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餘飯後的胡思亂想(三)——有趣的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國人的解釋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中國人慣用此法,精於此道,且屢試不爽。

茶餘飯後的胡思亂想(三)——有趣的逆向思維

公元前 202年,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以後開始論功行賞,有一日經過宮門,看到很多大臣在殿外聚在一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退朝後劉邦不解,就問張良:他們到底一天天的在議論什麼呢?難道是我哪裡做的不妥嗎?張良答:他們想謀反?劉邦大驚,於是又問,那是為何?張良答:大王分封行賞不均,所以他們想謀反。劉邦更是害怕,又繼續追問:可有良策?張良答:滿朝文武,大王平生最恨誰?劉邦說:那肯定是雍齒,當年我最困難的時候,他獻出城池投降了我的敵人,我帶兵攻打數次都無功而返,我恨他恨的咬牙切齒。張良說:那就先封賞雍齒,且要重賞……後眾臣不再非議。


茶餘飯後的胡思亂想(三)——有趣的逆向思維

唐太宗時期,玄武門之變的功臣長孫順德被查出私自收受了一些絲絹和金銀。唐太宗無奈的說道:論身份他是皇親國戚,論功勞他是開國功臣,論財富他是堆金積玉,怎麼能貪汙受賄呢?有些大臣意欲治罪於他,但唐太宗非但沒有降罪與他,反而在大殿朝堂之上當眾賞賜給他了幾十匹絲絹,讓他背了回家。從此長孫順德再也沒有貪汙受賄了……最後位列凌淵閣。


茶餘飯後的胡思亂想(三)——有趣的逆向思維

有一年,我們老家村裡有一戶人家在山谷底種了兩畝的芝麻,等到成熟的季節,他們把芝麻收割完了以後綁成小捆,然後四五捆一起棚起來曬乾。(曬乾以後地上攤開一張塑料紙或者一塊大布,就可以用一個小棒槌敲出芝麻粒來)這原本是一次極其正常的收割,卻因為一念之差而被偷光。當時棚好以後男主人想把他立在山脊上,他說人來人往都看得到,別人不敢偷,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是最安全;他媳婦卻不這樣認為,她說放在山脊上是最不安全的,無異於引誘別人偷盜。男主人拗不過媳婦,把一棚一棚的芝麻捆全部放到了山谷底,結果後來,當他們拿著小棒槌準備去敲芝麻時,傻了眼,連桿帶粒全部被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