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引言: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首節令歌,讀起來朗朗上口,充滿了童謠的意味。我國是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國家,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古代,物候和氣候對人們的生活影響至關重要。二十四節氣是人們在漫長歲月中發現星空運行規律,並將其與自然界的季節變化相互結合起來,形成影響農事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天文學與農業文明的智慧產物。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古代農民依據二十四節進行耕作

古人根據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山青草綠,候鳥遷徙來把握歲月的變化。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用二十四節氣指導著農業生產,同時也將其發展到了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無論是民俗文化,還是祭祀典禮,都與節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一、

春夏秋冬的歷史由來

最早的節氣來自於"星辰歷",是天文星象,也是曆法。我國古代對於星空天象的觀測很早就有,白天出門時太陽是方向,夜晚出行時星空月亮即是指明燈。人們根據日月和星辰的變化來確立方向與時間,推算月份與年份的變化。根據相關甲骨文的考源,商朝時期人們就已經通過物候變化了解到了自然規律,並且甲骨文中也有代表春夏秋冬的字樣出現。

斗柄指東,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鶡冠子》

周朝時期,古人在觀察天象過程中逐漸發現,無論時間如何變化,其他星象都有不同轉移,唯獨北斗七星在天空的位置是永遠不變的,從而以此為準辨別四季,斗轉星移之間便確立了四季時間。同一時期,人們通過觀察太陽照射地面時物體的影子長短有所區別,從而判斷出節氣的到來。具體的測量方法是通過地面垂直的杆子被太陽照射的影子來確認的,影子最長的時候就是冬至,影子最短的時候就是夏至,也就是"立竿見影"。在夏至與冬至被確立的時間裡,春分和秋分也大致在相近的時期內被確立下來。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古代人通過測量桿子的影子長度判斷節氣

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尚書·堯典》

現有文獻記載最早被確立出來的四個節氣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戰國時期的《尚書》中日中代表春分,日永代表夏至,宵中代表秋分,日短則代表冬至,這便是最早的四時時令系統。此時東部地區尚有五時時令系統,但後續歷史發展中時令同曆法都有不同變化,在此不做贅述。

四季更替的天文含義:太陽在黃道上的運行軌跡,與地球公轉軌道上的赤道平面有一個夾角,稱作黃赤交角。黃赤交角約為23°26′,太陽則在地球的南北緯23°26′即北迴歸線與南迴歸線中間移動,產生四季變化。太陽每一次照射在北迴歸線時則是夏至,照在南迴歸線的時間是冬至。

二、

二十四節氣的確立

春秋戰國時期四個節氣確立之後,代表四季開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個節氣也相繼確認,四時八節是二十四節氣的核心部分。它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指導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並逐漸開始影響祭祀典禮與文化活動。這一現狀一直維持到了秦漢時期,明確了我們今日所使用的二十四節氣。據相關文物考證研究,海昏侯劉賀的墓中出土的"鏡晷""圭臬"就是當時測量節氣所用的工具,同時也有可能在祭祀中作為節令指正所用。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古代天文計時儀器鏡晷

首次將二十四節氣完整記錄的是《淮南子》一書,書中記載的二十四節氣的名稱、順序與今天我們所使用的完全一樣,證明我們完整的使用二十四節氣已經在2000多年以前開始了。秦始皇統一六國,各國文化制度曆法等皆有相應的糅合與變化,當時使用的歷法叫"顓頊歷",沿襲周朝所制。漢武帝時期,由於閏月等原因,"顓頊歷"與實際天象漸漸不再符合,天子遂下令重造曆法,於公元前104年重新頒佈漢歷,稱"太初曆",同時將二十四節氣也放入立法之中,用以指導每年的祭祀典禮與農業耕作。

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的"運行軌跡"來確立的,而曆法的月是根據月亮的朔望運行制定的,所以這時期的歷法可以算作是"陰陽合曆"。至此,二十四節氣正式的從官方角度被確立下來,開始完全進入人們的勞動與生活。

曆法使用過程中仍有不斷的更新與創制,直到元朝時期,通行的歷法出現了較大誤差,此時的皇帝忽必烈便命令天文學家郭守敬主持編制新的歷法。郭守敬製作了大量天文觀測用具,如圭表、玲瓏儀、侯吉儀等十多種天文儀器。同時在大都修建了觀星臺,還在全國建立了26個觀測點進行天文觀測,最終準確測算出一年時間為365.2425日。根據這個數據,他重新編制了曆法《授時歷》,確立出二十四節氣的精確時刻。曆法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前面的是節歷,後面的是中氣。比如,立秋是節歷,處暑就是中氣。

古代的歷法學家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這段時間進行劃分,每一個節氣代表的是某一個確定的時間點,這就是"平氣法"。清朝時期所用的"定氣法"則規定,太陽在黃道上運行的每15°是一個節氣,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每15天左右一個節氣。

節氣的準確度只適用於黃河中下游地區,其他地區則根據地理變化和氣候原因有所區別。節氣劃分是在季節與氣候變化包括物候現象上綜合考量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季節的開始,而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又是曆法角度的劃分。小暑大暑和小寒大寒反應溫度變化,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則是降水現象。白露、寒露、霜降是水汽凝結現象,小滿、芒種是耕種收成相關。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三、

二十四節氣與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誕生於黃河流域,農耕文化一直伴隨著文明歷史的進程,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也是人們繁衍的力量源泉。上古時期的人們不但將耕種與天文現象聯繫起來,還通過這些變化來指引人們的生活。《鬼谷子》有云,春發夏長,秋收冬藏。是指農業生產過程,亦是指養生之道,自然規律不可逆反。二十四節氣反應的是時候,物候,氣候三種變化。

古人在長久的觀察中發現,無論是陰雨連綿,還是狂風大作,時候到了,物候和氣候自然會表現出它應有的狀態來。這是自然界的規律,也是農耕文化的體現,是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適用的節令指南。農業生產離不開耕種、施肥、收割、儲存,時間的變化決定生產,人的行為受到天的限制,並逐漸統一。

《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

古人以農為本,重視農業生產,依賴自然條件,順應四時變化來安排自己的勞動出行,穿衣進食,祭祀禮儀。傳統民俗裡說:立春五日,蟄蟲復甦,立春十日,冰面消融。立春是歲首,代表著新的一年開始了,萬物復甦。秦漢之前,立春日要舉行祭祖祈福、驅邪避災、農耕慶典等活動,謂之"春節"。秦漢統一天下,各地民俗文化融合,節令與時氣的統一正象徵著政權的統一。立春又稱"打春",民間有些地方這一日會在樹上幫上紅色布條,寓意祈福納吉。我們吃的"春餅","春捲"多為古時立春這一日所食之物。而有些地方,則在立春這一日大嚼蘿蔔,謂之"咬春"。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立春是一年的開始

立春過後是雨水,相對於寒冷乾燥的冬季而言,雨量開始漸漸增多。這一時節的雨多為毛毛雨或淅瀝瀝的小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正是因為這綿綿春雨,才得以滋長農作物的生長。雨水後驚蟄,寓意春雷乍動,蟄蟲復出,春耕由此開始。驚蟄後氣溫回升,春意盎然,大部分地區的農民已經開始在田間忙碌。農事不等人,這是千百年來流傳的樸素智慧,即使現代化發展與科技進步再快速,也改變不了時令帶來的農耕時刻。

春分在天文學上的意義比農業上更為深遠,古代皇帝也會在春分這一日進行祭日活動,稱為國之大典。民間則流行春祭,放風箏,挖野菜,豎雞蛋等。(關於雞蛋能夠在這一日豎起,則是因為晝夜平分之日,地軸與公轉平面剛好處於相對平衡的角度。不過一定要選擇剛生下來四五天的雞蛋,因為這種雞蛋內蛋黃素帶鬆弛,重心下沉,有利於豎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

清明節不但是節令中的重要日子,也是祭祖的日子,雙關自然節氣與人文傳統。中國人自古講究百善孝為先,傳統清明節這一日要掃墓祭祀、緬懷祖先,在親情凝聚的同時還可以增加自身的認同感。人生不忘來處,但識歸途。清明節不但有祭祖和農耕的文化,同時還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 最早的寒食節源於上古,一說是為了禁火,由於時候原因,沒有新的柴火,所以禁火,只吃冷食;一說是為了紀念公子重耳的忠臣介子推,他歸隱之後晉文公為了逼他下山,下令放火燒山,最終喪命火中。所以這一日不生火,只吃冷食,以託哀思。

▲ 、上巳節則是每年的陰曆三月三,人們去河邊沐浴,驅邪避汙。一說三月初三是軒轅黃帝的誕辰,民間亦有"三月三,生軒轅"這樣的諺語;一說三月三是女兒節,"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古代女子於這一天著鮮豔服裝,出門遊玩。古人在遊玩這一項娛樂活動中名目甚多,三月三不僅是出行佳節,還是男女相互傳遞信物,訂立盟約的時間。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令穀雨,顧名思義雨潤百穀。這一日人們插秧移苗,點瓜點豆,更有穀雨飲茶的習俗。而海邊漁民則有穀雨祭海的習俗,因為穀雨時節海水回暖,百魚遊至淺水,意味著下海捕魚會大獲豐收。

《夏》

立夏意味著夏季即將到來,早春作物此時可以收穫,晚春作物需要及時下種。古代在立夏這一天要進行迎夏儀式,君臣著硃紅色衣服,隨行馬匹、車輛,包括裝飾物品一應全是硃紅色,表達希望獲得豐收的美好願望。民間有立夏之日吃嫩蠶豆的習俗,也有用網子裝好雞蛋掛在小孩身上,讓他們出門"鬥蛋",有些地區還有"稱人"這樣的風俗。

"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立夏之後就是小滿,意為農作物開始灌漿,顆粒飽滿。另有一層含義則是雨水豐沛,蓄水小滿,如果小滿不滿,則芒種無法栽種水稻。小滿之後是芒種,芒種就是忙著栽種。有芒的作物已經成熟,接下來就要栽種水稻了。民間還有芒種這一日送花神的風俗,五月中旬百花凋零,為花神餞行有用綵帶綁在樹上的,也有用花枝編成造型的,林黛玉葬花就在芒種這一日。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紅樓夢》中芒種之日送花神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芒種過了是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全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夏至之後氣溫高升,地面氣壓不穩定,常有小範圍降雨。而長江中下游則是梅雨天氣,暴雨成災,還有空氣潮溼,影響人們心情。山東地區夏至這一日要吃過水麵,即是涼麵條。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過後,白天逐漸變短。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夏至後是小暑與大暑,這兩個節氣屬於氣溫逐漸升高,酷暑難耐時節。這個時節收成已經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田間勞作,水稻處於拔穗的時候,田間勞作依然繁忙。小暑後要吃新麥子,祈求來年豐收。人們注重身體保養,預防中暑,天氣太熱的時候,還會用荷葉,綠豆,扁豆等煮成消暑粥品。(小暑與立秋後這段時間,便是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裡最熱的時間。伏天吃冬瓜、苦瓜、菠蘿、蓮子等清熱解暑食物,同時由於出汗較多人們也需要補充營養,所以吃澱粉類含量高的食物比如麵條烙餅可以彌補身體過度消耗的能量。暑在中醫中又稱長夏,暑中要養脾,所以清淡飲食,瓜果蔬菜都要均衡攝入。)

《秋》

立秋代表著秋天即將來臨,但是溫度還在高溫階段,俗話說立秋之後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意思就是說還要熱二十四天。古代在立秋這一日要進行土地神的祭祀活動,寓意豐收慶祝。民間還有秋社,曬秋,秋忙會,貼秋膘,啃秋等活動。炎熱的夏季已經過去,接下來就是輕鬆的時候,可以放心休息一下,緩解緩解忙碌。

立秋後的處暑,是高溫天氣的最後階段,意味著暑即將結束。民間有放河燈,吃鴨子等習俗。而農事上則要搶收搶曬,以免突遭暴雨,淋壞收成。白露時分地面溫度下降,水汽容易在靠近地面的農作物或者植物葉片上形成露水,說明天氣已經在轉涼了,有的地方白露這一天還會下雨。豐收的季節結束了,人們開始運用自己的智慧將那些普通的食物豐富起來。這個時節民間有釀白露米酒的習俗,有的地方還要喝白露茶,吃龍眼。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秋分這一天與春分相對應,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習俗。《詩經》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流火是指"大火星",它逐漸西沉意味著暑退秋至,天氣漸漸轉涼,一場秋雨一場涼。秋分時節農事上是最忙的,秋收,秋耕,秋種,一面要及時搶收農作物避免陰雨天氣;一面要及時播種早冬農作物,為第二年的豐收打好基礎。"悲春傷秋",正是因為秋天的蕭瑟感帶動了詩人心中的愁緒,才醞釀出一首首名篇傑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這些詩句生動描繪了落葉繽紛,天清氣朗的秋日風光,讀起來宛若場景再現。

秋分過後即是寒露,聽名字就感覺到了冷氣。此時已深秋,降溫較為明顯,玉米收穫之後,小麥開始耕種。霜降時節田間作物容易受凍,早上推門出去,一地白霜。後續的霜降會讓植物變得枯萎,收完棉花割豆子,撿完瓜果種油菜,這時農事仍有活計在田間,只是相對於春夏時節稍微減少。民間此時有賞菊花、祭祖、登高等風俗,重陽節也在此時間段。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古時重陽登高

《冬》

立冬意味著冬天到來,農作物已經收割完畢,接下來就是休養生息的時候,古代在立冬這一日會舉行祭祀等活動。北方地區認為立冬吃餃子,可以保證耳朵不受凍,南方某些地區此時還在抓緊時間種植油菜。立冬後的小雪大雪有可能會出現降雪天氣,南方地區在此期間會製作臘肉臘雞臘魚等物品,有些地方還會製作餈粑,曬魚乾。"小雪地封嚴"代表這時節也沒有什麼人去地裡幹活了,大家都在家裡娛樂或者做醃製風味食品的活動。

"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大寒不凍,冷到芒種"

冬至在古人眼裡也是一個比較重視的大節令,有些地方還有冬至祭祖的習俗。冬至祭祀一般都是為了祈禱來年豐收,家庭和睦。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迴歸線,全年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正所謂盛極必衰,冬至過了,白天又會逐漸變長,四季更迭,循環往復。有的地方冬至喜歡吃肉丸,有的吃年糕,有的吃湯圓,北方大部分地方吃餃子。"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小寒大寒是天氣漸漸變冷的時候,且三九天就在這個時間段。

農事上在大小寒節氣主要是防寒防凍,還有為了來年春灌修建水渠。大寒是全年最後一個節氣,而且臨近新年,這個時候人們都在為過年做準備,備年貨,祭祀貢品,灑掃庭院,除舊迎新。農作物在這時候不宜生長太快,因為氣溫較冷,短小貼地的作物更容易抗寒。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人們對冬的印象,過年是重要一環

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節氣適用於大部分地區,並非所有地方的農事活動都能與節氣對應上,而且各地風俗多有不同。比如黃河中下游雪最多的時候並不是在大小雪時節,反而是二月份。北方地區天寒地凍的時候,四川等地已經有油菜花盛開。南方人吃餈粑,年糕,北方某些地方甚至沒有見過這些食物。更不用說四季如春、百花盛開的城市,還從未下過雪。正因為如此,今人一時之間走遍華夏便可感受四季變化。作為農業為主的國家,氣候變化影響農事生產,也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活動。節氣不但是耕作時應的衡量標尺,也是人們對自然的敬畏與規律總結。

四、

節氣的延伸意義

人們對節氣的感知與認識隨著生產水平的提高在不斷的發展,農耕文化還誕生了大量的農諺與民謠,節氣的意義已經遠遠超出了它自身名字所蘊含的概念。

古人重視"天"的文化,執著"地"的延伸,在四季變化和朝代交替中,天時對於人們的重要性已經不僅是農耕文化本身。清明、立春、冬至這些節令已經成為了節日,與之相關的節日文化和生產儀式也成為了固定的傳統,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節氣。

二十四節氣:發於自然,歸為文化,服務人類,古人智慧的偉大結晶

二十四節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總 結:

古人在天文和地理上的智慧水平影響著傳統文化的發展與變化。四季形成與天時有關,栽種耕耘與地利有關,繁衍生長則與人和有關。我們的祖先早早的領會到了這一點,將這些氣候和物候的文化知識融合進傳統裡,根植於觀念中,指導著生活與農作的同時,也影響著人們對世界的感知與認識。這不是夜觀天象的變幻風雲,是古人在漫長的時間裡感悟到的人與自然之間的巧妙聯繫,並且通過樸素的時間理念將它們轉化成秩序從而進行生產管理。能夠在農耕文化中達到這種時間與空間的另類和諧,是古人長久來對"天"的崇拜與敬畏,是農事活動賦予中華民族的深刻內涵,是天文曆法與農耕文化的結晶產物。


參考文獻:

《中國上古歲時觀念論考》

《二十四節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