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江誉镠1909年出生在广东南海县,父亲系翰林江太史,他在家中排行十三,成名后拟笔名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这部影片描绘的正是江誉镠一生面对爱情、事业、友情、亲情处处印证以“真”为初心的信念,而在动荡的年代里,这些真挚的感情寄托者相继离他而去,虽仍有亲人和朋友对他不离不弃,但他已对一切失望,情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而他前半生展现出的无与伦比的粤剧才情也就此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诗中的前三句正是化用江誉镠的代表作《心声泪影》《女儿香》《寒江钓雪》《燕归人未归》。而最后一句的一个痴字既道出南海十三郎一生如孩童般的追寻“真”的人生理想,又哀叹他在乱世之中从三十八岁入癫狂到三进精神病院凄凉命运。

人生初遇便是真,百转千回难忘情

江誉镠从小被父亲宠爱,江太史的十二房夫人也都对这个自小失去母亲的十三少疼爱有加。他年少时便表现出对粤剧的极大喜爱,25岁时为当时的粤剧名角薛先生谱写《寒江钓雪》,一炮而红,赢得无数赞誉,成为当时粤剧编剧第一人。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真”是剧本,一往无前,南墙不回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江誉镠作为编剧前往前线劳军,他的剧本激昂壮烈,充满家国情怀, 但观看率上却输给其他鄙俗的演出,他无法理解在这种国家大难之下,为何还有人会创造靡靡之音,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异,引发他强烈的不满,甚至大打出手。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战争告一段落后,江誉镠回到广州,因他坚持创造有情有义的作品,被当时的圈子排挤,长时间没有收入,无奈下,他决定返回南海老家。

命运的安排常常让人感到无奈,人海茫茫,一直独身的江誉镠居然在此时与初恋LILY再相逢,而他已不是风光无限的天才编剧,而是一个一贫如洗的落魄才子。

“真”是初恋,沧海桑田,再难回头

时间回转,1930年江誉镠在香港求学期间对同学的表妹Lily一见钟情,视为真爱。他得知她第二日将会前往上海,匆匆到码头请她留下,但一面之缘显然无法打动Lily,江誉镠在没有行李,没有万全准备,没有通知家人的情况下,毅然登船前往上海。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他的执着终于赢得了Lily的心,他们牵手走过上海的街头的那些甜蜜情景,如影像般留存在他脑海中。可惜在家长的阻拦下,这段短暂的感情就此终结。

Lily被家人安排出国,江誉镠却在上海苦苦寻找她的消息,此时恰逢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江誉镠被困在上海,既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又无法返回香港求学,最后钱财散尽流落街头,并因此被学校除名,两年后赤贫着回到南海,并因为巨大的情伤创造出成名作《寒江钓雪》。

一弯新月,未许人有团圆意。音沉信渺迷乱情丝。踏遍天崖、不移此志。痴心一片付与伊。——出自《寒江钓雪》

时间转回,再次见到Lily的江誉镠想象中Lily离开他另嫁是有苦衷的,

所以他急切地问,你是不是嫁人了?他渴望Lily哪怕流露出一丝“还君明珠双泪垂的”的无奈,却只换来了Lily对她丈夫说一句,我好像在哪见过他?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这无异于一记重锤伤在心口。

人生行至此处,两“真”尽失,失去事业和爱情双重寄托的他,绝望地从奔驰的火车上一跃而下,重伤头部。开始陷入疯癫的后半生。


曾识人间天地真,引为一生遗憾事


疯癫后的江誉镠被家人寻回,因时局动荡,担心他的疯癫招来祸患,家人将他送往香港。在香港流浪期间,他终于清醒,而他重遇亦徒亦友、君子之交的唐涤生后,也唤醒了他对粤剧的热情。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真”是知已,伯牙子期,摔琴绝弦

十三少一炮成名后,狂傲自负,认为没有人可能作他的知音,但他结识了愿为他徒弟的唐涤生。唐涤生才情高敏,往往一经点拨便洞若观火,更可贵的的是他除了才华横溢,更以“文章有价值”的信念,更让十三少对他十分看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三少力劝唐涤生前往香港发展,多多创造出有价值的剧本。

一别经年,再次相逢时,一个是落魄的昔日编剧,一个是如日中天新编剧,但地位名利的调转不能改变他们间的情谊。唐涤生邀请十三少前往观看他的新剧《再世红梅记》,却在当晚突发脑溢血,次日不幸离世。痛失知已,十三少再次陷入疯癫,被送入青山精神病院。

“千万不要自认为是天才,因为真正的天才只有两种结局:要么是像南海十三郎一样早疯,要么是像唐涤生一样早死。”——出自《南海十三少》

唐涤生从1938年第一部粤剧作品《江城解语花》至他1959年去世的二十年间共写了四百四十六个剧本,成为香港著名粤剧剧作家,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

“真”是父爱,事与心违,风树之悲

从香港青山精神病院出院后,十三少拒绝了曾被他代携的侄女梅仙的好意收留,上山至寺庙谋生。此时他人生中的三“真”尽失,唯有父亲江太史是他心中最后的依托。

江太史一生慷慨重义,喜好结交三教九流,江誉镠能成为一代粤曲名家与他的教养不无关系。

江孔殷,自幼家中巨富,擅书法。少时师从康有为,1895年参与公车上书。1904年赴京会试,中恩科入翰林院,人称江太史。

他为官时,官声显著,累任广东候补水师提督,是当时广东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辛亥革命后,卸任从商,1915年,受聘出任英美烟草公司南中国总代理。返居广州后散尽财资,为乡尽力,兴修水利。

日军侵华期间,广州沦陷,他移居香港,并拒绝回粤出任伪广东维持会长。

光复后回到广州,竟只能以卖字为生,1951年广东土改,被农民当成逃亡地主,绝食而亡。

父亲江太史是十三少心中的基石。当从故仆来福口得知这座基石不在,十三少便彻底与这世间断却联系。就此决然下山,漂泊无定,时疯时醒。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情深不寿,强极则辱

南海十三郎对真的追求,贯穿他的一生,他将这些真寄托在“情”之一字上,而他却不知,“情深不寿,强极则辱”。或许他知道,毕竟他的父亲曾对赤贫着从上海回到南海的他说:感情最重要的是量力而行。但他不屑与众生为佯,他偏要撒尽热情,去追寻一个个不可及的梦,追寻乱世中的“真”,终是散尽热情。

后来,在香港与当年的粤剧名角薛先生重逢时曾言到:什么都看太清楚,那是很痛苦的。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1984年,他赤脚死在街头,好心给他赤脚的尸体穿鞋的警察,曾在20年前见过他,那时操着流利英文的他,从情节推断,很可能是清醒的,而呈现疯癫的状态的他却说:我叫雪山白凤凰。

谁还记得他的真名:江誉镠

《说文解字》有解:譽、偁美也,镠:黃金之美

他是载誉人间的金子,也是茫茫天地间一只无处落脚的白凤凰。

凤凰非梧桐不栖,白凤凰却只愿栖息在雪山。

雪山,正是他认为人世间最美好,最纯净的一块净土,承载着他心灵的最后依托。

影片两处出现南海十三郎面对现实时出现幻觉的场景,在他的幻觉里,哪怕不如意都残存美好,其实这已经在预示他已在癫狂的边缘,一个天才的编剧注定要跨越两个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残忍又真实的现实,一个是即便伤感也残存美好的“雪山”。

向前一步天才,退后一步疯子,半疯半醒渡已厄,终是雪山白凤凰。

影片结尾,儿时曾被江誉镠收留过的说书人,遇到一位面貌与江誉镠一样的男子,他年轻气盛手握一件未现世的乐器,狂傲而自信,令人着迷。

这预示着,至真至性天才还会出现,这世间的才华终会寻找到下一位代言人,“真”则生生不息。

而这时代已天翻地覆,新的空气席卷神州,天才终将现世。


初心不改《南海十三郎》:人间不值得,但人间有你


感谢有你。

令这人间不值得,

令这人间很美好。


本文图片截取影片《南海十三郎》,真实人物生平参考百度百科。如有侵权立删。

如果你喜欢本篇文章,请关注我。愿做无尽夜星,可照亮你一刹那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