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為疫情下的憂鬱心靈照進陽光

“您好,這裡是東城區抗擊疫情心理援助熱線,請問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電話另一端傳來了一位女性微弱且沮喪的聲音:我春節前離家,獨自到外地探親,租住在當地的公寓中,因為疫情,這裡封村了,我無法與當地的親人會面,也不能返回自己的家中,已經苦苦煎熬了 15天,非常絕望,甚至有自殺的想法…….

戰“疫”線 | 心理醫生:為疫情下的憂鬱心靈照進陽光

據東城區精神衛生保健院副院長薛芬介紹,抗擊疫情阻擊戰打響後,醫院在第一時間啟動心理干預應急預案,發揮專業優勢,抽調責任心強、業務過硬的心理醫生24小時輪流值守“全國公益心理援助熱線”,為有需要的一線醫務人員和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新冠肺炎流行期,部分人會出現過度的不安、恐懼、悲觀、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狀態,導致不敢出門,有的在家裡反覆的洗手、消毒等強迫症狀,若這些症狀持續不見好轉甚至加重,一般就需要心理危機干預和治療了。


10天內三次求助心理諮詢師

“心理治療師傾聽來電者的訴說,不時與諮詢者展開共情對話,疏解對方內心的孤獨、無助和恐懼……”心理諮詢師楊京梅回憶說,曾經有個小夥子,10天時間裡3次電話諮詢。我們的心理治療師秉承“傾聽、真誠、尊重”的治療原則,瞭解來電者的內心痛苦,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和認知行為療法,使他發現自己的認知偏差,同時輸入正確的信念,並指導他如何規律地生活和作息,如何全面客觀地看待疫情等。後來,小夥子又一次打來電話,他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對治療師說聲謝謝,感謝在危機時刻幫助了我。”

戰“疫”線 | 心理醫生:為疫情下的憂鬱心靈照進陽光


社區摸排送藥上門

東城區精神衛生保健院是東城區唯一一家精神健康專科醫院。疫情發生後,精防社區科科長黃健帶領全體工作人員,針對各社區精神障礙患者的認知能力和自我防護能力較弱的情況,開展了更加深入、更加細緻的工作,摸排了全區在冊的精神障礙患者有無新冠確診、疑似、密接、外地返京等情況,建立臺賬;開展隨訪,及時掌握患者動態信息,為不便出門的患者開展送藥上門服務;以《致精神康復者和家屬一封信》的形式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從六個方面對監護人,也包括其他患者家屬和患者本人,在疫情防控期間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詳細的安排和叮囑。黃健說,我們還為患者編寫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的順口溜:“精神患者不孤單,精防醫生陪身邊,微信視頻常聯繫,非常時期多珍重,做好防護別擔心,如有情況打電話,隨叫隨到不耽擱,共同面對不妥協,安全保障在心間。”

戰“疫”線 | 心理醫生:為疫情下的憂鬱心靈照進陽光

“精神衛生工作和心理問題在疫情防控中非常重要,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不亞於病毒帶給我們的危機。疫情越重、越廣泛,心理問題越多、越普遍。”東城區精神衛生保健院副院長薛芬介紹說,“我們將根據新冠肺炎感染者、被隔離者和一線工作人員的需要,更好地開展心理援助工作。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至關重要,這是我們戰勝病毒的強有力武器。”


文字 | 李冬梅

圖片由區衛健委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