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幾天就吵架、揭短、謾罵、歇斯底里的人是什麼性格?應該怎麼辦?

弓長叫張


隔幾天就吵架、揭短、謾罵、歇斯底里……和這樣的人相處確實很累,甚至還有一種快被逼瘋的感覺。那麼,這樣的人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性格呢?

一、情商低、自我中心

人和之間相處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人和人在溝通的時候,很多人只能聽懂對方20%的意思,剩下的80%是他自己內心想聽到的,而不是他想聽對方說的,因溝通不暢導致的矛盾衝突由此而來。

有的人在吵架的時候容易情緒化,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即我們通常說的情商低。這類人在的觀點是,“我不舒服,我就必須馬上說出來。”、“我不開心,我就必須把我的情緒發洩出來。”……但是怎麼表達,他們不懂得考慮,有的是壓根沒有考慮過。

為什麼會這樣?分析起來,有以下原因:

1.習得

當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充斥著一種充滿爭吵、歇斯底里、互相揭短等等不良因素,這個人將有兩種極端性的發展

一種是迴避型人格,迴避一些爭吵,尤其迴避親密關係。因為從小看多了爭吵,覺得心煩、恐懼、無助,繼而產生對親密關係的否定,從而回避任何親密關係。

另一種是從成年人身上習得了這些爭吵方式,這些歇斯底里的表達,尤其當他看到歇斯底里的那一方總是表面看起來佔上風的時候,就慢慢內化這種認知,漸漸成長為這一類的性格。

2.溺愛、嬌生慣養導致的自我中心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通常脾氣不是很好,也不太懂得為他人著想,自我中心者居多,某種程度上而言,可以稱之為熊孩子,有的甚至被養成了白眼狼

由於從小到大都是大人繞著他轉,有什麼事情都是大人替他頂著,為他付出,“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拍摔了”,隨著成長,這個人就形成了一種“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所有的人都必須滿足我”……的觀念。一旦得不到,就開始各種撒潑、折騰,還可能滿地打滾。而他們這麼做,無非就是想得到,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其他理由。

3.害怕失去

與從小被溺愛的相反,有的人從小成長在一種四處漂泊、寄人籬下的環境中。由於安全感極度缺失,往往會緊緊抓住某樣東西不放,尤其是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他們在得不到的時候,做出一次歇斯底里的抗爭(比如情緒極度誇張,甚至以自殺威脅),同時又達到自己的目的(被關注,被滿足),也沒有人指出這麼做有什麼不妥(多數成年人不會將小孩子這種取鬧行為當一回事並對之教育),那麼,他的內心就會傾向於以這種方式獲得自己想要的。

比如某香港女星就是這種性格。這位女星的演技很好,塑造了一代經典。但是在與男友相處過程中,如果有什麼不愉快,就歇斯底里,以自殺相威脅,後來在某次爭吵中,自己弄假成真,大好年華就此與世長辭。

他們之所以如此歇斯底里,是因為害怕失去。

4.原生家庭的烙印與聯結

這一點是很多人容易忽視的。心理學精神分析有一句話,“你越不認同誰,就越像誰”,說的就是人與原生家庭之間的聯結。每個人骨子裡都有一種歸屬的需求,這種歸屬感促使我們與原生家庭保持著某種聯結。如果在原生家庭裡,父母之間彼此友愛,孩子也會變得很友愛;但是如果父母之間彼此指責,互相貶損對方,那麼,這個孩子對父母的印象就只剩下負面的。並且由於這種深刻的童年印跡,他越是年長,發現自己越像父母當中的某一方,因為,他內心深處沒有接納過父母,卻又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與肯定,這種矛盾心理導致一個人越是不認同父母的某一方,性格和言行越來越像某一方。

以上這幾種,由於成長環境的緣故,一般情商都不太高。除了這幾種類型的,還有下面幾種類型的也不容忽視。

二、人格障礙患者

1.偏執型人格障礙

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之所以易激惹,一點小事就能炸毛,是因為他們內心極度的自卑和對人不信任,哪怕是一句在一般人看來很正常的話,他都可能理解為你是在嘲笑、諷刺他。他們內心極度敏感,被害妄想嚴重,幾乎時刻認為自己受到他人的輕視,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實際人家沒有不友好的意思),立馬起來反唇相譏,並且專挑你痛處,哪裡傷你自尊的可能最大,他就挑哪裡。平常與一般人交流的時候,他們可能經常與你不在一個頻道上,有的甚至智商不在線。一旦感覺自己受貶低了,智商瞬間飆升,不止謾罵、揭短、歇斯底里,還到處宣揚自己的無辜,時不時黑你一筆,鬧得人盡皆知。

和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久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起,在親友眼裡變得很不堪了,路人緣慢慢被敗光。

2.表演型人格障礙

有人說,表演型人格障礙算是人格障礙當中比較無害的一種了,其實,也不一定的,這取決於他們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

當表演型人格障礙與你發生衝突時,他們也會謾罵、揭短、歇斯底里,因為他們的性格本就有點歇斯底里,表演誇張,簡稱“戲精”。而這所有的一切,來源於從小表演的他,這種想引起關注的言行被默認贊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表演型人格障礙一直活在自己的舞臺,他們所做的一切僅僅是為了引起關注,心理年齡和生理上的三四歲的孩子差不多。雖然他們表情誇張,情緒誇大,但是隻要你願意多誇誇他,往正面的方向引導,他們還是可以慢慢改變的,因為他們很容易受暗示。

3.邊緣型人格障礙

邊緣型人格障礙有一個典型的特點,“這一秒對你暖如春風,下一秒對你酷如嚴冬”。

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相處,你可能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心臟,因為你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就突然晴轉陰,又什麼時候就陰轉晴了。他們的性格和對你的態度在180度內切換自如,毫無死角。

當他貶低你、拒絕你的時候,其實內心是很渴望被你關注,渴望你走近他們的,但是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往往言不由衷。當他覺得對方就要遠離他的時候,容易歇斯底里、謾罵對方,其實內心是想以此來挽留對方,但最後往往弄巧成拙。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一個人總是隔幾天就吵架、謾罵、揭短、歇斯底里……是家庭教育、學校環境、街坊鄰里和社會等成長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遇上這樣的人,若你願意花時間陪他成長,可以為他找一個心理諮詢師,讓他發現自己的問題根源,逐步成長。若對方是個人格障礙患者,需要為他尋找一個精神科大夫和醫院執業心理醫師。但你若不願意花時間陪他成長,那就好聚好散吧。畢竟總是爭吵,感情也會慢慢被消耗完,最後剩下一地雞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