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美國取消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定位

近日,美國政府縮小了其“發展中國家”名單,將一批國家排除在外,中國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國家。 除了中國之外,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印度等國家和地區也被排除在外。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2月10日通知,美國縮小了其內部“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名單,以降低觸發美國進行貿易調查的門檻。通俗來講, 對於國家的行業補貼,WTO規定的標準是不高於1%,而對於“發展中國家”,WTO給出了特例,標準放寬到了2%。 也就是,今後美國更容易對一系列國家進行反補貼調查和傾銷調查,因為美國認為國家補貼大幅削減了美國在全球的貿易競爭力。

被取消發展中國家特別優惠的國家和地區包括:阿爾巴尼亞、阿根廷、 亞美尼亞、巴西、保加利亞、中國、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格魯吉亞、中國香港、印度、 印度尼西亞、 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共和國;馬來西亞、摩爾多瓦、黑山共和國 北馬其頓;羅馬尼亞、新加坡、南非、韓國;泰國、烏克蘭、和越南。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說,修改其發展中國家名單的決定是必要的,因為美國以前的指南(可追溯到1998年)“現在已過時”。

美國的這一新舉措可以說是對過去二十年美國對外貿易的重新定位,從某種程度上將對世界的貿易格局重新定位,一大批生產製造型企業將從以上國家遷出,迴歸美國或其他生產成本更低的地區。

同時,這一舉措也將帶來更加頻繁和激烈的貿易摩擦,因為名單上的一些國家是全球的出口大國,出口是其經濟支柱,美國有可能更加容易地對這些國家進行貿易調查和懲罰。在今後的5年,貿易爭端將成為國家間的常態外交關係之一。

新名單也反映了特朗普政府對於超大經濟體,如中國和印度在WTO體系下接受特惠條件的日益不滿。

特朗普1月訪問瑞士達沃斯時說,世貿組織沒有公平地對待美國。“中國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印度被視為發展中國家,而我們不被視為發展中國家。就我而言,我們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世貿組織對發展中國家的特別優惠的目的是幫助較貧窮的國家減少貧困,創造就業並使其融入全球貿易體系。

根據WTO的《反補貼協定》,如果補貼金額低於從價的1%,則進口國必須終止反補貼調查,但對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最低標準提高到2%。

特朗普政府正試圖中止對一些國家的最惠國待遇,而這些國家往往是全球金融俱樂部中的大咖。這些金融俱樂部包括G20、OECD(經合組織)等,或者被世界銀行標註為高收入的國家。

去年7月,特朗普發佈了一份行政備忘錄,要求美國貿易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確定在限制被視為發展中國家的國家數量方面是否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 特朗普說,如果沒有,美國可能會單方面採取行動。

特朗普認為,自2001年加入WTO以來,中國一直堅持認為自己是發展中國家,美國從未接受過中國為“發展中國家”,而且當前的經濟指標顯示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中國佔全球貨物出口總額的近13%,而其在此類出口中的全球份額在1995年至2017年間躍升了五倍。自2009年以來,中國一直是每年全球最大的貨物出口國。此外,中國在出口中的領先地位不限於低工資製造業的商品。 中國目前在高科技產品出口方面居世界首位,僅此類出口在1995年至2016年間就增長了3800%。

中國的境外直接投資(FDI)價值近1.5萬億美元,超過了36個OECD國家中的32個,而其接受外國直接投資近2.9萬億美元,超過了除一個OECD國家之外的所有國家。中國佔全球500強企業中的120強,其國防開支和太空衛星總數僅次於美國。

備忘錄強調:“當最富有的經濟體要求發展中國家地位時,它們不僅損害其他發達經濟體,而且損害真正需要特殊和差別待遇的經濟體。”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通知中已除名的幾個國家已經同意在未來的貿易談判中放棄其發展中國家的權利,包括巴西,新加坡和韓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