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呂布死後,關羽誰都不放眼裡,是太傲了?

琅嬛福地鳩摩智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及。”關雲長的“傲”,於史就有名。特別是,自呂布死後,關羽的傲更是如此。那是為什麼呢。



一、赤兔馬的坐騎。

大將的最愛,就是寶馬。赤兔馬本是董卓所有,為收買呂布而贈予呂布。時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呂布被曹操斬殺後,赤兔馬自然就歸曹操所有。曹操為了留住關羽,又把赤兔馬贈予關羽。

這也確實打動了關羽的心,他對曹操是再拜稱謝。關羽在平時是布輕易下拜的,即使是曹操送他美女,贈他金帛。

從此以後,關羽上赤兔馬,提青龍刀,“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如此意氣風發,傲氣是難免會有的。

二、漢壽亭侯的封號

三國裡,關羽一直以漢臣自居,打著“漢壽亭侯”的旗號。這是曹操代表漢室朝廷冊封給關羽的。

但不管怎麼說,這是關羽憑戰功獲得的。獲爵者在政治上、社會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要知道,在整個劉備集團,只有劉備和馬超等少數人有此殊榮。



就拿劉備來說,他在196年被朝廷封為鎮北將軍,爵位是宜城亭侯。關羽和他一樣,都是亭侯,是一個級別。

直到219年,劉備做了漢中王,才將亭侯的印信上交給朝廷。所以,在一二十年內,關羽的爵位與劉備平起平坐。

不要忘了,孫權也是在219年以後,奪得荊州後,才當上南昌侯的,級別和關羽差不多。難怪,早年孫權求娶關羽的女兒時,關羽怒斥“虎女安肯嫁犬子”。

三、驕人的戰績

袁曹官渡大戰時,關羽在萬人軍中,單槍匹馬衝入敵陣,斬殺了袁紹旗下第一號勇將顏良。

關羽以個人之力,於萬軍中獨取上將首級,這種紀錄,別說在三國,就是整個中國歷史中也是少見。可見關羽之勇,當不在話下。

公元219年,關羽悍然發動襄樊大戰。關羽決開漢水,正逢大雨,平地淹水數丈。關羽水擒于禁,力斬龐德。一時間,關羽威震華夏。

此戰,遠超“萬人敵”的功績,魏屬荊州,除了襄、樊兩座孤城之外,其餘盡數載關羽掌控之中。《三國志》記載:“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

這體現了,關羽驕人的過往,是他個人事業的巔峰時刻,成了關羽的自居。

四、蜀漢不合理的虎將佈局



劉備取漢中後,按功勳封了關羽為最高的前將軍,張飛為其次的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三國演義》中的所謂的“五虎上將”,即由此而來。

裡面少了趙雲,關羽對此表現不滿。對老將黃忠不放在眼裡:“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關羽傲氣沖天。

而對馬超,嗤之以鼻:“馬超算哪根蔥”,非要來成都與馬超一試高低。事實上,馬超是西涼名將,見曹操都畏懼他三分。但關羽居然連馬超都看不起,足見其傲慢與偏見。

小結:《三國志》記載:“羽剛而自矜”,關羽在呂布死後,擁有了曠世名馬赤兔馬;斬首顏良,受封漢壽亭侯,體現了他漢臣的政治立場;襄樊大戰,擒于禁,斬龐德,威名震華夏;再加上他對黃忠、馬超的實力不瞭解,都助長他他的傲。

但所有這一切,不都是個虛名嗎。真是“傲不可長”!


閒將西話


呂布在時,關羽不是不想狂,不想,而是沒有機會和能力。

大家還記不記得溫酒斬華雄,那時候關羽只是一個馬弓手,差點讓袁紹給殺了,為啥,因為地位名氣都不夠啊。

呂布在時,哪有他傲的份啊,當時誰不知道呂布是猛將,有萬夫不當之勇,看看三英戰呂布,三兄弟沒打過人家一個。戰曹操,五六個大將,車輪戰鬥不敗呂布。那時候確實不服不行啊,確實打不過人家,名氣也比不上人家。

隨著呂布的去世,和關二爺名氣越來越大,傲的沒邊了,不光對外傲,對自己內部,也是看不慣這個,看不上那個,五虎上將看不上倆,非要和馬超比個高下,說黃忠老兵一個,不配與他為伍,不叫諸葛亮左右逢源,說好話,陪笑臉,戴高帽,這事真還不好放下,你說關羽有多傲

孫權想巴結一下他,不論出於什麼目的吧,你看他怎麼說:“虎女怎麼能嫁犬子”。把孫權氣夠嗆,最後把荊州丟了。

其實關羽失敗就敗在他太

傲了,忘記了大哥劉備的大計,諸葛亮的囑託,貿然發動樊城之戰,得罪了自己的聯盟孫權,就連自己死也是死在自己的傲上,逃跑的時候,王甫勸他說:“小路恐有埋伏,可走大路”。關羽怎麼說:“雖有埋伏,吾何懼哉”最後終於被俘,屍首兩處。


濤哥聊古代歷史


在三國時期,有一個超強的戰將,他的名字叫呂布,行走天下幾乎沒有對手,而在小說中他還與另一位當世名將有過決鬥。這個人就是關羽,結果我們都知道,呂布三打一竟然還打了一個平手,而關羽不服氣也沒有辦法。今天不談真實歷史,單單發表一些對小說三國中的看法。在呂布死後,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不把天下英雄看在眼裡,那麼有人也就問了,為什麼超強戰將呂布活著的時候不見關羽狂了?真是怕了他嗎?原因絕非這麼簡單,也絕非是怕了呂布。

首先我們在肯定呂布武藝的同時,也不能小瞧了關羽,在後期三國中斬顏良,過關斬將等等都證明了他的實力絕對是一流的,那麼為何關羽“不敢在”呂布面前狂,筆者認為有如下兩個原因!

1.有人比他更狂

關羽的狂傲天下皆知,這多虧於藝術的喧染和他活的比較久,計載的事蹟比較詳細比較多,但其實有人比他更狂,此人就是呂布,因為他的武藝高強,因此三國時期用人中呂布來稱讚他,有了這個“高帽子”戴在頭上,他更加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也自認為是天下無敵的,因此我們看他打的戰役,一般都是帶頭衝鋒,因此太過自信自己厲害也就缺乏了智商,最終被曹操俘虜以後,還在狂傲,認為曹操懼怕的天下只有他一人而己,如果他幫助曹操,天下很好得到,從這裡看出,他比關羽要狂的多,後者還沒達到他那個狂的地步。

2.有人成名比較晚

當呂布己經有了響噹噹的名號的時候,關羽才等於是入行伍不久,這個時候的他做為新起之秀對於軍事上都比較陌生,還處於一個學習練手的階段,而且當時也沒有給他一個成名天下的機會(雖然斬殺華雄諸侯皆驚,但是隻是一個小角色,當時的袁紹認為他的部將也能斬殺),因此,後來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才算在天下打開了知名度,一時間鮮花和掌聲迷失了自我,讓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因此,呂布活著的時候他絕對不是害怕呂布,而是知名度不然,自己各方面也還不成熟,就比較低調而己,沒有狂起來。

這二位都是同時期的名將,武藝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誰會懼怕誰的道理了,而且像關二爺這種漢子,刮骨療傷都沒有怕過,即使打不過呂布,也就一死而己,他也不會懼怕呂布的厲害,因此,他不狂與呂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京城野史


三國時期,有一個超強的戰將,他的名字叫呂布,行走天下幾乎沒有對手,而在小說中他還與另一位當世名將有過決鬥。這個人就是關羽,結果我們都知道,呂布三打一竟然還打了一個平手,而關羽不服氣也沒有辦法。今天不談真實歷史,單單發表一些對小說三國中的看法。在呂布死後,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不把天下英雄看在眼裡,那麼有人也就問了,為什麼超強戰將呂布活著的時候不見關羽狂了?真是怕了他嗎?原因絕非這麼簡單,也絕非是怕了呂布。

首先我們在肯定呂布武藝的同時,也不能小瞧了關羽,在後期三國中斬顏良,過關斬將等等都證明了他的實力絕對是一流的,那麼為何關羽“不敢在”呂布面前狂,筆者認為有如下兩個原因!

1.有人比他更狂

關羽的狂傲天下皆知,這多虧於藝術的喧染和他活的比較久,計載的事蹟比較詳細比較多,但其實有人比他更狂,此人就是呂布,因為他的武藝高強,因此三國時期用人中呂布來稱讚他,有了這個“高帽子”戴在頭上,他更加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也自認為是天下無敵的,因此我們看他打的戰役,一般都是帶頭衝鋒,因此太過自信自己厲害也就缺乏了智商,最終被曹操俘虜以後,還在狂傲,認為曹操懼怕的天下只有他一人而己,如果他幫助曹操,天下很好得到,從這裡看出,他比關羽要狂的多,後者還沒達到他那個狂的地步。

2.有人成名比較晚

當呂布己經有了響噹噹的名號的時候,關羽才等於是入行伍不久,這個時候的他做為新起之秀對於軍事上都比較陌生,還處於一個學習練手的階段,而且當時也沒有給他一個成名天下的機會(雖然斬殺華雄諸侯皆驚,但是隻是一個小角色,當時的袁紹認為他的部將也能斬殺),因此,後來斬殺袁紹大將顏良文丑才算在天下打開了知名度,一時間鮮花和掌聲迷失了自我,讓關羽變得越來越狂傲,因此,呂布活著的時候他絕對不是害怕呂布,而是知名度不然,自己各方面也還不成熟,就比較低調而己,沒有狂起來。

這二位都是同時期的名將,武藝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誰會懼怕誰的道理了,而且像關二爺這種漢子,刮骨療傷都沒有怕過,即使打不過呂布,也就一死而己,他也不會懼怕呂布的厲害,因此,他不狂與呂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雙子星看視界


關羽雖然武藝高強,但蔑視天下群雄。溫酒斬華雄後,自以為天下無敵了。後遇呂布,劉關張三英出戰,也只不過戰成平手,難免對其自信心帶來打擊。

呂布死後,觀羽的自信心又開始增長。特別是斬顏良、諸文丑,雖然與對方為劉備傳信而來,未完全防備,加之赤兔馬的速度有關,但自負的關羽並不這樣認為。在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之後,關羽更加膨脹,至於曹操因愛才而有意放水,他一概忽略。

此後,戰長沙,水淹七軍點戰役獲勝,關羽自以為天下無敵了。終於,過度的傲慢招來了走麥城,導致身敗名裂。

其實,關羽雖然勇猛,在同一時段能夠與其不相伯仲的猛將不乏其人,五虎將中的任何一個都不比他遜色。戰長沙時,老將黃忠只射落了他的盔纓其實是給他面子。至於曹操麾下的典韋、李典、孫吳的甘寧等,也不比他差。

《三國演義》及後人所描述的關羽,其實都是加上了自己的主觀願望。種種原因,最終將關羽送上了神壇。


四維求索


關羽給我們的印象是武藝高強忠義無雙,關羽一直被我們後世所敬仰,雖然關羽最終由於孤傲慘死,可依然不影響我們對關羽的敬重。熟悉三國曆史的我們都知道關羽在正史中乃是萬人敵般的存在,亂馬軍中刺顏良於馬下其實也能展現關羽的武藝高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更是給我們展示一個文武雙全的武聖。

演義中的關羽我們也比較熟悉,關羽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單刀赴會和斬顏良誅文丑等等傳奇故事一直被我們所傳頌,雖然演義中很多情節都是杜撰而來,關羽在我們心中依舊還是那麼高大偉岸。

可是在演義之中一個細節讓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關羽在呂布在世時沒有給我們自傲的感覺,在呂布死後關羽一直給我們呈現出一種視天下英雄為草芥的孤傲。三國之中恐怕除了劉備、張飛、張遼、龐統、魯肅還有徐庶外其他文臣武將都被關羽小覷,甚至連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諸葛亮和於自己同一級別的虎將都被關羽看不起,為什麼關羽在呂布死後如此孤傲呢?

通過演義中的一些細節我們也能明白關羽為何在呂布死後如此自傲,其實就算呂布在世關羽依然如此。演義中關羽是以賣棗出現,之前關羽的生活狀況我們暫且不談,關羽淪落到以賣棗為生自然並非世家大族出身。當時的漢朝風氣是特別講究出身的,就連皇室後裔劉備時常被其他諸侯稱作織蓆販履之徒,張飛和關羽更是一般,如此出身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在功成名就之後特別介意別人議論自己之前的事情,或許關羽也是如此,關羽的孤傲個人感覺就是不讓別人談論出身。

演義中劉關張三兄弟結拜之後沒過多久就參加了十八路諸侯剿董卓,劉關張三兄弟的勢力未入諸侯的眼界,如此情景直接觸動了關羽的逆鱗,只是礙於情面並未發作。當時的諸侯被西涼猛將華雄攔住了去路,華雄先後斬殺多名上將,此時的關羽直接以馬弓手的身份迎戰華雄,溫酒斬華雄可以說讓關羽初露鋒芒。關羽以一個賣棗的出身可以在諸侯束手無策的時候斬殺華雄,其中透露出諸侯手下所謂的上將根本不及關羽,此時的關羽已經有小覷天下英雄的跡象了,畢竟華雄讓當時的名將束手無策,以此關羽已經聯想到被世人稱作天下第一的呂布,大有於呂布一戰的想法。

當關羽看到張飛獨佔呂布不能取勝之時,關羽已經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呂布了,畢竟自己的武藝和張飛的武藝不相伯仲,張飛在與呂布大戰百合會逐漸出現敗勢,關羽加入其中也只是勉強佔上少許上風。關羽之前經過華雄一事認為天下名將不過如此,在遇到呂布之後知道天下名將有些並非泛泛之輩,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布展現出來名副其實的武藝恐怕關羽早就自傲起來了。

一個華雄能讓各位諸侯膽寒,當時曹操手下的曹仁等名將並未出戰華雄,關羽自然認為曹仁等將也是懼怕華雄,後來一個顏良戰敗曹操手下多位名將,關羽此時只是認為顏良武藝也就和華雄差不多,在經過斬顏良誅文丑之後讓關羽感覺天下名將依然不是自己的對手。關羽之後的戰績無不名動天下,敗於關羽之手的名將大多都是出身高貴並被世人大肆誇獎的人物,出身不高身懷絕技的關羽自然看不起那些徒有虛名之徒。

諸葛亮和馬超黃忠這些並不是關羽看不起他們,在他們展現出不俗的智謀和高超的武藝的時候,關羽已經不敢有小覷之心,後來說的那些不與老卒為伍的話相必只是同僚之間的玩笑話罷了。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關羽看不起其他人的原因,是因為關羽本身就擁有強於他們的能力和他們徒有虛名,跟呂布在世與否關係並不大,倘若呂布還在世的話關羽同樣會如此,只不過在看不起名單之中要加上呂布。關羽只會稱呂布雖勇冠天下也是見利忘義之徒,關羽只會看不起呂布,看得上呂布的武藝看不上呂布的為人。



東海縣小路


這個問題,筆者需要糾正一下,對關羽來說,呂布在世與否,絲毫不幹自己的事,有沒有呂布,自己都會誰也不放在眼裡。

但凡狂傲的人都有狂傲的資本,因為沒有資本就炫耀的人的下場都是很悲哀的。

所以,關羽是資格狂的。

他的事蹟,就是沒有讀過歷史的人也都能舉出一二,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單就其中任何一項放出來,天下就不敢小看,更別說是都有的。

再說呂布,我們只知道他“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和三英戰呂布,就人為的主觀的給呂布加了好多神話色彩,好像關羽是怕呂布的。

讀過三國的讀者都知道,當初關羽和呂布單打獨鬥的時候,可是和呂布不相上下的。後來因為兵臨城下,情勢危急,劉關張才一起對戰呂布,期望能將呂布斬落馬下,這是戰術需要。

而且,關羽和呂布在武力上不相上下,在智謀和情義上,呂布可就不及關羽的十分之一。

關羽熟讀春秋,對待嫂嫂禮敬有加。帶兵打仗,審時度勢,水淹七軍,名震天下。

呂布有勇無謀,貪戀女色,為了貂蟬可以違背倫理道德,誅殺義父。為了利益,可以背信棄義。

這樣的對比,關羽有什麼資格不驕傲,又憑什麼在呂布死後才會目中無人呢?


古今中外多少事


當關羽看到張飛獨佔呂布不能取勝之時,關羽已經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呂布了,畢竟自己的武藝和張飛的武藝不相伯仲,張飛在與呂布大戰百合會逐漸出現敗勢,關羽加入其中也只是勉強佔上少許上風。關羽之前經過華雄一事認為天下名將不過如此,在遇到呂布之後知道天下名將有些並非泛泛之輩,可以說如果沒有呂布展現出來名副其實的武藝恐怕關羽早就自傲起來了。




平安140501946


關羽的自大,不是因為呂布的死從才膨脹起來的,而是之後的經歷一點點積累,慢慢養成的。

呂布在三國前期就已勇冠三軍,名揚天下,而那時劉、關、張三兄弟連自己的地盤都沒有,關羽更只是個無名小卒,對呂布自然有幾分怯意。

不過呂布死之後,關羽確實傲慢。因為呂布死之後,劉關張政治團體的勢力大增。

關羽是被故意捧殺的。

從身份地位來說,鎮守荊州的關羽從來都是劉備集團的二把手,這個身份地位造成關羽擁有獨特的權力,假節可斬2000石以下的太守等官員,而劉備集團一共也不過十來個郡守,將軍更在關羽之下。

關羽自211年開始籌劃北伐,也算是盡心竭力了,軍隊從不到2萬擴張到4.7萬,軍事力量的膨脹,就看不起襄樊曹仁。更是看不起江東方面。

江東方面給予吹捧,諸葛亮也在吹捧,劉備的依仗,部下的崇拜,都造成關羽的驕傲在持續增長。

英雄都是後人綜合歷史時期評定,即是蓋棺定論。小說家根據角色需要進行神話。誤導了後人的認知。古代戰爭不可能將帥直接叫陣單挑,三英戰呂布神話傳說無疑。關羽孤傲是因為一個草根莽夫發展成侯爺,自帶的劣根通病。最終被吳將俘虜殺死,是他最好的歸屬。



當代曹植


因為有一個超強的戰將,他就是呂布,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在小說中他與另一位當世名將有過決鬥。電視劇中張飛跟呂布單挑100回合之後就處於下風了。這個人就起關羽,結果我都知道,虎牢關下關羽,張飛,劉備三人才勉強打贏呂布,關羽不服氣也沒有辦法。在呂布死後,關羽變得熱來熱狂傲了,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那麼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呂布活著的時候不見關羽傲?真是怕他嗎?原因絕非這麼簡單,也絕非怕呂布。

首先我們在肯定呂布武藝的同時,也不能小瞧關羽。在三國前期有溫酒斬華雄,後期中斬顏良誅文丑,威震天下。那麼為何關羽不敢在呂布面前傲,我認為有兩個原因。

1.有人比他更狂傲,關羽的狂傲天下皆知,這個人就是呂布。因為他武藝超群,因此三國時期就有用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來稱讚他,有了這頂高帽子戴在頭上。他就更不把天下的英雄放在眼裡,也自認為天下無敵。我們看呂布打的戰役,一般都是帶頭衝鋒,因此太過自信自己厲害也就缺智商,最終被曹操吊死在白門樓前。從這裡看出,他比關羽更狂傲。

2.關羽成名比較晚,當呂布有了響噹噹的名頭時,關羽才等於是入伍不久,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關羽只是個弓馬手,請戰打華雄時都沒有人瞧得上。當時袁紹說要是我先鋒官顏良文丑有一人在便可以斬華雄。只是都沒有人敢出現,又有曹操作保,所以才讓關羽出戰。

這二位都是同一時期的名將,武藝也差不了多少,所以也就沒有誰會怕誰的道理了,而且像關羽這種漢子,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克襄陽,水淹七軍,刮骨療傷都沒有怕過,即使打不過呂布,也就一死而已,他也不會怕呂布。因此,他不狂傲與呂布沒有多大關係,因為之前沒有名氣,只是個無名小卒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