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文|三月禾

你覺得,音樂能給孩子帶來什麼?

我曾聽到兩個父親就孩子學習彈鋼琴的問題展開爭辯。

A:“我認為彈鋼琴對孩子沒什麼用。”

B:“孩子從小接觸音樂,對他的整個人生來講,意義非凡。”

A:“彈鋼琴能讓他變得更聰明嗎?彈鋼琴能讓他英語考100分嗎?彈鋼琴能讓他上重點中學嗎?”

B:“這……”

殘酷的社會競爭,從來也不放過孩子。在分數和升學的雙重壓力下,如果把資源投入到一些看起來收效甚微的事情上,或許會耽誤了孩子的學業。

我不能讓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啊!

這是A父親的觀點。

在A父親的眼中,我看到了一顆焦躁和急功近利的心。

貝多芬曾說,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這“火花”是智慧。

也許你只知道,音樂能給孩子帶來對美的認知。你不知道的是,音樂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睿智機敏。

印度哲學家拉瑪查瑞卡指出,是音樂的節奏引出了一切,包括使大腦處於最佳控制和協調的狀態,從而獲得了開發智慧潛力的最佳條件。

世界著名指揮家小澤德爾,在聽完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之後,激動得淚流滿面。他說:“真是斷腸之曲,這種音樂只能跪著聽……”

網友曾如此評價莫扎特的單簧管協奏曲:它甜美、沉穩、平和,它能令人興奮、落淚、心潮起伏。

音樂藝術是最接近永恆微妙聽覺的藝術,它可以超越國度,超越人種,超越語言,它把所有美和故事串聯起來,化成一縷縷飄揚的旋律。它能使人的靈魂動容,它能使人產生更多的情緒體驗的滿足感。

愛因斯坦的劃時代的相對論就是伴隨著他的鋼琴聲問世的。正如愛因斯坦本人所說的那樣“我的科學成就有很多是從音樂啟發而來的”。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李世光,也酷愛演奏小提琴。

顯然,科學家的腦功能與音樂行為和音樂經驗,存在著某種聯繫。

神經科學家曾對著名小提琴家進行屍體解剖,發現小提琴家腦中負責聽力接受(聽覺皮層)的區域,是一般人的兩倍厚。

一個後續的針對語言皮層的研究指出:出生後接受聲音的經驗,的確可以促進腦細胞的改變,這一成果促使了別的研究者去探討音樂活動所造成的腦的改變。

美國音樂教育哲學家貝內特·雷默認為:“我們為什麼需要音樂——不是因為它與其它學科相同,或因為他能夠幫助學習其它學科,而是因為它不同於其它學科。”他還指出:“音樂是一個認知領域、涉及智力、思維、認識、注意力——所有人都有能力發展他們的音樂認知能力。越早有音樂行為和音樂經驗的孩子,他們的腦功能發育更好。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腦功能研究專家曾採用血氧水平依賴的腦功能磁共振成像技術(BOLD-fMRI)技術,研究正常人欣賞音樂時的腦功能區定位,探討可能的神經網絡調節機制。

結果發現:被試者大腦顯著激活了視覺注意網絡、默認網絡、運動感覺網絡、認知記憶網絡的相關腦區,這些腦區參與了音樂的感知、注意、記憶、情緒反應等過程。

哲學家柏拉圖非常重視音樂,把它比作靈魂和性格的核心,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他對音樂的重視程度更為加強。

盧梭將音樂教育和自然教育的觀念進行了深度的融合,《愛彌兒》即是最佳的詮釋。其中,奧爾夫更是創造了音樂教育的神話,提出了一種至今仍在廣泛傳播的奧爾夫音樂教室實施方案。

從小就喜歡音樂並研究音樂的人,其右腦的開發程度要比常人的大,愛因斯坦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代表,他小時候的音樂愛好,使得他的大腦具有超常的開發程度。專家認為,學前幼兒時期,大腦對音樂的敏感度更高,如果在最佳的時間段對大腦進行整體性的音樂開發教育,智力必然會得到最大的提升空間。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在日本、匈牙利和荷蘭,音樂教育是兒童青少年的必修課程。

日本所有1-9年級的學生,都要接受足夠的音樂活動。

在匈牙利中小學生每週有3次音樂課;上世紀70年代荷蘭已經把音樂和其它藝術課程定為強制性課程,如今學生在畢業之前要完成綜合藝術課程。

這些做法有意義嗎?大家也看到了,荷蘭的數學和科學成績名列世界前茅。

讓孩子學習演奏音樂,欣賞音樂,但並不是任何音樂都可以起到啟迪智慧的效果。

流行音樂會讓孩子變得浮躁粗俗,多數流行音樂甚至不符合樂曲規範。為什麼很多搖滾樂手吸毒?因為,過度宣洩情緒的聲音使人喪失理智。

所以,要讓孩子演奏或欣賞優秀的音樂作品。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科學家證實,每天讓孩子傾聽優秀的音樂作品,孩子的聽覺、注意、思維、記憶和想象系統都得以激活。從而可以調動、促進、發展孩子人腦的多個系統。

美國音樂教育哲學家貝內特·雷默這樣談論音樂欣賞:“對優秀的音樂作品進行賞聽,是人類思想所能達到的,最複雜、最具挑戰性的行為,它使感官更加敏銳。這些極大的形形色色的、文化的獲得、歷史的地位、無數複雜的富於想象的構思,聽起來很複雜的感情的負擔,它必須在許多可操作的層面上被保存在記憶中——直覺記憶。”

選擇音樂時,有三點原則:

1. 節奏勻稱、舒緩

2. 旋律深沉或富有激情

3. 曲子有深度、新穎

以下是給孩子推薦的100首世界名曲: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科學家證實:普通孩子逆襲最好的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做這件事

*********************************************************

如需要打包下載100首世界名曲,請私信作者。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