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宗典型的龍魚致死事件,分享給新手做以參考,避免踩坑

最近有幾個魚友的龍相繼走了,幾年的心血付出,留下了無盡的哀傷。下面總結了幾宗典型的事件,希望引起大家反思,對應急事件心裡也有個底。


幾宗典型的龍魚致死事件,分享給新手做以參考,避免踩坑

一、龍魚跳缸事件


曾經發生過兩次:

第一次在三年前,當時水質狀況PH7.6,水溫29度。喂一條蜈蚣。9:30突發意外,龍魚在吞食蜈蚣時,由於蜈蚣體形較大,一時吞不下去,突然從魚缸裡跳了出來。用手抓,體表黏液太滑,抓不住。趕緊找了一塊溼毛巾,把它裹住請回缸裡,以頭上尾下,呼吸急促,身體不能保持平衡。馬上把充氧機開到最大,充重氧處理,約一小時後,恢復正常。


第二次去年5月,喂後龍後缸蓋忘記關了,龍正好跳到魚缸附近的沙發上。好在兩次我都在家。最近論壇裡和朋友圈這樣的事情接二連三,輕者掉鱗斷尾,重者就離我們遠去啦!龍魚有跳躍的本性,大家務必提高警惕,保證缸蓋的嚴密性和有一定的重量保證,確保這種事情不再發生。


二、泥鰍的禍害


有相當多的魚友選擇泥鰍做龍魚的食物,泥鰍營養豐富,對於龍魚的快速成長非常有利,但是如果喂的方法不正確,往往釀成慘禍。原因是泥鰍生命力旺盛,龍魚吞到肚子裡,很久不死,鑽破龍魚腸胃造成死亡,前幾天有個朋友的羅漢也發生了這種情況。真是讓人感到可惜。


正確的方法是:泥鰍買回家,先用容器暫養,喂的時候用重鹽處理10分鐘,清除體表粘液和菌,等到泥鰍半死不活的時候再喂,也可以用剪刀在其背部來一刀更保險。


幾宗典型的龍魚致死事件,分享給新手做以參考,避免踩坑

三、無知的大量換水


龍魚飼養過程中,換水是日常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但是方法不正確依然是慘禍連連。無論你的水質是好是壞,大量換水都會造成龍魚的不適應,輕者生病,重則死亡。因為短時間大幅度的水質動盪,龍魚的調節機能無法短時間適應,造成免疫力低下。最近,有些龍友改用RO純水飼養龍魚,結果轉缸改變了水質,7條45釐米左右的紅外線都立鱗生病,調整了很久不能恢復。


河北一位龍友也是這種情況,龍魚發生脊柱彎曲,幾乎變成殘龍。換水不可過多,不可超過1/2,速度不可過快,有些龍的死亡,往往死於我們的無知。


四、淨水劑的危害


水族中常用淨水劑處理魚缸裡的飼養用水,效果明顯。它能夠迅速粘合水裡的懸浮顆粒產生絮狀物,通過過濾系統濾除。我們的飲用水在自來水場處理時大多選擇一種叫做聚合鋁的化學物質,進行處理,也是這種原理,正常使用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水族箱裡已經飼養了龍魚,就不能使用了,因為大家都知道魚類是通過腮呼吸,通過腮部大量的毛細血管吸收水裡的氧氣,這種絮狀物容易造成腮部毛細血管堵塞,造成龍魚窒息死亡。因此淨水劑可以做為前期水質處理劑,一旦飼養了龍魚最好不用。這裡需要說明淨水劑和水質安定劑是兩碼事。


幾宗典型的龍魚致死事件,分享給新手做以參考,避免踩坑

五、蝦之禍


於紅龍增豔幫助很大,但是喂的方法不正確依然危險很大,有很多龍友因為喂蝦造成龍魚腸胃損傷,輕者腸炎,重者腹水甚至死亡,因此喂蝦必須去除蝦劍,避免危險發生。


六、重病期的錯誤處理


龍魚重病期如果處理不當死亡事件大大增加。重病期間切忌倒缸,最好原缸水處理,因為此時龍魚生命力脆弱,已經沒有能力適應水質的大幅度改變。下面分享一下細品君應急處理的方法,也曾挽救了不少的生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龍魚在重病後期,發生翻肚,側倒等情況時,把它裝入水族專用塑料袋中,用原缸水,此時切忌換水,水不可過多,剛過其背,用氧氣瓶充重氧氣處理,然後封袋子口,使袋子內保持一定壓力,半小時後,放掉袋子內的氧氣,重複上面的過程2-3次,如果龍魚恢復正常,放鬆袋子口,減小氧氣供應量,氣管直接入水,保持一段時間,待龍魚完全恢復,再放入原缸,繼續充氧,逐漸減小氧氣供給直至龍魚正常。


=完=

更多觀賞魚知識,盡在龍巔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