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舊時代的科舉制度,土子們為了追求功名,整天像蟲子似的鑽在四書五經裡面,不分晝夜,刻苦食淡,捨棄了正常而應該享受的歡樂和幸福。有許許多多都滿頭白髮,仍是單身一人,待功名到手才想娶妻成家的事。這樣,就出現了很多老夫少妻的難堪局面。

宋代有個書生叫孫復,因為沒有考上進士,羞於見江東父老,轉到泰山發奮讀書,快五十歲了還是單身一人。當時的宰相李迪知道後,為孫復的精神所感動,執意要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他,而這個書呆子竟然不為所動,他的學生石介等人聽說後,專門跑去勸了他好長時間,才搬出泰山做了新郎。

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像孫復這類人並不少見,陳嶠的婚姻也是如此。陳嶠是福建人,字景山,他從小就立志科舉成名,發誓不登金榜不談婚事。可偏偏他的文運不佳,至到六十歲才考中進士,這時才想起議親之事。鄉里鄉親的人幫忙,找了個讀書人家的十七歲姑娘,一時成為鄉間新聞。新婚這天,陳嶠的文友們都來向他道喜。一些愛開玩笑的使用《易經》裡的句子"枯楊生姊,老夫得其妻"的典故來取笑他,陳嶠聽了並不介意,他賦詩道:

彭祖壽高八百歲,太公八十娶新娘。

晚生敢與彭公比,小草萌芽脫乳郎。

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此詩大意是,古代的彭祖活了八百多歲,我同他比還是個剛剛吃不到奶的孩子,姜太公也是八十多歲才娶上新娘,如此看來,我陳嶠的結婚還算是早的呢!

陳嶠此言不謬,與南宋紹興年間的舉子陳修比起來,他六十歲做新郎確是算是"早婚"了。陳修也是在科舉道路上屢屢受挫;直到七十歲時才考上進士一甲前三名。在唱名時,宋高宗趙構問他:"陳愛卿年紀幾何?"七十三歲,陳修誠惶誠恐地答道:"家有幾個孩子?""臣尚未婚娶"。高宗皇帝一聽,忽動惻隱之心,當即命一姓施的宮女嫁給了陳修。成親這天,老樹新花,相映成趣。有人作詩說:"新人若問郎年紀,五十年前二十三"。舊時像這樣的畸形婚姻,只能成為別人的開心笑料,對於男女雙方,何來幸福可言?

其實,七十多歲才結婚的舉子何止陳修一人?福建舉子韓南,也是七十多歲還在出入考場。一次,皇帝在察看考生時,見他滿頭白髮仍在攻考,就囑主考官將其另立名冊。若今科考不中,可附試。發榜之後,果然韓南又沒及第,他便參加了皇帝賜予的"恩科"總算是"考中"進士。

韓南及第之後,恰好有人前來議婚,韓南覺自己年邁新婚,恐遭人議論恥笑,想辭掉婚事。但是,媒人認準了這位新科進士的高門,非要給他說親不可,並再三追問他年紀,韓南無奈,取出筆墨給媒人寫道:

讀盡文書一百擔,老來方得一青衫。

媒人卻問餘年紀,四十年前三十三!

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按唐代官制,文官中的八品九品袍服為青色,後來歷代沿襲多用此制度。在詩中又作為官職卑微的代稱。從詩中可以看出,這位被皇帝恩賜的進士,在議親中已是七十三歲的垂暮老年人了。

在舊時還有個叫詹義的人婚姻也是如此,他也是屢考屢敗,又屢敗屢考。也是七十三歲那年才得中進士。同榜們知道他是個光棍漢時,給他找個十九歲姑娘。那姑娘並不知詹義年齡多大,拜堂成親時,才發現丈夫是個白髮飄飄的老翁。在新房內,姑娘氣憤地質問他多大年齡,詹義尷尬地不好意思回答,他哆哆嗦嗦地取過筆墨,寫詩賦道:

詩盡詩書五門擔,老來方得一青衫。

新人問我年多少,五十年前二十三!

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這個詹義與韓南那首詩基本相同,都是因為自己的經歷相同,便順手拿來自嘲!

成忠臣: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際易經學會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天文地理古今事,略知一二。堪輿龍脈太極圖,可解三四。


舊時新婚夜,十九歲新娘問新郎年紀,答曰:五十年前二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