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玉米作為糧食中的三大主要糧食之一,其用途是最廣的,不但可以作為飼料使用,作為人類的主食使用,而且還能作為化工原料使用。玉米的主要用途是用作飼料,佔到玉米消費總量的60%以上,佔到飼料原材料的70%以上。所以玉米是消費糧食中消費量最大的一種農產品。

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進入2020年以來,我國出現了嚴重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波及到了大江南北所有的省市,包括3萬多個農村。因此我國及時的採取了全國一盤棋對農村封路、封村,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一層防控措施。尤其是農村對於新冠疫情的認識程度不夠,以及農村的醫療條件非常薄弱,農民的個人衛生不達標。對於農村採取封路、封村措施是非常正確的,盡最大可能度程度的保障了農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農村採取的封路、封村的疫情防控措施,使得農村的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採取封路、封村的期間,任何車輛和商販以及其他人員不準進入農村,這也使得農民的手中的農產品受到了積押,也造成了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狀況非常嚴重。特別對於玉米主產區,域的東北地區以及內蒙古地區的玉米在農民手中很難賣出去的現象。

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目前我國的玉米價格在0.85~1.02元/斤之間,這是因為各個區域的玉米市場的供需關係決定的,我國玉米總體價格是南高北低的現象。去年我國玉米的總產量在2.59億噸左右,而目前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國玉米的成交總量在6000萬噸,還有近2億噸的玉米在玉米種植戶手中,疫情期間出現了種植戶賣玉米難的問題。畢竟現在已經到了春耕的季節,這也使得農民急於出售手中的玉米,使得資金流轉以購買春耕的農資產品。

我國經過40多天對疫情進行有效的防控,使得出我國除了湖北地區以外,其他所有的農村已經解放利於農產品的進一步的銷售。可是對於農村的疫情防控依然持續進行,對於外來的車輛、商販和人員還是進行嚴格的檢查,甚至不允許到農村來。在目前農村疫情防控依然嚴峻的條件下,有農民如何能快速賣出手中的玉米呢?

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我國的政策在大力支持農民出售玉米等農產品,農民可以放心地出售手中的玉米。對於我國農產品出現了滯銷的現象或者是農民手中的農產品賣困難的狀況,我國已經對這個現狀有全面的掌握。於是2月18日取消了高速公路的收費標準,降低玉米等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從這一方面至少降低了農民每噸運輸玉米130元的成本。農民可以聯繫一些當地的商販讓他們上門進行收購,或者是運輸到村外面再進行收購,這樣能夠加快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問題。

對於另一個主要銷售玉米的通道,那就是農民可以聯繫當地的玉米種植合作社,讓他們集中的幫助農民賣手中的玉米。我國現在鼓勵這些合作社聯繫當地優勢的農產品,幫助農民把手中的玉米賣出去,或者是其他農產品賣出去。農村專業合作社現現在已成為農村帶領農民致富的一個集體的服務組織,使得當地比較散亂的小農種植模式聚集成為規模化的農業種植模式,這更能夠解決當地農產品出售難的問題。

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如果說當地有玉米深加工企業,農民可以在辦理相關的出入證明以後,親自到玉米深加工企業自行聯繫銷售玉米的渠道。這樣還能夠賣得比商販收購的價格更高一些,至少每斤能多賣2~3分錢,對於種植大戶而言絕對有跑腿費。我們這邊就有一個大的飼料加工企業,他們收購農民手中的玉米,每斤價格為0.997元,一手交貨一手交錢。如果說賣給當地收購玉米的商販,只能賣到0.96元一斤。

如果說農民手中的糧食不是太多,可以到當地小型的養殖戶那裡去尋找銷售渠道。畢竟一些農民養殖戶在養殖過程當中也需要一部分玉米,他們可以加工成飼料,也可以直接餵養活禽類的動物。這些小型的農村散養戶,他們用的一次購買玉米不是太多,但對於一般農民種植的糧食基本上是可以一次性出售了的。對於玉米種植大戶而言,可以賣到大型的玉米加工企業廠了,出售價格比市場價格高一點。

疫情期間,農民手中的玉米如何快速出售?

綜上所述,由於我國今年疫情的原因造成了或者影響了農民手中的玉米出售難的問題。但現在我國的疫情形勢還是非常嚴峻的,對於農村疫情防控措施沒有丟松,所以現在農民手中的玉米賣起來還是比較難。事在人為,只有自己走出家門尋找玉米的銷售渠道,是能夠解決手中的玉米出手難的問題。一旦疫情結束以後,農民手中的玉米出售就非常的快了,至少不愁賣糧難的問題。特殊時期必須特殊處理,特殊解決農民手中的賣糧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