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感情中最遺憾的不是分手,不是出軌,而是忘記曾在一起美好

曾經聽過很多人在分手後都會說:" 要是當初沒在一起就好了。" 就好像感情如果不走到終點就失去了所有的意義。


在可能會讓我們感到失望和痛苦的結果面前,初見時的美好不重要,經歷過的心動不重要,感受過的驚喜不重要,彼此參與過的人生也不重要。


01


讀大學的時候,班裡有個很優秀的女孩子,她喜歡上同系的一個男生,男生對她也很有好感,追了她很久。但直到畢業兩個人都沒在一起。


因為這個女孩子老家在幾千公里外的南方小城,她從大一就決定畢業要回去,但她喜歡的那個男生是當地人,她覺得與其畢業分手,不如干脆不要開始。


畢業後女生按計劃回了老家,男生留在當地工作,聽起來像是用一段清淺的同窗情誼,避免了畢業就分手這樣的重大難題。


讀大學的時候,班裡有個很優秀的女孩子,她喜歡上同系的一個男生,男生對她也很有好感,追了她很久。但直到畢業兩個人都沒在一起。


因為這個女孩子老家在幾千公里外的南方小城,她從大一就決定畢業要回去,但她喜歡的那個男生是當地人,她覺得與其畢業分手,不如干脆不要開始。


畢業後女生按計劃回了老家,男生留在當地工作,聽起來像是用一段清淺的同窗情誼,避免了畢業就分手這樣的重大難題。


02


我認識一個姐姐,她32歲那年離婚,帶著一個4歲的女兒。白天她要拼命工作掙錢,下了班要讀著繪本哄女兒睡覺,家人催她相親,介紹給她的無一例外都是離婚也有孩子的中年男人,好像她的歸宿就只能是找個相似境遇的人,搭夥養育孩子,湊合過完一生。


可一次機緣巧合,她認識了一個小她4歲的男生。男生比她想象得要成熟,也很有才氣,兩個人很聊得來,那場戀愛還沒開始就危機重重,選擇在一起是兩個人共同的冒險。


儘管沒人看好,但那段感情持續了兩年多時間。他們談到了如何說服家人朋友,談到了何時結婚,談到了怎麼撫養小孩。


後來他們的確說服了很多人,但當熱戀迴歸平靜之後,反而發現了很多不適合。和平分手後這個姐姐已經35歲了,很多人都說她的日子只會比從前更難。


可是她跟我說,是那段看起來不可能的感情把她從生活的谷底拉了出來。哪怕最後她依然是單親媽媽,但那個陪她走了兩年多的大男孩,卻重新給了她好好生活的勇氣。


03


從小孩子開始,我們就知道做事情要注重結果。衡量假期有沒有用功學習,要看寒暑假作業完成的質量;


評價一個小孩是不是努力上進的好學生,要看他期末考試的成績。長大以後,我們對很多事情的態度依然如此,成年人總能很輕易就給一件事情下出定義。


沒考上心儀的院校,沒實現年初的規劃,沒得到預期的結果,沒走到最後的愛情,所有這些事情,我們都會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我們總能輕易否定掉全部,卻絲毫不在意在這個過程裡,自己有過的努力、感動、喜悅和數不清的獲得。


感情和人生一樣,遺憾的從來不是擁有過後的失去,不是用力愛過之後的告別,而是一切從未發生過。


後來只能裝模作樣的說服自己 " 現在這樣也不錯 " ,只能靠虛構的 " 假如 " 來杜撰結果。我知道分手會痛,我知道愛別離很難,但不遺餘力地愛過、痛痛快快地分開,總好過念念不忘,心有不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