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國企將在上海建設航空產業園規模千億級


三家國企將在上海建設航空產業園規模千億級

周健報道 中國商飛、上海臨港集團、上海機場集團三方聯手,在上海浦東機場南側將規劃建設佔地20多平方千米、千億級規模的航空產業園。

共繪藍圖: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目標

日前,三方高層就航空(大飛機)產業園規劃建設進行了高層對接。中國商飛、臨港集團和機場集團三家公司就航空產業園開發建設達成了一致共識,共同明晰了園區開發願景和定位。未來要形成長效合作開發機制,聚焦統一規劃,統一建設,重點推動規劃建設、項目導入、政策協調等專項工作。三方高層對接統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識、明確了目標,為航空產業園下一步開發建設工作指明瞭方向。

上海機場集團已於日前啟動“十四五”規劃的研究編制工作和浦東機場四期工程的籌建工作。

上海機場分析面臨的機遇挑戰及自身的優勢短板,突出戰略引領、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客戶導向,面向全球、面向未來,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國內最好水平,明確“十四五”目標和主要指標,提出“十四五”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成為指導上海機場未來發展的行動指南。

上海機場已圍繞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等重點課題組織開展研究,為精準施策、科學謀劃提供決策性依據。

嚴防嚴控:“非接觸”“一米線”添安心

三家國企將在上海建設航空產業園規模千億級

上海有序復工復產以來,兩大機場來滬航班旅客從最低谷的日均2萬多人次,逐步波動回升至目前的日均4至5萬人次。

上海兩大機場全力做好運輸服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進出港測溫、預防性消毒、室內通風等措施,推廣“非接觸”服務和“一米線”提示,降低人員流量和密度。兩場航站樓、貴賓通道、公務機樓等處設置了近40個測溫點及相應的醫學觀察點,配置了紅外非接觸式測溫儀,使用非接觸式檢測設備保障大客流測溫和防客流積壓。

上海機場與上海市衛健部門、航空公司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做好航空旅客健康填報數據與地方防疫部門數據平臺的對接,實現了“航空公司+機場+城市”疫情防控“雲服務”,手機掃碼,線上申報,國內航班來滬旅客不用紙和筆即可完成入滬手續。

共克時艱:落實租金減免政策

三家國企將在上海建設航空產業園規模千億級

上海機場集團積極落實上海市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要求,體現國有企業社會責任,制定相應工作方案,落實租金減免相關舉措,支持服務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機場集團租金減免政策按照實事求是、尊重契約、風險共擔等原則,針對承租上海機場及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內的下屬企業的自有物業,用以開展生產、辦公、經營業務的非公中小企業,減免2月、3月的物業租金,同時對非公中小企業的經營權轉讓費保底部分不再計算,與中小企業共克時艱、共渡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