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兒一般給剛出生的小孩子多少壓歲錢?尤其是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

趙纓


我家外孫今年剛過第一個年,而我正好是1月份退休了,第一個月的退休金全給外孫做壓歲錢了,這也是個紀念吧,紀念我第一個月工資去哪裡了[捂臉][捂臉][捂臉](預發工資2200元)


青柳霞雲


長輩一般給剛出生的寶寶多少壓歲錢?

長輩,尤其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給剛出生的寶寶多少壓歲錢合適?給與不給、給多給少都合適。



因為十里不同鄉,因為各自家庭環境不同,所以無論長輩怎麼樣表達自己的心情都合適。

我的大寶出生了,是女兒。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大家庭裡,不要說有壓歲錢,不給白眼就已經是萬幸了。

小小的寶貝怕突然的聲音,偏偏就有粗心的爺爺“哐”地一聲,把門踢開,再重重地關門。把這寶貝嚇得哭到嘶啞,不停抽泣。

和寶爸溝通,去提醒提醒爺爺,聲音小點。奶奶的細長音就飄過來了,“你爸這脾氣,多少年了,你不知道啊?人家說啥就是啥!你怎麼這麼聽她的話呢?!”

哪裡有什麼道理可講?別說壓歲錢,能安心地過自己的日子也行啊!



閨蜜的女兒比我的女兒小45天,我出了月子不久,她也坐月子了。

按照當地的習俗,我是在她女兒出生三天時(也就是三日)去看望她們母女的。

那時的她平躺在床上,歪著頭和我說話。

她的婆婆進來了,端著一碗剝了皮的熟雞蛋,放到她的枕頭前。

她的婆婆把床上的小不點兒輕輕地挪挪位置,又搬過幾個枕頭,幫著我的閨蜜坐起來。

“行,就這樣半躺半坐地,咱們吃飯也方便,你們說話也方便。”

她的婆婆輕手輕腳地、利索地進出了好幾次,總算安排齊了閨蜜的飯桌。

後來我才知道,從小失去母親的閨蜜,遇到了親媽似的好婆婆,不但裡裡外外幫閨蜜安排的妥貼,還給閨蜜的女兒封了一個兩千元的大包。

其實,真的不用計較太多。福往福來、愛出愛返。在與長輩相處的某個時期,不用嘴說,我們的腳丈量的可能就是紅包、親情的重量。



木頭寶媽和你共同關注孩子,家庭。


木頭寶媽474


我們沒有在乎過老人給孩子的壓歲錢,必定雙方父母老了,也沒有退休工資,平時的開銷還需要子女來支付,你要他的幹嘛?

孩子兩歲時,年初四去孩子的姥姥家,飯孬飯好不在乎,只要吃飽就好,飯後,坐哪說了一會話,臨走時,孩子姥姥給孩子壓歲錢,用個黑色方面袋裝的,一大包,當時感覺要不得,太多了,可是抵不過孩子姥姥,接過來打開一看,都是一塊兩塊的零錢,當時我就笑了,但沒有取笑的意思……老婆知道後,說到,媽呀,我年前給你2000元過年,年後買了那麼多東西,你就不能掏給孩子一張“小紅魚”,我在老婆旁邊扯著她衣服沒讓她說下去……

回家的路上,老婆說,我不在乎錢多少,一百二百都行,不給孩子也不會說什麼,你說我媽拿一把零錢打發誰,以後孩子長大怎麼想,本身美好的回憶,變成一把零錢,自那以後,再也沒有要過孩子姥姥的壓歲錢……必定老人在農村不容易,還需要我們照顧她的衣食住行,


臭小子的春天


寶寶的壓歲錢作為老人還是要給的,孩子過年就盼望收個壓歲錢,我家女寶,寶寶出生姥姥姥爺給了5000,我有個弟還小,作為第一個孩子,就給多了,爺爺奶奶這邊也是第一個孫子輩的,一分錢沒給孩子,當時考慮可能不是過年呢,爺爺奶奶沒給沒什麼,今年這個過年孩子一週了,爺爺奶奶照樣沒給壓歲錢,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可能是重男輕女嚴重吧,因為這個還私下問老公了,老公說老人還等著給他們錢呢,個人感覺養老和孩子壓歲錢不是一回事啊,😯。


愛尚雲朵


爺爺,奶奶,大概兩千吧。現在自家小孩金貴又少。平時給個奶粉錢,每月二千到三千。姥姥姥爺,一千到兩千,買點玩具衣物吃的啥的。平時過生日多少給點。給多了沒必要,會慣壞的。有困難就會全力幫。現在養個小孩費用大。吃用穿培養,還會鬧小毛病,兩個人,一個人要照顧小孩幾年沒機會掙錢,一個又年輕,又掙不多。也就全靠爺爺奶奶扶持。姥姥這邊只是看女兒難過就會幫襯的,過的去,就不問事。


麥知南


得看老人的經濟狀況,我家孩子我孃家父母給了六百,我公婆給了一百,我對這些倒是不在乎,我孃家條件比婆家條件好些。我公婆地地道道的農民,收入也不多,我覺得就算人家有心也真的拿不出太多,所以沒必要在乎老人給了多少,給多少都是老人的一點心意


小小棉花糖0127


姥姥姥爺、爺爺奶奶自然是給的最多的了,畢竟是親孫子、親外孫輩。更何況是剛出生的小孩子。

我覺得現在很多家庭,姥姥和姥爺反倒是唱主角了,比如,嫁娶的時候,女方家陪送嫁妝多(送房子、車子、幣子都陰)、看孩子的時候是姥姥姥爺看,爺爺奶奶靠邊站了。這個壓歲錢姥姥比奶奶給的多的,估計佔多數。

現在孩子的姓什麼無所謂,隨男方還是隨女方,現在拼的是夫妻二人的家庭,結婚的時候,男方和女方家的父母往臺上一站的時候,就開始拼了。所以,到了孩子出生的時候,開始拼紅包壓歲錢。

我周圍的朋友或同事,對婆婆家不滿的佔多數,不給看孩子的,不給孩子錢的,反倒是孃家出力很多,所以,剛出生的孩子,我覺得雙方長輩兒怎麼的也給個整數吧?一萬塊。

剛出生給一萬塊錢,不多的,這麼說,如果雙方長輩兒一起照看孩子,壓歲錢多少無所謂,如果,一方不能照看孩子,特別是男方家奶奶不能看孩子的話,那麼,就應該多給點壓歲錢,不出力出錢唄。

至於女方的姥姥姥爺,多少壓歲錢都可以,因為畢竟孩子是隨男方家姓,條件好就多給,條件不好就少給。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我是月亮姐姐Nancy,感謝友友們的精彩評論、熱情點贊、溫馨關注!(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月亮姐姐Nancy


我認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給剛出生的嬰兒壓歲錢,沒有定數。家裡條件好的,多給一些,條件不好的,少給一些。具體多少,十里鄉俗不同,不必完全跟風雷同。

現在條件好了,生孩子添人口是喜事。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孩子是隔輩親,心中的高興自然溢於言表。

男女雙方母親,除了輪換招呼服侍產婦外,女方家還要看月子,看十天,看半月,然後就是看滿月。看十天、看半月,主要是看望產婦,送的禮物也都是產婦適合的營養補品。

滿月則主要是嬰兒用品。除普通的嬰兒衣物外,主要是金銀鎖、手琢、玉石等物。

孩子第一年,外公外婆除了送長命富貴燈,表示吉祥祝福外,還要給孩子壓歲錢。當然,孩子的父母、爺爺奶奶也都會給孩子壓歲錢。按我國習俗,給孩子壓歲,讓孩子健康成長。

我外孫出生幾天,就正好過年。女兒、女婿請月嫂照顧嬰兒和產婦,不用我服侍操心。於是,我就做了8條嬰兒被褥,又做了嬰兒需要的尿墊,給㚈孫一個萬元大紅包,作為壓歲錢。至於爺爺奶奶給多少,是他們的心意,我沒有問。

按常理,他們也都是退休幹部,経濟情況與我差不多,又不照看孩子,想必和我差不多吧。

我想,老一輩給孩子壓歲錢,主要體現老輩人對小輩人的期望祝福。壓歲錢的多少,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收入情況,並不是越多越好。第二年,我僅給了幾百元的吉祥數字,表示萬事順意。

另外,一般來說,二胎的壓歲錢也不如一胎給的多。不是輕視二胎,而是習慣。想想看,如果十個孩子,個個送萬元,除了富翁,誰能承受得了。作為普通退休職工,我們當然從心裡愛自己的孫子、㚈孫,但自己七老八十,年老體衰,總還要生活吧。

因此,壓歲錢,錢不在多,而在於長輩對晚輩的那份親情關懷。


李梅6613


給出生的寶寶喜錢是盼望寶寶健康成長,不是對老人道德綁架的理由。

對於長輩來說,他有一百萬給孩子一萬,和他有一萬給孩子一千能一樣嗎?但是心意是相同的。

有的老人會因為孫子孫女的關係也會有差別對待,那又怎樣?我自己生的娃,不缺那三千五千的,給,高興的接著,不給,也不給他甩臉子。人心都有一杆秤,半斤八兩心裡都是有數的。

再有南北方文化差異也比較大,南方好像是長輩給紅包都不會很多,講究的是個吉利。

北方攀比比較嚴重,可能會多一點,少則千兒八百,多則萬兒八千,也沒個定數,家庭情況也不一樣,實在沒辦法統一。

我生大寶的時候,公婆沒拿錢,父母掏了幾百,生二寶的時候,公婆拿了五千,父母拿了八千,我都退回了一千,這算是比較高的了,主要是生二寶的時候身體不好,沒有堅持上班,父母怕我平時有困難,變相的補貼我呢!

所以我覺得,給多少都代表著長輩對孩子的美好願望,總是一件喜事,大家高興就好!

我是碌碌無為倆寶媽,專注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隨時留言探討。


碌碌無為倆寶媽


  1. 壓歲錢是春節的習俗之一,有些地方年夜飯吃完後或者大年初一由長輩分給孩子們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
  2.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3. 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同時代表著長輩對晚輩的深切關懷和愛意。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給剛出生的小孩多少壓歲錢主要還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來決定的,相對來說,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肯定要比別的親戚長輩們給的錢要多。壓歲錢表達的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對寶寶的祝福和呵護,是美好祝願,是心意,不必太在意金額多少。

我兒子剛出生後,每年過年姥姥姥爺給2000元的壓歲錢,爺爺奶奶給200元的壓歲錢,相對來說,我父母的經濟條件比婆家的經濟條件要好,但是他們同樣都很疼愛我兒子。



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給孩子壓歲錢注意事項:

1.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經濟能力範圍內

有些奶奶姥姥為了攀比或者為了面子,使勁的抬高壓歲錢,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使壓歲錢成為一種負擔,這種做法不恰當,也失去了給孩子壓歲錢的初衷和意義。

2.不公平

有些爺爺奶奶給自己的孫子壓歲啥多,認為是自己家的人,肥水不流外人田;有的爺爺奶奶給外孫壓歲錢多,心疼自己的女兒。總之各種各樣的理由,給孩子的壓歲錢金額不一樣,這樣的做法也要不得,孩子知道自己壓歲錢沒有哥哥姐姐的多,會產生情緒,認為是不是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不愛自己等之類的想法。



3.父母要教會孩子的感恩心理

不管收到多少壓歲錢,都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心理,感謝爺爺奶奶姥爺姥姥,而不是懷有不滿和攀比之心,認為自己的爺爺沒有同學爺爺給的錢多,說爺爺小氣之類的話。懂得感恩的人,才會幸福知足,才會好運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