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春節是一個植樹的好季節。無論是在偏遠的農村,還是繁華的大都市,花草樹木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國內有些地區卻十分罕見花草樹木,只有一片荒蕪之地,相信大家都已經猜到了,那就是我國沙漠地區。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首個即將消失的沙地,面積比海南島還大,“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自古以來,沙漠在人文墨客的詩詞中或者在世人的認知中,是一個悲涼雄壯之地,而在三毛的《撒哈拉沙漠》中,沙漠又展現出浪漫的一面。對於常年生活在燈紅酒綠大都市的人們而言,沙漠無非是一個荒蕪又神秘的地方,遙遠到只有在影視劇和紀錄片中才能看到,但對於沙漠周邊城市的小夥伴而言,沙漠就近在咫尺,不僅讓人對沙漠“討厭”,在心中還油然生出“敬畏”。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樓蘭古國的突然消失以及羅布泊的湖水又神秘枯竭,人們一直以來想要揭開沙漠神秘的面紗,但又有多少探險家、科學家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永遠的“停留”在那片荒蕪之地。沙漠的天氣條件十分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對周邊城市居民影響極大,當大風襲來,黃沙漫天,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無論是城市發展、居民生活,還是環境保護,沙漠的治理勢在必行。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在兒時學堂之上,相信大家都會講“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而談及到沙漠的治理,確實是做到了“人人有責”。在支付寶的森林中,通過環保減碳行為從而會產生相應的能量,供養一顆認領的虛擬樹。其實這棵樹它並不是虛擬的,而是真實存在。如今螞蟻森林已經種下了近5552萬棵真實的樹,保護著地球3.5萬畝的荒漠地區,這只是國內治理沙漠的冰山一角。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在中國有一個總面積比海南島還大的沙地,在經過治理之後,80%的黃沙變成了綠洲,即將成為中國首個消失的沙地。

沙漠指的是完全被沙所覆蓋、荒無人煙、沒有雨水、沒有植被的地區,中國一共有八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準噶爾盆地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庫木塔格沙漠、柴達木盆地、庫布齊沙漠、烏蘭布和沙漠。而沙地指的是介於沙漠和草原之間狀態,如果環境惡化那麼沙地將轉變為沙漠,治理迫在眉睫,在中國一共有四大沙地:科爾沁沙地、渾善達克沙地、呼倫貝爾沙地和毛烏素沙地。或許在未來的時間裡,隨著毛烏素沙地100%治理完成,“四大沙地”將變為“三大沙地”。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相傳,毛烏素沙地在千年以前是一片美麗的青青大草原,曾經是古代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但經過連年的戰爭、不合理的開墾以及當地居民沒有環保意識,導致這片大草原環境進一步退化。經過千年時間,大草原經不起“折磨”,慢慢地退化成了茫茫大漠,嚴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發展,昔日輝煌不復存在。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毛烏素沙地位於陝西榆林和內蒙古的鄂爾多斯之間,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要知道我國海南島的總面積也不過為3.39萬平方公里,毛烏素沙地比海南島面積還大上很多,這樣的畫面浮現在腦海中實為震撼。這塊沙地的存在,成為當地城市以及居民的一塊“心病”,飽受風沙之苦,榆林市也被成為駝城,意思是沙漠之城。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1959年,為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和保護生態環境,毛烏素沙地開始了“撥亂反正”的治理,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開始了改造的龐大工程。幾十年過去了,如今600多萬畝沙地得到了治理,80%的土地由黃沙變成了綠洲,瞬間讓“沙漠之都”變成了“沙漠綠洲”。

毛烏素沙地的治理是非常成功的案例,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據瞭解,當地每年的沙塵天氣由20多天減少為不足10天,由此可見沙漠治理的重要性。

“沙漠之都”變“沙漠綠洲”,這塊沙地即將消失,面積大過海南島

人們常說“好習慣難養,壞習慣很容易就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養成也許要用上很長時間,而壞習慣僅需幾秒。其實沙漠亦然如此,改善一個沙地環境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破壞它卻僅需要幾分鐘,隨便挖一個大坑就前功盡棄。

各位小夥伴們,對此怎麼看待呢?歡迎評論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