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在某小品裡曾經看到一個關於鬥地主的梗:4個2帶倆大王出去了!

不錯,這也可以贏牌。可是,哥們你本來可以贏得更多啊!

看完2019年韓國壓軸災難動作大片《白頭山》,我就是這樣的感受。本來已經有了大片氣象,可終究還是差了那麼一口氣。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華麗麗的卡司,王炸組合

影片劇情說起來比較簡單:白頭山(我國稱長白山)火山噴發,引發強烈地震,而且還會繼續發生強震,半島即將遭遇滅頂之災。韓朝雙方特工隊員聯手,用核彈引流白頭山之下的熔岩,挽救了半島。

作為一部災難片,這劇情聽起來還是挺吊人胃口的。

更加華麗麗的是強大的卡司,堪稱王炸組合。

忠武路兩個大神李秉憲、河正宇組成“雙箭頭”,擔綱男一、男二。李秉憲飾演朝鮮特工李俊平,河正宇出演韓國拆彈專家、大尉趙仁昌。二人在劇中相愛相殺。

韓國“最能打的男人”馬東錫不再揮拳頭,而是出演地質學教授姜鳳來。這是一個“吹哨人”,也是核彈引流白頭山熔岩的總策劃。

“國民初戀”裴秀智出演趙大尉懷孕的妻子,即將臨盆生產。

青龍獎最佳女配全慧珍,出演青瓦臺民政首席秘書。

李秉憲的妻子、片中一個打醬油角色,竟是柏林影后全度妍客串!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兩位導演李海準、金丙書,前者是《金氏漂流記》的導演,豆瓣評分8.3;後者執導了《絕密跟蹤》,觀影人次超過550萬,韓孝周正式憑藉該片捧起第34屆青龍獎最佳女主角獎 。

影片的出品方,是觀影人次超2600萬的《與神同行》系列片製作公司Dexter Studios。

導演李海準同時擔綱本片編劇,曾表示,這部電影在七八年前就開始構思了,光是打磨劇本就花了3年的時間。

一切看上去都十分美好。這部2019韓國影壇的壓軸之作,早就引影迷伸長了脖子翹首期待。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再牛頒的水手,也挽救不了滿身漏洞的破船

上映後,《白頭山》攻勢十分凌厲。

2019年12月19日上映首日,觀影人數多達45萬,打破韓國曆年12月上映電影開票紀錄!

接下來,上映48小時破100萬觀影人次,72小時破200萬觀影人次,上映6天觀影人次突破了500萬人次,將韓國影史多項紀錄踩在腳下。

但是隨著觀影人次的增多,影片口碑一路下滑。目前豆瓣18920人給出的分數是6.5——對照強大的陣容,這分數打臉打得有點疼。

到底什麼是好電影,就如“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可能英雄所見不同,但起碼得認真地講一個故事吧?

比如,你給我們講“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這麼扯的故事,再華麗的包裝也沒什麼用。

《白頭山》翻車,也是因為劇情太扯了。一艘處處漏洞的破船,水手再牛頒,也挽救不了傾覆的悲催結局。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影片開頭就逗笑我了——

火山引發強烈地震,摩天大樓倒塌……怎麼就倒那麼幾座,其他建築安然無恙?

河正宇開車躲避地震的鏡頭竟然長達幾分鐘!拜託,當年唐山7.8級大地震,23秒的時間,就把一座城市夷為一片廢墟。巧了,導演告訴我,這次白頭山地震也是7.8級。

為避免火山再次噴發引發更加強烈的地震,馬東錫飾演的地質學家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白頭山之下引爆核彈來引流熔岩。這構想,腦回路清奇非俗流。算了,又不是科教電影,這點不計較。

核彈裝在皮卡上咣噹咣噹拉著跑,奔赴白頭山,著實驚到我了。說實話,就算拉的是煤氣罐,都讓人提心吊膽的。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最雷人的是即將臨盤的裴秀智被海嘯裹進海里的一幕。我以為即使不會掛了,差不多也得流產,觸動觀眾淚點。可是,可是……轉眼裴秀智毫髮未損地從海里飄起來了。

編劇在開頭設計了一個小懸念:裴秀智和河正宇相約,等河正宇完成任務後二人在仁川港匯合。這條線,也成為貫穿影片的情節線之一。但是這樣的懸念,對於和無數爛片鬥智鬥勇的觀眾不成立,老司機幾乎都猜到了:他們不會碼頭相見的,最圓滿的結局不過是劫後重生。

這確定是打磨了三年的劇本?

一鍋東北亂燉,算不上硬菜,但滋味也夠足

儘管槽點滿滿,但《白頭山》還是值得花上130分鐘看一看的。影片不僅在韓國本土票房不俗,登錄新加坡等地後也是風頭無兩。豆瓣評分低,和觀眾群體有關。

看點之一:星光熠熠,互飆演技

李秉憲+河正宇+馬東錫+裴秀智這樣的王炸組合,如果再沒有一點票房號召力,那麼兩位導演可以去跳漢江了。

事實上,各位明星在片中的表現雖然不夠驚豔,但也對得起自己的名號。相對而言,李秉憲飾演的角色更加立體、富有張力;河正宇也算可圈可點,但似乎失去了《恐怖直播》中渾身是戲的光芒;馬東錫自廢武功演起了知識分子,也讓人耳目一新;裴秀智表現中規中矩,不過作為全片顏值擔當,有這張臉就夠了。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看點之二:視覺刺激,酣暢淋漓

作為一部災難動作片,誘惑觀眾走進影院的必殺技,是震撼的災難鏡頭和火爆的動作場面。這方面,《白頭山》沒讓觀眾失望。

轟然倒塌的高樓大廈、沖天而起的岩漿噴發、排山倒海一般的海嘯、廢墟遍地的末世景象,這些特效必須要說,點贊思密達。

火爆槍戰、瘋狂飆車、貼身肉搏、密室逃亡,驚險刺激,看起來十分過癮。

據說這部片子的成本只有200億韓幣,摺合人民幣大約是1.16億元。而當年的《唐山大地震》,投資1.2億元,災難鏡頭不過開頭那麼一丟丟。不得不說,韓國人花小錢幹成了大事。


王炸組合,讓《白頭山》玩殘了


看點之三:張弛有度,體驗豐富

《白頭山》的編導,在緊張刺激又曲折迷離的劇情裡,加入了不少輕鬆甚至搞笑的元素,緩解觀眾的觀影情緒,帶來了更為豐富的觀影體驗。

比如,核彈引流岩漿的成功率低至3.48%,總統自嘲“和我支持率差不多”。黑自己的政府,韓國電影人從來都是認真的。

比如,“吹哨人”馬東錫想跑路,全慧珍拿出了“冠冕堂皇”的阻止理由:校長涉嫌貪汙,“參考人”必須留下配合調查。

又比如,李俊平途中逃跑,居然是趁著拉屎迷惑了韓國豬隊友。這橋段,恍惚香港電影無厘頭搞笑附體。

片中搞笑的小橋段和臺詞比比皆是,相當於看災難動作片附贈喜劇片。

看點之四:敏感題材,大膽觸及

半島分裂是大韓民族的心理創傷,戰後的韓國雖然崛起為經濟強國,但戰時指揮權仍然掌握在駐韓美軍手裡,某種程度上韓國仍然稱不上獨立自主國家。這種悲愴心理在韓國電影中屢屢觸及,並能激起韓國電影觀眾的強烈共鳴。這部片子同樣融入了南北關係、韓美關係等政治性元素。因為觀眾群體立場不同,影片在韓國掀起觀影熱潮,而在豆瓣評分卻悽慘慘。

總結:這部影片活像一鍋東北亂燉,縱然料很足,但終究算不上一道硬菜,不過滋味也算濃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