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中國幾千年來的歷史證明,在國家危難之際中國女性往往會表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英勇精神,並且在各行各業中獨當一面。當下新冠病毒疫情肆虐之際,無數人儘可能遠離疫情高發區時,大量女性醫護工作者卻勇敢地知難而進,成為這一特殊時期的最美逆行者。半個世紀前,一名同樣勇敢的巾幗英雄以同樣的大無畏精神,以自己和腹中胎兒的寶貴生命為代價,在強悍的戰鬥民族面前捍衛了祖國領土的完整和尊嚴。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這是孫龍珍烈士犧牲前不久留下的照片

這位鐵姑娘,就是當年震撼感動全中國的邊疆鐵姑娘孫龍珍。1940年12月26日,孫龍珍出生在江蘇省泰縣一個普通的貧困農家,當她19歲時,正值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火熱年代,當時的年輕人都一心想著為建設出力或投身保家衛國,此時建設大西北成為新中國的重要事業,孫龍珍和很多同齡人都想著要去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忍痛告別了丈夫。隨後,孫龍珍報名援疆併成為新疆工兵2師12團火焰山化工廠的一名工人,在該廠工作時孫龍珍不但能吃苦而且工作效率很高,最終藉此成為廠內骨幹,人稱鐵姑娘。然而此時中蘇關係的急轉直下,改變了中國的大局,也改變了孫龍珍的人生,在這一時期,蘇聯不但單方面撕毀了全部中蘇合作協議撤走專家,而且其宣傳機器甚至若隱若現地開始就中國三北的邊境領土歸屬問題做文章。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珍寶島事件後,蘇聯甚至曾計劃以核武和百萬大軍摧毀中國

當時,蘇聯《真理報》甚至曾稱中國真正的領土在長城以內,聯想其昔日在外蒙的做法,不禁讓人對其險惡用心倒吸一口冷氣。蘇聯深知要想實現其目的,就必須讓這些中國領土的人口密度驟降,所以1962年蘇聯策動了塔城事件促使幾萬邊民逃到蘇聯。這一事件導致很多地區農牧業發展受到很大限制,而且對一些蘇軍邊防部隊越境的防禦也顯得力不從心。對此,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立刻決定組織三代工作隊應對這種不利局面,所謂三代就是代耕代牧和代管,平日協助農牧業,也承擔大量反間諜和邊境對峙任務,所以這些工作隊的軍事訓練也得到較大重視。此時,孫龍珍主動請纓加入了9師161團下屬的民兵工作隊,而該工作隊負責的巴爾魯克山不但地形複雜而且氣候多變,其艱苦可想而知。但孫龍珍從未退縮過,經常忍飢挨餓並冒著風暴危險完成了巡邏和農牧任務,成為公認的巾幗能手。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當年守衛邊疆的民兵中,巾幗英雄的身影隨處可見

當孫龍珍來到新疆後的第十年時,她已經懷上了第三個孩子,而此時中蘇也幾乎走向大規模戰爭。這一年3月東北邊境的珍寶島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中蘇軍隊交火衝突,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等人甚至提出一個幾乎毀滅中國的作戰計劃:使用不少於200枚級高當量核彈,同時攻擊中國工業重鎮、重要城市、軍事基地以及核研究中心,必要時動用至少百萬重裝機械化陸軍主力南下從西北、正北和東北三方面席捲中國!蘇軍內一些激進者甚至稱此作戰如果實施成功就將把中國的人口降低到現有的一半水平!此時,蘇聯的亞洲部分領土相繼完成了10個大型導彈基地,大量坦克飛機和重炮也相繼運往遠東。此時的蘇聯幾乎是其實力巔峰期,堪稱是個不亞於美國的超級軍事帝國,在這樣可怕對手的威脅下中國也在積極備戰,八億人民八億兵!萬里江山萬里營的口號響徹全國。在中國內地三線建設的同時,孫龍珍等邊防民兵和解放軍部隊面臨的巡邏任務也大量增多,而蘇軍方面直接在兩國爭議地區設立了一座高聳的哨所觀察塔,日夜窺探解放軍的動向,而且蘇軍控制區一側裝甲車和坦克的數量也陡然猛增。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孫龍珍和她那未出世的孩子就這樣犧牲在蘇軍的槍口下

1969年6月10日傍晚,牧民張成山和他的幼子牧羊時突然看到十幾個蘇軍士兵騎著高頭大馬闖入中國領土一側,張成山一面讓兒子回去報告民兵一面奮不顧身地將羊群往回趕。蘇軍士兵們很快發現了張成山父子,張成山當場被槍托打暈,他的四歲兒子也被蘇軍士兵倒拖著雙腿帶走,另一些蘇軍士兵則撲向羊群,試圖將這些羊也弄回蘇聯。蘇軍的這些舉動也證明了斯拉夫民族祖先匈奴血統的屬性,因為古代匈奴等遊牧民族在南下入侵中原時經常強掠人口和牲畜。聽聞蘇軍挑釁行為後,孫龍珍等民兵毫無懼色地衝向了全副武裝的對手。此時孫龍珍已經懷孕六甲,但她依舊抄起鐵鍬伴隨其他男民兵衝向入侵者,她留下的最後一句話就是我是民兵,一定要去!當孫龍珍衝到距離事發地一百多米處時,這些蘇軍騎兵利用早已架設在隱蔽處的機槍猛烈掃射,猝不及防的孫龍珍突然中彈,而子彈恰恰就打在了她的肚子上,這位鐵姑娘連同她那還未出世的第三個孩子,就這樣犧牲在入侵蘇軍的槍彈下!然而事實證明,血債要用血來還,這些入侵者很快就要為自己的暴行付出代價。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塔斯提哨所內,當年的小樹苗已成長為高大的白楊樹

當日早些時候,10名解放軍指戰員也趕到事發地,原本是為戒備蘇軍新設觀察哨的他們卻看到了蘇軍巡邏隊闖入中國一側強抓牧民的挑釁行為。解放軍指戰員指出蘇軍的行為和當老沙皇無異,而蘇軍惱羞成怒後居然對中國領導人出言侮辱,一時間解放軍和人數是自己幾倍的蘇軍爆發了肢體衝突。此時突然傳來的槍聲震驚瞭解放軍指戰員,孫龍珍被殺害的一幕映入解放軍眼簾。眼看著敵人在中國領土內犯下如此暴行,怎能讓他們就這樣跑了?!但此時蘇軍的騎兵巡邏隊就有40多人,還有坦克裝甲車從附近河溝接近,兩架直升機也開始飛來,實力之懸殊已無需多言。但解放軍還是勇敢向敵亮劍,訓練有素的解放軍一邊隱蔽機動一邊同時開火射向有恃無恐的蘇軍,解放軍精準的槍法讓蘇軍巡邏隊人仰馬翻,並以有效的對空射擊使蘇軍直升機不敢繼續接近。最終解放軍指戰員在交替掩護下佔據了有利位置並和民兵們會師。當晚解放軍和民兵利用暴雨掩護,臨時挖掘了簡易戰壕,隨時準備和再次入侵的敵人展開血戰。然而,迫於巨大壓力蘇軍只得在次日釋放了張成山,而這次史稱塔斯提事件的鮮為人知戰鬥中,孫龍珍雖然壯烈犧牲,但入侵的蘇軍也被當場擊斃6人,擊傷多人,而解放軍指戰員們無一傷亡。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孫龍珍的名字和精神也被邊疆民兵傳承至今

和珍寶島事件一樣,這次戰鬥暴露了蘇軍基層部隊素質的低劣水平,也粉碎了國內不少人對蘇聯的盲目恐懼感。可以說,正是當年多次戰鬥中解放軍不顧實力懸殊表現出的大無畏精神和優秀素質,才震懾住了所謂的戰鬥民族,而孫龍珍在那一瞬間毅然決然的逆行衛國之舉,也成為了那一時代中國巾幗英雄的楷模。她犧牲9年後,在此地執勤的錫伯族戰士陳福森向母親講述了孫龍珍烈士的事蹟後,他的母親給了他自己親手培育的20顆楊樹苗,希望兒子種在塔斯提哨所,雖然哨所的戰士們竭力找水養活這些樹苗,但此地惡劣的自然環境最後使得其中只有一株樹苗長大,最終成為該哨所唯一一顆白楊樹。1983年,詞曲作家樑上泉老師到此地採風時得知了這個故事後大受震撼,由此寫出了那首傳遍大江南北的《小白楊》,而塔斯提哨所也由此有了小白楊哨所這個新名字。

感人!當年女英雄懷孕後堅持保家衛國直到犧牲,催生小白楊精神

今天很多懷孕的女醫護人員一如孫龍珍那樣不顧安危奮戰在一線

歲月如梭,當年見證孫龍珍等衛國英雄的邊境山區依舊,那顆小白楊早已成長地高大挺拔,它已經從一顆普通的樹升級為中華民族巾幗英雄不畏強敵,無懼艱辛的衛國精神。讓孫龍珍烈士泉下欣慰的是,2003年7月29日經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商議,當年她所守衛的那片爭議土地最終歸屬為中國。今天是婦女節,我們應當為當年的孫龍珍等女英雄,以及今天奮戰在抗疫前線的醫療戰線巾幗戰士們說一聲,節日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