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空腹血糖5.6,餐後血糖15.6怎麼辦?

雨中淚痕1


醫院會再驗一次餐後血糖,同時做糖化血紅蛋白試驗(A1C)。A1C體現的是過去三個月的血糖水平,5.7%以下為正常,5.7-6.4%以下為糖尿病前期,6.4%以上為糖尿病。

如果A1C的結果在6.4%以上,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然後就是糖尿病管理了。

空腹血糖是說禁食至少8小時以後檢測血糖,5.5 mmol/L(100 mg/dL)以下,7.0 mmol/L(126 mg/dl)以上為糖尿病,兩者之間為糖尿病前期。

餐後血糖是在進餐後2小時檢測血糖,正常標準在7.8 mmol/L (140 mg/dL)以下,10.0 mmol/L(180 mg/dl)以上為糖尿病。

提問所說,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達到糖尿病的程度,為什麼存在這樣的現象?

這是因為有很大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他們往往在進餐後才出現血糖峰值。用體現過去三個月血糖水平的A1C做指標,發現在中國的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中這種情況很常見,多達5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是正常的,

這種原因有可能是吃高碳水化合物的東方飲食造成的,因為血糖來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吃了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使得血糖峰值很高,如果有胰島素耐性的話,餐後兩個小時血糖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這就是典型的2型糖尿病的表現。而空腹的時候,血糖來自肝臟和肌肉中儲存的糖原,不一定有這種大幅度增加的機會,所以無法發現胰島素耐性。

這就是為什麼要檢測餐後血糖的原因,特別是那些有家族糖尿病史、高血壓、高血脂、體重超重和肥胖的人,如果空腹血糖正常的話,不要放鬆警惕,測一下餐後血糖,看看是否異常,以免失去早期發現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機會。

早期發現才有可能早期控制,避免高血糖對健康的損害,避免糖尿病併發症。

早期發現還可以在糖尿病前期的時候通過嚴格控制和自我管理,實現逆轉,避免進展為2型糖尿病。


京虎子


血糖有空腹血糖(也稱為基礎血糖)和餐後血糖組成。基礎血糖是24小時血糖基礎水平,餐後血糖是指進食後2小時左右達到高峰時的血糖。對於一般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目標是4.4-7.0mmol/L,餐後血糖的目標是小於10.0 mmol/L。

如果是空腹血糖比較高,說明患者的總體血糖水平比較高,應該選擇一些能控制總體血糖的藥物,比如二甲雙胍、格列齊特緩釋片(達美康)、格列吡嗪控釋片(瑞易寧)、格列美脲片、羅格列酮、吡格列酮。

若是空腹血糖達標,比如題目這種情況,只是單純餐後血糖比較高,說明總體血糖控制比較好,只是因為胰腺功能調節比較差、飲食結構不合理,造成餐後短時間內血糖急劇升高。這種情況可以從兩方面控制:

1.調整飲食結構,三餐飲食儘可能合理搭配,減少主食的攝入量(一餐控制在1兩大米左右),同時要多吃青菜(多攝入纖維素,可延緩血糖的吸收),保證足夠的蛋白質(維持機體機構,保證各種新陳代謝需要的酶,蛋白質轉化為熱量的時間和碳水化合物不同)。不同的食物轉化血糖的速度不同,合理配餐,避免進食較單一的食物,可避免餐後血糖急劇升高。

2.可以加入一些有利於控制餐後血糖的藥物,比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可以比較有效的控制餐後血糖。但是應該注意藥物的禁忌症,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如果患者肝腎功能重度不全時就建議不要用口服降糖藥,建議直接用胰島素。對於空腹血糖較理想,餐後血糖比較高的情況,適合三餐前注射短效或速效胰島素,晚上注射少量基礎胰島素,可以較平穩的控制血糖。


藥事健康


空腹血糖5.6,餐後血糖15.6,不知道這是僅一次的數值,還是多次都是這樣的數值。因為胰島素的作用,血糖不會無限制的增加,所以可能存在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的問題,或糖尿病。

如果存在“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視物模糊”等症狀,可能就是糖尿病了。

不管怎樣,應該立即去醫院檢查,並遵醫囑。



1、飲食上要重視起來。儘量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葡萄糖轉化的慢,這樣血糖波動更小些,也不容易製造多餘的脂肪。

2、食物的加工工藝和烹調方式,比如是否有添加劑,糖等,比如同樣是排骨,水煮排骨和糖醋排骨的升糖指數肯定不同。煮粥的時間越長,煮的越爛,升糖指數也越高。

3、注意食用量,比如中升糖指數的小米粥喝兩碗可能和高升糖的大米飯升糖指數差不多,或更高。

就像我原來吃的大米升糖指數是83,吃一碗,而現在吃的是升糖指數35的藜麥,吃半碗(個人親身體驗,藜麥餐後飽腹感很強)。那肯定是現在的飲食對控制血糖更好了。

4、多吃蔬菜,葉類蔬菜每天不應少於300克。並增加維生素B族食物的攝入等。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存在維生素B族缺乏的情況。

5、多運動,控制體重。戒菸酒,作息規律。

及時就醫,心裡負擔不要過重,空腹血糖正常,即使確診是糖尿病也有可能逆轉。如果只是糖調節受損的話,可逆轉的可能性更高。


控糖俱樂部


很高興幫您解答這個問題:您餐後血糖15.6mmol/L,大概有兩方面情況:一是可能您吃的食物有關,加工過於精細或糊化程度高都會導致餐後血糖升高;二是說明您的胰島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也可導致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升高。



解決的辦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調整飲食的結構。糖友的飲食宜粗不宜細。不論是食材的選擇還是加工方式,都要粗一點。主食食材的選擇粗細比例最好可以1:1,打個比方如果做雜糧飯,大米與其他雜糧的比例1:1,各佔一半;加工的方式也非常重要,雜糧飯與雜糧粥對餐後血糖的影響也不同,臨床醫生都愛說“喝粥就是喝糖水”,一般都不推薦糖友喝粥,越軟爛餐後血糖升高速度越快。



(2)調整就餐順序。營養專家們推薦的就餐順序是先吃菜,再吃肉,最後是主食與其他食物混吃。我對自己調理的糖友也是如此建議,血糖的控制效果非常好。

(3)最後建議跟您的主管醫生溝通,根據血糖情況及時調整用藥劑量,再配合飲食與運動,一起綜合降糖。

(王芳,主管護師,註冊營養技師DTR,好食營養工作室創始人,王興國營養特訓班5期學員,頭條號:註冊營養技師王芳)


營養百事通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的答覆可供你參考。

首先,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明顯升高。要明確的是,這是什麼樣的狀態下測量的,有很多因素會導致血糖異常升高,有些可能有測量誤差。如果狀態正常測量準確,那麼15.6的餐後血糖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了。

其次要分清楚一型還是二型,兩者的治療思路是不同的。最簡單是從年齡來分,大多數一型糖尿病都是青少年起病,但是要注意兩點:1.有成人發病的一型糖尿病,我們稱為LADA,需要胰島素治療;2.越來越多的二型糖尿病也在青少年起病,主要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以及肥胖率的升高相關。

第三,如果是二型糖尿病。你這個情況可以考慮規律口服藥物治療,具體的降糖方案請醫生幫你制定。


第四,必須明確一個觀念,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的併發症;血糖長期控制不達標,會造成併發症加重和提前出現;所以控制血糖穩定非常關鍵。千萬不能血糖高就吃藥,不高就不吃藥。

第五,如果是初次發現的二型糖尿病,現在各大內分泌科都有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常規接受10-14天的胰島素泵強化治療,可以半年到一年內不用吃任何藥都能保持血糖正常,我們稱之為蜜月期。當然如果你肥胖的話,也可以考慮短期高強度的禁食療法,在醫生的安排下,禁食一週,有類似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的作用,同時不需使用胰島素。缺點是目前國內開展的醫院不多。以我們中大系統一、六、七附屬醫院等為主。

第六,跟高血壓病高脂血症甚至冠心病等慢性病一樣,糖尿病的治療關鍵靠自己長期的努力和堅持。糖尿病治療的五駕馬車,除了前面說的藥物治療,還有:

1.飲食控制(合理規範的飲食,包括總量和結構的調整)

2.運動療法(堅持長期運動,最簡單的就是三餐後快走半小時)


3.血糖監測(前面說了,血糖最重要是穩定,所以必須定期監測;穩定期每週測一天,不穩定的時候天天餐前餐後都要測)

4.還有就是健康教育。自己要努力去學習和了解糖尿病的相關知識,瞭解越多,對自己的血糖控制越有幫助。也可以參加各大社區醫院或者大醫院組織的糖尿病健康教育。

最後說一點:不要相信中藥降糖沒有副作用之類的屁話。我個人的觀點:中藥在糖尿病治療方面,應該主要著眼於幫助血糖控制和改善、減少、推遲併發症。單純中藥降糖,還是要謹慎使用。

寫在文末:我是中山六院中醫減肥專科的邱醫生,合理管理體重,對包括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高血壓等在內的代謝異常,有非常顯著的作用。肥胖是未來三十年公共健康的巨大隱患,希望大家多多重視。


邱醫生說


本人博士期間從事糖尿病相關的足病與心臟病研究,一些關於糖尿病界定與健康小知識與大家分享。


題主的情況是空腹血糖屬於正常範圍的上限值附近,餐後血糖嚴重超標,如果多次檢測到這樣的情況。臨床上也可以認為是糖尿病患者了。

界定糖尿病的唯一因素,毫無疑問,就是血糖。

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較注意點的點是空腹血糖。國際上正常範圍是在4至5.5 mmol/l(70至99 mg/dl,題主為5.6mmol/l稍微超出美國的正常線,但是低於我國的正常線,為6.1mmol/L,初步界定為可能是糖尿病前期,需要進一步檢查,而如果空腹血糖持續超過7mmol/l,就基本可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了。

但千萬別以為5.6還算正常,就忽視了自身的風險,比之空腹血糖,餐後血糖是一項及其重要的補充指標。


餐後血糖與進食後2小事到達最高值,也是糖尿病界定的一項重要指標。正常範圍3.9~7.8mmol/L(70-140mg/dL)。餐後2小時血糖在7.8~11.1mmol/L為糖耐量異常(IGT)。而高於11.1mmol/L就基本可以確診為糖尿病患者了。題主雖然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後血糖遠遠超出15.6mmol/L,需要就醫,進行治療了。

再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甚至糖化血紅蛋白以及胰島素檢測後,更可以進一步排除誤診風險,並根據糖尿病的類型與發展程度,對症治療。


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最新研究顯示亞洲人的基因缺陷讓我們比黑人以及白人更容易患糖尿病,世界範圍內有8.5%的人患病,而我國高達11.6%,隨著大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以及運動量的減少,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我相信每個人身邊都有親戚朋友得了糖尿病。

但患病後千萬不要過度擔心,糖尿病患者如果控制要血糖,積極鍛鍊,注意血糖值,只要能夠控制住糖尿病併發症,在患病後還可以活30年以上。

對於已經患病或者糖尿病高危人群,醫學界有八項注意,希望大家瞭解並踐行。

⑴與醫護人員配合,積極治療糖尿病,使血糖長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⑵積極治療血脂異常。
⑶適當的運動對降低血糖、血脂、有效的控制體重、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有較好的作用,應長期堅持鍛鍊。

⑷調整體重。
⑸伴有高血壓時,加服降血壓藥,有效控制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⑹不吸菸,不飲酒。
⑺建立正確、有規律的糖尿病飲食。
⑻定期進行眼底、心電圖、腎臟及神經系統、足部檢查,爭取早期發現併發症,早期治療。

與糖尿病的鬥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所有病友堅持不懈,不要放棄抵抗,而普通人更應該加強鍛鍊,不要暴飲暴食,將糖尿病扼殺於搖籃之中。


更多健康小知識,歡迎關注劉博士~

不太正經的劉博士


對於這樣的兩個檢測值,有幾種可能的情況,分析如下:

首先,來看一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空腹血糖大於7.0mmol/L或餐後2小時血糖大於11.1mmol/L。

其次,無論是空腹血糖還是餐後2小時血糖只要任何一個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都可以診斷為糖尿病,並非兩個都超過診斷值才可診斷。

第三,糖尿病的診斷以靜脈血檢測的血糖為準,家用血糖儀測量的是指尖血血糖,只作為血糖監測使用。

根據以上三點,如果您是用家用血糖儀測得的血糖,操作方法正確無誤,則提示可能得了糖尿病,需要到醫院進一步做糖耐量試驗加胰島素釋放試驗,以明確診斷併為下一步治療提供依據。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空腹血糖異常而餐後血糖升高的現象呢?

這是因為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分為空腹狀態下的基礎胰島素分泌和進餐後的餐時胰島素分泌,由於空腹狀態下所需要的胰島素數量較少,受到損傷的胰島素尚能完成分泌,而進餐後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不能隨之而大量分泌胰島素從而造成了血糖的升高。

表明胰島細胞對血糖升高的反應能力下降,快速啟動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需要採取相應的干預措施:

  • 控制飲食 減少血糖的來源,降低血糖快速升高對胰島細胞的刺激

  • 加強運動 增加血糖的去路,減輕胰島細胞的負擔

  • 補充胰島素 注射外源性的胰島素,在減輕胰島細胞負擔的同時降低血糖

  • 刺激胰島細胞活性 服用胰島素促泌劑類降糖藥,增強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功能


  • 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服用胰島素增敏劑類藥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與利用率

您可根據進一步檢查的結果,請醫生根據情況選用上述方法將血糖儘快降下來。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一般不難,空腹血糖大於或等於7.0mmol/L和/或餐後兩小時血糖大於或等於11.1mmol/L可確診。金標準是要行OGTT試驗。

像您這種情況,空腹是正常的,但是餐後血糖明顯增高。這基本可以確診糖尿病。建議醫院進一步行OGTT明確診斷。餐後血糖明顯升高這說明進食後胰島素分泌水平減弱或是胰島素分泌延遲。要具體要醫院行胰島素及C肽釋放試驗。

如果確診糖尿病,胰島素仍有分泌功能的,針對餐後血糖明顯升高可以服用促胰島素分泌的降糖藥。如果胰島素分泌功能很差或是幾乎不分泌,就要考慮用胰島素治療了。

此外,飲食要控制。少食多餐,減少碳水化合物及脂類的攝入。多吃蔬菜,GI高的水果少吃,多吃點高蛋白的食物。加強鍛鍊,尤其餐後要進行適當運動。定期檢測血糖。

我是楊醫生,關注我的頭條號,免費解答醫學相關問題


小楊醫生


要想明確問題,我們需要首先了解一下血糖的正常範圍:3.9mmol/L≤空腹血糖<6.1mmol/L,餐後2小時<7.8mmol/L;

以及糖尿病的診斷標準:

1、存在典型的“三多一少”的表現,包括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明顯減輕的情況,而且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2、不存在典型症狀的,至少兩次血糖測定為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3、不存在典型症狀的,測定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且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11.1mmol/L;


按照上述內容所言,您的空腹血糖值正處於正常標準以內,但是餐後2小時的血糖值卻遠高於正常最高限,這時,您需要做的是按照上述標準重新測定血糖,以確定您是否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應該在醫院內由專業人員進行);

即使最終確定您患上了糖尿病,也不建議您馬上開始服藥治療,最好先給自己半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您可以採取限制攝入高熱量飲食以及增加運動量的方式調控血糖水平,半個月後再次測定血糖,如果餐後2小時血糖可以控制在11.1mmol/L以下,那麼您可以暫時不用服藥治療,而是繼續採取上述方式來控制血糖水平;當然,如果半個月後您的餐後2小時血糖仍然很高,那麼咱們就需要服用藥物了!



綜合內科張醫生


空腹血糖5.6,餐後血糖15.6,空腹血糖正常,餐後血糖複測兩次如果都是15.6,可以確診糖尿病:

作為糖尿病人,空腹血糖5.6,說明基礎胰島素分泌正常,或外加基礎胰島素合理,而餐後血糖15.6,血糖很高,說明問題就在這一餐中,其主要原因無非是飲食、運動、藥物方面,在飲食方面,看看是不是碳水攝入過多,如主食吃多了;是不是運動量過少或沒有運動;藥物方面,是不是劑量過少,或忘記吃藥,如使用胰島素,是不是注射筆有問題,導致注射劑量不足等,仔細查找原因,根據具體原因,具體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