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伊朗君王譜」薩珊王朝(六):阿爾達希爾二世


「古伊朗君王譜」薩珊王朝(六):阿爾達希爾二世

薩珊王朝(六):阿爾達希爾二世

16.阿爾達希爾二世

阿爾達希爾二世(Ardashir II,?—約383年)是伊朗薩珊王朝的第十位國王(379年—383年在位)。一些學者認為他是沙普爾二世之弟(也有文獻認為,他是沙普爾二世的兒子)。

可以肯定的是在沙普爾二世統治時期,阿爾達希爾是阿迪亞波納的一個藩王,曾在那裡迫害當地的基督徒。但是他對基督徒的迫害與他在他的臣民心目中的印象正好相反,他被看作是薩珊王朝中最慈祥和美德的統治者。據說他在統治的四年中不向他的臣民徵稅,因此獲得了他們的愛戴。

阿爾達希爾二世登基後不久其主要注意力就被亞美尼亞的局勢吸引住了。在沙普爾二世統治時期阿沙克二世的兒子帕普被謀殺。羅馬帝國使用阿薩息斯王朝的一個遠親來取代他,但是真正的權力則掌握在一個權臣手中。這個權臣被懷疑與羅馬人共同策劃陰謀而被殺,這導致他的弟弟反叛。在波斯的幫助下亞美尼亞的國王被驅逐,帕普的兒子阿沙克三世繼位。作為對波斯幫助的感謝波斯可以在亞美尼亞設立一座兵營。

但是這個協議沒有能夠延遲很久。一個貴族錯報說波斯軍要抓亞美尼亞的大臣,因此亞美尼亞貴族把駐紮的波斯軍全部殺死。羅馬帝國希望在這個邊境上不要發生戰爭,因此狄奧多西一世皇帝建議與波斯達成和議,但是這個協約還未簽署阿爾達希爾二世就死了,最後這個協約是他兒子沙普爾三世籤的。

今天在伊朗西部巴赫塔蘭省的塔格博斯坦村保存有他的雕像。

17.沙普爾三世

沙普爾三世(Shapur III),薩珊王朝的伊朗國王(383年-388年在位),前任國王阿爾達希爾二世之子。

沙普爾三世與羅馬帝國保持和平,並和羅馬一起瓜分了亞美尼亞。387年,沙普爾三世與羅馬簽訂了所謂亞美尼亞和約。

在今日伊朗西部的克爾曼沙汗省的塔格博斯坦保存有沙普爾三世的巨大雕像。


「古伊朗君王譜」薩珊王朝(六):阿爾達希爾二世


18.巴赫拉姆四世

巴赫拉姆四世(卒於399年),伊朗薩珊王朝的君主之一,於388年-399年統治伊朗。巴赫拉姆四世繼承被殺害的沙普爾三世成為該王朝的君王。統治期間並與羅馬帝國瓜分亞美尼亞,399年,他亦遭叛變殺害。

19.巴赫拉姆五世

巴赫拉姆五世 Bahram V,外號“野驢”(Gor)是薩珊王朝的波斯國王,420年/421年至438年在位。他是伊嗣埃一世之子。在波斯文學和藝術中對他均有非常多的描述和表現。

巴赫拉姆五世年輕時曾經在希拉拉克米德王朝的宮廷裡待過一段時間。他父親伊嗣埃一世原因不明地死去後他繼位。巴赫拉姆五世當時面臨著多重困難,尤其是宮廷裡的貴族勢力強大,多次與他父親發生衝突,同時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的勢力也非常大。他父親對基督教相當寬容,其神秘的死有可能與宮廷貴族有關。

宮廷貴族甚至打算防止他們所仇恨的伊嗣埃一世的兒子繼位(伊嗣埃一世的長子被謀殺),他們一開始希望一個薩珊王朝的旁支的親王登基,這位親王一開始也的確登基,但是在拉克米德王朝的幫助下巴赫拉姆五世推翻了篡位者,不過他也不得不相宮廷貴族妥協。隨著時間的發展他逐漸鞏固了他的地位,成為一位非常重要的統治者。後來他的生平充滿了傳奇。


「古伊朗君王譜」薩珊王朝(六):阿爾達希爾二世


他使用他父親的親信來從事管理事務,同時他大力支持藝術。他最喜歡的愛好是打獵,他的外號就是由此來的。巴赫拉姆五世很有騎士風度,在國民中很受歡迎,同時他在戰爭中也很成功:427年他戰勝了嚈噠人(白匈奴),阻止了嚈噠人向西亞的推進。在這場戰爭中他獲得了許多戰利品,其中許多被他奉獻給清真寺了。

早在420年/421年在伊嗣埃一世統治時期在西方就已經由於關於亞美尼亞的爭執以及由於波斯的基督徒與瑣羅亞斯德教信徒之間的不和爆發了波斯與東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東羅馬帝國的攝政普爾克里婭可能還試圖對波斯的瑣羅亞斯德教信徒發動宗教戰爭,不過最重要的西方文獻來源,教會史學家蘇格拉底,沒有報道說東羅馬發動了戰爭。巴赫拉姆五世登基後親征,波斯軍隊向美索不達米亞進發,與此同時羅馬軍隊圍攻尼西比斯。在一開始的兩場戰役中羅馬軍隊獲勝,但此後由於其它戰場的需要羅馬不得不撤出部分部隊。巴赫拉姆五世的阿拉伯同盟(拉克米德王朝)對安條克的進攻也失敗。422年這場戰爭告終。居住在羅馬帝國的(少數)瑣羅亞斯德教信徒與居住在波斯的(許多)基督徒可以保持他們的信仰。東羅馬還向波斯付錢,作為代價波斯承擔加固高加索山脈的山口低檔匈奴。此外雙方可能還達成協議在雙方共同的邊界上不加設新的堡壘。

438年秋(或439年初)巴赫拉姆五世逝世(據一些報道在打獵時),他的兒子伊嗣埃二世繼位。泰伯裡是關於他的統治的重要文獻。

20.巴拉什

巴拉什(Balash),波斯薩珊王朝的君主之一,統治期間約為484年—488年,他於任內平息境內親族叛亂,在政治方面頗清明寬容,尤其是對基督徒的容忍。不過也因此於488年遭其王族罷黜。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