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洩露隱私的行為

信息一旦洩露,輕則面對垃圾短信或詐騙電話騷擾,重則要面臨財產甚至生命安全的風險,如今人們與互聯網打交道越來越多,網銀、網購、社交等常見的互聯網場景,都離不開個人身份、電話、工作單位及家庭住址等信息的提供,在你工作、消費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

最容易洩露隱私的行為


1、各類繳費單據
繳納水電費的單據包含著姓名、房產地址等信息,大家應妥善處理這些單據,在丟棄之前塗抹掉個人信息,以防被他人利用。
2、身份證複印件
辦理各種證件和銀行卡時,身份證複印件必不可少,多餘的複印件要收好,不然可能被別人冒用辦理銀行開戶等業務。
3、填寫調查問卷
街頭或網絡上的調查問卷,需要大家填寫真實姓名、住址、職業等信息,無形中便竊取到用戶的隱私信息。
4、朋友圈曬照片
一些網友習慣在朋友圈曬個人行程、登機牌、火車票等信息,在此提醒大家曬照時對圖片中隱私信息進行遮擋,謹防被他人利用。
5、連接公共網絡
不少人在出門時習慣連接公共WiFi,卻忽視了虛假WiFi竊取用戶個人信息的風險。連接公共網絡時應使用安全檢測功能對身邊風險WiFi進行識別。
6、安裝病毒APP
從一些手機論壇下載各類應用時,不小心就會被植入木馬病毒,導致信息洩露。因此,下載時要選擇正規渠道,或者使用手機安全軟件,查殺竊取隱私類等風險軟件。


7、手機號隨意註冊
很多用戶在註冊各類網站賬戶時,都習慣使用手機號註冊。這也讓“有心人”通過手機號就輕鬆查到其社會關係、網絡賬戶等。用戶儘量要避免使用手機號註冊,並定期修改密碼。
8、舊手機處理不當
手機運行緩慢時,大家在恢復出廠設置或格式化後,進行淘汰或轉賣,卻忽視了留存信息能被恢復。所以在淘汰手機時要使用專業的清理工具對資料進行刪除銷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