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大荒精神 播种检察力量

“寒风裹挟着飞雪,毫不留情的吞没了一切。17岁的少年拉着木爬犁走在一人多厚的积雪上,刺骨的‘刀子风’呼啸着卷过他瘦高的身体。这条从三江营部回家的路磕磕绊绊,足足走了三个多小时。弟弟、妹妹早已迫不及待的趴在东边的土房里期盼着少年回来,因为,他的木爬犁载着一整袋大米、对联,还有一箱不知何时冻炸的啤酒。少年微笑着摘下了棉帽,耳朵又红又硬马上就要被冻掉,哈气厚厚的凝结在眉毛和脸上。这个爬满‘白色胡须’的少年与老爷爷唯一可辨的区别,是闪耀着喜悦与温暖的黑亮眼眸”。

这是父亲年少时最温馨的记忆,而这个少年正是我的大伯。常常听爷爷奶奶讲起过去垦荒的故事--穿胶鞋垫麦秸,啃冻馍就雪汤,住马架地窨子,顶蚊虫犁地,冻土里刨沟挖渠。第一代农垦人用牺牲和奉献开创了世界垦荒史的奇迹,第二代农垦人用开拓和创新成就了现代化农业大粮仓的飞跃。我常常在想,两代农垦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将这片荒蛮之地建造成美丽富饶的北大仓。那么作为新一代农垦人的我,除了收获骄傲感和幸福感,又该如何续写更加优异的篇章?我想那就是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将自己当成一粒种子,继续传承北大荒精神,以实际行动扎根于垦区检察沃土,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毕业,我拒绝了大城市令人心动的offer,踏上了魂牵梦萦的黑色大地,心底没有一丝遗憾,就像一滴水回到了大海,终于如愿成为了农垦检察战线的新兵。因工作需要和人员不足,我曾同时兼任公诉科、民事行政检察科、刑事执行监察科、纪检组和检委办的内勤和书记员,工作任务很内容繁杂,经常是手头的活还没干完,另一份工作任务已经通过邮箱布置了下来。整理装订文件、卷宗,制作法律文书,配合审讯、开庭、向上级院报表、报备,撰写调研、检宣。。。传承了“大荒基因”的我,以忙为乐,要求自己每份工作都力求完美,常常以院为家,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将自己播种在钟情的农垦检察岗,更为人生起步奠定了归属感!

从检七年来,为适应检察业务的需要,传承开拓精神,我坚持“八小时外”每周学习20个小时,用理论培高业务水平,用实践拓宽业务面,很快成长为检察战线上的重要力量,所承担的工作也是从简单的刑事案件逐渐转向一些经济犯罪、职务犯罪等比较棘手的案件和专项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公益诉讼工作、民事诉讼监督、支持起诉、执行监督等业务方面的探索,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权威,小小的种子不断吸取着力量,蓄力打造检察“多面手”。

难忘第一次参办自侦案件,嫌疑人挪用公款、贷款诈骗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在专案组我是检察官助理,也是综合内勤,面对整整四大箱子的基础材料查微析异,还需将嫌疑人接触过的100多名人员进行一一排查,工作任务很重。但是作为垦区检察人,我没有半点退缩,连续一个月加班至深夜,最终在材料中抽丝剥茧,提出完善侦查建议,固定了证据体系。回望那些挑灯攻坚的日夜,每一次努力都让我更加强大,深刻体会到做为检察人同样要具备与北大荒精神一致的坚韧的品格,敢打敢拼使我更加坚强勇敢,法治信念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在检察战线上的女生,更多时候都是“好汉”。在扫黑除恶斗争中,我全程参办温某等人恶势力团伙案,该团伙对三江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兵贵神速,为了保证该案件快捕快诉,服从大局、不拖后腿,我向专办组隐瞒了怀孕情况,克服了期间的各种身体不适,从介入侦查开始主动加班两个月进行案件审查。出庭预案中,更是主动提出“啃”答辩提纲和公诉意见这个两块“硬骨头”,准备了30页针对性、说理性强的出庭预案,为顺利庭审提供了保障,各被告人均认罪认罚,法院采纳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作出有罪判决。“汉子”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在专办组的全力攻坚下,该案审审查起诉仅用了17个工作日,对黑恶势力形成强有力的震慑,茁壮成长的那棵小苗,正也在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着这片深深眷恋的沃土。

自从调任至查哈阳检察室工作后,随着与基层的接触逐渐加深,发现检察职能有更大的延伸空间,感觉肩上的担子也就更加神圣。在院党组的支持下,打造“金融检察室”,传承奉献精神,助力垦区发展。经过调研了解到农场22家米厂均处于停摆状态,结合办理的李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我立刻敏感的意识到需要在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化解风险、追赃挽损、维护稳定上多下心思,该案集资人均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涉及人数众多,于是在审查逮捕环节就做好风险评估和预判,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直到追赃80余万元,在起诉前集资人均息诉上访,真正化解了企业与百姓的矛盾后,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去年12月,我有幸负责办理本院第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力求速查速办,与草原鉴定专家一起来到冰天雪地的草原实地考察取证2天,拨开层层积雪勘查、固定被破坏的植被情况,勘查结束双手双脚已全部冻僵。靠着北大荒人的开拓进取的精神,原本法定的三个月的办案期,我们在公告期满后立即向法院提起诉讼,在雷霆攻势面前,被告立即将其破坏草原的土地恢复费用全额上缴,使得垦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公益诉讼首战大获全胜,作为垦区检察官的职业荣耀感油然而生。

2020年新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虽然人没在抗疫前线,但我的心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坐以待毙,积极响应分院“聚焦护垦佑农,护卫粮食安全”的工作部署。与查哈阳农场建立起检企共建群,通过网络随时联络沟通,做好护垦佑农、防疫安全、春耕生产与法治宣教的结合。从此,居家办公真正变成了“007”,对现有法律法规及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进行梳理,每日在群中开展“检察官讲堂”,24小时为农场职工答疑解惑。梳理的法律文件多达40余份,为方便干部群众理解应用,还特意以问答的形式针对合同履行、行政管理法律问题、劳动用工、刑事风险等六个方面进行归纳,推出了《复工复产法制礼包》,为疫情影响下的农场、企业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延伸检察职能,送出精准锦囊,在帮助农场破解经营难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奉献“检察模式”,回报给予我力量的大荒土壤。

多年后,那颗小小的种子不见了,不要难过。抬头看,她已经渐渐长成了美丽的白杨。作为一名检察战线上的农垦人,北大荒精神伴随着我成长,激励着小小的种子产生无穷的力量:

要不忘艰苦奋斗,才能不负公平正义使命;

要不断勇于开拓,才配得起精致的检察蓝;

要时刻顾全大局,才对得起头顶神圣的国徽;

要坚守无私奉献,才担得起垦区百姓的希望。

我要把北大荒精神刻在心上,持续将大荒精神传承和发扬,厚积薄发,用忠诚铸担当,将闪照着北大荒检察的光芒种子,散播到远方,用喷薄而出的力量,收获更加华美的农垦检察新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