層之間互換開了個口的,而這個開口不是現世,而是來生。這種現世安分守己做好事,來生投胎能投更高級的種姓的觀念便是輪迴。按照輪迴理論,這一生如果你是個首陀羅,那麼說明你上輩子犯了罪,這輩子你必須在你的階層中好好贖罪,下輩子你可能投個吠舍。就是這套理論,穩住了所有階層的心,才使得種姓制度得以延續如此之久。

當然,也有例外的,我們也知道這種理論只適合安撫對事實一無所知的人,但接受過教育的人就會仔細考慮一下了。而在種姓制度下,文化和教育是被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階層所壟斷的,因此這個“例外”的設計者不會出現在社會底層,婆羅門已是最高,也不會輕易去推翻這套理論。而釋迦摩尼便出自剎帝利階層,佛教的核心理論就是要人們通過修行、行善,從而跳出這一輪迴。也正是因為這一理論,佛教才被當時的印度教打壓和驅逐,至今印度的佛教徒都不超過百分之一。

印度種姓制度為何能延續3000多年,其內在存續動力是什麼?

種姓制度自從在印度建立起來之後,一直非常穩固的存在於印度社會中,哪怕是西北山口後來陸陸續續進來了波斯人、亞歷山大大帝、大月氏、突厥人、穆斯林甚至英國人,他們誰來到這裡誰就能輕易的做統治者,卻都沒能徹底消除種姓制度。一方面是由於歷史的悠久、信教人數的絕對優勢,另一方面是歷來的統治者在無法消除的情況下往往也會選擇利用這一制度,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直到甘地四處巡迴演講,加上現代科學對於輪迴的不攻自破作用,種姓制度才在印度表現的不再那麼嚴重,但不可否認,它依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