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個月就離職了,要不要在簡歷上寫出來?

前天,我們的一位500強客戶,一家全球頂尖的家歐洲家居公司收回了發給我們候選人的Offer,因為候選人有段三個月的工作經歷沒有在簡歷上體現,被認為是簡歷造假,在此之前,候選人已經過五關斬六將的得到了Offer,在背景調查中出現了這個問題。這位客戶品牌卓越,用人嚴謹,以要求苛刻著稱,候選人能殺到最後,極為不易。根據他以前的經歷,我們也相信他能勝任新的工作,可惜,因為這三個月經歷的隱瞞,他永遠失去了這個機會。

工作三個月就離職了,要不要在簡歷上寫出來?


在前幾天,有一位候選人也是經多輪面試篩選,已經得到了Offer, 在學歷調查中發現他的學歷其實是211大學下面的一個學院,屬於三本,而客戶要求的一定是一本的名校畢業生,這位候選人也沒能如願進入這家頂尖房企。

在我們顧問和候選人溝通時,這兩位候選人都一口咬定他們是對的,否認我們的懷疑。甚至在背景調查結果出來後,他們仍然不接受,仍然有很多解釋,可惜他們解釋越多,客戶認為他們的問題越多。

其實這兩年這種類似現象很多。越來越多的候選人倒在最後一關背景調查上,越來越多的企業背景要求越來越嚴格,為了服務企業錄用前的背景,現在專業背景調查公司也越來越多了。

以前只有大型外企才講究這些細節,本土企業對這種細微的犯規並不太講究,我們常歸因於文化不同。

因為在中國本土企業更偏實用主義一些,候選人只要沒有大問題,這種學歷上有點擦邊,工作經歷上隱瞞個三個月都不算是有意欺騙,大部分企業更是根本不注意,即使知道了也不當回事。候選人更是不以為然,相信這兩位候選人都很委屈,覺得這根本不是事,和工作能力絲毫無關。

經常會有人才問我:


簡短的工作經歷要不要在簡歷上體現?

有一段工作表現不太好,被勸退的

和原老闆關係不好

第一學歷不過關

…….

指導如何寫簡歷甚至是市場上一門生意,很多人非常迷戀於簡歷技巧,希望通過簡歷美化得到心儀的工作,寫簡歷確實有些技巧,但是一份過硬的簡歷,硬條件是絕對不可以修改的。

所謂硬條件,是指有明確時間和證明的東西,比如年齡學歷、工作年月,職位薪資。否則均可認為造假。

只有一些工作內容的東西,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因為每個企業考察重點是不一樣的。

只要是成年人,必然是有所經歷的,在經歷中必然有好有壞,有時候經歷中有瑕疵,但並不見得是無法交待過去的事,但如果隱瞞,就是誠信問題。


在很多人心目中,能力是最重要的,學歷經歷都是隻做參考,更何況這種只有少許美化的事,根本與誠信掛不上勾的。

可是如果認真追究,這就是細節上的誠信。一個人如果今天認為學歷、工作時間不是問題,那明天會覺得拿點回扣,騙騙客戶,做做飛單也不是問題。


在越成熟的社會,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誠信要求越高。現在中國也是越來越,先是一些領先的企業,慢慢大家都會有這種意識。

很多有閱歷的人說過人品大於能力,與其大而化之說人品,不如說誠信,在現代職場中“誠信大於能力”。

我們以前聽說西方國家有推薦信和介紹習慣,如果沒有原僱主的推薦信甚至很難找到新工作時,覺得只是讚歎,或者認為難以操作,可是現在在中國,越來越注重候選人的口碑。

現在的優秀組織越來越關注簡歷的真實性上,越來越多的正規企業選擇做背景調查,相信未來寫推薦信也離我們不遠了。

十年前,我曾經遇到過HRD都是簡歷模糊的,我甚至還查到過合作的一位HRD簡歷經歷全假的事。在經濟大發展的時候,渾水摸魚的現象也很容易出現,矇混過關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人甚至會認為這是職場裡潛規則。

中國這三十年來,隨著經濟發現職業化是逐步發展起來的,這十年,一線城市和頂尖的公司發展尤其迅速,職場規則和國際接規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且隨著經濟發展趨於成熟和平穩,職場機會也越來越平穩化,在這種,職場環境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還有很多人心中其實對誠信是不以為然的,有些行業,甚至有些資深人士也會有不規範僥倖現象。但長遠看,傷害的是自己的形象口碑,更要命的,是讓自己的價值觀有所偏離,人有時候一旦失去底線,就會越滑越深。

即使在獵頭公司也會有顧問不把誠信真正當回事,顧問陽奉陰為,做飛單,離職帶走業績的現象在業內並不少見,但我十多年來看到沒有任何一個後來不後悔的,為了這一點短期的利益,讓自己失去得更多。

誠信永遠是職場上的明規則,從長遠看,永遠是明規則長久取勝。

想在職場上走得遠,先要從腳下每一步做起,你現在的言行都可能永遠留下痕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