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九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九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九十一回


輯錄蔡東藩《中國曆代通俗演義》之《後漢演義》第九十一回

《後漢演義》第九十一回

陸伯言定計毀連營(陸遜功成)

劉先主臨危傳顧命(劉備身亡)

一、張飛身亡

“張飛怒撻左右,為帳下將張達、範強所害,攜首投吳。追諡飛為桓侯,飛長子苞早亡,次子紹襲爵。”

二、不辱使命

“孫權向魏稱臣,曹丕封權為吳王,加九錫禮。權遣中大夫趙諮報謝,丕問道:'吳王為何等主?'諮答道:'聰明仁智,雄略兼優。能用魯肅,不失為聰;能拔呂蒙,不失為明;既獲于禁,終未加害,不失為仁;安取荊州,兵不血刃,不失為智;據有三州,虎視四方,乃竟能屈身陛下,豈非雄略兼優麼?'丕復問道:'吳不畏魏麼?'諮答言:'吳國帶甲百萬,江漢為池,何必畏人?'丕改容道:'吳如大夫才辨,能有幾人?'諮道:'聰明特達,約有八九十人,若以臣為例,卻是車載斗量,不可勝數。'丕乃說道:'如卿可謂不辱使命了。”

三、吳魏絕交

“曹丕命曹休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圍南郡,孫權使呂範拒曹休,朱桓拒曹仁,諸葛瑾拒曹真,三路大勝,曹丕退兵。自是與魏絕好,改元黃武。”

四、劉備身亡

“劉備領眾十萬伐吳,為陸遜火攻,敗退白帝城。孫夫人在東吳誤以為劉備被害,竟投江殉節。劉備悲憤成病,顧諸葛亮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嗣子可輔,勞君匡輔;若不可輔,君可自取。'且叫庶子魯王劉永、梁王劉理父事丞相,又託趙雲輔國。瞑目竟逝,享壽六十三歲。諸葛亮主持喪事,自率百官奉喪還成都。”

五、馬謖發軔

“侍中馬良有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良字季常,弟馬謖字幼常,餘亦以常字為號,惟良眉中有白毛,里諺謂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諸葛亮嘗器重馬謖,特薦為成都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