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中國當代詩歌正處於有史以來流派紛爭最為嚴厲的時代,將近上百個流派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湧現,雖然造就過頂級輝煌,但同時也是魚龍混雜,遺留下許多惹人爭議的作品。朦朧詩派為當代新詩開了個好頭,但它卻阻止不了中國新詩不斷向下的趨勢:第三代、民間寫作、下半身……直到垃圾派。

朦朧派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垃圾派同樣犀利地劃破了時代,它將新詩向下的趨勢走到了最低端,不斷沖刷著大眾對於詩歌對於審美的底線。垃圾派認為:詩歌的語言應當是口語的、自由的、直白的、粗糲的,拒絕象徵和隱喻,拒絕凝練和審視,拒絕深度和意境,拒絕一切詩歌技巧。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垃圾派的領軍人物和集大成者,是詩人徐鄉愁,他主編了詩歌民刊《垃圾派》,並發表了垃圾派宣言,他宣稱:人吞食物質後會產生生活垃圾,語言被打磨無數次後會產生文化垃圾,世界的本質就是一座巨型垃圾場,而人則是一個個精密的造糞機,只有垃圾才是世界的真實。在徐鄉愁看來,這不是譁眾取寵,而是一種人生態度。

《崇高真累》


東方黑,太陽壞


中國出了個垃圾派


你黑我比你還要黑


你壞我比你還要壞


生為垃圾人


死為垃圾鬼


我是垃圾派


垃圾派是我


在這個裝逼的世界裡


墮落真好,崇高真累


黑也派壞也派


垃圾,派更派


我是徹底的垃圾派


垃圾派就是徹底的我


要想我退出垃圾派


除非我退出我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這可視作是徐鄉愁的垃圾宣言,其實他的垃圾代表作有很多,大部分都充斥著庸俗或低俗的詞彙,屎尿糞等汙穢字眼甚至是惡俗的不可描述的詞彙十分普遍,曾有詩寫到“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別人都用鮮花獻給祖國,我奉獻屎”,看似輕輕鬆鬆,絲毫沒有避諱的意思,儼然一副“向屎而生”的姿態。然而諸如此類的詩,雖被網民攻訐不已,卻贏得了非常多的讚歎。

《菜園小記》


春天來了


蘿蔔也成熟了


菜農們便把它收起來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個個深淺不一的坑


被蘿蔔插入過


這首《菜園小記》尤其如此,學者王彥明評價道:這是一首天然之作,是“妙手偶得之”的類型,敘述自然,抒情淡然,對人與世界的辯證關係做出了深刻思考。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或許徐鄉愁真的在詩裡藏了這些東西,然而絕大多數讀者是找不到的,它更讓人感覺是一出低俗的鬧劇,讓人感覺他是在以隱晦的方式騙取大眾的眼球關注。而且,我們印象中的詩歌都是美好的存在,如果硬是把一抔糞土塑造成詩意,那不管怎樣努力,它都不會讓人有愉悅的感受。

除此之外,徐鄉愁的《狐狸的尾巴總會露出來》、《濫竽充數》、《解手》等一些詩也受到了熱烈追捧,被認為是意味深長、雅俗共賞的優秀作品。而垃圾派成員自己則認為,垃圾詩就是垃圾詩,寫只是為了好玩,寫完就像丟垃圾一樣丟掉了。從精神上講,這是一種墮落、垮掉。如果你覺得上面兩首詩還湊合,那麼下面這首可能會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垃圾派。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在荒郊野嶺》


如果你到了荒郊野嶺


前不挨村後不著店


怕強盜打劫


怕鬼狐纏身


這時候


你突然在路邊發現


一泡熱氣騰騰的鮮屎


一種安全感便油然而生


有屎就有肛門


有肛門就有人煙


轉過山樑就是


徐鄉愁,一個使人心裡泛起淡淡憂傷的名字,寫下的卻都是些不雅的文字,他的詩有很多都與廁所內容有關,不光使人大倒胃口,更讓人大失所望。實際上,這首《在荒郊野嶺》還不算太過分的,更有令人無法直視的垃圾詩躺在徐鄉愁手中。有言論稱,徐鄉愁給詩壇注入了一支毒藥劑,讓中國詩歌終於徹底地掉到了地上。

“垃圾派”現代詩,用垃圾的話寫垃圾的詩,卻意外躥紅,廣為流傳


自此,“下半身寫作”和“垃圾派”成為了中國詩壇兩塊又臭又硬的石頭,每逢講起中國當代詩歌,它們都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不知大家如何看待垃圾詩,反正小解是欣賞不了。說得更直觀一些,小解認為這都不能稱之為詩歌,正如它們名字所說,它們只是詩歌創新失敗後的垃圾和糟粕。

《仿顧城的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才懶得去尋找光明


不如把自己的眼睛戳瞎


我越瞎,世界就越光明


徐鄉愁不僅自己生產垃圾詩,還將前人的優秀作品變成垃圾詩,真可謂名副其實。嗚呼,如此異類都能佔據一席之地,看來中國詩壇是該注入新鮮力量了。不知大家對於徐鄉愁以及垃圾派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