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轉山

雪蓮花開,古時候它有一個頗帶禪意的名義:優婆羅花。唐代邊塞詩人岑參曾寫《優婆羅花歌》讚歎道:“白山南,赤山北。其間有花人不識,綠莖碧葉好顏色。 葉六瓣,花九房。夜掩朝開多異香, 何不生彼中國兮生西方。”讚美了其姿態優美,香遠益清的品性。而現在雪蓮花經常被視為聖潔的花朵,象徵著純潔的友情,在三個岔達坂上,這種盛開的美麗花朵時常能與你不期而遇,與你共續一段情緣。

岡仁波齊和梅里雪山是神山,而新疆天山東部最高峰—博格達峰則是古代西域遊牧民族神山,博格達一詞就是出自蒙語,即“神靈”的意思,因博格達山高險峻,所以被這些民族譽為“神山”、“祖峰”,騎者見之下馬,行者見之叩首,就連官員路過此地也要停車下拜。

“轉山”也不需要太多的理由,神山超凡出塵的景緻,崎嶇險峻山路,對一個崇尚自然的挑戰自我的戶外愛好者來說,是一次天人合一的身心投入。

一、 轉山線路簡介

博格達峰轉山是近幾年持續升溫的徒步線路,有10天左右的大轉,即從天池出發經大冬溝進入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再翻越簡單達坂和東溝達坂進入達坂城東溝,再沿博格達峰南坡經黑溝進入博格達峰大本營,再沿著將軍溝抵達起始點天池。小轉線路主要有兩條,即從三個山村出發,沿三個岔溝北上,在大石頭附近向東經黑溝抵達達坂城東溝,再翻東溝達坂和越簡單達坂抵達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再沿三個岔溝而下抵達起點三個山村。這條線路至少要徒步6天時間。還一條是4天線路,即省去了從大石頭到東溝的2天行程,起點是三個山村水閘,終點是達坂城東溝岔口。這條線路起點和終點都在博格達峰南坡,它是沿博格達主峰東、北、西側轉一個“U”字型。

二、 轉山線路特色

本次“轉山”我們選擇4天的“U”線路。此線路緊湊,囊括了博格達峰環線景緻的精華,線路難度,挑戰性絲毫不減。此線路徒步距離70公里,其中跨越冰川翻越達坂的距離約23公里。

東溝冰川:

東溝冰川是達坂城白水河的發源地,長度5500米,寬度800米,冰川末端海拔3380米,冰川運動推出了大量的冰磧,期間鑲嵌著一個個碧藍的水潭,末端也形成了幾百米的淺灘湖。冰川末端也是第一天的宿營地。營地設在高山草甸上,依山傍水,向西眺望,東溝達坂的豁口似乎近在咫尺。


博格達轉山

達坂城大東溝

博格達轉山

大東溝

博格達轉山

東溝冰川末端的高山草甸

博格達轉山

大東溝冰湖

博格達轉山

東溝冰川

行走在東溝冰川上,可以看到一個個由冰川冰磧作用行成的碧藍水潭,我們第一天的宿營地就設在冰川末端的高山草甸上。

東溝達坂:東溝達坂海拔4000米,是南北天山的分水嶺,向西眺望,高聳入雲的塔尖便是海拔5445米的博格達之巔,向北眺望,一個個冰湖像一面面鏡子折射著太陽的光芒,蜿蜒的白楊河像一條銀色的絲帶沿著山谷流向一望無際大地。

博格達轉山

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後山冰湖

博格達轉山

翻越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翻越東溝達坂

東溝達坂實際上是一個雪山的豁口,人跡罕至,騾馬根本無法通行,從東溝冰川盡頭向達坂攀登是一個40度的亂石坡,而從達坂進入北坡則是一段坡度60度冰雪槽,如果積雪較厚的月份,結組保護可以通過,否則,只有沿著右側的巖壁,在用繩索保護下小心翼翼地通過。

博格達轉山

翻越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下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下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後山營地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山

簡單達坂:簡單達坂海拔4200米,是環博格達峰線路的最高點。達坂的名稱是紀念已故的戶外還好者簡單(網名)而命名。簡單達坂是博格達峰西北坡的三個岔達坂和白楊河的分水嶺,與東溝達坂遙相呼應。


博格達轉山

東溝達坂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轉山

簡單達坂

博格達峰主冰川:位於主峰西北側的扇形冰川是博格達山區最大的冰川之一,它長6公里,寬2公里,厚約百米,在冰川的上端佈滿了蛛網狀的裂縫,寬處讓人難以逾越,窄處則常被積雪覆蓋形成雪橋,這種暗冰縫對登山者構成了極大的威脅。1981年,日本登山者白水小姐在攀登下撤途中不幸在這裡墜入暗縫,她像一個楔子被死死卡在狹窄數十米的冰縫之中,隊友想盡辦法也難以施救,10個小時後,她的呼救聲漸漸地弱了下去。她的遺體被博格達隱藏了整整20年後,才由冰川的運動送還人間。如今白水小姐遇難的冰縫已被湍急雪水衝成深不見底的冰河,只有那寒風中聳立在大本營的墓碑向後人訴說著這段悽慘的故事。

博格達轉山

作者王鐵男

作者王鐵男八次登頂博格達峰,榮幸地成為登上博格達峰的第一個中國人。

三個岔達坂:博格達峰西北坡的三個岔達坂則是一片冰雪世界,一條巨大的扇形冰川如同洪水猛獸般從冰峰雪嶺傾瀉而下,以雷霆萬鈞之勢推起一個個巨大的冰壩,在冰川和冰壩之間形成眾多碧綠的冰湖,像一顆顆藍寶石,鑲嵌在滿目冰磧的達坂之中。而在其南側的冰湖旁,威嚴聳立著一座金子塔形的雪山,當每一個登山者面對它那近垂直的山體,銀光閃爍的冰壁,隨時都會崩塌的冰瀑,身上僅有的自信頃刻都會被剝奪得乾乾淨淨,這就是被譽為“小珠峰”的4613峰。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三個岔達坂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冰湖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峰

高山環繞的三個岔達坂,是天山南北坡的分水嶺,也是博格達峰登山大本營的所在地,博格達峰雪水在這裡被三條岔路分流,一路滲入地,下經大冬溝流向天池;一路沿著四工河流向阜康;另一路則進入南坡的三個岔溝流入柴窩堡湖。登山大本營海拔3550米,是一片被冰磧環繞的平地,一條清澈的小溪從營地穿行而過流向小湖,湖旁靜靜地立著一塊刻有“白水小姐之墓”字樣的石碑,離它不遠的山坡上,遍地黃色的罌粟花和白色的雪蓮簇擁著3座威嚴聳立的瑪尼堆,寒風中嘩嘩作響的經幡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博格達的悲壯。

由於博格達峰北鄰準噶爾盆地,南隔達坂城谷地與吐魯番盆地,處於荒漠包圍之中,它一方面受來自西北溼潤氣流的控制,同時又受準噶爾盆地和吐魯番盆地的影響,使得三個岔達坂的氣候變化莫測。突如其來的濃霧頃刻會籠罩整個冰川,能見度只有幾米,即使是對線路非常熟悉的登山者也難免有迷途的危險。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登山大本營

博格達轉山

博格達轉山


三、 轉山示意圖

博格達轉山

從東溝岔口出發環博格達峰到三個山水閘

博格達轉山

翻越2個4000米達坂的冰雪路段

博格達轉山

從簡單達坂到三個岔達坂路段

四、 野外行程

D1、達阪城東溝岔口-C1。乘車前往達阪城達坂城東溝岔口(海拔約2400米),溯阿克蘇河(白水河)一路上行,過沼澤,至河源頭冰湖(海拔約3380米)宿營,行程19公里,上升1140米。露營c1。

D2、C1-C2。離開C1營地,沿冰川上行 公里,向北攀爬碎石坡(約40度),翻越阿東溝達坂(海拔4000米)。用繩索保護下陡壁(約60度),經博格達北壁冰川西行,經過一處小冰湖,再過河攀越冰磧地帶,至大冰湖(海拔約3430米)宿營,行程11公里。露營C2。

D3、C2-C3。繼續沿博格達北壁冰川西行,結組翻越簡單達坂(海拔4200米),經四工河源頭冰川,博格達主冰川,沿冰磧地帶東行,至三個岔達坂博格達峰大本營(海拔約3550米),行程12公里。露營C3。

D4、C3-三個山水閘。從大本營出發,經冰湖(4613峰下冰湖),碎石達坂,一路下行,沿三個山溝至天山牧場牧業一隊水閘,行程22公里。返回烏市。

五、 對人員的要求

博格達峰轉山線路崎嶇險峻,不但要翻越2個4000米的冰雪達坂,還要跨越20多公里裂縫縱橫的冰川。要求轉山隊員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團隊精神。

六、 轉山裝備

個人裝備:帳篷、羽絨睡袋(舒適溫度零下15度)、防潮墊,頭燈、抓絨衣褲、衝鋒衣褲、雨披,高幫徒步鞋、太陽鏡、60升以上揹包、爐頭等餐具、六天食品。

公共裝備:繩索、對講機、冰鎬、冰爪。


作者王鐵男

博格達轉山

新疆廣播電視大學高級工程師,原烏魯木齊市登山探險協會主席。他從事戶外運動20多年,曾多次帶隊穿越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羅布泊地區,開闢了新疆夏特古道、狼塔之路、崑崙山克里雅山口古道、桑株古道、葉爾羌之路等多條探險旅遊線路,他還曾率隊五次登頂慕士塔格峰,八次登頂博格達峰,榮幸地成為登上博格達峰的第一個中國人。2018年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了推廣新疆探險旅遊資源,他撰寫了《中國徒步穿越》、《中國登山聖經》、《中國探險聖經》等書中的有關新疆的登山探險諮詢,2012年他又以登山探險筆記的形式,出版了《天山之山》和《崑崙秘道》兩本專著。

王鐵男微信號:wangtienanbogeda 歡迎廣大戶外登山愛好者者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