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在倚天結尾時,為何說楊逍“年老德薄”,敗給朱元璋?

  金庸先生是我國近代武俠開山鼻祖式人物,一生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而隨著歲月的積累,他對自己的作品也會有著一些新的感悟,並在一些細節處進行了修改。而小編今天和大家介紹的,則是關於他在《倚天屠龍記》結尾部分的修改。

金庸在倚天結尾時,為何說楊逍“年老德薄”,敗給朱元璋?

  在《倚天屠龍記》三聯版中,張無忌在與趙敏攜手前往濠州時,一路上聽聞義軍得勝的消息,心中甚喜。因為他不願多驚動,所以一直未與明教義軍將領碰面。當他到達濠州時,朱元璋命湯和、鄧愈兩將熱情款待。當晚,朱元璋親自做東,為張無忌接風洗塵。酒過三巡,大將廖永忠大踏步走進大廳,在拜見教主後,跟朱元璋耳語:“已擒住了!”

  不多時,便聽到外面有人高喊:“冤枉啊!冤枉!”張無忌問何人在喊冤,手下人答道:“是韓林兒”張無忌奇怪地問道:“是韓兄弟麼?發生了何事?”朱元璋說:“稟教主,韓林兒這廝勾結韃子,圖謀裡應外合,倒反本教。”張無忌驚呼:“韓兄弟一向忠義,豈會幹出這等事?快把他叫進來,我要親自問問。”

金庸在倚天結尾時,為何說楊逍“年老德薄”,敗給朱元璋?

  但還沒等張無忌詢問,他就被人打暈了。等他醒來後,發現自己與趙敏都被捆了起來。只聽見外面有三人在談論事情。聽聲音是朱元璋、常遇春、徐達三人。朱元璋給張無忌設了個套,讓他誤以為常遇春等人已經背叛了他。張無忌心灰意冷之下,自行隱退。寫了一封信,將教主之位傳於楊逍。而在小說的末尾,金庸先生又寫道:“楊逍雖繼任明教教主,但朱元璋羽翼已成,統兵百萬之眾,楊逍又年老德薄,萬萬不能與他爭帝皇之位了。”

  那金庸為何說楊逍“年老德薄”呢?其實這裡的“德”並非指品德,而是御下之道。早在張無忌當明教教主之前,楊逍也曾當過代教主,但明教卻被他搞得四分五裂。套用五散人中周顛的話來說就是:“你職位雖高,屬下卻無人聽你號令,又有何用?五行旗、四大法王、五散人都沒把你光明左使放在眼裡。”所以楊逍在管理手下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心得,別人也並不服他。

金庸在倚天結尾時,為何說楊逍“年老德薄”,敗給朱元璋?

​  除此之外,楊逍參與更多的是明教內部的事務,但對於義軍反元大業並未過多參與。所以在義軍中的威望,楊逍遠遠不如朱元璋。因此他最終會被朱元璋所取代。而因為這樣的寫法有損明太祖光輝偉岸的形象,所以金庸先生在最終版的《倚天屠龍記》中修改了這段描述,並刪去了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