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看似弱小的溫比亞颱風,已造成今年迄今最大的颱風災害

今年第18號颱風溫比亞已在我國造成嚴重災害。據各地民政部門的數據,截至8月24日,江蘇徐州、安徽、河南、山東、遼寧等受災嚴重地區共有48人死亡,4人失蹤,37人受傷,倒塌/嚴重損壞房屋32624間,直接經濟損失250.8億元。溫比亞的災害已經超過2017年強颱風天鴿(121億元),和2016年超強颱風莫蘭蒂大致相當,更超過2018年其他登陸颱風災害的總和,已成為2016年以來我國災害最嚴重的颱風。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截至8月24日溫比亞部分災情數據,中氣愛根據各地民政部門數據統計

溫比亞最強時也不過是個最大風力10級的強熱帶風暴,為何損失比天鴿等強颱風還要大?颱風災害取決於多方面因素,包括大氣環流、地形地貌、社會經濟發展程度等,颱風強度只是其中很小的一方面。正如我們8月16日文章指出的一樣,正是幾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溫比亞成為2018年以來影響最大的颱風。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溫比亞颱風登陸前的雲圖,來自向日葵8號衛星

1、水汽充沛、能量充足。溫比亞是由季風低壓發展而來的颱風,一直擁有龐大的體型、充足的水汽供應。溫比亞登陸前後,副熱帶高壓保持強盛狀態,東海水溫偏高,給溫比亞充足的動力和熱力支持,因此它保持熱帶風暴強度一直到河南,登陸後4天仍然沒有消失。相反,2017年強颱風天鴿個頭很小,水汽供應不多,進入內陸後很快減弱消失;2018年強颱風瑪莉亞登陸前則水汽供應斷絕,進入內陸後減弱消失的比天鴿還要快。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溫比亞進入安徽後依然保持良好的形態,強度和登陸時幾乎一樣,來自風雲4號衛星

2、深入內陸,陸上轉向。溫比亞登陸後一口氣跑到了河南,隨後才緩慢轉為北上。這樣一來,溫比亞的所有水汽、能量都被帶進內陸,並且和冷空氣結合,造成河南、山東、江蘇徐州、江蘇宜興等地的猛烈暴雨和龍捲風。相比之下,同為強熱帶風暴的安比一直貼著海岸線走,很大一部分能量和水汽都沒有進入內陸,影響自然比溫比亞小得多。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溫比亞和安比颱風的路徑對比,來自NMC颱風網。深入內陸的為溫比亞

3、最大暴雨下在了防颱能力稍弱的北方。溫比亞的最大暴雨出現在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徐州和山東,這些地方都是防颱風能力相對薄弱的地方,應對臺風和颱風暴雨沒有充足經驗,排水基礎設施、水利設施的水平也跟不上。如果有南方省份的防颱經驗,相信山東壽光的洪災災情會減小很多。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8月18-19日山東暴雨情況

溫比亞的災情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第一,不能以貌取人,更不能以貌取颱風,弱颱風同樣可能造成大災害,要結合颱風的強度、大小、路徑和環流形勢,結合颱風影響區的地形地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防颱水平綜合考慮防禦措施。第二,對環流大、水汽足、時間長、深入內陸的颱風,不管強度多大都需要高度重視。像8月24日正在活動的雙颱風胚胎92W、93W,雖然它們的強度比溫比亞要弱,但水汽豐富程度比溫比亞毫不遜色,也將深入內陸,造成南方大範圍強降水。雖然南方的防颱能力要強一些,但地形崎嶇,山區人口眾多,還是應該密切關注暴雨動向並做好準備。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8月24日西北太平洋颱風及颱風胚胎分佈情況,中氣愛在風雲4號衛星雲圖上標註

南方警惕!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暴雨發威在即

8月24日,颱風胚胎92W在臺灣西部沿海磨了一天後進入臺灣海峽。受其影響,臺灣島西部出現大範圍特大暴雨,兩天累積雨量最大已接近1000毫米;颱風胚胎的螺旋雨帶也在浙江、福建上岸,浙閩沿海的暴雨已經開始。不過,受颱風胚胎外圍下沉氣流影響,廣東珠三角、江西、湖南等地出現灰霾和酷熱天氣。

與此同時,颱風胚胎93W已來到浙江寧波東南約1300公里的海面上。按照超級計算機模式目前的計算結果,這兩個颱風胚胎將陸續進入我國南方:其中92W將在8月25日登陸福建福清附近,登陸前有可能加強為21號颱風,也可能拿不到正式颱風戶口以熱帶低壓強度登陸;93W將在8月27日前後在浙江或上海上岸,強度為熱帶擾動,或低壓槽。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歐洲數值對雙颱風胚胎的集合分析,來自NOAA

可以看出,這兩個風暴都很弱,所以南方的風力不會太大;但是,這兩個風暴都攜帶了巨量水汽,而且在副高強盛期進入我國,將深入南方內陸並滯留3-5天。因此,它們的暴雨會非常廣、非常大。凡是深入內陸、水汽豐富的颱風,不管強度多少,都有造成嚴重暴雨災害的可能。剛剛過去的強熱帶風暴溫比亞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然,這兩個颱風胚胎影響的是抗颱風、抗暴雨能量更強的南方,而且強度比溫比亞要弱,所以情況可能會稍好一些;這兩個颱風胚胎,可以說是弱化版的2006年強熱帶風暴碧利斯。根據目前的數據,除重慶和雲貴高原北部,整個長江以南都會被雙颱風胚胎的降雨影響,其中臺灣西南部、福建沿海、浙江沿海是暴雨第一重點,湘贛桂三省區的山區應該是暴雨的第二重點,還請南方的朋友尤其是山區的朋友提高警惕。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對臺風胚胎92W的預報

不過,這兩個颱風胚胎也有很多有利之處:首先,福建、粵東、浙江中南部的旱情有望解除;其次,除重慶外,南方的高溫也將逐漸減弱並暫時緩解。雙颱風胚胎之後,冷空氣有望登上南方的天氣舞臺。

熱帶低壓侵擾江南華南 東北強降雨明天收尾

受熱帶低壓影響,週末兩天(25-26日)福建、浙江強降雨持續,並且還會深入內陸影響江西、湖南等地,充沛的雨水有利於緩解乾旱。另外,吉林、黑龍江部分地區今天或仍有暴雨,明天強降雨進入尾聲。在"蘇力"與冷空氣的影響下,東北大部地區最高氣溫降至20℃出頭,倍感涼爽。

熱帶低壓攜強降雨影響江南華南 利於緩解乾旱

今天早晨5點鐘,臺灣海峽熱帶低壓的中心位於福建省福清市南偏東方約85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1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4百帕。預計,該低壓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變化不大,即將在福建平潭到惠安一帶沿海登陸(14-16米/秒,7級,熱帶低壓),登陸後繼續向西偏北方向移動,並減弱消失。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週末兩天,熱帶低壓將繼續影響福建、浙江,並且還會深入內陸,給江西、湖南等地帶來強降雨。中央氣象臺預計,受熱帶低壓和熱帶雲團影響,未來三天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其中今天浙江南部、福建北部、廣東西南部、海南島、臺灣島等地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20毫米)。

溫比亞造成250多億損失,雙颱風胚胎將深入內陸,南方再迎大暴雨

在降水的打壓下,預計今起三天,中東部沿海省份開始向西將逐步迎來降溫,降幅大多能達到4℃以上,最高溫短暫降到30℃左右,熱度稍減。

但重慶則高溫持續,重慶是今年我國省會級城市中高溫最多的城市,截至昨天,高溫日數已有49天,目前的預報來看,未來一週依然是難以擺脫高溫的控制,公眾仍需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氣象專家提醒,今年以來僅僅只有1個颱風登陸福建,而影響福建的颱風也特別少,導致近一個月以來降水明顯偏少,熱帶低壓帶來的降水充沛,可緩解福建,江西、湖南的氣象乾旱情況。但福建沿海地區雨勢猛烈,仍需要警惕短時強降雨,遠離山體,注意安全。

今天吉林黑龍江仍有強降雨 明天台風影響進入尾聲

昨天白天,颱風"蘇力"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動,東北風雨影響進入鼎盛階段。監測顯示,昨天5時至今天5時,黑龍江南部、吉林北部和東部出現中到大雨,局地甚至遭遇大暴雨,像是吉林蛟河24小時累計降水量超過100毫米。

今天,吉林、黑龍江部分地區仍有較強降雨。明天,東北的強降雨進入尾聲。不過,受冷暖空氣交匯作用,西北地區東部的降雨將有所增強。

中央氣象臺預計,今天東北地區北部、華北北部、甘肅東部、四川盆地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或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小時雨量20~50毫米,最大可達60毫米以上),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需警惕較強降雨和局地強對流可能引發的山洪、泥石流等災害。

在臺風和冷空氣共同影響下,昨天,東北大部地區迎來降溫,尤其是吉林中西部、黑龍江東部和南部降幅達到4-7℃,最高氣溫降到20℃上下,明顯偏低於常年同期的正常水平。以長春為例,23日最高氣溫還有25.4℃,昨天直接跌到20℃。今天降溫重心會轉移到黑龍江,哈爾濱最高氣溫將下降3℃左右。未來七天,東北氣溫會波動回升,但中北部地區最高氣溫仍保持在25℃上下,天氣宜人。

西北地區氣溫也接連下降,像是甘肅西部、青海北部昨天的降幅達到4-8℃。今天,青海東部、甘肅南部將成為降溫的重心,降幅可達4-6℃,以蘭州為例,昨天的最高氣溫為30℃,今天直接降至23℃,很多降溫力度大的地方最高氣溫會降到20℃上下。

不過,短暫降溫過後,氣溫又會迅速回歸到正常水平附近,像是蘭州明天又將回升至29℃,隨後幾天都會保持在30℃上下。但早晚的最低氣溫只有17-18℃,溫差較大,公眾早晚時段要保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