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傳奇女子林徽因作為母親,兒子沒考上清華,她堅持要查閱試卷,看完試卷反應如何?

東風談感悟


林徽因是近代史上的一代才女,可謂是驚豔了一個時代,雖然後來嫁給了梁思成,但是詩人徐志摩卻至死也忘不了她。

徐志摩對他的原配夫人張幼儀而言是一個十足的負心漢,可對林徽因卻是一個十足的痴情種子。

張幼儀為他生兒育女,在法國懷孕之後卻只等來了徐志摩冷冰冰的一句“趕緊打掉”,而徐志摩則轉身追隨林徽因而去。

只可惜呀,徐志摩雖然狠心拋棄了張幼儀,最終卻也沒能得到林徽因,林徽因經父母之命而成了梁思成的未婚妻。

梁思成何許人也?梁啟超的兒子!

徐志摩對梁啟超執學生禮,對梁啟超這個老師頗為尊敬,可他卻萬萬沒想到梁啟超會橫插一腳,半路“截胡”,將林徽因變成了梁思成的媳婦。

林徽因雖說也曾愛過徐志摩,可或許是見識了他的冷漠和絕情,又或許是她從來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愛徐志摩,所以欣然地接受了父母之命,將和徐志摩的那段過往藏在了心底,認認真真地對待梁思成。

她和梁思成一起去了美國,原想和他一起學建築系,卻因建築系不收女生而讀了美術系,儘管如此,她仍然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這也是他們後來一直能夠風雨同舟的一個原因。

1928年,林徽因和梁思成走進了婚姻殿堂。

1929年,她為梁思成生下了一個女兒,也就是梁再冰。

1932年,她又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梁從誡。

林徽因是一個才女,但她的才華卻不僅侷限在文學上,她在建築學方面的造詣亦是無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她是文學家,更是建築學家,她投放在建築學上的精力恐怕還要多於文學,清華的建築系的開拓者即是梁、林夫婦。

對於兒子梁從誡,梁、林夫婦倆可以說是傾注了很多心血的,也對他寄予了厚望,他們也希望梁從誡將來能夠繼承他們的衣缽,成為他們在建築學領域的接班人,繼續在建築學領域開疆拓土,完成他們未竟之事業。

所以,他們很注重對梁從誡的教育,從小便讓他對建築系耳濡目染,對他言傳身教,為的便是將來他能夠考入清華的建築系,也不算辜負了他們的期望。

梁、林夫婦畢竟是當時建築學界的“宗師”級人物,他們也當然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能夠有人從他們的手上接過這份事業,繼續開拓,這是他們的私心。

只是讓林徽因沒想到的是,梁從誡在1950年參加高考的時候,卻以兩分之差和清華擦肩而過。

林徽因聽說梁從誡沒有考上清華,感到很驚訝,梁從誡的成績怎麼樣,她心裡當然有數,她可不相信梁從誡會考不上。

梁、林夫婦倆是建築學界的“宗師”,又如此注重梁從誡的教育,梁從誡平時的成績如何,林徽因也很清楚,所以在林徽因看來,自己的兒子沒道理考不上清華。

於是,林徽因便想著查看一下樑從誡的考卷,看看問題之所在,以梁、林二人的社會地位,她想要看梁從誡的試卷到也不是什麼難題。

可是,當她看完了試卷之後,又愣住了,只見梁從誡在試卷上寫著一行字:我不喜歡建築學,我喜歡歷史。

林徽因瞬間明白了梁從誡的意思,他是在作無聲的反抗,反抗父母對他命運的安排,反抗父母的私心。

她一直認為梁從誡應該繼承自己和梁思成的衣缽,也一直以為他和自己一樣喜歡建築,誰知道到頭來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梁從誡也從來沒有喜歡過建築,他只是“被喜歡”而已。

林徽因畢竟是那個時代難得一見的才女,也是喝過洋墨水的人,她雖然希望梁從誡能夠繼承自己的衣缽,可也希望他能夠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梁、林夫婦是開明的人,在知道了兒子梁從誡並不喜歡建築學之後,便沒有再強迫梁從誡一定要考清華建築系。

所以,梁從誡便轉而報了北大歷史系,併成功被北大錄取。

梁、林夫婦一生專注於建築學領域的研究,他們所取得的成績讓人敬佩。

林徽因作為一個母親,及時糾正了對兒子的教育,不再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兒子身上,讓兒子能夠奔向自己所想要去的方向,也是一個讓人敬佩的母親。

只可惜,林徽因終未能看到梁從誡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在1955年4月1日病逝於北京,她的墓碑上刻著七個字:

“建築師林徽因墓”

林徽因當得起“建築師”這三個字,或者建築學家更為妥當。


流浪的侯爵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最傳奇的女子,她傾國傾城,才華橫溢,刊為民國女神,她的一生可謂是傳奇的一生。1904年,林徽因出生於浙江杭州一家名門望族,父親曾當過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她的母親身份很普通,是一個沒讀過書,思想守舊,脾氣暴躁又愛抱怨 的婦人。她的母親一共生了三個孩子,林徽因的哥哥,姐姐和林徽因,後來她的哥哥、姐姐皆因病去世,為了繼承香火,他的父親又重新找了一個小妾,這個小妾先後為林徽因誕下了多名弟弟。

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可想而知,一個沒有兒子的母親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但與母親悽慘的待遇不同的是,從小就天資聰慧,性格乖巧的林徽因,深受父親的喜愛。父親從來沒有因為林徽因是女孩而忽視她。相反,父親對他視如掌上明珠,非常溺愛。

在林徽因小的時候,她的一個姑姑,特別喜歡林徽因,經常教她讀書識字,而林徽因一學就會,很快她就能寫信了。而那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出差在外,家裡和父親的通信聯絡,就交給了小小的林徽因。

1916年,林徽因全家搬到了北京,父親把她送進了英國教會辦的北京培華女中。1920年,林徽因考進了倫敦聖瑪麗學院,開始了留學生涯。

在這期間,情竇初開的她,認識了一個令他終生難以忘懷的人,這個人就是徐志摩。當時,徐志摩也在英國留學,和林徽因的父親熟識。當英氣瀟灑的徐志摩第一次看到林徽因,就被眼前這名知性美女深深打動,那是的林徽因只有16歲,正是花一般的年齡。由於受過良好的教育,林徽因氣質高雅,談吐不凡,這一切都讓徐志摩對她一見傾心。於是兩人陷入愛河,但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因為林徽因發現徐志摩已經成家而告終,不願意做“小三”的林徽因含淚結束了這段感情。

之後不久,徐志摩便另覓新歡,她就是陸小曼,兩人最終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林徽因則嫁給了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思成同時赴美攻讀建築學,進入賓夕法尼亞大學美術學院學習,均從三年級課程讀起。梁思成在美術學院建築系,因建築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註冊在美術系,林徽因註冊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選修了建築系的主要課程,實現了自己的志願。

畢業後,兩人回國結婚,成為建築學界的一對伉儷,為我國的建築學做出了突出貢獻。

結婚後不久兩人有了愛情的結晶,為了讓這個孩子能夠繼承父母的衣缽,他們給這個孩子取名為梁從誡,從誡的意思就是希望他能夠成為北宋著名建築學家李誡那樣的人物

林徽因和梁思成後來都進入清華大學擔任教授,梁思成還一手組建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系。兩人都是建築學家,因此,梁從誡從小就接受了不少建築學知識,長大後在父母的教導下,他的建築學知識更是爐火純青。但非常意外的是,1950年,梁從誡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卻因兩分之差未能考上清華大學。

父母都是國內頂尖的建築學家,而且還都是清華大學的教授,兒子卻沒能考上清華大學建築系,這怎麼可能?

不光是別人不信,林徽因也不信,她非常憤怒,因為她知道自己孩子的實力,所以她堅持要查考試卷,學校沒有辦法讓其查看了梁從誡的考試試卷。整個考試卷都沒有什麼問題,但在反面卻出現了一行雋秀的小楷字,上面寫著“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

答案揭曉了,原來梁從誡並不喜歡建築學,他真正喜歡的是歷史學。在知道兒子的志向後,林徽因決定不再幹涉孩子的考學方向。當年,梁從誡就考入了北大歷史系,畢業後,擔任雲南大學歷史系教師。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傑出女子。在那個眾人皆醜的年代,飽讀詩書、又有留洋經歷的她,在民國時期的女子當中猶如鶴立雞群,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清新脫俗,氣質優雅,楚楚動人。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她既是著名的建築學家,還是知名的詩人、散文家、畫家,她既有建築學家的科學精神又有作家的文學氣質,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氣質在她的身上糅合得渾然一體。

一代名媛令人敬佩,相比林徽因所處的時代,現在我們的時代要好太多,女子的地位從當年的不如狗到現在成為了大半邊天,女性翻身成了主人。在這種優越的條件下,很多女孩從小就被家人寵上了天,什麼“女孩要富養”,“女人學得好不如嫁得好”等理論,一時間讓女子無才便是德在新社會又有了新市場。

為了女孩將來能夠釣得金龜婿,現在好多家長都對女孩的外形塑造非常重視,到處參加各種舞蹈班、瑜伽班,幫孩子塑造形體,稍微長大了又琢磨著怎麼整容,但卻忽視了對女孩內在氣質的培養。古語云,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看看民國時期的林徽因,那種帶有文化氣質的美才是一種持久的、高級的、穿透靈魂的美。


讀史論天下


每一個寒窗苦讀的學子都想考上好的大學,而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則是他們心中的白月光,無數學生為了能考上這兩所大學而努力。有這樣一個學生,在高考的時候他因為兩分之差沒有被清華錄取,這使他的母親十分不解,因為她知道自己兒子一直品學兼優,不會考不上清華,所以她堅持要查閱試卷。這個媽媽就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才女——林徽因。

提起她,大家應該都比較熟悉,她是民國時期擁有著自己獨特風采的女性,不僅可以寫書立作,同時還是一位聞名全國的建築學家。她和建築學專家梁思成是夫妻,在他們的孩子出生後,兩人自然希望他也能從事建築方面的工作,為中國的建設做貢獻。兩夫妻從建築等很多方面給兒子提供了優質的教育,對他進行引導和嚴格要求。兒子也並沒有讓他們失望,從小品學兼優,擁有者很好的學習成績。

由於梁先生在當時是清華大學建築學專業的老師,所以兩夫妻都希望自己兒子能考上這個學校。兒子高考後沒有被錄取,就讓身為母親的林徽因十分奇怪,因此她就要求查看試卷,她看到兒子在高考卷子上明確表達了對建築的不喜和對歷史的熱愛。也是直到這個時候,林徽因才清楚兒子喜歡的是歷史,對建築並不感興趣,自己和丈夫為兒子規劃的路只是父母強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後來,她和丈夫就開始支持兒子學習歷史。

在1949年的時候,他們的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大歷史系,在畢業之後他就去雲南大學做老師,為中國的歷史研究和教育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漁經獵史小仙女


林徽因有一兒一女,其實林徽因為了兒女,曾經兩次查試卷。

查女兒梁再冰的卷子,考試發揮失常,只好死心

林徽因和梁思成育有一二一女,她和梁思成都是酷愛建築的大科學家,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子承父業,也學建築。

女兒梁再冰高考的時候,考分不夠清華大學的分數線,因為梁再冰平時學習好,林徽因查了女兒的卷子。

結果女兒確實考試失誤,雖然林徽因和梁思成是清華大學的創系元老,但是也沒辦法。不能上清華大學建築系,最後只能上了北京大學西語系,畢業後成了新華社的一名記者。

查兒子梁從誡的卷子,看到一行小字,林徽因也死心了。

女兒沒能繼承父母的事業之後,林徽因把希望都寄託到兒子身上。

梁從誡比梁再冰學習更出色,可是高考的時候,分數線還是不夠清華大學建築系,不甘心的林徽因有查了一回卷子。

這回查卷子,林徽因看到梁從誡的試卷答的都很優秀,但是發現有幾道題兒子像是故意做錯的,正在詫異時她看到了試卷上的一行小字,上面寫道:“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

那一刻,林徽因半晌沒有吱聲,隨後梁從誡如願去了北大攻讀歷史。

梁從誡後來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一直在雲南大學教歷史。

從林徽因對待兩個孩子的選擇態度,我們有兩個教育啟示

父母的強勢教育,引發的悲劇有很多。

很多父母的人生都留下了很多遺憾,他們希望孩子能過上自己當初想要的生活,自己篤定那就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卻沒有理睬孩子對這種生活是否嚮往。

當孩子有反抗意識的時候,家長會聯合更多的人來說服孩子,甚至最後直接強迫接受,根本不給他們選擇的機會。在這類家長的眼中,孩子還不會自己去判斷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也不會控制自己,所以,自己安排是為了孩子好。

可是,這又會造成孩子一生的痛苦。

有時父母愛孩子,就想決定孩子大一切,不管孩子願不願意,其實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雖然林徽因也很希望孩子繼承自己的愛好,可是他尊重孩子,因此孩子後來的生活普通又幸福。


煙花三月09


世間最美,莫過於愛。

林徽因有一首極優美而又充滿愛意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有人說,這首詩是林徽因寫給初戀情人徐志摩的,但實際上,卻是林徽因寫給兒子梁從誡的。

1928年,林徽因與梁啟超的長子梁思成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完婚,結為夫妻。

1929年8月,林徽因生下女兒梁再冰。

1932年,林徽因生下兒子梁從誡。

林徽因愛自己的孩子,愛而有法,愛而得法。

梁從誡在《記憶中的林徽因》中寫了很多母親培養和教育自己的往事,每一件事的背後,都顯示出這位母親的博學和對孩子的深愛。

比如:林徽因讀了許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尤其喜歡屠格涅夫的《獵人日記》,認為是培養文學素養的經典,她因此讓兒子梁從誡和女兒梁再冰當成功課去讀,要求他們一句句體味屠格涅夫對自然景色的描寫;

又比如:《米開朗琪羅傳》是英文的,孩子當時沒法讀,林徽因就讀一章,給他們講一章,她講的時候很動感情。

梁從誡說,母親非常擅長朗讀,在昆明時期,梁從誡還在讀小學二年級,母親就教他《唐雎不辱使命》,自己讀給他和梁再冰聽。一篇古文,被她讀得繪聲繪色。唐雎的英雄膽氣,秦王前倨而後恭的窘態,聽起來簡直似一場電影。

在孩子的教育上,林徽因還特別注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抗戰期間,林徽因和家人一起流亡重慶。當時,在李莊,林徽因住在篾條抹灰的簡陋農舍,身體又有病。但就是在貧病交加、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林徽因不顧肺病復發,在病床上通讀了二十四史中關於古代建築的內容,為編撰《中國建築史》蒐集資料,常常工作至深夜。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能吃苦,堅強而執著,這樣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無價之寶!

在林徽因的培養下,兒子果然品學兼優。

1950年,梁從誡參加了當年的高考。

本來,作為清華大學建築系的創始人之一的林徽因,當然希望兒子能夠繼承父母衣缽,報考清華大學建築系,攻讀建築學,繼續他們的未競事業,造福國家。

而且,對於兒子的成績,林徽因也相當自信。

於是,在母親的主導下,梁從誡報考了清華大學建築系。然而,高考結果一公佈,兒子卻以兩分之差落選,無緣清華建築系,這讓林徽因大感意外。

林徽因不相信這個結果,隨後,她以建築系教授的身份,兩次查閱了兒子的高考試卷,最後證明分數無誤,但她在翻閱試卷的過程中,竟然意外發現試卷背面寫有一行字:“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的是歷史!”

這是兒子的筆跡,兒子的態度,一目瞭然。

林徽因終於意識到,兒子不喜歡建築,很喜歡歷史,強扭的瓜不甜,痛苦的學習效果,遠遠沒有喜愛的效果好。

於是,林徽因放下了對兒子的強求,幫梁從誡轉到了北京大學歷史系,遵從了兒子自己的選擇。

1954年,梁從誡從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後師從陳翰笙攻讀世界史研究生,畢業後任教於雲南大學歷史系,從此與歷史結緣,終於成為了一名歷史學家。


帝國的臉譜


小雪歷史微鑑: 林徽因是一位民國時期的傳奇女性,她的傳奇之處不僅在於她的才華,她的家庭教育更是引人稱道。在自己的兒子沒有考上清華大學建築系以後,執拗的她竟然要求重新翻看試卷,但是,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在看了兒子在試卷中寫的一段話的時候,她卻發現自己錯了......

兒子梁從誡並沒有按照父母的意願對建築有很大興趣,而代價是為此付出多年時間重新開始

梁思成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的教授,而母親林徽因除了是一位詩人,還是一個建築藝術家,在外人看來,梁從誡必然考上清華大學,為她們爭光。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梁從誡以2分之差錯過了清華大學,這讓林徽因大吃一驚,在驚詫之餘,她要求堅持查閱試卷,是不是有錯判因素。

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梁從誡在試卷中有一句話非常令作為母親的林徽因動容,“相比於建築來說,我更喜歡歷史”。

從這以後,林徽因再也沒有要求自己的孩子從事建築學,因為他喜歡歷史。可氣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喜歡建築卻喜歡歷史,自己卻不知道,這讓林徽因十分感到自責,她並沒有責備梁從誡,而是對他大加鼓勵。

結果是好的,在經歷了一年多的學習以後,梁從誡終於考上了北京大學的歷史系,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同時,也並沒有讓林徽因和梁思成失望。

孩子和父母的溝通看似平常,實則非常重要,這也是梁從誡後來能夠實現自己夢想的原因

不可否認,林徽因和梁思成都是搞建築的,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位建築大師,但是,他們及時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做了正確的引導和鼓勵。

假如生活中的父母只關心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孩子們的興趣拋到腦後,勢必會造成相反的結果,這就體現了做父母的情商所在。


小雪歷史微鑑


林徽因與梁思成只有一個兒子,叫梁從誡。“從誡”的意思是,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像北宋著名建築家李誡一樣成為優秀的建築家,能夠繼承父親和母親的事業,繼續在建築領域建功立業。

總所周知,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中國建築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梁思成是中國建築界的先驅,他編寫的《中國建築史》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中國人自己編寫的中國建築歷史。而林徽因一生都與丈夫研究中國古建築,還寫了《中國傳統建築的類型》一書,在建築學術方面更是有不俗的表現。

由於二人在建築方面的成就,再加上當時梁思成是清華大學建築系教授和建築系主任,夫妻二人自然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繼承衣缽,在建築方面繼續有所造詣。

但遺憾的是,林徽因梁思成二人犯了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他們把自己的理想當成了孩子的理想,卻忽視了孩子自己的理想到底是什麼。

梁從誡確實成績優異,在眾多學生中出類拔萃。因此,當高考成績出來後,林徽因一下子傻眼了:怎麼回事?判錯成績了嗎?一向優秀的兒子竟然沒有被清華錄取,到底怎麼回事?

林徽因從不懷疑自己兒子的優秀,而是帶著懷疑的精神要求查閱兒子的試卷。

但當她看到兒子的試卷時,才真正地知曉了自己的錯誤。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我對建築學沒有興趣,我喜歡歷史。”

也正是這次查試卷,讓林徽因真正意識到:原來自己錯了,孩子已經長大了,有自己真正喜愛的東西,強求是強求不來的。

後來的梁從誡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大歷史系。1954年畢業後去了雲南大學擔任歷史教師,之後致力於環境保護,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高曉松曾說:“每個孩子都是帶著劇本來的,父母不要多打擾。唯有用愛與尊重來餵養孩子,使他們茁壯成長、羽翼豐滿,終有一天他們會飛向自己心中的理想所在。”

縱然像林徽因梁思成這樣的文化名人尚且犯這樣的錯誤,平凡如我們的父母更應該不斷提醒自己: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使命,我們不要把自己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


人魚媽媽


每年高考分數出來後,總有家長因為高考分數和預估分數差別太大,要求複核考卷。其實家長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也很正常,一方面是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都還不錯,所以家長比較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考慮到高考就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所以絕不能有半點兒戲。

其實,像這樣的父母,不是今天才有。

(林徽因和孩子)

民國才女林徽因也曾因為子女高考沒考上清華大學,就兩次幹過複核高考試卷的事情。還別說,在複核考卷後,還真讓她發現了一個大秘密,這究竟是個什麼秘密呢?

林徽因出身於書香門第家庭,自幼聰慧乖巧,對書本的領悟力很強。

她的父親林長民不光給予了她極好的教育,還帶她遊歷各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為的是希望她能有改良社會的能力和見解。

林徽因在歐洲遊學的時候,對建築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認識梁思成後,兩人達成同赴歐洲學習建築學的共識。

當時,梁思成的父親梁啟超正努力促成他和林徽因的婚事,因此自然是一萬個贊成。而林長民和梁啟超在政治上又是意氣相投的朋友,因此這對年輕人的想法,得到了雙方家長的同意和支持。

然而到了歐洲後,林徽因才發現建築系不收女學生。無奈之下,林徽因改學美術。但她出於對建築學的熱愛,還是選修了建築學,並一直在建築系做旁聽生。

學成歸來後,林徽因和梁思成結為連理。

(林徽因和梁思成)

此後兩人在建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在解放初期,通過他們的呼籲和努力,許多古建築才倖免於難,並得到了較好的修繕和保護。

不過,再有才華的人,也要食人間煙火,也會對孩子寄予厚望。

林徽因先後為梁思成生下女兒梁再冰和兒子梁從誡。

自從做了母親後,林徽因對孩子的教育一直非常重視。

她在梁再冰和梁從誡小的時候,便不斷朗誦古詩詞和優美的文章給他們聽,在她看來,文學的薰陶是日積月累的,同時也是受益一生的大事。

因此,哪怕是在戰火紛飛,不得不四處奔波躲藏的時候,林徽因依然堅持為梁再冰和梁從誡朗誦詩歌和美文。

此外,林徽因和梁思成在教育上的認識是一致的。他們認為,孩子也應該被信任被尊重。

比如有一次,梁再冰的作業並沒有完成,但當林徽因過問時,她卻說做完了,於是林徽因便再也沒有問起。

事後,梁再冰覺得自己辜負了母親的信任。出於愧疚之心,她將這件事寫在了日記本中。

除此外,林徽因在外工作的時候,也會給梁再冰和梁從誡寫信,告訴他們,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在哪裡等。而梁再冰和梁從誡有時候也會給林徽因回信,在這一來一往的過程中,梁再冰和梁從誡的作文能力,便得到了提高。

(梁再冰和弟弟)

1946年,梁思成回到母校清華大學創辦了建築系,並擔任教授職務。

也是這一年,17歲的梁再冰參加高考,並報考了清華大學。

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教育下,梁再冰和梁從誡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此當梁再冰高考時,許多人都認為她成績很好,父親又在清華大學做教授,肯定能輕鬆進入清華大學。

然而高考分數出來後,人們發現梁再冰居然沒有考上清華大學。

其實不光大家覺得意外,就連林徽因也深感詫異。所以她按相關程序做出申請,複核了梁再冰的高考試卷,結果的確是梁再冰答題失誤。

最終,梁再冰與清華大學失之交臂,被北京大學西語系錄取了。

林徽因和梁思成出於對建築的熱愛,同時也因為和清華大學有著極深的淵源,因此在梁再冰高考失利後,便把希望寄託在梁從誡身上。

林徽因一直希望梁從誡能子承父業,在建築學上做出更高的成就來,所以在梁從誡小時候,林徽因便把建築學方面的知識傳授給他。並且在出外做建築文物考察時,只要條件允許,林徽因都會帶上樑從誡,讓他從小就對建築學耳濡目染。

(和父母在外的梁從誡姐弟)

轉眼到了1950年,梁從誡也參加了高考,並按林徽因的要求,填報了清華大學建築系。

可是,讓林徽因萬萬沒想到的是,高考成績出來後,梁從誡因2分之差,被清華大學拒之門外。

這個結果,讓林徽因無法鎮定了。

出於對梁從誡學習上的瞭解,林徽因認為梁從誡沒有理由不被清華大學錄取。所以她再次走程序,複核了梁從誡的高考試卷。

在複核的過程中,林徽因發現,梁從誡的答題都堪稱完美。不過她在複核的過程中,在物理試卷的反面,發現梁從誡在空白的地方寫了一行小字,說他並不喜歡建築學,他真正喜歡的是歷史。

這個發現讓林徽因大吃一驚。

她這才知道,這麼多年來,她和梁思成一直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梁從誡身上,差點摧毀了梁從誡的興趣。而興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

雖然林徽因和梁思成因為梁從誡沒能繼承他們的衣缽,感到有些失落和遺憾,但是他們非常尊重梁從誡的興趣。最終梁從誡入讀北京大學,報讀了他最喜歡的歷史專業。

由此可見,林徽因和梁思成作為建築界的大師級人物,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同樣有許多值得當今家長學習的地方。

(參考史料:《林徽因傳記》)


張生全精彩歷史


林徽因是民國有名的才女和美女,她的身上有許許多多的標籤。她文學功底深厚,寫下了許多著名的詩篇,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1.林徽因——基本生平

她嫁給了梁啟超之子梁思成,從此和梁思成一起研究建築,並且成就不菲。她參與設計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最為重要的,她具有極其高的道德,在混亂的民國像一個不染世事的蓮花,眾人皆濁唯她獨清。

林徽因還有一個標籤,那便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林徽因育有一兒一女,女兒名為梁再冰,兒子名為梁從誡。林徽因對兩個孩子的教育十分看重,在各個方面都嚴加把控。林徽因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學富五車,愛好學習,所以在他們還很小的時候就以身作則帶著他們學習。

林徽因喜歡俄羅斯文人的作品,尤其喜歡屠格涅夫的作品,兩個孩子年歲還小,林徽因便自己去讀,讀一章便給他們講一章,語言非常生動,用自己的語言來給孩子們打開一個新的世界。

2.林徽因——慈母良孩

林徽因不光注重對孩子們學術知識的培養,也很注重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則給他們灌輸一些日常需要有的品質和氣度。在抗戰時期,林徽因帶著孩子在一個十分簡陋的農家暫時居住,林徽因因為奔波和勞累生病在床,他們生活的條件也十分的艱苦,但林徽因依然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

林徽因在農舍裡苦讀二十四史中有關於古建築的部分,並且完成了自己一生都值得驕傲的著作。林徽因在那段時間給梁從誡兩人十分珍貴的精神財富,讓他們學會了頑強不屈的精神也讓他們知道了自律的重要性。

3.林徽因——建築成就

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在中國的建築研究上屬於開創性的人物,清華大學的建築系便是由梁思成一手給創建的,他們夫妻二人也一直在建築系任教授。林徽因希望梁從誡可以子承父業,希望梁從誡也可以進入清華的建築系繼續學習。

4.梁從誡——兩分之差背後的故事

徽因相信梁從誡,他在自己和丈夫多年的耳濡目染之下對建築的專業知識已經有了非常好的掌握,而且在先前的兩次模擬考試中也表現的十分好。但讓林徽因驚訝的是,原本以為兒子可以“穩過”,卻以兩分之差和建築系失之交臂。

林徽因不能相信這個事實,並且職務之便查閱了梁從誡的試卷,讓林徽因驚訝的不是沒有判錯誤的試卷而是試卷後面的一行字“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的是歷史。”這一行話給林徽因的觸動很大,她是一個聰明的母親,也知道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她便決定支持兒子,讓兒子轉去學習歷史。

梁從誡是一個明智的人,他在第二年的高考中便考中了清華大學的歷史系,並且在今後的歷史學習生涯中也有很大的造詣。


亮郎才不盡


林徽因作為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參與設計人民英雄紀念碑。作為設計師,是新中國國徽的設計者之一。作為詩人,文學造詣讓人驚歎,那首寫給兒子的《人間四月天》更是膾炙人口。

她的才華和才氣連她的父親林長民都不無自豪地說過:“做一個天才女兒的父親,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倫的輩分,先求做到友誼的瞭解。”而她的美連有罅隙的冰心老人都說:“她很美麗,很有才氣。”,更是被梁思成後來的妻子林洙稱道:“她的美麗不是尋常意義上的美,而是一種充滿智慧和風度的美,對人有一種強大的吸引力。

可是,正是因為她的美和才氣,給她帶來了她和徐志摩、金嶽霖、梁思成的愛恨糾纏,被世人所詬病,也掩蓋了她的成就和光芒。

世人對女人多有不公。男人有幾個女朋友是花心,迴歸家庭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女人有男朋友就會成為笑談,就會掩蓋她一生的卓越的成就。

作為林家的大家閨秀,林徽因依然和丈夫奔波在古建築的實地考察中,因此也對孩子少了陪伴。但是她仍然關心著一雙兒女的教育,給孩子們讀詩,和孩子們閱讀文學作品,即使是在戰爭逃難期間,她也會帶病看書,給孩子們樹立了好的榜樣。

在大女兒梁再冰因為兩分之差落榜清華後,雖然女兒對建築學有興趣,可是她和梁思成作為建築系的創始人仍然沒有走後門,女兒只能上了北大。

沒想到,後來兒子梁再冰也以兩分之差落榜清華,自覺兒子學業優秀的林徽因再次調閱試卷發現,是兒子的志向在歷史,不在建築上,故意做錯題。林徽因遵從了兒子的志願,讓他去北大歷史系,也多了一個歷史學家。

做父母當如此,督促孩子學業,但給孩子選擇的自由。


關注【Daisy2019小燕】,關注育兒,持續分享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