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導語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有著怎樣的禮儀規範?很多人都有一個穿越夢,通過時空隧道穿越到古代體驗完全不一樣的歷史。你知道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嗎?他們是如何穿衣打扮的?有著怎樣的飲食文化?居住的房子是什麼構造的?出行還算方便嗎?如果你的這些問題連連搖頭,沒關係,下面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

今天我們分別從服裝、配飾、飲食習慣、生活起居和車馬交通入手,還原古人關於衣食住行的整個歷史場景,並看看中國古代日常生活中的禮儀規範。

一、中國古代的服飾,古人是如何通過不同的服飾來區分年齡、性別和身份的。

古代服飾按照裝飾身體的部位不同,可以分為頭衣體衣、足衣。顧名思義,頭衣是指我們現在所常見的帽子和頭飾體,指的是穿在身上的上衣和下衣。而足則包括鞋和襪子。古代服飾的種類多樣,穿著規矩叫多。因為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飾,除了受性別、年齡等因素影響之外,還會受到身份、財富、階級和社會地位的約束。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我們先來看看頭衣。細分起來,古代男子的頭一大致有冠、弁、冕、幘4種,其中冠、弁、冕屬於貴族階級,而幘則歸為平民階級。

具體來說,如果你是普通貴族,就要帶一種名為冠的帽子,《禮記曲禮上》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說男子到了20歲叫行冠禮,這和我們今天所說的18歲成人儀式差不多,但相比之下行冠禮的儀式禮節要多很多。除了要帶冠之外,還要另取別名。比如我們熟知的詩仙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其中字太白的確立就是行冠禮當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

行冠禮成之後,少年就等於向社會宣告我已經成年,從此會按照成年人的標準為人處事,一舉一動都會合乎社會道德準則。如果你是比較尊貴的貴族,就要帶一種名為弁的帽子,它主要是使用鹿皮拼接而成,並且在連接的位置,制以五彩玉石,華麗的外表彰顯身份地位的尊貴。如果你站在權力金字塔的塔尖,貴為天子或諸侯交代一種名為冕的帽子,其垂留膽礦,盡顯帝王之氣。和貴族繁雜的利益相比,平民的頭衣就顯得簡單多了,只要用布蓋住髮髻就可以了。通常稱其為幘,這就是古代男子的4種頭衣。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那麼女子的頭衣有什麼不同呢?古代女子通過不同的頭飾彰顯身份,

古代女子十五而笄,什麼意思呢?這和男子二十而冠相似,都是一種成人儀式。十五而笄是指女子到了十五歲就要將頭髮盤起來,並且使用一種名為笄的簪子,插住挽起的頭髮,從髮型上表示已經成年,可以進行婚配了。後來我們就將到了結婚的年齡稱為及笄之年。當然笄也有階級之分,尊貴女子是用鑲有寶石的玉笄,還可以在其根部這有珠玉,而平民則只能用竹條、荊條做笄。古代男子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為拙荊,意思就是緣於此。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體衣。古人的體衣分為上衣和下衣,常見的上衣有襦和深衣之分,襦是平時所穿的短外套,而深衣則是貴族上朝或者是祭祀的時候所穿的中長款外套、上衣的穿著方式,還有很多規範。

第一:衣領要連接左右衣襟。

第二:衣襟要向右眼在右,腋下用兩根細帶繫上。

第三:衣袖要是臂長的1.5倍,保證雙臂下垂的時候手不能露出來。

第四:上衣外面要系衣帶,用來束腰和佩戴飾物。

相比上衣的繁複,下衣則顯得比較簡單。常見的下衣有紈絝和蔽膝兩種類型。紈絝是指有這兩個直筒的褲子,現在多指代不思進取、不務正業的貴族子弟。蔽膝則指的是用於遮蓋大腿和膝部的長方形布料,它的功用主要是禦寒。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最後來看足衣。古人的足衣和現代人相同,分為鞋和襪子,其中鞋大都稱為履。按照材質不同,可以分為草履和木履。現在日本流行的木屐就是一種木履,古人的襪子是用布勃或者是樹皮做成的,穿著並不服帖,需要用帶子系在腳踝處加以固定。

二、中國古代的飲食,古人對食物有哪些選擇偏好?

眾所周知,我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下面我們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古代的主食、肉食、飲酒以及用餐時間。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先來看主食,古代通常將糧食作物稱為五穀——稷、黍、麥、菽、麻。稷能是指小米,古代社會中稷為五穀之長,古代以社稷代表國家,由此可見小米在古代糧食中的重要位置。黍是指北方的一種黃米,在糧食中的地位僅次於稷。麥就是現在的大麥和小麥的統稱。菽是指豆子兒是麻子,貧苦農民可以用於充飢。我們都知道五穀皆硬沒有辦法直接來吃,古人是如何來吃五穀的呢?

大體上古人的主食主要分為糗、餅、粥、饡,其中糗是指炒熟的米、麥的穀物,因為便於攜帶,雖是古人遠行時的必備口糧,古代也有餅,但並不是像現在那樣烙成的,而是把弄熟的穀物搗成粉狀,再加水團成的。粥相當於現在的稀飯用水熬製而成,饡是一種蓋澆飯,和今天的蓋飯相似。

再來看肉食,人肉食主要有牛羊豬、狗肉,古人以牛羊豬為三牲,禮記中記載、祭祀或舉辦宴會時三牲齊備叫太牢。太牢是最隆重的禮。由於牛在農業社會是重要的生產工具,所以牛肉並不常出現在飯桌上,而羊和豬並沒有這一顧忌,所以羊和豬是比較普通的肉食。此外狗肉也深受古人喜愛,這一點可以從屠狗職業的流行可見一斑。比如史書記載劉邦的大將樊噲、刺殺秦王的荊軻等人物,他們曾經都是以屠狗為生的。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然後看飲酒。歷史故事中,我們常常看到很多酒量驚人的人物事件,比如說在鴻門宴上樊噲鬥卮酒,其中這個卮是指古代盛酒的一種器皿,大約有一斗的容量,相當於現在的12.5斤重。項羽賜樊噲卮酒,樊噲毫無壓力的幹掉了這10多斤重的酒,豪爽的壯士形象讓人欽佩。相對現代人,古人為什麼酒量如此之大?

此中的奧秘在於古代的酒並不是烈性的,因為古代的酒一般都是穀物煮爛之後加上酒母釀成的,成酒的過程很短,而且沒有經過蒸餾,它所含的酒精量並不高。如此看來,自稱酒中仙的李白在斗酒過程中詩興大發也在情理之中。少量的酒精的確能讓人精神振奮,靈感爆發。但如果按照如今烈性酒的標準來,估計李白早就大醉如泥呼呼沉睡了,哪裡還有什麼酒中詩仙呢?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最後來看用餐時間。相對於現代人已經習慣了一日三餐,古人的一天就只有兩頓飯,第一頓飯叫朝食,是在太陽在天空中的東南方向之前進行,大概相當於上午9點。第二頓飯叫餔食,一般是在下午4點吃,因為一日兩餐又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此古人沒有睡午覺的習慣。

論語中孔子的一個弟子宰予就因為白天睡覺被訓斥,因為白天睡覺了,必定是在兩餐之間進行,吃完了睡,睡起來又吃,一天就什麼也幹不成了。

三、中國古代的居所,古人的室內陳設有哪些標準和習慣?

通常情況下,古人居所的主要形態是庭院,庭院是指由牆垣圍成的四方形院落,庭院的大門一般是三開間的,中間的被稱為民間是主要人物的出入之門。左右兩側的小門類似於如今的傳達室,是僕人等人的出入之門。門內為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院子。庭中要種樹,樹的品種一般是以槐樹和棗樹為主,從大門走到庭院,就來到居住的主體建築前,主體建築由堂、室、房組成,都建在高臺之上,而且一般都是坐北朝南的。古代居所中古人有著怎樣的室內陳設規範和習慣?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你或許很難想象南北朝以前是沒有桌椅凳的,古人通常都是席地而坐,也就是無論睡覺還是聊天鋪張席子就可以了。稍微講究一點的,在大席子上鋪上一張小席子就可以接待貴賓了,這稱之為重席。突出賓客的重要地位,表示對來訪賓客的尊重。南北朝之後,室內出現了名為“幾”的小炕桌,形態類似於現代的小茶几,但它的功能和小茶几完全不同,只要是為了坐著的時候可以有一個依靠,相當於靠枕的功能。然而古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是不能夠依靠的,比如說諸侯之間對話的時候,應該是正襟危坐,表示互相尊重。賓客相見的時候,如果依靠就會顯得十分懶散,不嚴肅。既然古人經常席地而坐,那麼他們有著怎樣的坐姿呢?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古人做的時候兩膝著地,兩腳的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這種坐姿和日本的坐法相似,如果將臀部抬起來,上身挺直就叫跪,這也是將要站起身來的準備姿勢,也是尊敬他人的表現。古人還有一種不規矩的坐法叫箕踞,姿勢是兩腿平身,上身和腿呈直角,形似簸箕。這種坐姿一般是沒有外人在的時候,如果說有他人在而箕踞是對對方的極不尊重,甚至是表示對他人的輕蔑。

此外,席地而坐的位次也有很多講究,如果只有一張席子,坐在中間的人是長者,尊卑不同不能同坐一席,只能分來而坐。已經坐在席上,如果有尊者進來或者是離席走到跟前來,就用避席的辦法,自表謙卑,而且要扶地。席子在食堂中要放正,也就是說席子的四邊要和室內的四面牆壁平行,室內以坐西向東的位置為尊,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向北,最後是坐東向西的位置。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舉個例子,實際當中記載鴻門宴的位次,即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也就是說項羽在軍中地位最高,所以項羽和他的叔叔一同向東而坐。范增向南而坐,比向北而坐的沛公劉邦地位還要高。從此處可以看到項羽根本就沒把劉邦當成重要的賓客來對待。張良向西而坐,此處的地位最低。這種通過位次來區分賓客的身份地位的習慣,在當今社會的部分地區依然存在。

四、中國古代的交通,古人乘坐交通工具有哪些禮儀規範?

說到古代的交通工具,我們最常想到的就是馬車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馬車的構造。馬車的車廂叫輿,輿的前方有個扶手叫軾,行車途中對所遇之人表示敬意,就服軾低頭。車輿中有一根固定的繩子,有一上車時拉手叫綏,駕馬的一根植物叫轅。轅的後端連著車軸,轅的前端連著一根連接馬的橫木,車的運轉部分與今天的車輪相似,包括輪、轂、幅、軸等構件,相信大家對此並不陌生。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古代的車馬一般以四匹馬最為常見,其中駕轅的是中間兩匹馬叫服馬,兩側的馬叫驂馬。古人尚佐,如果需要解下馬來另作他用,要解左側的驂馬,這是對別人的尊重。既然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車,那麼肯定少不了交通規則的約束。一般來說馬車的乘車禮儀有三個方面,一是駕駛馬車的人要站著駕車。二、是乘車之人的位置有嚴格的等級之分。三是路過有值得尊敬的人生活的地方時,左右乘車的人要以跳下車、跳上車的方式表示敬意。

我們先來說說關於駕駛馬車的人的規範。古代駕駛馬車的人是要站立,駕車的位置在輿和軾之間,綁在馬身上的繩子叫轡。駕駛馬車的人把轡握在手中,從而駕馭馬車前行。詩經有云:執轡入組,兩驂如舞,意思就是轡繩雖然多,而在駕車者手中就像一根組繩,用力均勻,使得兩邊的餐馬跑起來如同跳舞一般,極為優美協調。古人十分重視御馬的技術,《孟子》一書中詳細記載了駕車比賽、打獵時的行為規範。具體來看,駕車追趕獵物時,馬車不能越過獵物,而要在獵物的左後方與獵物平行奔馳。

如果駕車者射出的箭,從獵物的腹部進入,穿過心臟,直達右肩,這樣的獵物血很快流進,這樣的肉還沒來得及充血,肉質十分美觀,這被稱為上殺,可以用於祭祀;如果駕車的人射出的箭並沒有穿過獵物的心臟,而是直達右側的耳朵,這稱為刺殺,可以用於招待來訪的賓客;如果駕車的人射出的箭,從獵物的臀部射入直達它右側的肋骨,這被稱為下殺,只能供自己食用。客家無論是駕車方式還是射殺方式,都有著嚴格的利益規範。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我們再來看看關於乘車人的規範,古代乘車一般是一車三人,一般情況下三人的位次是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車又在右。也就是說乘車三人當中地位最高的人坐在左邊,駕馭馬車的人坐在中間,而另一位陪同乘坐的角色坐在右邊的座位上,叫做驂乘。但如果馬車中的尊者是國軍或者是主帥順序就變了,尊者應當居於中間,而御者在左,驂乘在右。這種順序的變化主要是由環境決定的。因為站在權力金字塔頂端的人,可能時刻受到周圍環境的威脅,所以他們需要坐在中間,可以得到兩邊人的有效保護。

舉個例子,《左傳》有記載,晉國與齊國一次交戰過程中,齊侯作為主帥應當做中間,但是其驂乘逢醜父作為齊侯的重要衛士,他為了保護齊侯周全,主動與齊侯交換了位置,自己坐在了中間。這場戰爭齊國戰敗,晉國主帥韓厥最終錯把驂乘逢醜父當作齊侯,並將其俘虜,齊侯從而倖免於難。驂乘逢醜父正是利用了乘車位次的規範來桃代李僵,最終拯救了齊侯。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最後我們來看“超乘“的禮節,超就是跳的意思。為了表示對路過之人的敬意,車上站在左右兩側的人在馬車行進過程中要跳下去,隨後再跳上來,這需要高超的技術和勇氣。如今看來,“超乘“這一禮節規範就是一種雜技。我們想象一下啊,春秋時期秦國攻打西戎,秦國軍隊戰士紛紛乘著馬車跳上跳下,場面甚是壯觀而華景。這就是自帶喜劇色彩的超常理解。

總結

首先我們說了古人的服飾可以分為頭衣、體衣、足衣,其中頭衣有冠、弁、冕、幘之分,體衣有上衣和下衣之分,足衣有鞋和襪子之分。成人和孩子、男子與女子、貴族與平民的服飾裝扮又嚴格區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主要來源於頭衣和體衣。上半身的服飾規範最為嚴謹,縝密,禮儀最為繁複多樣,階級屬性也最為濃厚。

其次我們說到了古人以五穀——稷、黍、麥、菽、麻為主食,以豬、牛、羊三牲為輔助肉食,在現實條件的制約下,古人也偏愛吃狗肉,由此滋生了一大批以屠狗為生的職業。我們還了解到古人酒量驚人,主要是因為古代的酒大多沒有經過蒸餾提純,酒精含量較低,因此喝酒吟詩深受文人的喜愛。此外我們還知道了古人並非一日三餐,而是一日兩餐,分別在上午9點和下午4點,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沒有午休的習慣。

衣食住行:走近古人的生活,中國古代生活習俗面面觀

然後我們說了古人居所的主要形態是庭院,古人室內有著和現代完全不同的生活習慣,因為古代沒有桌椅凳,所以古人是席地而坐的。如果是尊貴之人,則席上加席,以表尊重。席子上安放一個用於依靠的“幾”,但在會見重要賓客時要正襟危坐,此時倚靠“幾”是一種極為無禮的行為。古人的坐姿和現代日本的類似,座位的排列順序有著嚴格的等級規範。現在酒桌上的位子排列就延續了古人席地而坐的尊卑位次習慣。

最後我們說了古人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車,乘坐馬車有三個方面的重要規範:一是駕駛馬車的人要站著駕車;二是乘車之人的位次有嚴格的等級之分;三路過有身份尊貴的人的住處,或者是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左右乘車的人要以跳下車跳上車的方式來表示敬意,這一行為被稱為“超乘”。三大規範,共同影響和制約著古人乘坐馬車的交通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