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品安全的智慧化监管势在必行

一、项目背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全面落实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科学化监管水平,推进食品安全监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校园食品安全,关乎亿万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关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和教育强国建设,是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乱象丛生、事件频发,保障校园食品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共管共治,不断创新、优化治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地采取“政府统筹、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就近采购”的策略,将学校、食材供应商、产地进行有机串联,在提升学校营养餐本地采购农产品比例基础上,提高学生营养餐质量,提升政府对校园食堂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及监管水平。

按照《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根据《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园长)负责制。学校应当将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并落实有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要求,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逐步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和家长陪餐制度。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及食品销售单位实行全覆盖监督检查。

现为提高对学校食堂的监管管理水平,提升学校食品安全智慧治理能力,通过建设学校食品安全智慧化管理平台,实现食品检测即时化、食材来源溯源化、厨房管理信息化、学生营养靶向化。

二、公司简介

2014年11月源本生鲜成立,总部位于成都。公司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食品安全大数据服务平台及农产品流通领域数字化服务平台。业务已拓展至全国38个省市,覆盖B端用户12万+,平台日均交易额9000万元以上。

领导关怀,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副总理汪洋等各位领导的考察。

中央电视台2019年11月23日《新闻联播》栏目,2分25秒,介绍了公司在食品安全领域做出的贡献。

服务案例:源本校园智慧食安体系覆盖全国5000多个学校,成都树德中学、成都石室中学、山东日照第二中学等各省市大中小型学校。

三、系统功能描述

(一)交易系统

1、学校使用端

食堂食材采购交易系统立足于交易,为食堂与食材配送商(供应商)搭建起一座阳光、健康、繁荣的网络市场,通过技术的手段从交易数据中合成相关溯源数据,从而形成餐饮及食配(供应)环节的溯源链条。平台引入严格的检测机制,确保食材配送商(供应商)供应的每批次食材都进行检测,以提高食品的准入准出标准,在问题食品(农副产品)进入餐桌前,构筑起一座坚实的堡垒。

食材采购交易系统是链接食堂与其供应商的桥梁。餐饮单位可通过系统进行下单,供应商接收订单后完成受理、来源填报、农药残快检、订单出库以及供应商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分拣、进销存等功能。

后勤管理部门,可通过交易平台总部管理端及溯源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各地食堂食材采购品类、采购数量、交易价格、库存管理、溯源信息、检测信息等业务运行数据,以及后厨加工过程等信息,实现总部管理在线化,极大地提升了学校对食堂采购环节及加工环节的管理水平。

采购管理端

食堂仓储管理

2、线上交易及开票

交易系统向交易主体提供以订单为基础的线上公对公转账及线上电子发票系统,实现“订单一键勾选、秒开发票”功能,实现将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税务处理能力,降低纸质发票成本及人力统计订单的时间成本,实现全业务流程无纸化办公。

(二)校餐卫士系统

1、后台管理

通过食堂后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食材溯源、明厨亮灶、清洗消毒记录、晨检记录、食品留样信息、食堂菜谱、后厨人员健康证、添加剂使用、进货查验、出库记录、食堂的证照资质等信息的信息采集录入及公开公示。

管理系统首页 晨检记录

每日菜谱 食品留样

进货查验 出库登记

2、智能明厨亮灶

通过对重点单位进行网络改造,充分利用单位现有设备,基于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形成对重点单位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的网络布局。明厨亮灶系统可以通过食堂公示屏、公示小程序等方式来查看后厨视频直播。

后厨视频直播-小程序

3、溯源信息公示

系统提供基于交易的溯源模式或基础填报方式的溯源功能,结合学校管理实际,选择合适的溯源方式,将提高学校对外包食堂的食材溯源、检测信息的采集,并共享至学生。

溯源公示-显示屏

4、食品检测的即时性和不可篡改性

通过溯源采购交易系统采购的食材,可以通过食品检测系统进行农药残留检测。用户可使用专用的农药残检测设备按订单进行检测,该检测系统数据不可篡改,实时生成。或学校食堂前期不使用统一配置的农残检测系统,可以使用现有检测设备完成快检,进行数据填报,但从效果来说,填报式的监管效能要略逊于直接进行检测的方式。

溯源检测中心

检测信息查询

5、AI智能识别

充分利用单位现有设备,基于人工智能与图像识别技术,形成对重点单位食品安全视频监控的网络布局。工作人员可通过网页任意调取相关摄像头的实时视频画面,并能对画面中的不规范行为(包括未戴帽、未戴手套、未戴口罩等)进行抓拍并将抓拍到的实时证据保留在指定位置。

AI识别

(三)公众查看端

通过二维码或小程序方式,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学校食堂的食材溯源信息、检测信息、后厨管理信息,如校长陪餐、餐厨垃圾、晨检公示、自检自查、员工培训、经营资质、健康证明、食品留样、明厨亮灶。实现公众“看得见“的监督,提高校园食品安全防控能力,激昂对食品安全事件发生概率,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公众参与,实现社会共治。功能展示权限在学校端,支持校方自行决定开放功能模块。

学校端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屏

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小程序

四、建设价值

1、实现学校对食堂食材溯源、检测信息的采集,索证索票业务的线上化;

2、实现校园后厨的信息化管理,操作流程的信息化监管、信息化公示;

3、建立校园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系统,将明厨亮灶、食材溯源、证照信息、校长陪餐记录、晨检记录等进行集中公示,并将公示的监管信息通过微信小程序等手段向公众开发,实现社会共治;

4、满足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政策的要求,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5、统一规范,安全可靠,建立规范化的食品安全追溯标准体系,建设实用、开放、 兼容、安全、高效的应用体系。

V

学校食品安全的智慧化监管势在必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