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最近偶然刷到一部劇:《輝夜姬物語》,是日本動漫大師的作品。說起宮崎駿大家都不陌生,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與宮崎駿齊名的另一位動漫大師——高畑勳。

他與宮崎駿一起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在工作室裡誕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其中一部就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輝夜姬物語》

《輝夜姬物語》是他用50億日元,花了 2900多個日夜精心製作而成,可謂花了不少心血。對於高畑勳 意義重大。

雖然宮崎駿看了這部作品後並不沒有公開表明自己的態度,但最後這部作品仍然斬獲了兩個世界級大獎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動畫電影節——法國阿訥西國際動畫電影節榮譽獎,以及第87屆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

《輝夜姬物語》講述的是一個砍竹子的老翁在竹子當中發現了一個拇指般大小的小女孩並將其帶回家撫養,取名輝夜姬,隨著主人公小女孩輝夜姬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人上門提親,就連御帝也慕名而來。然而輝夜姬為了擺脫御帝,情急之下向月宮求救,這才發現自己是月宮的公主,最後輝夜姬離開人間返回月宮。

乍一看《輝夜姬物語》影片跟我小時候看的《竹林公主》非常像,不就是一部融合了拇指姑娘、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的作品麼?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反響,抱著這樣好奇的態度,我去看了這一部劇。看完之後不得不感嘆:確實是匠心之作啊!

這部影片雖然大體上看像是多個故事的集合體,但從影片的細節處理上可以看出,高畑勳借助獨特的手法向我們表明了他對大自然的基本態度。

本文將從儒家文化思想,大自然的生長規律來解讀這一部劇的獨特魅力,在本文的最後再談談這部劇帶來的幾點感悟。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01、儒家經典文化之下父權與父愛的間隙糾葛

父權與父愛向來是儒家經典文化當中一個不可分割的熱議話題,這部影片就很好地表現出了這一點。

  • ①傳統儒家文化的中心:強勢專斷的父權意識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在傳統的儒家文化思想理念裡父親具有無上的權威,這是儒家父權意識的集中體現。

影片當竹翁偶然間得到了小女孩輝夜姬,本來在鄉村生活得好好的,還和好朋友舍丸許下約定。偏偏竹翁又在竹子中得了一堆金子,竹翁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於是在沒有問過輝夜姬的情況下便強行帶著輝夜姬離開了鄉村;此後更是不顧輝夜姬的意願想把輝夜姬嫁給達官貴人。

然而,這一切完全都不在輝夜姬的意願當中,在這個過程當中,父親以絕對的強勢來使輝夜姬服從。體現出來的是“我要你做什麼,你必須要做什麼”的一種強制態度。而這一切,是父親絕對控制權的體現。

儒家文化當中強調的是男性享有無上的權利,將男尊女卑發揮到了極致,是以當輝夜姬的母親提出考慮輝夜姬的意願時,仍然沒有能為輝夜姬爭取到留下的權利。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 ②影片父親極致專橫的背後隱藏著人性的父愛

在儒家文化思想,霸道的父權佔據了人性的極大部分,然而在人性的,父親的父權中仍然有父愛的影子。

影片當中的父親雖然一直讓女兒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生活,但是父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公主。因為在傳統的儒家文化思想理念下,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夠依附在一個有權有勢的男人身上。父親不顧輝夜姬的意願為她挑選夫婿,甚至在聽到御帝想要選輝夜姬為妃子的時候,表現出了極大的喜悅。這一點跟父親骨子裡的思想是合乎一致的,即挑個好夫婿就等於給了女兒幸福。

父親對女兒輝夜姬的愛在說出的自己身份的時候表現得最為明顯,臉上的震驚和失落是最直接的表現,此外,竹翁知道女兒輝夜姬不願意離開人間,於是立即地讓人築起高牆,就是希望能留下女兒。父親固然是霸道的,但同樣在專斷的父權之下,相伴而行的還有父愛。只不過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父親對於女兒的愛被父權的形式表現出來。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02、緣起緣滅,聚散別離本就是大自然的生長規律

佛家講因果,而在大自然當中,緣起緣滅,花開花落,聚散別離正是大自然的基本進化規律。

  • ①公主的每一次長大,都是謳歌大自然的神奇

影片當中輝夜姬的成長非常迅速,甚至可以用非常離奇來表示。

第一次是老婦人從竹翁的手裡接過輝夜姬的時候,輝夜姬瞬間從一個拇指般的大小的變成了一個小嬰兒大小,這裡的迅速成長暗指孩子在母愛的滋潤下成長。

第二次輝夜姬神奇的長大,是在感受春風拂面,鳥語花香之後,嬰兒般的輝夜姬竟然會走路了!這是感受人世間的美好。

第三次是在輝夜姬被舍丸救下的時候,輝夜姬又神奇的長大了。這是友情,愛情的結果。

第四次是在雪地之後,輝夜姬一改平日的少女模樣,這是輝夜姬壓抑自我,告別自我的結果。

從出生到長大,感受過人世間的美好,同樣經歷愛恨別離。這不是大自然當中人類的生長規律嗎?影片用一種誇張的手段向我們敘述了一個人成長的幾個重要階段,既是對人類的一種自我,也是對大自然的一種謳歌。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 ②公主來是一無所知,走的時候也忘卻了人間的一切,正是影片對天道循環的態度

作為儒家的經典人物代表孔子說: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就表現出了人們對大自然及其規律的尊崇。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一無所有,走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所謂天道循環只不過是一切塵歸塵,土歸土。

影片當中的輝夜姬,同樣也是如此,在披上羽衣的那一瞬間,她就忘記了人世間的所有,所有人世間的花草樹木,所有的愛恨別離,所有的人情味,一切都離她遠去了。

這是輝夜姬迴歸月宮的代價,也預示著最後的終結。那個看起來遙不可及的極樂世界,沒有愛恨嗔痴怨,沒有離別苦,輝夜姬成了一個無慾無求的月宮公主。

所謂天道循環,塵歸塵土歸土是身體的一種表現;而另一方面,精神上的天道更像是一種極致追求:至簡。所謂無欲則剛,不為慾望所累,便是天道循環的另一種體現吧。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03、影片致力於用質樸的生活故事來展現人生哲理

這部花了8年時間打造的作品,其動人之處就在於既揭示了父愛與父權之間的複雜關係,又融入了人們對於大自然的見解。通過這樣的作品來引發人們的思考。

  • ①父權與父愛之間本質的不同,是解離

即使是在今天,父權與父愛仍然是一個熱議話題。所謂慈母嚴父這個詞不是沒有道理的。在很多孩子眼裡,父親就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存在,而父親顯然也承擔了這一角色應有的特點。

如何把握父權與父愛,是一個難點。要做好這一點,必須明白父權與父愛之間的一個本質區別就是對孩子的掌控欲,是否讓孩子脫離自己獨立存在。

如果一個父親無法接受孩子脫離自己的掌控,那麼很可能就是父權越過了父愛。

把握這一點的重點就是解構和脫離,重新定義自己的角色,重新定義孩子和之間的距離。

《輝夜姬物語》:一部兼具儒家色彩和謳歌自然的匠心之作

  • ②孩子內心壓抑得越久,形成的反彈就越大

當父母表現自己對孩子愛的時候,控制慾極強的表現,而孩子在表現自己對父母的愛的時候,往往選擇壓抑自己。這一點在影片當中也有所體現,輝夜姬為了討父親的歡心,拼命的壓抑自己,順從父親的心意,學習琴棋書畫,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相模大人來塗黑齒,拔眉毛,輝夜姬也心甘情願。就連父親為輝夜姬安排“相親”,輝夜姬儘管不情願,還是壓下心中的不滿,去相親。這一切都只不過是想讓父親不傷心罷了。

這樣的壓抑,直到玉帝來了之後升到了最高點,輝夜姬的壓抑情緒一次比一次大,輝夜姬內心想起了對自由的渴望,這激發了輝夜姬的本能求助,對天空發出了求救,最終引來天使將她帶離人間。

這正是現在孩子們面臨的問題之一,倘若孩子壓抑久了,內心的反彈就會越變越大,最後一發不可收拾。

最後總結一下:

好書不厭百回讀,好片不厭百回看。《輝月姬物語》這部電影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體會,越看越覺得這部影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輝月姬物語》創作的但裡面充滿了很多儒家色彩,傳達的也不僅僅是一個人或是一類人的思想,也難怪能夠得到收穫得如此高的讚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