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一名曾經的死刑犯,一名三進監獄的‘岐路人’,卻因一個夢發現身世大秘密,到底是夢中虛幻,還是幼時記憶,他的身世之謎能否得到答案?如有興趣,請看正文。

‘蝴蝶效應’理論,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在1963年提出的,之後呢,這個概念就被大家廣泛接受,並且運用到各種邏輯和情感關係當中,比如說談起人生的時候,人們常常就會做這樣的假設,說如果當年不是發生了某一件事的話,或者是不做那麼一個決定的話,也許我現在的生活就不是這個樣子了,這樣的假設對於福建男子鄭江來說每天都要重複無數遍,甚至為此後悔痛苦,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鄭江,他的身份比較特殊,是個死刑犯,他怎麼就成為了死刑犯了呢?讓我們回到2005年,當時鄭江生活在福建省的南安市,當天傍晚,鄭江與一個朋友一塊把被害人吳某打傷了,之後吳某雖然被送到了醫院,但是由於傷勢過重,不幸死亡。法庭綜合各種因素考量,在2006你那做出判決,鄭江和另一名傷人者均被判處死刑,但是可以緩期兩年執行,就這樣,鄭江來到了龍巖監獄服刑,這一年鄭江年僅23歲,來到監獄之後,鄭江非常痛苦。

死刑,那就是生命的結束,鄭江當然痛苦害怕了,所以他在緩刑期間,可以說是表現得相當好,因此,鄭江獲得了難得的減刑機會,死刑緩期兩年後來被改為無期徒刑,之後的幾年裡鄭江憑藉監獄給出的表揚,再次獲得了減刑機會,刑期被減到了二十年,從死刑到有期徒刑二十年,可以說,鄭江實在是幸運至極,保住了性命,更有了重新做人的機會,鄭江當然十分感恩,在監獄裡頭,一直是積極改造,時間這就來到了2017年,鄭江服刑的第十個年頭。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突然,監獄的工作人員發現,鄭江出現了非常反常的表現,從不惹事生非的鄭江為什麼會出先這樣的反常呢?管教民警太疑惑了,當然了,他們也及時跟鄭江進行了談話,但是鄭江給出的答案,卻把他們給嚇了一跳,鄭江說那是因為他最近經常做一個夢,這才讓他心緒不寧。那到底什麼夢能夠影響到人的正常生活啊,鄭江表示嗎可真不是個尋常的夢,在這個夢裡頭,他夢見了自己的母親,鄭江說在夢裡,他夢見一直在下雪,他母親就這樣一直在雪地裡抱著他。這句話聽上去似乎很正常,但是我們要注意一下,鄭江描述的情境,下雪天。

鄭江的戶籍資料顯示他就是福建南安人,打小就生活在這裡,可是福建哪來的雪呢?這是不是太奇怪了呢。當然了,鄭江自己第一時間也發現了這個不尋常,明明就是他跟母親,但這一切又與他從小記憶當中的生活完全不相符,所以他整個人都被這個夢搞的恍惚了,可是鄭江怎麼都想不到的是再接下來的幾天,他居然又有了新的夢境。也正是在這個夢中讓鄭江發現了更多的不尋常,因為夢中的那個家並不是他自小生活的福建南安的那個宿舍樓,相反,那個家的牆壁上全都是黃泥土,屋頂上是稻草,家門口還有稻田和小河,那明顯就是鄉村。

夢境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技術發展到盡頭仍然不能夠完全破解的謎題之一,如果換做我們做一個這樣的跟現實生活完全無關的夢,可能也就一笑了之了,但是鄭江卻不是這樣的,他反而因為這個夢日夜不得安寧,這是為什麼呢?一方面,夢中場景,雖然出現得非常離奇,但是其中的那種感覺甚至可以說與父母那種深刻的感情竟然直擊了鄭江的內心,讓他即使醒來之後也是痛徹心扉,思念無比,另一個方面,鄭江想到了他從小生活在福建南安的家,還有他從小與家人相處的生活,那實在叫一個奇怪。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在鄭江的記憶當中,家人對他從來都不是呵護,而是冷漠,就拿最親的父母來說,自打鄭江記事開始,父母就一直在福建其它城市打工,別說回來看他了,平時逢年過節連個電話都沒打過,只有一個爺爺在家看顧鄭江,而在爺爺過世之後,年僅7歲的鄭江就被丟到了姑姑家,等到了十三歲,進入青春期,鄭江的這種埋怨就變成了叛逆,他一氣之下輟學了,開始在外頭漂泊,不再回家,在之後,鄭江交了一些不務正業的朋友,正式走上了為非作歹的道路,1999年十六歲的他因為搶劫以前的同學被判處兩年半有期徒刑,2002年鄭江再一次搶劫他人被判處三年半有期徒刑,在之後,就是我們開頭講的了。鄭江屢教不改,直到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又一次來到了高牆之內,但是其中有一個細節,鄭江表示說出來大家可能都不會相信,他三次判刑,父母竟然一次都沒有出席過庭審,甚至他坐牢至今十一年,父母也從來沒有看望過他,這在全監獄都是少見的。

之前鄭江還以為父母是恨他不爭氣,不肯原諒他,但是自打他做了這個夢後,他就開始有想法了,他甚至有了個大膽的猜測,他很可能根本就不是父母的親生兒子,所以父母才會對他這麼狠心,這個念頭一出來鄭江是既害怕又煩惱。鄭江表示自己得活的明白點才能不枉今生,如果自己連自己的身世都不知道,那活著有什麼意思?是啊,人得活明白,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更何況,對於鄭江來說這個答案簡直就是關乎他一輩子的人生軌跡,要知道,鄭江一直以來認為自己之所以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跟父母的不管不問家庭的冷漠那是脫不開干係的,甚至他都想好了等他出獄之後,他都不願意再回到那個沒有一絲溫情的家。

可是,現在鄭江突然又有希望了,或許他還有另外一個家,還有另外一對真正愛他的父母,這個念頭讓鄭江太激動了。鄭江把前因後果的都跟監獄民警說了一下,民警聽完之後,也是相當的震驚,由一個夢而懷疑自己的身份,這擱誰身上也是不可思議的,可偏偏看著鄭江認真的神情,再想想這十幾年來,確實沒有一個人來看望過鄭江,監獄民警無法拒絕鄭江的要求,他們決定為鄭江努力一回,去問問看。

之後,監獄民警專門來到了鄭江的老家,準備找到鄭江的父母問個清楚,可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這個家似乎已經破敗許久,顯然,鄭江的父母已經離開了,這下該怎麼辦呢?無奈之下,民警就找到鄰居想打聽打聽,這一打聽啊,還真別說,有人就這麼講了,說都不知道鄭江什麼時候生下來的,也沒看到鄭江的父母為鄭江辦過滿月酒。這讓民警覺得鄭江的推測是對的。他的夢很可能就是在幼年時期留存在腦子裡的記憶,當然了,為什麼這些記憶以前不跑出來,偏偏等到鄭江三十多歲的時候,這才夢起來呢?這個只能說,或許是命運的安排吧。讓鄭江還有機會再洗心革面之後,尋到歸途,既然確定了,那一切就要開始行動了,在監獄民警的指導之下,鄭江寫了一封尋親求助信,信被送到了監獄長的手裡,接下來全監獄就開始了一場為鄭江尋親的大行動。

行動是開始了,但是我們不禁有點擔心,這場尋親會有結果嗎?要知道鄭江可是什麼都不記得了,不知道自己叫什麼名字,也不知道自己從哪來,只能依靠那麼幾個依稀的夢境,有希望嗎?還真別說,不知道是因為人多力量大,還是因為上天已經幫鄭江安排好了,僅僅四天,是的,才四天,鄭江憑夢尋親居然就實現了。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四天之後,有一個人的回覆引起了監獄警方的關注,張明英女士,目前住在福建省晉江市,老家在貴州黔西,當她看到公眾號上鄭江的照片的時候,她整個人都震驚了,而張明英看到文中所寫的夢境場景的時候,張明英就傻眼了,那不就是她老家的模樣啊,當然更重要的是張明英說她有個小弟在三十年前,也就是小弟4歲那年,跟父親到集市上買東西,父親一個不注意,小弟就被人抱走了,當時父親是痛苦萬分,之後他們全家就開始了漫長的找孩子的路途。

多年之後,張明英說父母年紀大了,家裡又窮,就沒法在出去尋找了,可是全家人仍然沒有放棄,聽別人說當地有孩子被拐賣來了福建,張明英和大姐成年之後,便專門跑來福建打工,希望這樣的話,能夠尋找到一點兒小弟的消息,之後,張明英跟大姐更是相繼嫁在了福建,繼續盼著與弟弟重逢的機會,只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找就是三十年過去了,她們都以為沒希望了,誰知道這個時候鄭江的尋親啟事居然出現了。

通過DNA比對,已經確認張明英跟鄭江那是一脈血緣的親姐弟,很快,監獄方就安排鄭江與家人見面,見面當天,鄭江與兩個姐姐還有母親連一句話都沒說上,就抱在一起哭成了一團,久久難停,或許這就是親情,三十年沒見面,甚至都沒有看清彼此的長相,但是那股子血緣的牽絆讓他們只要站在彼此面前,就忍不住淚流滿面,不會有任何隔閡,更不會有什麼陌生感,特別是鄭江,他緊緊的抱住母親,就像個孩子一樣不肯放手,他第一次知道了自己來自何處,甚至不需要母親說他都知道面前的這個老人深深地愛著他。只是鄭江的這次認親,仍然有遺憾,那就是鄭江的父親,那個把鄭江弄丟後,一輩子都沒有原諒自己的人,他在三個月前不幸去世了,生前最大的心結就是沒有找到小兒子。所以這次見面,鄭江的母親只能帶著老伴兒的遺照來,讓鄭江磕個頭。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故事講完了,逝者已矣,遺憾已成,只能放下。今天講的這個事情,挺奇的,因夢而生,最後居然一夢成真,不但驗證了鄭江的猜測,還找到了他的親生父母,但是一路看下來又會覺得挺可惜的,的確,就像鄭江自己所想的那樣,如果不是當年被拐賣了,如果不是離開了自己的父母,鄭江他未必會陰差陽錯踏上犯罪的道路,可以說鄭江的人生就這麼被轉變了,但是鄭江這樣的想法,又不能說完全正確,為什麼?誠然,鄭江的幼年遭遇,那是令人同情的,可是每個人在成年之後,所走的路全都是自己選的,逆境未必就不能克服,困境未必就不能成材,你順勢而下了,即使不完全怪你,但卻是令人遺憾的,可如果你能夠逆流而上,那可真就是難能可貴了。

因夢而生,一夢成真:一位死刑犯三十年的尋親之路

【故事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