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東北吉、黑兩省的抗日軍,於一九三三年初在日本侵華關東軍優勢兵力的壓迫下,與李杜、馬占山等將領失去聯繫;經過多方面的探聽,並派人到蘇聯國境聯繫,始悉他們已進入蘇聯國境。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抗日軍的將士們在東北人民大力支持下,歷盡難以想象的千辛萬苦,同殘暴的日寇進行了英勇頑強的鬥爭;而李杜、馬占山等將領竟不作任何佈置安排,貿然進入蘇境,這對抗日軍的士氣起了很壞的影響。因此,在敵人強大兵力圍攻夾擊、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抗日軍內部產生了動搖和分裂現象。除了有一部分化成小股,分散開來繼續打游擊,並於一九三四年底除李延祿所領導的抗日聯軍以外,其餘大部分抗日軍都陸續進入蘇境。

抗日軍進入蘇聯後,即向蘇方當局要求晤見李、馬等將領,但據蘇方派來代表說,李杜、馬占山、蘇炳文、王德林等均巳乘飛機去上海。全體將士對李、馬等這種拋棄抗日軍於不顧的行為甚表不滿,並提出仍從原道回國繼續抗日的要求。經蘇方解釋,這樣做法對雙方都不利,只有等候中國政府安排,叫大家安心休息。以後抗日軍又曾多次請蘇方轉達早日回國繼續抗日的請求,終於一九三三年四月盼到國國的消息。全體將士乃由伯力分乘火車經西伯利亞、赤塔、伊爾庫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等地,在阿亞古斯下了火車,換乘汽車到達中國的新疆塔城。進入蘇境的抗日軍,除傷病員暫留蘇境各醫院治療外,全部由蘇方分八批交新疆塔城地方政府接收。

抗日軍和隨軍家屬在蘇境內停留休息期間,受到蘇聯政府的關懷及工作入員的熱情照顧。尤其是傷病員在蘇聯醫護入員的細心治療和看護下都很快地恢復了健康,陸續回到國內。這是抗日軍全體將士對蘇聯政府和人民永遠不能忘懷的。

一九三三年夏季,第一批由蘇聯回國的抗日軍由黑龍江省抗日救國軍十五旅旅長鄭潤成率領,到達新疆的省會迪化(即現在的烏魯木齊)。先後由蘇聯假道進入新疆的抗日軍共計八批,包括家屬在內,總計約三萬人。其中除吉林抗日自衛軍二十六旅由旅長王孝芝率領到達伊犁外,其餘均進入迪化、昌吉、呼圖壁、綏來一帶,擬稍事休息即續行東進入關,繼續抗日。這是當時全體抗日軍的一致要求和願望。

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東北抗日義勇軍

當抗日軍第一批進入新疆的省會迪化時,正值新疆爆發了“四一二政變”。

原來新疆省主席兼新疆邊防督辦金樹仁,自一九二八年盜取了新疆的統治權後,對新疆各民族的壓迫、剝削欺騙和奴役,以及政治的腐敗貪汙,較前更為猛烈。金樹仁所援引的河州同鄉和親信黨材驕橫跋扈,助桀為虐。當時新疆各民族人民形容金的這些爪牙說“早晨學會河州話,晚上就把洋刀挎”;又說:“只要學會河州話,一任縣長滿載歸”。他們強種強佔人民土地、霸佔強娶維族婦女等等非法行為,激起新疆地方民族對金樹仁政權的反對和仇恨。一九三一年首先在哈密爆發民變,各地相繼而起,星火燎原,蔓於全疆。其中有自發性的農民起義,也有藉機企圖使新疆脫離中國版圖的陰謀活動。如留學土耳其歸來的喀什沙比提大毛拉披著宗教外衣,利用宗教關係,在喀什組織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自稱國務總理,擁兵喀什,攻陷阿克蘇,佔領庫車。又如和田的夏滿素爾在英帝國主義者扶植和唆使下,在和田組織回教國,自稱和田王,盤踞和田,進攻巴楚,佔領莎車。和加尼牙孜與堯樂博斯盤踞哈密,勾結甘肅河西的國民黨軍三十六師(回民軍)馬仲英進兵新疆,佔領焉耆,隨後馬仲英又與和加尼牙孜因爭奪權利而分裂。這些地方統治者們假借推翻金樹仁政權的機會,互相爭奪權利,造成新疆各民族互相仇視和殘殺。

當時全疆各地除省會以西縣城尚在金樹仁的控制下以外,南疆、東疆各地縣城全部獨立,交通電訊完全斷絕。金政權的參謀處處長陳中①,久蓄取金而代之的野心,在此情況下認為時機已到,就與航空學校校長李笑天、迪化縣長陶明樾密謀,並聯絡歸化軍②,於一九三三年四月十二日對金樹仁實行政變。金樹仁毫無捍衛之力,並認為大勢巳去,乃倉皇攜眷出走,經昌吉、塔城假道蘇聯,逃往內地,結束了他在新疆的反動統治。

這次政變卻給盛世才造成奪取新疆統治權的機會,以後他把這次政變叫做“四一二革命”。

盛世才是遼寧省開原縣人,出生於大地主官僚的家庭,在日本陸大畢業後,任國民黨政府參謀部作戰科長。一九三0年間,金樹仁為了鞏固其統治政權和鎮壓新疆人民,物色軍事人才,盛世才經人介紹,到達新疆。一九三一年新疆各地人民因不堪金樹仁的殘酷壓榨,發生民變,盛世才乃乘機崛起,成了當時新疆的風雲人物,由參謀擢升參謀長;不久又任前敵總指揮,轉戰各地,頗樹戰功。盛世才借兵權在握之機,又以新疆地處邊陲,就野心勃勃,蓄意伺機當土皇帝。他並大肆拉攏,掌握了當時新疆兵力最強的歸化軍和部分土著部隊,假施寬厚;偽裝禁止民族仇殺,騙得了部隊與人民的信仰。“四一二政變”時,握有兵權的伊犁張培元、阿爾泰山的魏振國及西路指揮陳品修等,均距省會迪化遙遠,消息遲緩,不能派兵來迪救援。唯盛世才在吐魯番聞變,星夜兼程,佔領迪化近郊“一炮成功”,擁兵觀望。發動政變者陳中等鑑於城內秩序紊亂,又以盛世才佔領“一炮成功”,擁兵不動,居心叵測,陳中等乃親臨“一炮成功”,請盛進城維持秩序和討論善後事宜。盛乘機率兵入城,召開臨時會議。歸化軍指揮巴品古特首先提議擁護盛世才為臨時督辦,劉文龍為臨時省主席。另一部分與會者則提議推東北抗日軍將領鄭潤成為臨時督辦。鄭潤成當場表示因系客軍假道新疆,將轉回內地繼續抗日,不能接受斯職,要求當局積極協助解決運輸給養問題,以便早日東進;他並表示擁護盛為臨時督辦。陳中等雖有異議,因懾於盛世才兵權在握,亦不得不表示擁護。

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盛世才

盛世才取得新疆政權未久,馬仲英又由甘肅率其三十六師及幕僚張亞灼、劉佛吾、楊波清等,並有土耳其人凱木耳為其參謀長,再度入新,攻下哈密、木壘縣、古城縣等重要城市,井繼續向迪化方向挺進。盛世才深悉馬仲英精明善戰和馬再度入新的動機,又以省方大局未定,情況複雜,乃以緩兵之計通知馬暫停前進,選派各族有名望的人士與馬進行和談。盛主張馬任南疆綏靖總司令,他自任新疆督辦,意圖與馬平分天下。馬則主張盛為新疆省主席,他為督辦,意在圖謀獨攬兵權。結果雙方意見相距太遠,和議未成。馬仲英率兵巳達孚遠與阜康之間,逼近省城。盛世才急邀東北抗日軍協助,並調動歸化軍全部迎擊馬軍。一九三三年六月間,盛親自出馬,在紫泥泉子與馬部遭遇。當時正值夜間,驟然風雨交加,馬部前後失掉聯絡,自相火拼。盛乘機反攻,一戰而勝。馬放棄了孚遠、古城,退至木壘,翻越天山,佔領了鄯善、吐魯番就地整訓,待機再戰。

盛世才於紫泥泉子一役戰勝馬仲英,造成他整頓內部的有利機會。那時“四一二政變”發動者陳中不滿於自己的地位,曾假借赴南京報告新疆政變情況的機會,慫恿國民黨政府委派黃慕松為新疆宣慰使。國民黨政府久欲控制新疆,但又限於力量和條件的不足,為了暫時使新疆造成多角關係,便於操縱,就任命伊犁張培元為國民黨的中央第五師師長,命令馬仲英佔領南疆,任命盛世才為新疆督辦。這樣使盛、馬、張的力量互相牽制,他們誰也不能取得新疆整個統治政權,以便將來直接控制全疆。盛世才看透了國民黨對新疆的意圖,於同年七月利用召開軍事會議機會,先將陳中、李笑天、陶明樾三人當場逮捕,立即槍決,並宣佈三人陰謀罪狀,以威脅黃慕松。

盛世才既要獨霸新疆當土皇帝,為了鞏固其已得的政權,並對付有國民黨政府支持、在南疆積極備戰的馬仲英,於是偽裝進步,與蘇聯駐新疆領館聯繫。他提出:(一)澄清吏治,(二)改良司法,(三)整理財政,(四)實行農村救濟,(五)擴大教育,(六)推行自治,(七)實行民族平等,(八)保障信教自由等施政方針,和反帝、和平、建設三大政策,以後又增加民族平等、清廉、親蘇三項,合為六大政策,要求蘇聯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對新疆新政府給以援助。

另一方面盛世才又假借鞏固邊防為名,威脅黃慕松電請國民黨中央將東北抗日軍留在新疆。在七月間,國民黨政府派李杜的副官處長王子耀飛往新疆,宣佈東北抗日軍編為新疆部隊。

為了籠絡抗日軍,收買軍心,盛世才曾多次集合東北抗日軍講話,提出了親蘇反帝、建設西北、收復東北的欺騙口號。當時抗日軍全體將士是受了盛世才的欺騙和矇蔽的。馬仲英欲戰敗盛世才,奪取新疆的政權,窺悉抗日軍不願久羈新疆,乃與伊犁張培元合謀促使抗日軍早日離開新疆,並向抗日軍表示關於運輸及軍需供應等問題他們願意協助解決。抗日軍將領考慮到馬仲英過去兩度進入新疆,所到之處,漢人受其屠殺,甚為殘酷,此次欲協助抗日軍進關,是否出於真心誠意,殊屬可疑。乃抗日軍將領正在研究考慮之際,被盛世才偵悉,即利用宴會機會,藉口與馬仲英在大板城作戰失利,即席將抗日軍將領鄭潤成、楊耀鈞、蘇國、應占斌、楊炳森、李志、徐國光等逮捕,關入監獄,後均於一九三九年左右被秘密處死。鄭潤成系黑龍江省抗日救國軍第十五旅旅長,蘇國系黑龍江省抗日救國軍總部參謀長,楊耀鈞系吉林抗日自衛軍總部參謀長,楊炳森系吉林抗日自衛軍炮兵指揮,李志、徐國光、應占斌等均系吉林抗日自衛軍旅長。

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馬仲英

馬仲英利用盛世才內部分裂和東北抗日軍軍心不安的機會,復於一九三三年冬季與伊犁張培元配合向迪化進攻,幷包圍了迪化。盛世才唯恐抗日軍有變,乃用分散隔離辦法,將部分抗日軍調進城裡,由歸化軍牽制防範,將另一部分抗日軍關在城外,發給少數土炮,配合新疆土著部隊與馬仲英作戰。鏖戰月餘,抗日軍死傷慘重,迪化岌岌可危。嗣經蘇聯派兵救援,始將馬仲英擊敗。馬仲英率所部逃至喀什後,隻身逃到喀什蘇領館,要求保護進入蘇境,並將三十六師殘部交給馬虎山指揮。馬虎山退至和田、向盛世才提出在擁盛的前提下要求保存三十六師番號,軍需供應由和田地方自籌,部隊不歸盛世才直接指揮等條件。張培元在伊犁也被蘇軍擊敗自殺。盛世才乘戰勝餘威,於一九三四年收服了和加尼牙孜,委為新疆省副主席,井委其部屬麻木提為騎兵師師長,和加尼牙孜的其他幕僚委為各廳處的廳長和副廳長等職。盛世才另一個佈置是把堯樂博斯安排在哈密當縣長。但堯的胃口太大,非哈密警備司令不願就範。盛為了穩定局勢,將計就計,委堯為哈密、鎮西(現為巴里坤縣)警備司令。

盛世才為了分散抗日軍的力量,便於直接指揮起見,將抗日軍師旅番號取消,以團為單位,改編為騎兵第八團(駐鄯善),騎兵十二團(駐吐魯番),騎兵十六團(駐鎮西),騎兵二十團(駐古城,現為奇台),騎兵三十八團、騎兵四十團(駐喀什),騎兵第十團(駐焉耆)。一九三七年又混合新疆土著部隊,增編騎兵四十六團(駐且末),四十八團(駐喀什),並編成喀什、和田、阿勒太、塔城四個邊卡大隊,另編炮兵大隊、戰車大隊、工兵隊、通信隊和教導團,均歸盛世才直接指揮。另將抗日軍中有文化程度的青年選入新疆軍官學校、新疆憲警學校學習,並將抗日軍老弱分別撥歸地方機關工作及編入各區警備司令部的警衛連。

盛世才將新疆內外部情況處理後,全疆在形式上已告統一。一九三五年,他將在新疆的德國、瑞土、英、印等外國教堂神父、傳教士等驅逐回國,有的因從事間諜活動便加以逮捕。一九三六年,盛世才禁止在新疆掛國民黨黨旗及國民黨國旗,將國民黨在新疆設立的海關、郵局等機關撤消,人員遣回內地。他並偽裝進步,要求蘇聯派專家顧問等來新協助整理財政、教育、軍事等,改訂學校教科書,命令全疆軍政幹部等學習馬列主義著作,部隊學習蘇聯的軍事學術,並進行各項和平建設事業。那時全疆呈現了穩定狀態。

一九三七年盛世才採用兩面手法,用六大政策作為幌子,製造了一個轟動全疆的“大陰謀暴動案”。他以此為藉口作一次大規模的逮捕,計有省副主席和加尼牙孜、教育廳廳長張馨、財政廳廳長鬍壽康、民政廳長馬紹武、建設廳長鬱文斌和省高級幹部桂芬、馮梁,以及抗日的高級將領劉斌、哈玉良、王孝芝、徐有興、張國祥,王玉庭等,地方上的民族王公喇嘛,蒙族的滿汗王、維族的沙親王、哈族的沙裡福汗,宗教界馬良駿等大阿訇、大毛提,學校校長,軍隊裡的團長,機關裡的處長、行政長、縣長等,歸化軍裡的團長以上的人員共七百餘入。硬說這些人要在慶祝“四一二革命”的機會掀起暴動,顛覆新政府。這一批被逮的人均在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O年先後被秘密處死。

在盛世才製造大陰謀案大肆逮捕的期間,喀什騎兵第四師師長麻木提(和加尼牙孜舊屬,和加尼牙孜被盛世才收服,委為省副主席,和的兵力交與麻木提,編為騎兵第四師轄四個騎兵團,麻木提為師長)率兩個多騎兵團,並與哈密堯樂博斯串通反對盛世才。麻木提率兵至莎車,又與和田三十六師馬虎山(馬仲英的殘部)聯絡一起,馬虎山由和田出兵,在莎車與麻木提會合,攻打喀什。盛世才分兵兩路迎擊,麻木提、馬虎山、堯樂博斯等均因力量不足而失敗。麻木提、馬虎山率小部逃入印度,堯樂博斯攜其家屬逃入關內。事後據盛世才公佈說,麻木提、馬虎山等與英帝國主義勾結謀叛,佔據南疆,並說堯樂博斯自駐哈密後,利用哈密地理條件關係,經常與國民黨聯繫,說堯與麻、馬等叛變,系在英帝國與國民黨指示下進行的。

盛世才自一九三三年奪取新疆政權,到公開投降國民黨、於一九四四年離開新疆的前夕,十年來在新疆連年不斷地製造各種陰謀,大肆逮捕,如馬良駿案、杜重遠案、盛世祺案等等。一九三八年後,連蘇聯、中共派到新疆協助建設事業的工作人員,也都被盛世才製造種種藉口加以逮捕,有的被秘密處死,如中共黨員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等。

一九四O年後,當德國法西斯進攻蘇聯,莫斯科吃緊的時候,盛世才露骨地暴露出來反蘇的兇惡面目。他首先把蘇聯派到新疆協助工作的王寶乾等遣回蘇聯,說這部分人是托洛茨基份子,不宜在新工作,請蘇聯調回處理。同時他把中共派到新疆協助工作人員也誣衊為託派,加以逮捕,並說杜重遠是日本漢奸。盛世才的親兄弟盛世祺由蘇聯紅軍大學畢業回來不久,盛恐怕他在蘇聯學習後思想進步,對自己不利,竟派人將盛世祺刺殺,並且利用這個機會又大逮捕一場,誣稱這些被捕的人“反對督辦,把督辦的親兄弟都殺了”。盛世才為了投降國民黨,消滅他的假親蘇親共的口實,把幾年來在蘇聯培養的留學生及部隊中的政治指導員約千餘人全部逮捕起來,其中絕大部分是東北抗日的軍官和青年進步分子。這部分人被逮捕後沒有一個生還的,全部被盛世才殘殺了。

盛世才這個劊子手統治新疆十多年,到一九四四年他離開新疆時為止,據統計被他殘殺而死的約五萬餘人。他將要離開新疆時,為了把他在新疆與蘇聯、中共的關係及反對國民黨的口實消滅乾淨,每天從監獄提出來成千上萬的人處死。但是這樣還殺不過來,在他上飛機的前兩天,藉口說監獄囚犯暴動,派劊子手包圍了監獄,準備大量汽油要焚燒監獄,想把逮捕的新疆各族各界人們都燒死,幸被張治中先生髮覺制止,這部分人(約一萬多人)才倖免於難。

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張治中

東北抗日軍到達新疆後,在與馬仲英等作戰中傷亡的以及病老而死的,不過五千人,而十年來被盛世才逮捕殺的竟達一萬多人。一九四四年盛世才離開新疆時,國民黨政府接收的新疆部隊,計有騎兵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團、三十八團、四十團、四十六團、四十八團、四個邊卡大隊和通信隊、工兵隊、炮兵團、教導團。這些部隊的官兵,在一九三四年盛世才整編時,東北抗日軍佔80%以上,到了一九四四年國民黨反動派接收時,這些部隊番號未變,但東北抗日軍官兵只佔20%左右,只有個別的佔50%左右,總起來東北抗日軍官兵在這個時候在部隊中不過五千人。另外就是十年來被淘汰下來的老弱殘廢的抗日軍共約二千人,其中有的在地方機關中當個小職員;有的流落各地,以攤販為生;有的當了泥瓦工;也有的流落街頭當乞丐。再下餘的就是被害的抗日軍官兵的家屬們。抗日軍裡還有少數敗類如李溥霖、李英奇等到達新疆後即甘受盛世才利用,在抗日軍中挑撥破壞,當了盛世才的忠實幫兇。這些人後來均隨盛世才離開新疆。以後李溥霖又隨盛世才逃到臺灣;李英奇解放前在北京潛伏,解放後被人民檢舉,解到新疆,經新疆各族人民公審後已被鎮壓。這是東北抗日軍三萬多人到新疆後在盛世才統治時期的遭遇的大概情況。

一九四四年國民黨反動派開始統治新疆,將東北抗日軍又整編了一次:把十六團、二十團及哈密邊卡大隊編為第一師,駐綏來;把十團、十二團及教導團的一部合編為一二八師,駐焉耆;把四十團、四十八團及喀什邊卡大隊合編為騎兵第十二師,駐喀什;把三十八團、四十六團及和田邊卡大隊合編為騎兵第二師,駐莎車、和田。各師師長和部分團長全由國民黨反動派另外委派。各團中的原東北軍軍官大受歧視排擠,有的被迫離職另謀生活,也有的離開新疆,到達甘肅、陝西一帶另謀生活的。

國民黨反動派懷疑抗日軍受了紅色影響很大,加以種種歧視,還逮捕了一些人。它為了瓦解這部分力量,用遣送還鄉的辦法來分散抗日軍。一九四六年東北抗日軍部分官兵約一千五百多人被遣送還鄉,但是實際上國民黨反動派把他們送到蘭州以後,就扔下不管了。

東北抗日義勇軍餘部退入蘇聯後進入新疆 最後的結局如何?

包爾漢

一九四九年初包爾漢當了新疆省主席,領導新疆各族人民爭取和平解放新疆。在新疆被編入國民黨各部隊的東北抗日軍,如劉金泉騎兵團、於學志騎兵團、洪亞東騎兵團、昌生祥騎兵團、王玉昶騎兵團,經過張鳳儀的聯絡與包爾漢主席接上關係,接受包爾漢主席的領導,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實行起義。

這年九月,在全疆人民的支持下,我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神速地打垮了西北馬步芳匪軍,迅速由甘肅向酒泉挺進,使新疆的國民黨反動派武裝部隊進退維谷。他們曾一度要死守迪化,與解放軍頑抗到底,最後不得已時擬在迪化燒殺搶掠後退至喀什,再退到印度。由於包爾漢主席的正確領導和三區革命民族軍的配合,駐在新疆的反動派軍隊始終未能得逞。在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強大壓力下,反動派的高級軍官如騎五軍(青海馬家部隊)軍長馬呈祥、第二軍軍長葉成、師長羅恕仁、鍾祖蔭等認為大勢已去,而且由於部隊中抗日軍的影響,已呼喚不靈,乃不得不放下槍桿,各自離開軍隊,帶少數親信由迪化逃至喀什,由喀什進入印度,轉道香港逃往臺灣。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新疆的東北抗日軍除一部分編入國防軍守衛祖國邊防外,其餘在大生產中都編入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參加生產。幾年來有的把東北的家屬接到新疆,有的已在新疆成立了家庭,他們過著安定幸福的生活,安心於建設租國邊疆,為新疆各族人民服務。

①陳中系國民黨培植留學蘇聯,因行動不軌,被蘇聯驅逐到新疆;後返內地在中央政治學校畢業後,要求重返新疆,任金樹仁的參謀處處長。

②蘇聯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逃到新疆的俄羅斯人(亦稱白俄)被金樹仁組織起來編為歸化軍,任巴品古特為指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