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當駐守155重炮要塞的法軍排著隊向一名掉隊的美軍士兵投降時,大概怎麼也不會想到,讓自己誤以為受到炮擊的原因,竟然是美國人最新研製的反坦克火箭筒--巴祖卡。這應該是巴祖卡的第一次實戰,時間是1942年11月,在美英軍進攻法屬北非的“火炬行動”期間,至少有數輛坦克被美軍的巴祖卡擊毀。不少法國偽軍以為發射過來的火箭彈是七十五毫米炮彈,震懾之下向美軍投降。這令人驚訝的一幕,似乎也印證了巴祖卡的巨大作用,這就是一款幹啥都行的單兵武器。

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在巴祖卡問世之前,世界各國對付裝載著火炮與裝甲的坦克,要麼用中小口徑的平射炮,要麼用大口徑的大威力戰防槍,擊穿坦克裝甲,隨著坦克的火力與防禦的升級,普通37毫米的平射炮已經無能為力,戰防槍更是如同雞肋。反坦克手榴彈與莫洛托夫雞尾酒簡直是拿步兵的血肉之軀與鋼鐵搏鬥。嚴峻的戰場形勢迫使單兵必須獲得有效對抗坦克的機會,於是無縫鋼管、步兵槍托,以及破甲火箭彈就組成了巴祖卡這一步兵反坦克利器。

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但巴祖卡誕生之時,並不被人看好,它其實是個備胎。1940年,美國軍方打算研製一種無後坐力榴彈發射器,用來增強步兵的反坦克能力,唯一的要求是用火箭彈作為彈丸。斯金奈這位美軍中的火箭發燒友立即向自己的上司格雷戈瑞提出了採用電擊發發射火箭彈的管狀火器這一設想。奈何美軍當時對這種超前武器並不感冒,他們打算把步兵反坦克的重任寄託在新型超口徑榴彈上。這種超口徑榴彈可以用迫擊炮發射,並且還生產出使用槍榴彈發射的迷你版。但是斯金奈與他的助手尤爾並未放棄這種武器的研發,到了1942年5月,他們終於做出了火箭發射器的方案。

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說來初代巴祖卡的配置很是寒酸,一根能容納60毫米口徑破甲火箭彈的鋼管,以及一個步兵槍托還有一套電擊發裝置,這就是巴祖卡的全部結構。尤爾開始往華盛頓大學外的波托馬克河中發射沒有戰鬥部的火箭彈,為了防止被火箭彈的尾焰燒傷,只能用手套與電焊頭盔作為防護。

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此後,這款代號“鞭子”的火箭發射器送到了阿伯丁試驗場,與巴祖卡同臺競技的是5種不同類型的尾杆迫擊炮。試驗科目是射擊時速40公里M3坦克,巴祖卡此時連一個像樣的瞄準具都沒有,尤爾迅速用釘子和晾衣架DIY了一個。測試開始後,5門發射破甲榴彈的迫擊炮由於炮彈速度較慢,均未擊中目標,沒想到尤爾與斯金奈用粗製濫造的火箭筒首發就擊毀一輛坦克,在場的麥克奈爾少將遂親自發射這款像“鮑勃伯恩的巴祖卡琴”一樣的武器,出人意料的是9發火箭彈全部命中,於是巴祖卡火箭筒一試成名,徹底終結了美軍的穿甲迫擊炮計劃。馬歇爾下令一個月內向英國與蘇聯提供5000具巴祖卡發射器以及25000發火箭彈。

號稱“幹啥啥都行,乳法第一名”的巴祖卡,誕生過程也很傳奇

​自此之後,巴祖卡、超級巴祖卡就伴隨美軍以及其盟友四處征戰,巴祖卡的火箭彈不僅攻擊坦克、車輛,還可以拔除據點與碉堡。這樣的神器受到了美軍士兵的歡迎,不僅如此他們還進行了不少創新,把數具巴祖卡並聯起來一起發射,並且用於吉普車、快艇、輕型飛機的火力輸出。戰爭中巴祖卡生產數量眾多,其彈種也從破甲彈延伸到白磷彈等。但是60毫米巴祖卡火箭彈殺傷力只跟60毫米迫擊炮的威力略強,並達到不到75毫米榴彈炮的威力,由此看得出來“火炬行動”時法國偽軍的戰鬥還真是弱雞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