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昌溪鄉山上有個如燕子撲地形的山村叫滄山源,也叫燕窩山莊,有千級石板砌成臺階的古道通往山村中,村子已有四百多年曆史。奇特的是,到村口的最後一截路是泥路,意思是讓燕子可以銜泥來窩築巢,徽州人喜歡燕子在家裡屋簷下築巢,認為可以帶來喜氣和吉祥。從天空中往下俯瞰,群山和綠樹環抱,整個村子就像躺在燕窩裡一樣,故名燕窩山莊。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昌溪古村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昌源河上昌溪明代古壩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滄山源,即燕窩山莊

燕子形的山村

滄山源出了一個經學大師吳承仕,延徽派樸學之文脈,受業於章太炎,在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任教授、系主任多年。晚年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經學和歷史,是我國第一位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經學的學者。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昌溪古樟樹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滄山源的千級石階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故居外景,方旭東攝


經學大師吳承仕


古村裡有一棟清乾隆末年所建老宅,二進三開兩層磚木結構,系安徽名人故居,也是安徽省第六批文保單位,是一代經學大師吳承仕出生和成長的地方。

吳承仕家世代在京業茶,在北京有固定住所,其父吳恩綬長期擔任歙縣旅京同鄉會會長,1912年被推選為民國歙縣首任縣長(知事)。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父母及家人合影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祖上三代拜帖,轉自孔夫子舊書網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全家人在京合影


1884年,吳承仕出生於昌溪滄山源村吳氏家族這個書香門第。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他16歲考中秀才,次年,18歲赴南京參加鄉試,即考中舉人。光緒33年(1907),23歲參加廢除科舉制度之後的舉貢會考,高中一等第一名,稱為朝元,被欽點為大理院主事。很多人因此把他叫做中國科舉最後一個狀元,顯然不妥。科舉制度結束於光緒31年(1905),而舉貢考試之後還繼續舉辦。吳承仕與同朝為官的翰林同鄉唐模許承堯是好友。

吳氏出任大理院主事,舊學功底深厚。辛亥革命後,任司法部僉事。1915年,在章太炎先生被袁世凱軟禁時,筆錄太炎先生緒論,成《菿漢微言》,名動天下,自此成為“章門弟子”,研究文字、音韻、訓詁之學及經學,與黃侃、錢玄同並稱章門三大弟子。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民國16 年(1927 年)4 月28 日,軍閥張作霖在北京殺害李大釗等革命烈士,吳承仕聞噩耗不勝悲憤,立刻停餐,以表達對革命烈士的哀悼;並迅即辭去僉事之職,憤然離開了供職十多年的司法部。從此棄政從教,先後出任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主任,中國大學國學系主任,並先後執教於北京大學、東北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在南京大學任教的黃侃有"北吳南黃"兩大經學大師之稱。1936年接受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曾與共產黨人齊燕銘、張致祥等組織參加“一二·九”運動,營救了一批革命同志,又與張友漁、楊秀峰等組建中國啟蒙教育會。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文錄

吳承仕對於從“新文化運動”到抗戰爆發期間的國文與國學教育,具有突出貢獻。尤其在教材編印、制度設計、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著有《經學通論》、《淮南舊注校理》、《六書條例》、《尚書三考》、《國故概要》、《小學要略》、《男女陰釋名》、《尚書今古文說》(《中大季刊》、《釋這》、《說祧》、《公羊徐疏考》、《經典釋文撰述時代考》、《語言文字之演進過程與社會意識形態》、《從說文研究中所認識的貨幣形態及其他》、《說文講疏》、《釋車》及《喪服變除表》、《喪服要略》、《文言與白話間的量和質》、《從說文研究中所認識的交換形態之史的發展》、《論古今文上章太炎先生書》、《論語老彭考》、《說文韻表》、《讀說文隨筆》等專著和論文。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淮南舊注校理》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淮南舊注校理》書頁

滄山源吳承仕故居


吳承仕(1884一1939),字絸齋,檢齋,橋齋,號展成,又號濟安,安徽歙縣昌溪人。中國近現代著名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1935年創辦《時代文化》等進步刊物,借古諷今,針砭時弊,激勵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抗日鬥志。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撰寫文章,發表演說,步行到西山露營,組織教育界抗日救國會,營救被捕學生。北平淪陷以後,被列入黑名單而避居天津英租界,繼續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在經學研究方面,他最突出的成就是對古代名物制度的探索。晚年接受馬克思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研究經學和古代歷史,是我國第一位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經學的學者,一生著述宏富。


吳承仕故居為庭院式建築,右側置大門,飾以磚雕門罩。進門廊為天井。左廊用隔扇拼裝為廂房。天井邊柱礎為青石雕,房窗及柱頭撐木為木雕。中廳後置樓梯間,有後門通廚房。樓上格局與樓下相同,但後樓較高。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故居內景,方旭東攝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吳承仕故居門口,方旭東攝

挽吳承仕

1937年北平淪陷後10日,在中共地下黨的安排下,化名汪少白,化裝轉移到天津,秘密從事抗日救亡運動,與家人絕音信2年餘。1938年初拒絕敵人拉攏收買,不出任北京師範大學校職。1939年8月天津水災,不幸染患傷寒。1939年9月21日回京治療後,因腸穿孔搶救無效在北平協和醫院逝世,終年56歲。


悼挽吳承仕聯

孤懸敵區,捨身成仁,不愧青年訓導;

重整國學,努力啟蒙,足資後學楷模。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挽吳承仕


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

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挽蔡元培、吳承仕

1940年2月5日,陝甘寧邊區自然科學研究會在延安成立,毛澤東和陳雲等出席會議並講話,公推蔡元培為名譽主席。半個月後,延安舉行各界憲政促進會成立大會,毛澤東出席會議,並作著名的《新民主主義的憲政》的演說,會議又通過蔡元培為名譽主席團成員。3月5日,蔡元培病逝於香港。3月7日毛澤東即發去唁電:"香港九龍奧士甸道蔡孑民先生家屬禮鑑:孑民先生,學界泰斗,人世楷模,遽歸道山,震悼曷極,謹電馳唁,尚祈節哀。"3月9日,中共中央又發去唁電,並派廖承志專程前去弔唁。4月14日下午,延安各界千餘人在中央大禮堂舉行蔡元培、吳承仕二先生追悼大會。會場懸滿輓聯,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送的輓詞是"老成凋謝",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撰送了這兩副輓聯。這是對蔡元培、吳承仕二位先生精確、崇高的歷史評價,中國共產黨人永遠緬懷和紀念這些為民族復興而不懈奮鬥的哲人和先賢。中共"七大"將吳承仕列入

烈士名單。對吳承仕的死,朱希祖有長詩《天都烈士歌》以悼之。詩中洋溢著對吳承仕的敬意,也充滿了同門師兄弟的情誼。吳承仕死後,章太炎同門多有詩吊之。

愛祖國山河,愛民族文化,尤愛馬列主義真理;學貫中西,善識優於蒼水;

受軍閥壓迫,受同事排擠,終受敵寇毒刃摧殘;氣吞倭虜,壯烈比諸文山。

--延安憲政促進會會長吳玉章挽吳承仕


吳承仕手跡


#戰疫必勝##宅在家裡看歷史#歙縣昌溪吳承仕,從朝元到共產黨員

歙縣博物館藏昌溪吳承仕、吳清華挽吳用吉聯

歙縣博物館藏昌溪吳承仕、吳清華挽吳用吉聯,承仕書法工整嚴謹,不愧是科舉出身,功力頗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