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自己,陪伴家人,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一)

這個假期有點特殊,大家很久沒有這樣的假期了吧,在家時間這麼長,很多朋友應該從高中開始住校生活,一個禮拜回家一次,高三時候可能一個月回家一次。然後去外地讀大學,幾個月回家一次,再後來畢業工作了,回家的次數變得更少,在家待的時間也少。越長大,好像我們變得越來越忙碌,忙著工作,忙著生活,忙著努力,忙著上進…都有些忽略家鄉的村莊了…這次疫情期間,為了更好的防控,宣傳科普,鄉村大喇叭開始“喊話”。忽然想起小時候,村裡有什麼事情,都會通過村委會的大喇叭通知大家。大喇叭的聲音就像是指令,在農村,大家都信大喇叭,不能出門的信息一播報,大家都呆在家裡。熱鬧的村莊變得很安靜。

做好自己,陪伴家人,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二)

小時候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每天早上起床,飯菜已經準備好了。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晚飯也在桌子上放著了。現在長大了,感覺輪到自己做事情了,這幾天做飯的日子,我發現做一家人的飯挺麻煩的,因為要想每天吃什麼呢,不能天天重複一樣的菜,也不能做的太難吃。做飯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說,就從這個日常的事情上看,父母養我們長大挺辛苦的。又特別討厭小時候的自己,那時候怎麼那麼懶,又那麼不懂事呢。

那天電視裡放了一首老歌《常回家看看》,我爸說,這麼多年了,這首歌還是這麼好聽。

所以說,就應該像歌裡唱的那樣“常回家看看,常回家看看,哪怕給爸爸捶捶後背揉揉肩,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啊,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

做好自己,陪伴家人,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三)

宅在家裡的這個假期,除了陪伴家人,享受鄉村的寧靜外,也應該做點什麼。

趁著這個假期多看看書,思考下未來,不要光顧著趕路,也要抬頭看看腳下的路…那天讀書群裡說,她表哥的故事!很早到深圳打工,就在那個擺地攤都會致富,房價很低的年代,卻沒有抓住任何一個脫貧的機會,如今奔五的年紀一無所有…而另一個朋友就不一樣了,她計劃三十歲之前給父母買套房子,結果在29歲的時候就實現了,畢業沒幾年,當很多人還過著月光生活的時候,那個朋友已經有了清晰的目標和計劃,開始存錢,開始理財。

所以要提升認知,正確的努力,不要盲目。

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延長的假期讓很多人發現,不是工作需要我們,二是我們需要工作。

雖說宅在家裡,省去了很多外出吃飯和購物的錢,但是日常的消費還是要有的吧,做吃山空的感覺讓人心慌。

宅在家裡的這段時間,意識到親情的可貴,也意識到賺錢和積蓄的重要性。

做好自己,陪伴家人,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四)

宅在家裡的這個假期,有很多問題需要思考。

工作。

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工資核算以出差加班費為主,所以這個月工資巨減,說不焦慮那是假的~於是開始思考,自身有哪些技能,可以在哪些方面給公司提供價值,可以在公司立足,可以有加薪的空間。同時真心希望公司多談下幾個大項目,公司越來越好,這樣大家才會越來越好~

自身技能。除了全職工作,我還可以做什麼,我有哪些技能可以用來養活自己。盤點自己,除了英語,和正在參加的今日頭的的寫作培訓課,沒有什麼其他的技能。仔細一想,能夯實好這兩個技能也不錯,以後可以教別人英語,也可以從事新媒體寫作,賺稿費。

學習能力。作為成年人,能與別人拉開差距的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學習能力。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

理財。每當看到理財這兩個字,我都會想到投資大師查理芒格說過的那段話:當走到人生的某一階段時,我決心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並不是因為我愛錢,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二不是受他人意志左右。

讀書。三毛曾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就是大家常說的那句話:你的氣質裡藏著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做好自己,陪伴家人,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五)

朋友說,每天看新聞,焦慮又著急,看著一線的醫護人員那麼辛苦,自己也不知道做些什麼。自己能力實在有限,就是捐了點錢,金額比較小,除此也不知道能做什麼了。其實,就像張醫生說的,每個人都是戰士,做好自己就是給祖國加油。你在家學習,提升自己,回到工作崗位就可以更好的創造價值。

所以說,宅在家裡的這個假期,好好珍惜,陪伴家人,讀書學習,提升自己。在家辦公的也認真工作,讓我們一起期待早日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