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草本植物。植株長26-50釐米,鱗莖粗1.5-4釐米,由2-3枚肥厚的鱗瓣級成。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莖高30-90釐米,基部以上具葉。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葉條狀披針形至條形,長6-15釐米,寬5-15毫米,下部的葉寬,上部的狹並且頂端卷鬚狀,最下部2葉對生,其餘的3-5枚輪生或2枚對生,稀互生。中間常兼有對生或散生的,矩圓狀披針形,長7-13釐米,寬1-3釐米,先端不捲曲或多少彎曲。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花1-4朵,花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花數朵組成總狀花序,稀為單花,頂生花具3-4枚輪生苞片,側生花具2枚苞片;苞片葉狀,條形,頂端卷狀;花俯垂,釧狀;花被片6,矩陣圓狀橢圓形,長2-4釐米,寬1-1.5釐米,淡黃色或黃綠色,內面具紫色方格斑紋,基部上方具密蛛;雄蕊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葯近基著,花絲常稍具小乳突; 花柱子比子房稍長,連同子房略長於雄蕊;柱頭3裂,裂片長約2毫米。花梗長1-2釐米;花被片長4.2-4.5釐米,寬1.5-1.8釐米,外花被片稍狹些;蜜腺窩在背面稍凸出。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蒴果長2-2.5釐米,寬2.5-3釐米,稜上的翅寬4-7毫米。蒴果具寬翅。

湖北貝母與天目貝母 很近,區別點在於本種葉狀苞片先端捲曲,花梗長1-2釐米,葉通常3-7枚輪生。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以鱗莖繁殖為主,也可用鱗片和種子繁殖。鱗莖繁殖:於植株枯萎後掘起鱗莖,收穫敵後中即行栽種,時間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種莖按大小分級後用腐葉土或溼沙貯藏過夏,不得晚於9月中旬栽種。在整好的畦上,橫畦開溝,深10cm左右,依照種莖大小,行距10-13cm,株距3-7cm,種莖小密栽,種莖大稀栽,栽後覆土與畦面齊平,每1hm2需種莖3000-4500kg。種子繁繁殖:板貝進行無性繁殖多代後,應進行1次有性繁殖。但因板貝開花多,結果極少,難收到較多種子,種子繁殖尚在試驗階段。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重點為廕庇過夏和除草施肥。夏秋季節,畦上一定要有廕庇物,千萬不能忽視。秋季栽種的亦應視氣候情況,採取必要的廕庇措施。生育期要注意及時揭除蓋草,中耕除草要求淺鋤。在出苗後和開花後要適當追肥。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藥用部位:鱗莖,洗淨,乾燥。於栽種後第2年夏季莖葉枯萎後即可收穫,挖起鱗莖,除留種外,應及時加工,去掉泥土,除去莖葉、鬚根,先用硫黃燻蒸,一般燻蒸10h,若斷面變白,則燻透了,燻硫後曬乾或炕幹,裝入麻袋中撞去外皮,篩去泥沙,再用白礬水洗淨,幹後即成。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分佈在湖北恩施州等地,花為紫色白色,有黃色小方格

湖北貝母藥性狀鑑別 鱗莖呈扁圓形或圓錐形,直徑1-3.5cm,高1-2cm,表面淡黃色或淡黃棕色,稍粗糙,有時可見黃棕色斑點或斑塊,外層2枚鱗葉,通常1片較小,被抱合於1片大的鱗葉之中少數2片大小相等,頂端平,中央有2-3個小鱗葉及幹縮的殘莖。味微苦。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白色。①澱粉粒單粒大多呈廣卵圓形,稍扁,少數類圓形,直徑4-25(-45μm),臍點短裂縫狀或點狀,偶見三叉狀,層紋可見。②氣孔扁圓形,直徑40-65μm,少數副衛細胞5個。③草酸鈣結晶呈類方形或簇狀,直徑5-48μm。

湖北貝母國內分佈在湖北(西南部)、四川(東部)和湖南(西北部)等地。在恩施州的巴東五龍溪、宣恩一帶有栽培。

看更多新奇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