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確定自己是不是活在“缸中之腦”的?

lotea


其實這種問題的本質就是:你怎麼確實自己是不是生活在虛擬中?

“缸中之腦”講的就是,如果把人類大腦放在營養液中,大腦仍能夠接收來自外界的各種信號,甚至能接收來自電腦的信號,大腦就會把這種虛擬信號認為是現實。

那麼,既然這樣,人類的大腦也無法區分現實和虛擬,我們也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我們把虛擬當成了現實。

有些科幻電影就是類似的故事情節,比如說《盜夢空間》《黑洞帝國》還有《異次元駭客》等,講述的就是虛擬世界的故事。

但有一點我們需要明確,由於人類只能依靠大腦來感知周圍世界,我們也只能相信我們的大腦,如此一來就沒有絕對的虛擬和現實之分。就好比“缸中之腦”接收到了外界信號,我們認為的虛擬在“缸中之腦”看來就是現實,我們不能以我們自己的感知定義“缸中之腦”的感知,這本身就是某種形式的“詭辯”思想。

或許,如果能夠站在“上帝視角”,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確實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這裡的“虛擬”只是對於站在“上帝視角”的人來說的,對於我們來說,他(上帝視角的人)認為的虛擬在我們眼裡並不是虛擬。

這說明什麼?

只要我們自己認為是現實就行了。就好比《盜夢空間》中的女主人公,她明知道自己生活在虛擬世界中,但由於她在虛擬世界的感知太真實了,以至於她根本不想回到現實世界,對於她來說,她生活的世界就是現實!


宇宙探索


針對“如何證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腦”這個問題做個簡單的回答,缸腦是普特南提出的,而他也給出了他的答案。對於非哲學研究者而言,不必追問太深。普特南的解答還是很有啟發的,看下面論證。

(1)我,要麼是缸中之腦,要麼不是缸中之腦。(排中律,這條容易理解)

(2)當且僅當我是缸中之腦時,我說“我是缸中之腦”為真。當且僅當我不是缸中之腦,我說“我不是缸中之腦”為真。(去引號,也好理解)

(3)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麼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的。(這不好理解,後討論)

(4)如果我不是缸中之腦,那麼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誤的。(這個容易理解)

(5)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誤的。(這裡,由(1)(3)(4)可以推出,無論我是不是缸中之腦,我說“我是缸中之腦”都是錯的)

(6)我說“我不是缸中之腦”是對的。(從(5)得出)

(7)我不是缸中之腦。(和(2)一樣,去引號)

這個論證咋一眼看有點迷亂,但一條一條去屢一下,其邏輯還是很嚴密的,普通人也能看得出來。問題在於,第(3)條為什麼是成立的,這就涉及比較深的哲學知識了。這裡簡單說明一下。

在正常人的現實生活中,“缸”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容器,“腦”這個詞指的是一種器官。但在缸中之腦中,“缸”和“腦”都只能指一種程序或者電流刺激,而非指稱現實世界的缸和腦。特別特別要注意這二者的不同,這也是關鍵所在。

一個缸中之腦,它說“我是缸中之腦”時,它說的這個“缸”和“腦”本質是一種電流刺激狀態,而非我們正常人所指的一種容器和器官。那麼,電流刺激狀態和容器器官是一個東西嗎?當然不是一個東西。因此當缸中之腦說“我是缸中之腦”時,它說的這句話是錯的。這也就是第(3)條:如果我是缸中之腦,那麼我說“我是缸中之腦”是錯的。


鄉村健哥


大幹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的奧秘多的令人意想不到。人活不過百年,事物的發生發展都有其必定的道理。自己有生之年,按科學的方法理解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或聯繫,過於深究,誰也說不清太多的之所以然。鑽牛角尖的事情我不做。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事物都是發展向前!以正常的思維認知生活中的問題,深入並淺出,複雜變簡單。大腦發揮正常,生活正常就可以了。無需去思考所謂的缸中之腦。我是這樣理解的。






丅JH


我是——長春胖楊

說實話,我才疏學淺,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開始以為“缸中之腦”形容的是一個人就像我似的“目光短淺”,“沒有遠見”,於是去網上搜索才知道這個這個詞來歷和概念。

其實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缸中之腦”。尤其在自己迷茫的時候,又或者受到外界影響在自己不理智的時候,腦袋容易“短路”,這時候應該算的上是一種“缸中之腦”,身體不由自主的不受控制,鬼使神差的做一些舉動、說一些話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連自己都不願接受的後果,那個虛擬的“幕後主使者”有時候是好人,有時候是壞蛋,它在支配你的思想,它才不會理會你自己本身的主體和你的思想。這個“幕後主使者”就好像藏在你身體內的“天使”與“魔鬼”,既然他們有存在的實質性,就難免會有衝突,這件事是我們自己很難控制的,這個比喻可能會不太貼切。可是有一定的確定性。

提出這個有悖常理性學說假想的人,可以說是腦洞大開。我們暫且不必考慮這種假想會不會真的存在於世界或真的有一天會實施在人類身上,我們只需想它的存在對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必要性和意義所在。

謝謝!


長春胖楊


缸中之腦又稱桶中之腦,是一個思想實驗,由哲學家在《理性、真理和歷史》一書中提出。

實驗的基礎是人所體驗到的一切最終都要在大腦中轉化為神經信號。假設一個瘋子科學家、機器或其他任何意識將一個大腦從人體取出,放入一個裝有的缸持著它的生理活性,通過神經末梢向大腦傳遞的各種神經信號,並對於大腦發出的信號給予和平時一樣的信號反饋,則大腦所體驗到的世界其實是計算機制造的一種虛擬現實,則此大腦能否意識到自己生活在虛擬現實之中?

一個簡單的論證如下:因為缸中之腦和頭顱中的大腦接收一模一樣的信號,而且這是他唯一和環境交流的方式,從大腦中角度來說,它完全無法確定自己是顱中之腦還是缸中之腦。如果是前者,那它的想法是正確的,他確實走在大街上或者在划船。如果是後者,那它就是錯誤的,它並沒有在走路或划船,只是接收到了相同的電信號而已。

所以人不能確定自己是不是處在缸中之腦,

舉個例子,人類並不喜歡真相,只是喜歡故事。可見人類並不在意自己的腦子是用來思考問題還是隻是用於讓自己興奮一下。


無證宗師


缸中之腦

經雲:“三界眾生,輪迴六趣,如旋火輪。”

往復不斷的生生滅滅,生動形象的說明了缸中之腦情形的存在。

傳聞,順治帝在遁入空門前曾作偈: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知我,閤眼朦朧又是誰”。醒悟中嘆喟出對生命的疑惑和無奈。

冥冥中,命運似乎早就做好了安排,按照缸中之腦設定好的程序一板一眼的運行。並且,在古今中外,皆給出了例證。

傳的神乎其神的有中國宋代的蘇軾,前世為五祖戒說;黃庭堅,生前為女身說,等等。

距離年代較近的,是一位山西老人。她清楚的記得,在一百多年中三次轉世中,每一次的家庭成分和個人的人生歷程。

在印度,也存舉世震驚的少女輪迴案。並在當地官員的驗證下得到了證實,整個過程毫無取巧可言,事實巧合度令人瞠目結舌。

當然,除了人之外,舊上海還出現過人畜輪迴說。網絡上還配以圖片,讓人腦洞大開,懷疑那頭長著人手模樣的豬是不是借用外科手術嫁接上去的,或者是小豬在出生前受到了核輻射。

若輪迴確實存在的話,那麼“缸中之腦”的假設,就有存在的可能。

異乎尋常的是,那種假設給人的感覺似真似幻、虛虛實實、生生滅滅、生息不盡。生前精氣神兒,死後一把灰。構成生命的神奇密碼,既令人意想不到,又令人十分費解。其形狀的大同小異,想不到重組物質中的那個核,竟然還擁有另一個時空的記憶。不禁使人浮想聯翩,莫不是在物是人非、滄海桑田的潛移默化中,的確有孟婆存在。而且,缸中大腦由於一時疏忽,所製造的孟婆湯失了效,或者斷了供?

確切答案不得而知。

若假設“缸中大腦”理論成立,也只能從一些神秘現象生搬硬套。這種假設的推斷,還不是以現實中的真實生活為依據,只能依據那些發生過,卻又碰觸不到的現象去發現、去聯想。甚至,說服自己“缸中大腦”存在千真萬確。

那種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千真萬確,來自於夢境。前提是在非清醒狀態下,潛意識的活動。也絕非是通過用化學物品,人為刺激大腦而產生的各種幻覺。

談到夢境,中國有自古流傳至今的《周公解夢》一書。但其解釋常常出現前後矛盾的說明,有牽強附會之嫌,甚至說荒謬誤導,製造恐慌也不為過。

比較可信的,還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從科學研究角度的剖析。他把夢境描述為人類的日常行為,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產物,是潛意識對慾望的滿足,是對清醒狀態下的壓抑意識的盡情釋放。可以這樣認為, 那是生命體徵在不同環境裡所展現的不同活動形態。

但不管怎麼假設,若把“缸中之腦”比作清醒狀態下的產物,那麼夢境是否可以稱之為另一狀態下的“缸中之腦”呢?

“缸中之腦”所表現出的夷非所思性,還表現在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和感覺。

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會產生這樣一種心理反應,當出現在一個從未去過的陌生環境時,在心理上常常湧現出似曾相識的感覺,對一些素未謀面的人產生一見如故的親切感。

在夢中,也會產生這樣的事情。對出現在夢中的陌生的人、陌生的情景,是那樣的清晰和真實。身在夢中,自知自明,可是夢到的人和物,又如同活生生的在生活裡發生一樣。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身臨其境,又觀察入微。小到花粉的顆粒、大到視角的微觀和宏觀,就如同長焦距鏡頭一樣,可以隨意的伸縮。醒來,有若黃粱一夢,那些惟妙惟肖的人物、場景及言語動作等煙消雲散。睡夢和醒夢,哪個又是真實的呢?

“缸中大腦”理論的假設,猶如一個始、一個終,一個有、一個空,來傳誦生命和情感之間的糾結。在以人所設定的概念時空中,自強不息又週而復始的穿梭。還令人無法去探究它的源頭和它的終結之地。

阿難說:

我願化身石橋

受那

五百年風吹

五百年日曬

五百年雨打

只求她

從橋上輕輕走過

釋迦牟尼佛嘆曰:

可是一見鍾情

便傾心一世?

可是不問回報

而付出等待?

盡識般若

仍舊只為那場遇見

而甘受造化之苦?

既然世間存在對“缸中之腦”的思索,那麼“缸中之腦”即是存在。

思,而在。



發悟緣覺


看到這個問題,以及想這個問題已經好幾次了。

剛剛有一個想法,就主動找到這類問題,嘗試著表述出來。

其中夾雜了最近的閱讀和思考背景,比較雜亂。

注:以下推理中,物理世界指代現實世界,兩個名稱混用。

0.缸中之腦和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的區別

0.1缸中之腦主要營造出了我們的感官世界和經驗世界,我們是缸腦世界唯一的主體(唯一擁有主觀意識的個體)

0.2物理世界(現實世界)除了我們是有意識的主體,還有他力存在(他人的意識,以及物理世界的客觀規律)

1 物理世界是否是真實存在的?

1.1 不能確定

1.2 但是我們可以確定我們的感官和經驗世界是存在的,因為每時每刻我們都在看,都在聽,都在感受都在思考。

2 假如物理世界是存在的。

2.1 假如如物理世界是存在的,並且在這個物理世界的事物和人都不能違揹物理法則。

2.2 那麼物理世界是不是稱為“物理世界”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因為除了物理法則,並沒有什麼其他的法則存在了,除了物理世界也沒有什麼其他世界了。

2.3 你可以稱之為“物理世界”,“理物世界”,“物質世界”,或者其他隨便什麼名字。

2.4 但是如果用更加描述性的名字,相對於“物理世界”更加合適的名稱應該類似於“包含一切的,並且按照固定法則運轉的,唯一的世界”。

2.5 因此如果物理世界存在,那麼物理世界是包含我們的感官和經驗的世界的。

3 借用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3.1 我們如果觀察自己的感官和經驗世界,會發現除了我們的看到的東西,聽到的東西,也就是表象。我們的感官和經驗世界中還有“意志“的存在。

3.2 這些”意志“,體現在,我們會產生痛苦和快樂的感受,並且有趨樂避苦的傾向。體現在,我們會分辨善惡分辨好壞。同樣是四肢健全的人,本質上並沒有區別,但我們會去區分有的人長得好看,有些人長得醜。

3.3 為什麼除了我們真正看到,聽到的東西。還會有意志這種附加的東西存在呢?為什麼會貪生怕死,為什麼會趨樂避苦?

4 人擇原理

4.1 想象一下,你生活在地球,看到美麗怡人的,適合居住的自然環境。但是哪怕是在太陽系的九大(八大)行星當中。除了地球以外的都是一片荒蕪的星球,人類根本不能在其中生存。從宇宙當中隨便挑出幾萬個行星,恐怕也會和荒蕪的火星和炙熱的金星或者寒冷的天王星沒有什麼兩樣。

4.3 我們觀察到的結果(美麗怡人,適合居住的地球),正是我們可以存在並且這麼觀察的唯一原因。

4.4 以此類推,我們的”意志“,恐怕正是我們存在並且可以觀察到它的唯一原因。

4.5 因為如果我們不去趨樂避苦,不去貪生怕死,不去貪求世界上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不去追求愛情和婚姻。那麼猿人根本不會進化到人類,一代又一代的人也不能得到延續。

5 意志的存在可以反推物理世界的存在。

5.1我們”生存的意志“,”繁育後代的意志“,都可以反推出物理世界當中對我們的生存造成威脅的”他力“存在。

5.2 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都可以反推出。除了我們以外,身邊到處是有意識的他人和主體。

5.3 物理世界(現實世界)的存在,他人的存在,是我們感官經驗世界中”求生意志,趨樂避苦意志“存在原因。

6 如果我們承認感官和經驗世界是存在的(過程1.2),那麼物理世界(現實世界)是存在的。

答畢


瀟瀟看電影a


一句話就可以打消懷疑:如果我們是缸中之腦

那我們有生之年絕無可能看到這樣黑客帝國一部電影。

很多時候我們避免想這樣的問題 或者在情感上否認它的可能性 或者即使明明白白的事實擺在面前 卻還是自甘沉溺夢境 做個大傻子 就像電影中的那個叛徒一樣 即使看到現實 也不願意在現實中生活。

他寧可吃著代碼敲出來的牛排 聽著虛擬出來的豎琴 也不想回到真實的世界——在世界的廢墟上空永遠孤獨漂航的飛船 氨基酸合成的鼻涕狀食物 時刻擔驚受怕著巡邏的“烏賊” 以及最可怕的:沒有盡頭、看不到希望的戰鬥,和AI的戰鬥。 無知是幸福的 因為知道的代價太沉重。知道代表沒有了退路 代表終生都得為一個虛無縹緲的勝利而掙扎 而失去自由(或是自私的權利) 尼奧,The One,那個救世主 讓我想到了哈利波特 一個凡胎肉體 被不知什麼力量選中 而成了所有人的希望與未來 。但又也許不同。Hp 的世界裡 總得有人來承擔那個黑魔王註定的剋星 那個人 不是天賦異稟 而有命運使然 那個位置 甚至一度可能由納威取代 冥冥之中啊冥冥之中。尼奧呢 他極度敏銳 sense something strange。活在楚門的世界裡 但那所謂楚門真人秀的牢籠 又怎能和缸中之腦的奴役相比。感覺諾蘭大神的盜夢空間 一些原初的想法從黑客帝國脫胎而來 但又化被動為主動 一層一層的夢境是由造夢者有意疊加的。 黑客帝國裡的虛擬現實 好像在一步步成真 霍金的預言也聲聲在耳 惶惶然 慼慼焉。我是個小民 微不足道的小民 如此宏大的命題 如此關乎整個人類命運的命題 似乎不該由我來想 即使是想了 好像也沒什麼用。如果我真的是缸中之腦 是果凍一般黏糊糊的溶液中那個赤身裸體全身插滿管子的玩意兒 是批量生產出來腦後有著Usb接口一生都活在夢裡的玩意兒 我寧願我立刻腦死亡。或者 我其實更傾向於 別讓我明白自己是這麼可憐的東西。 但是我現在畢竟是知道了世界上是可能有這種事的 即使它還未成真 並且被許多科學家認為是不會發生的事情。但看完之後那種心臟狂跳 手腳發軟的感覺還是不能避免。 AI究竟是什麼東西 人類能不能完全控制它?人的大腦、人的感情真的有不可複製的優越性嗎?最起碼在現在 我們已經知道的是:人類 這個能夠創造上帝的生物 將自身所有力不能及的地方用外物的發明彌補 如車是腳的延伸。現在的情況是 所有的延伸都已經完畢 只有人腦 這一片有待進一步開發的領域 在向著計算機記憶儲存功能之外的地帶發展。 但在下圍棋這事兒上的挫敗 我認為根本沒有可比性 人類的發明贏得了人類自己 這是怎樣的成功 又是怎樣的失敗?也許是我學識鄙陋吧 我總覺得 機器人不會演化出獨立的意識 因為它們不過是一堆冰冷的部件。但同時我又疑惑 人腦既然是物質的 是一些神經和肌肉的集合 在本質上和機器的部件並無不同 那又是怎樣神奇的進化 才使我們擁有了獨特的腦電波 擁有了如此的情感與智性? 科幻的目的在於試圖預言嗎 在於構建未來嗎。我覺得它簡直像魔法 是的 極端高級的科幻簡直和魔法沒什麼兩樣 就像哈利波特里那樣。第一部的結尾尼奧是怎麼贏得呢 靠強大的腦子。說的唯心主義一點 靠意念。“There is no spoon.”這也許是他面臨迎面呼嘯而來的火車時腦子想的唯一一句話。 um……最後略微吐槽一下 覺得黑客帝國也不能免俗於強行加入感情戲啊啊啊!!! 最後最後 電影裡那個話多的小夥子超可愛!!(是的我已經忘記了其他所有人名…) 補一句 想到王小波一句話:沒有真實 只有更深的夢境和淺一層的夢境

任何虛擬器都有最高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數據存儲量,這是它的邊界,也是會和"無限精確的按照數學上連續的方式運轉的世界“產生誤差的地方,只要能無限的逼近最宏觀、最微觀和最短、最長時間,逼近無限的計算極限,我們必然能發現這一誤差(假設沒有更明顯的bug的話,比如外部的低級亂改也許輕易就發現了) 不過無法回答的問題在於: 1.必然能發現的前提是“能無限逼近”,而我們做不到無限,無論驗證的問題證多麼複雜,如果發現誤差另說,如沒發現,我們還是隻能得出,我們不在一個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數據存儲量低於xxx的虛擬器中,而不能得出我們不在虛擬器中,xxx也許是個高的無法想象的天文數字,但那又怎樣呢?又如何證明計算精度、最大計算速度、最大數據存儲量高於xxx的虛擬器不可能存在於無法知曉任何特性的“外部”? 2.我們如何能下結論說,真實的世界的默認公理就是"無限精確的按照數學上連續的方式運轉的世界“?如果我們最終發現了最小精度(普朗克長度?普朗克時間?),和最大計算速度(萬物不超光速?)、最大數據存儲量(宇宙有限無界?)和誤差(量子不確定性?)時,我們如何知道,是真實世界本就和我們想象的不一樣----它本就不是連續而精確的,還是外部虛擬造成這樣的結果?反過來,我們用計算機虛擬一個世界的話,那個世界的AI也可能會發現它的宇宙的終極規律和一個計算能力非常有限的虛擬器模擬的結果一致,但那又怎樣,能被虛擬就說明一定不真實?誰又規定了真實世界的無法自證的公理必須是怎樣的呢? 3.當我們發現暫時無法用任何理論自洽解釋的事物(奇點?暗能量?)時,我們如何知道,是我們不夠聰明、理論有缺陷,還是沒有別的辦法這個世界必須必須引入外部虛擬才能自洽? 4.假如我們真的是在虛擬器中,那麼我們的記憶、記錄和感覺也都是外部可以隨便修改的數據,我們如何克服外部世界在我們找到誤差之前,採用篡改現實、篡改記憶、甚至被降低時間流逝速度(比如讓虛擬世界中一秒對應外部世界一萬年從而給外部世界爭取足夠計算或修改時間)、暫停、倒帶、整體推翻重來等干涉大招,來阻止我們發現真相?


洋哥說事呀


這是一個自己與外部世界認知的真偽問題思考。如何去偽存真,如何撥亂反正,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值得我們每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從頭到尾想一想,想想自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自己是那個“套中人”嗎?


一是“缸中之腦”是什麼?

外國人發明的這個詞,其實早在我國春秋的時候,就被人提及——莊周夢蝶:莊子,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是一隻蝴蝶,翩翩起舞,暢意花海,蝶生幸福。醒來後,大惑不解:到底是自己夢見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自己?


“缸中之腦”,異曲同工之妙。我們的大腦能感知、所見、所聽、所聞、所覺,我們的認知都是靠大腦給出的信息形成的!讓人擔心的是,這是否有一個強大的外在,給予人類大腦各種真實感受,而人類自身可能感覺的不是這個真實的世界,那麼感受的世界來自哪裡?我們這個世界倒底是自身通過眼、耳、鼻及觸覺感知成像的,還是由超人類的設備通過傳感等方式刺激反應而成的虛幻像?


想想都恐怖,人類是已知太陽系中的高級文明,那麼“缸中之腦”如果是真實的,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被更高級文明的圈養著的,那我們是什麼?

我們是被提前程序植入,人生悲歡離合,都提前設定好的嗎?

如果這一切,是真實的,他是如何做到將這麼繁雜的信息,植入到六、七十億人口的腦海中的呢?是通過空氣傳播,還是盜夢PS修改?

難道冥冥中天註定,是這樣來的?


二是“缸中之腦”為什麼?假設我們是被程序植入,那麼每個人的人生,為什麼有精彩、平淡、富貴、貧困?為什麼有積極、懶惰、淵博的知識,愚蠢麻木?為什麼有慾望與篤定?這些都是用不同的材料,“因材施造”的嗎?還是提前將這些因素設定在人的大腦中、基因裡,讓它們任由宿主人的意念控制,而產生不同的生物化學反應,而成就不一樣的人生之路?


意志力薄弱的人,就容易被簡單的行為因素綁架,如懦弱、上癮、好吃懶做、好逸惡勞、坐吃山空、坐享其成、不思進取,這些基因中的壞份子,會在我們不加束縛的情況下,如脫韁野馬恣意妄為?而較難的,比如慎獨、學習、積極主動、開拓創新、負重前行,這些都要突破頭腦中的層層障礙,奮鬥堅持才有可能取得成功,才能改寫我們的程序向更陽光好的方面發展?


不管怎麼說,積極向上是最佳的選擇。

“缸中之腦”也是想在程序上優勝劣汰,讓那些不知進取,渾渾噩噩的人自我淘汰,讓那些一直開拓進取的人得以晉級?我們是被試驗,將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然後,給了我們相應的環境去考驗,我們始終是一個任由未知主宰命運的人嗎?


但現實中很多草根逆襲的故事,就告訴我們這一切是可以改變的。哪怕被圈養的靈魂也可能活得更有趣!

我想上天不負我們,對每個人也是公平的。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活出人生的精彩,努力作為,讓自己的世界豐富,而不被固有思維拖累。


每個人都有向好與不好的方向發展的可能,是自己方便的隨遇而安還是突破阻礙揭竿而起,自己內心有一個小機關,我們可以打開這個開關,去想去試去感知更寬廣的世界!如果變得麻木,不再觸碰那個命運轉機的板機,也許就會隨波逐流,如沙土如奔流的河水,淹入茫茫人海之中。


三是“缸中之腦”怎麼做?我們不要成為那隻被試驗的小白鼠,我們不要被命運提前設定好,要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那麼就要激發內心自我成長的按鈕,去打開生命之舟實時綻放的絢麗光彩。

我們的一直有可以學習改變創造的基因,我們為什麼不把這些好的發揚光大,去用在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中呢?


1、善於冥想、休息,我們的大腦是我們的中央司令部,我們一定要對它好。在工作之餘,學習之餘,一定要多做冥想,放空自己的思想包袱,讓大腦沉靜,讓大腦得到休息,當然好的睡眠與好的營養物質補充,也能讓大腦活力四射。在有限的生命中,我們要對自己制定的一個或幾個目標,咬定青山不放鬆,心無旁騖,奮力前行,這樣才能取得不一樣的人生機會。


2、要善於學習。怎麼改變我們血液裡那些不好,提升好的因素呢?學習是自我提升的一個方法。我們通過不斷的學習,向書本學,向成功人士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假想我們是這樣的成功人士,久而久之,只要有一顆恆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就會改善那些不好的因素,我們身份產生的良性反應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比如,在平時,拿著手機消遣的時候,就要多看那些能提高自己,對自己有益的東西,無節制的刷那些只是視覺衝擊的東西,對自己的提高沒有好處,可能更徒增煩惱。擇時而息,不讓這些誘發大腦裡那些負能量的東西,自己不迷失本心,找不到方向,成為傀儡。


3、善於創造與實踐。我們的事業、成功不是想出來的,白日夢只是夢,不要打雞血三分鐘,疲軟一整天。我們的事業,任何的收穫都要通過實踐與創造,一方面不斷的鍛鍊我們的全身上下與大腦,然後把真的純的知識源源不斷的輸入。不要通過道聽途說的信息擾亂我們的判斷,讓我們的創造力得到不斷提升。在與不同外界的接觸中,避免使自己陷於坐井觀天的境地,永遠立於競爭的最佳優勢。


4、鍛鍊我們的身體。通過參加有益的健身與遊戲活動,養成健身健腦的良好習慣,四肢發達,頭腦也發達,不要成天的盯著一個屏幕,與手機聊天,要走出去與人聊天、活動,去擴大我們的視野,儲蓄我們的人脈資源帳戶。手機上的信息,有時能增加我們的見聞,但太多定製化的消息,過多垃圾信息,佔據我們的大腦,消耗我們的內在,身材走樣了,腰間盤突出了,魂可能也被那個小小的屏幕勾走了,這些攝人心魄的東西利用下還可以,長期沉迷,更有成為“缸中之腦”試驗品的潛在危險,雖然不是形式上的。所以我們全身上下就是一個戰鬥部,要讓身體大腦協同作戰,隨時保持鍛鍊協調,避免成為行屍走肉的人,不讓思想靈魂飄離肉體,去成為那個可能存在的超級存在的“信息接收體”!


5,奉獻與愛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如果正確,良好的感知他人環境,那麼我還就要付出,付出我們的愛,奉獻我們溫暖,讓人感到我們的真情。我不要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冷冰冰的動物,要成為一個有溫度的人。強人腦洞大開的設想不可能是真實的,但是,這對我們也是一種提醒,我們不要變成機器,我們要成為真正的人。


職場研究ABC


要確定自已是不是活在“缸中之腦”,是有點難,難點在於世界上每一個人並不是都能客觀的自我評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靈世界,當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與實際社會完全脫節或者水火不容時,我覺得應該就是活在“缸中之腦”,不知生活在網絡虛擬世界裡的人是不是屬於這種例子。

一個常人基本上都會在意周圍的人對自己的看法,關係越近的,比如親人、朋友,其看法的影響就會越大;利益關係越大的,如上級、大客戶,其看法的影響也會越大。作為一個理性點的人,一般會根據這些看法對自己的觀念、言行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使自已更加合群,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從眾心理。

一個人特立獨行,除非心理強大,否則可能會有很多煩惱;但一個人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獨立的人格,過於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會有很多煩惱,這是矛盾的。

世界上可能有兩種極端的人是完全快樂的,一種是隻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的人,另一種是隻生活在別人世界裡的人。

只講真話,有時也是一種痛苦,只講假話,可能有時也會負疚。

現實社會里並非非黑即白,非對即錯。

前幾天看到頭條上的有篇文章(忘了叫什麼文章),文中的主人公說:我只說真話,但我不會把所有真話都說出來。我覺得很有道理。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講假話,是一種人的本能。對於普通人來說,偶爾講點假話,但只要是善意的,沒有造成不良後果,我覺得倒也無傷大雅。

畢竟聖人太少了,誰也不能保證自已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真理,做的每件事都是對的。

何況對普通人而言,說出的話可能有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廢話和言不由衷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