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炸彈被空投後還有降落傘?

哨兵小虎


其實有很多種炸彈被投擲後都有降落傘,不知道您想先聽哪一種?不說的話,那我就一個個介紹了,第一種就是典型的低阻炸彈,低阻炸彈主要是區別於我們平常所見到的外形圓圓滾滾的高阻炸彈。高阻炸彈因為彈頭重並且加裝了彈道環,因此在被空投以後,由於重心向下,能夠迅速的彈頭向下,準確命中目標,但是這種炸彈體型粗壯導致阻力過大,因此通常只用於亞音速的螺旋槳轟炸機內置彈倉使用。


(高阻炸彈)

二戰後,用於投放炸彈的主力機型——戰鬥轟炸機、對地攻擊機甚至是轟炸機等都進化成了超音速飛機,並且多采用外置掛架掛載炸彈,低阻炸彈胖胖的外形阻力太大,嚴重影響飛機氣動佈局和飛行安全,於是時勢造英雄,順理成章的誕生了低阻炸彈。
(低阻炸彈)

這種炸彈採用長徑比較大的細長外形,減少了阻力,利於外掛,但是也產生了一個天生缺點,那就是彈體細長均勻導致與巡航導彈一樣,在高空會產生一定升力,彈體始終呈水平飛行,如果不加以干擾,彈體落地後就如同打水漂,彈頭不能觸地,也不能觸發引信,難以爆炸。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代低阻炸彈通常會在彈尾加裝增阻裝置,比如減速彈翼、減速氣囊,還有一種就是減速降落傘,使用這類裝置後,能夠讓低阻炸彈水平飛行速度迅速下降,從而使彈頭朝下著地,完成啟動引信爆炸等一系列過程。



除了低阻炸彈,還有一種高大上的彈藥也通常配置有降落傘,這就是傳說中的末敏彈藥。末敏彈的母彈在彈道末端釋放出子彈後,子彈內部的掃描器要先對目標情況進行掃描然後才能發動攻擊,因此必須留有一定的滯空掃描時間,所以一架用於減緩下降速度的小小降落傘就成了標配。最後一種配備了降落傘的炸彈那就是照明彈,照明彈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戰場照明,除了要求亮度大之外,還有一個硬性指標,那就是足夠的滯空照明時間,所以使用降落傘(吊傘)減少下降速度也成了必要條件。照明彈在到達一定高度後,時間引信啟動,拋射藥將掛著照明炬的吊傘系統拋射出去,然後就在降落過程中照亮戰場,時長能夠達到30秒以上。帶降落傘的炸彈大概就是這些吧,如有不足,歡迎評論補充!


軍武吐槽君


帶著降落傘的炸彈更可怕!具體來說帶降落傘的炸彈,分為低阻力炸彈、末敏彈以及需要長時間滯空的特種彈。下面一一來說明。


一、低阻力炸彈。

低阻力炸彈顧名思義就是空氣阻力小的航空炸彈,採用流線型的設計,和普通炸彈的最大區別就是長度和直徑的比例大幅增加,普通炸彈3比5,低阻力炸彈達到7比8,看起來修長的外觀,這也是要適合高速戰機的速度,畢竟普通炸彈阻力過大。

說了這些那麼問題來了,阻力變小了但由於體型等原因,其在投擲後又出現由於空氣升力等的影響,而出現平飛墜落的情況,如此即便落地也不能引爆,只能橫著砸到地面。也正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才出現了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尾部增加摺疊減速尾翼,類似於螺旋槳,但成本較高;另一種就是尾部帶個降落傘,投擲後由於風的原因而打開,這種效果一樣,而且成本較低,所以大多都採用這種方式。

減速後炸彈保持其彈頭向下的狀態,確保絕對引爆和對於爆炸高度的控制。

二、末敏彈。

末敏彈:末,彈道末端;敏,指敏感、在這裡也是指能夠偵測目標並變換彈道;末敏彈就是彈道末端敏感能夠偵測並改變彈道的智能或者說精靈炸彈。末敏彈帶降落傘是為了降低速度,以便偵測到並隨時改變末端彈道來打擊目標和選擇打擊目標的最適合位置。


三、需要長時間滯空的彈類。

這個就很好理解了,比如照明彈,帶個降落傘是為了能夠更多的滯空。有些炸彈是為了適應超低空使用,飛機超低空投擲炸彈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炸彈爆炸的碎片也可能傷著自己,於是增加降落傘就可以延長墜地時間,從而使戰機能夠遠離。

下面這張圖片是人工增雨彈,同樣帶個降落傘。


就是這些,有何看法,評論區見!


冰雹藍天


很簡單,你問的這些東西有個專業點的名詞“減速炸彈”。至於減速炸彈本身,有多種多樣的減速裝置,比方說你圖1中的美軍F-111投擲的減速炸彈,後面拖著的實際上並不能叫做降落傘,其實際構造也確實和降落傘不同,那東西是“Air Inflatable Retarded”,可以叫做充氣式減速器或者減速氣囊。至於問題中後面兩圖裡掛“降落傘”那種,是俄羅斯的減速炸彈,技術水平低、做工比較糙,無處不體現著俄式風格,隨便看看就得了。

圖片放大仔細看看,後面的減速氣囊與降落傘/減速傘差別還是很大的,細節之處見實力,從一枚小小的減速炸彈做起。至於這些裝置是幹什麼的,從減速炸彈的名字裡就能看出來,當然降低航空炸彈的降落速度,同時兼具提升炸彈尾部阻力,矯正彈頭垂直落地的功能。

再說一遍,絕大部分這種炸彈後面不是降落傘,是一個四角開口的充氣氣囊,掛降落傘的的確是技術水平低或者說白了“沒錢沒技術”的體現。

減速炸彈的誕生

減速炸彈的誕生,說來也蠻尷尬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低空近距支援戰術飛機投放航空炸彈的自傷問題”,簡單說就是低空/超低空投彈,不想炸到自己。比方說,一枚老式100bl航空炸彈,裝藥大約25公斤作用,觸地爆炸後的衝擊波殺傷範圍雖然只有12米左右,但是爆破片殺傷距離卻高達913米,其中大約30%左右的爆破片會指向戰機方向,對於低空投彈的戰機來說具有很大的威脅。

那麼你就想吧,像上圖這樣執行低空/超低空水平地毯式轟炸的戰機,如果不掛減速炸彈,那爆破片殺傷對自己來說可叫一個酸爽,搞不好就把自己炸沒了。常規航空炸彈低空投擲到觸地之間的飛行時間很短,載機很難及時脫離到安全距離,就算個別炸彈安裝了延時引信,也有可能因為觸地夾角過小產生跳彈,反彈到空中爆炸,這樣的空爆威脅對載機的威脅更大。二戰期間因為低空投彈自傷的事故絕不在少數。

二戰結束以後,進入冷戰時期噴氣式飛機得到了長足發展,為了應對防空技術的進步,低空/超低空投彈更是成為重要的戰術手段。航空炸彈為了適應高速飛機外部掛載使用的需要,普遍採用了減速效果幾乎沒有的“低阻外形”,低阻炸彈在低空水平投擲時的前飛速度很快,空中依靠慣性飛行的時間有很短,很難有時間調整觸地角度,更容易發生跳彈,所以低空高速水平投擲和低阻炸彈的結合,更是大幅度提高了載機被誤傷的風險,所以

為了確保低空水平高速投彈體系的安全,保障載機脫離到安全距離的時間、降低跳彈率等需求,減速炸彈技術得到了長足發展。

減速炸彈的幾種減速裝置

首先,就是題目中所問的那種真正“掛降落傘”的減速炸彈,這種彈是真的有,但都屬於比較老舊的技術,一開始前蘇聯、法國等開發的減速炸彈都是用的降落傘,甚至蘇聯的減速炸彈還是用的“高阻炸彈”的彈體,取消彈道環,加裝減速傘艙的辦法做出的FAB-250/500SHL減速航空炸彈。但是,很快歐美等國就發現,常規降落傘/減速傘受氣流乾擾影響過大,命中誤差極不理想,紛紛放棄降落傘式結構,只有蘇聯的傳承者俄羅斯時至今日,依然在用這種減速結構,著實不容易啊,半個世紀的差距(見下圖)。

美國的減速炸彈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蛇眼”系列,該系列的減速炸彈以MK-81低阻彈體為基礎,結合MK-14/15機械減速尾翼,製成減速炸彈。該系列炸彈實現了減速裝置的模塊化通用,彈尾的減速裝置可以在MK系列低阻航空炸彈中通用,裝上即為減速炸彈,拆掉就可變回普通低阻航彈。

這種減速裝置由連接彈體的中央支撐杆和4片穩定翼葉組成,翼葉與支撐杆通過銷軸式摺頁連接,具體如下圖:

此類減速炸彈在低空高速水平投擲後,保險銷會脫離固定器,4片翼葉在支撐杆後呈花瓣狀打開,展開的翼葉為航空炸彈提供阻力減速,並且即使在超低空投擲過程中,減速不夠充分,炸彈觸底角度仍然過小,堅固的翼葉也會形成類似鏟地減速的效果防止跳彈。

至於美國的另外一種減速裝置,就是我們上文所說的減速氣囊,使用目的都一樣,只不過減速效果更好,比降落傘式受氣流擾動干擾更小,投彈精度更高罷了,就不再贅述了。


裝備空間


我們一般在影視資料或戰場紀錄片中,能夠看到兩種外形的自由落體炸彈,一種是採用水滴狀設計的炸彈。這種炸彈在自由落體過程中會以極快的速度墜落到地面,但是由於其設計風阻巨大,所以一般是重型轟炸機收納在彈倉中進行投放。還有一種炸彈則是我們這次說的炸彈了,這種炸彈的形狀一般來說與導彈差不多,其彈體又細又長,能夠作為戰機的外掛武器掛載在武器掛架上,而這種導彈後面的減速裝置,就是為了強行讓這種彈體呈現頭重腳輕的情況,這樣炸彈才能相對垂直的落在目標點上。

而炸彈的減速傘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防止己方飛機受到投彈的影響。空中投擲的一些炸彈威力是很大的, 如果戰機來不及逃跑,就會被炸彈的衝擊波所波及,輕者飛行姿態受到影響,重則直接被炸傷或者是炸燬,正因如此,人們才要刻意延長炸彈落地的時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為其加裝減速傘或者是減速氣囊了。

最常使用減速傘的除了一般的常規炸彈外,最有名的就要數空投的核彈了,事實上,幾乎所有空投的自由落體核彈都需要加裝減速傘。除了上面兩個原因之外,減速傘能夠使得核彈的著彈點更精確,而且許多核彈為了增大其爆炸範圍,是需要在空中引爆的,這就必須要依賴減速傘了,例如美軍在二戰中對廣島投擲的兩萬噸當量的核彈“小男孩”就使用了減速傘的設計,當時廣島的倖存目擊者也證實了此事,否則以但是B-29螺旋槳轟炸機的飛行速度,是很難逃脫核彈的攻擊範圍的。

另一個案例是前蘇聯時期著名的沙皇炸彈,也就是前蘇聯研製的5000萬噸當量的氫彈,也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人造爆炸物。這枚可怕的武器不僅擁有巨大的身形,其減速傘更是擁有將近一噸的重量。不僅如此,為了順利打開這個巨大的減速傘,沙皇炸彈在減速傘之外還專門配備了牽引出減速傘的牽引傘,最終實驗進行的非常順利,辛虧這個巨大的減速傘讓這枚炸彈在188秒後才引爆,讓當時投擲這枚核武器的圖-95轟炸機能夠順利的離開,沙皇炸彈爆炸後,其蘑菇雲高達60公里,比珠穆朗瑪峰還高7倍多,幸虧減速傘打開的過程非常順利,否則連投彈的飛機都跑不了。

事實上,不僅僅是炸彈,許多飛機,小到殲-10戰鬥機,大到美軍的B-52重型轟炸機,也都配備有減速傘,蘇-27戰鬥機在配備減速傘的同時,其機背上還有一個減速板。許多人造衛星和太空艙等等返回大氣層時,也會使用減速傘,其道理大同小異,都是要減緩目標的速度,穩定目標的飛行軌跡,雖然這種純物理的方法道理很簡單,但是在戰場上卻是最簡單有效,也是最難以被幹擾的一種手段。


戰甲裝研菌


一些細心的人會發現,現代戰鬥機在剛剛投下炸彈的時候,炸彈的尾部會出現一個較小的降落傘,這個降落傘在炸彈降落一段距離後就會消失。關於這個降落傘的用途,一些人認為這是飛機在低空投彈的時候為了防止被炸彈的衝擊波誤傷,專門用降落傘來減緩炸彈的下降速度。這個說法並不錯誤,但也不完全正確。在低空投擲高爆炸彈和投擲核彈的時候,降落傘的確起到了延緩爆炸時間的作用,但是在高空投彈和投擲威力較小的戰術炸彈的時候,炸彈上的降落傘就不再起到延緩爆炸時間的作用。


在現代化戰爭中,除了重型轟炸機和戰略轟炸機之外,大部分戰機投放的炸彈都屬於小當量的戰術性炸彈。這些炸彈上之所以會出現降落傘,主要目的是為了調整炸彈的飛行角度。炸彈根據形狀的不同,分為低阻炸彈和高阻炸彈。高阻炸彈的彈體短粗,在投放的時候空氣阻力較大,能夠通過彈體自身的重量來調節落地的角度。二戰時期大部分炸彈都是高阻炸彈,當時的炸彈大多都是放置在彈倉內的,使用高阻炸彈可以節約空間,增加投彈量。

然後在二戰結束後,戰機的飛行速度越來越快,多用途戰鬥機逐漸取代了轟炸機的地位,戰機上的攻擊性炸彈都是懸掛在武器掛架上。高阻炸彈的外觀短粗,在飛行的過程中會造成較大的空氣阻力,影響飛機的飛行速度和續航時間。因此在二戰後,炸彈的形狀都造得比較細長,這種細長的炸彈就是低阻炸彈。

低阻炸彈的優點是在飛行的過程中不會給飛機造成太大的阻力,缺點是投彈的時候不容易控制,很可能會偏離目標。為了更好的控制低阻炸彈,人們在設計低阻炸彈的時候都會在炸彈的尾部加裝一個減阻裝置,這個裝置一般就是我們常見的小型降落傘。這個小型降落傘的作用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防止低阻炸彈偏離目標,另一個是保證低阻炸彈的爆炸引擎能夠正對地面。

低阻炸彈的爆炸引擎一般設計在彈頭上,由於低阻炸彈在空中容易失控,如果不加以控制,低阻炸彈很可能會橫向落地或者反向落地,這樣低阻炸彈就有可能不爆炸。而加裝降落傘可以保證炸彈的彈頭朝下,在落地的時候準確無誤的擊中目標,並且發生爆炸。現代炸彈在降落傘的使用上非常的靈活,有的炸彈在剛剛投彈的時候打開降落傘,降落一段距離後炸彈尾部的火焰會自動燒燬降落傘,在調節角度的同時,還能保證炸彈的降落速度。


軍武小咖


在軍事武裝中有很多種炸彈投擲後都有減速傘,也被稱為“減速炸彈”。一起來看看吧!

最典型的就是“低阻炸彈”!

“低阻炸彈”主要是區別於我們平常所見到的外形圓滾滾的“高阻炸彈”。高阻炸彈因為彈頭較重並且加裝了彈道環,因此在被空投以後,重心向下,能夠迅速彈頭朝下,命中目標。二戰後,用於投放炸彈的主力戰機——戰鬥轟炸機,進化成了超音速飛機,並且採用外置掛架掛載炸彈,高阻炸彈胖胖的外形阻力太大,嚴重影響飛機氣動佈局和飛行安全,於是順理成章誕生了低阻炸彈。



這種炸彈採用長徑較大的細長外形,減少阻力,利於外掛(戰機掛載),但是也產生了一個天生的缺點,那就是細長均勻導致與巡航導彈一樣,在高空會產生一定的升力,彈體始終呈水平飛行,如果不加干擾,彈體落地就相當於打水漂,彈頭不能觸地,就不能觸發引線,這無疑與是給敵人送裝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現代的低阻炸彈會在尾配備增阻裝置,比如減速彈翼,減速氣囊,還有就是題主提到的尾式降落傘。有了這些裝置後,低阻炸彈飛行水平速度就會迅速下降,從而使彈頭朝下著地。觸發引線爆炸。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延緩時間,讓戰機有安全距離,不採取一些減速措施,低空超低空投放的炸彈在落地爆炸時,就有可能處於戰機正下方,爆炸的碎片與衝擊波就會傷及戰機。有了減速裝置,使炸彈投出去迅速減緩速度在戰機身後一定距離上,保證爆炸時戰機安全。


風雪二頭


兔哥回答;戰鬥機或轟炸機投擲航空炸彈有時炸彈尾部會帶一個小降落傘。而投擲核彈的空投過程中也都帶有一個降落傘,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和投擲的安全和精度有關係,下面,兔哥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降落傘的作用。

(一)降低炸彈的落地速度;現代的航空炸彈和早期的航彈有所不同同。航彈也就是從飛機上空投的炸彈,有高阻炸彈和低阻炸彈之分。高阻炸彈就是具有高的飛行阻力,這種炸彈的彈體都是短粗型的,並且在頭部還加裝一個阻力環,作用就是增加炸彈落地過程中和空氣產生的磨擦阻力,能使炸彈的落地速度變慢,而且尾部有穩定器,保證炸彈落地的垂直度,防止彈體橫置無法使用前部引信起爆炸彈。另一種就是低阻炸彈,低阻炸彈的彈型採用流線型結構,彈型細長,降落時受空氣阻力小,下降速度快。低阻炸彈和高阻炸彈比,由於空氣阻力小,更適合戰鬥機外掛搭載,對戰鬥機的阻力作用要遠低於高阻炸彈,對戰鬥機的飛行比較有利。因此,多為戰鬥轟炸機或多用途戰鬥機在外掛時使用。低阻炸彈的彈種也比較多,除了用於轟炸的普通航空炸彈,還有用來破壞機場跑道的專用炸彈等等。




(二)降落傘的作用;這裡的降落傘就成了阻力傘,它系在低阻炸彈的尾部,戰鬥機投放使,自動打開,使炸彈的空氣阻力加大,使低阻炸彈的下降速度降低,拉長時間。戰鬥機對特定目標轟炸時,為了保證命中精度通常都採用超低空轟炸。而現代戰爭中,戰鬥機超低空突防是一項重要的突防措施,能夠利用雷達的探測死角,利用山體作掩護接近目標,對目標實施突然而精準的打擊。而超低空投彈時,落彈和飛機處於同一個飛行速度,而飛機的高度通常只有幾十米的高度,完全處在炸彈的攻擊範圍內,這樣就很容易造成炸彈誤傷飛機的情況,減速傘的作用就是降低炸彈的飛行速度,使炸彈落後飛機並慢速下落。



(三)炸彈採用減速傘還可以增加落點的準確性,低阻炸彈的質量和減速傘的面積都經過了反覆的實驗,飛機的高度速度能夠使炸彈落點更加準確,只要戰鬥機按照規定的速度、高度突防就可以命中想要命中的目標點。這樣的降落傘也用在其它的彈種上,例如,機載魚雷,為了保證入水角也採用了減速傘。照明彈也利用降落傘來實現下落的慢速性能,增加照明彈的留空然燒時間。空投核彈也採用降落傘投放,即能在最佳的高度爆炸,又不會炸到執行投放任務的飛機,核彈可不是逗著玩的,連跳傘的機會都沒有,末敏彈也是利用降落傘,使末敏彈末端實現對目標的掃描搜索。



總之,減速傘的作用就是以減速為主,保持精度和投放安全的一個重要的措施,是戰鬥機投放低阻炸彈的重要安全和投放技術保障。減速傘也被廣泛應用於其它需要傘投的彈藥上。


以上是兔哥個人的觀點,歡送大家探討評論,指正。歡迎關注兔哥,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帶降落傘的應該是空爆彈,減速在空中爆炸,或者是減速便於精準打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