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人情往來” 終墜牢獄深淵——勐臘海關緝私科原科長黃貴違紀違法案剖析

迷失“人情往來” 終墜牢獄深淵——勐臘海關緝私科原科長黃貴違紀違法案剖析


雲南法制報
2019年11月25日,勐臘海關緝私科原科長黃貴涉嫌受賄罪、放縱走私罪一案在勐海縣人民法院公開庭審。黃貴是一名出生在書香門第、家境殷實的80後,2003年7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3月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進入昆明海關隸屬勐臘海關緝私科工作;2006年通過全國司法考試。2018年被監委立案調查時,時任勐臘海關緝私科科長。
從個人簡歷可以看出,黃貴不缺錢、學歷高、仕途順,那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到底是什麼呢?
私慾攻心迷失自我
2010年,黃貴擔任勐臘海關緝私科副科長,憑藉良好的法律素養和業務功底迅速成為勐臘海關緝私科的中流砥柱,但隨著時間推移,黃貴的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
某邊防站的幹部王某某一開始接觸黃貴就帶著較強的功利心,希望藉助黃貴手中的權力為其走私牟利,而黃貴與其交往中也帶著私慾。
黃貴在自述材料中坦言:“所謂的哥們情結影響了我的判斷,總覺得結識和自己級別相當的人是好事,容易形成自己的圈子,對以後的工作有幫助。”
慢慢的,黃貴被“哥們義氣”利用,他也曾試圖勸王某某收手,不再染指走私活動,可面對王某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懇求以及威逼利誘,黃貴一次次妥協了,竟然“設身處地”為王某某考慮其面臨的處境,多次向其洩露緝私執法秘密。

當黃貴第一次放私時,再也無法在之後的交往中保持尊嚴,再也無法在此後的緝私執法中堅持原則,再也無法挺直剛正不阿的脊樑為人處事。
動搖信念自暴自棄
人的一生不免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打擊,有的人堅守信仰、勇敢前行,有的人灰心喪氣、自暴自棄。而黃貴選擇了後者。
2015年,黃貴第一次收到走私分子的“合作邀請”,當時的黃貴斷然拒絕。後來黃貴向相關領導反映了自己面臨的問題和困境,遭到了冷遇、碰了壁,黃貴的思想開始動搖,失落彷徨,甚至自暴自棄,逐步將一名海關執法者的職責擔當拋之腦後。
2016年,在朱某某的“耐心開導”下,黃貴答應朱某某“可以搞點快遞包裹走私日用百貨”,接過朱某某用信封包裹的1.5萬元現金,從那刻起,黃貴開始“蛻變”。
經查,2016至2018年間,黃貴多次收受他人給予的現金共計29.5萬元,這些違法所得,如黃貴所述,大都未曾拆封也未上鎖,隨意放在他辦公室的抽屜和文件櫃裡。
同流合汙墮落深淵
其實,黃貴家庭條件不錯,學歷高、事業順,其妻子的孃家以開採礦產起家,實力豐厚,就像黃貴所言“我家不缺錢,家裡的現金隨時都有上百萬,需要用錢時就去拿一沓。”在這樣的家庭背景下,黃貴為什麼仍然選擇受賄呢?

黃貴向辦案人員坦白:“我本來不想收錢,也想做好緝私工作。但當我推掉不合時宜的飯局,不再理會人情世故時,我發現很多同事在疏遠我,讓我很孤獨。”當時,辦案人員認為黃貴的說法是一種藉口,但隨著勐臘地區及西雙版納、勐臘海關多名公職人員因“私護”被查處通報後,一個完整的“走私、護私、受賄”的利益鏈條呈現在公眾視野,而黃貴在其中扮演的不過是整個利益鏈條上的小角色。
2019年12月13日,一審法院認定黃貴犯受賄罪、放縱走私罪,依法對其判處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20萬元。
執紀者說:
此時,距離黃貴被立案調查已過去一年,回首以往與黃貴見面的經歷,心情都是五味雜陳,看著他眼裡的悔恨和渴望,讓人感到惋惜,聽著他平靜而又清晰的供述,開導顯得蒼白無力。因此,除了做訊問筆錄時的一問一答,其他時間,辦案人員大都是隔著鐵窗沉默地看著他抽完一支菸,然後黯然起身返回監舍。
黃貴走上犯罪的道路,從很大程度上分析是因為沒有抵禦住不良風氣的影響,面對別有用心之人的“冷嘲熱諷”和“打壓疏遠”不能正確面對,反而認為是自己的不合群而鬱鬱寡歡,最終選擇同流合汙,讓這一名緝私幹部淪落的不是錢財,不是名利,而是自己內心的脆弱導致思想的潰堤。

希望廣大黨員領導幹部以案為鑑、警鐘長鳴,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始終做到忠誠乾淨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