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古城揚州,除了有瘦西湖,還有罕見的“黃腸題湊”


疫情在即,大家為了緩解緊張的心情,網上也出現了不少有趣的段子,“煙花三月下揚州,願我三月能下樓”。農曆的三月,也就是陽曆的四月,確實是下江南的好日子,春暖花開,處處美景。不過揚州這座從詩中走出來的月亮古城,除了美景,還有很多歷史人文古蹟。

從春秋時期的“邗”國算起,揚州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淮左名都,竹西佳處”,古稱廣陵、江都、維揚。所以到了揚州,除了去隋煬帝開鑿的古運河,乾隆下江南必打卡的瘦西湖,還要去一處可以與漢朝近距離接觸的地方——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廣陵為江南重鎮,漢武帝特派其第四子劉胥管理,並封廣陵王。但他為了當皇帝,在父親去世後,竟用扎小人的方法詛咒即位的弟弟。最後事情敗露,自縊而死。不過沒想到,後來他的侄子漢宣帝念在叔侄的情分上,特赦了劉胥的幾個兒子死罪,賜劉胥諡號為厲王,並讓他以廣陵王的身份下葬,還享受了帝王級的槨室——黃腸題湊,這可屬於墓葬中的蘭博基尼了。


如今這廣陵王墓就在漢廣陵王墓博物館裡,雖說是由距離揚州城西北四十五公里的神居山遷過來的,而且一早就被盜過,連屍體也不見了,但好在這比用黃金打造還珍貴的“黃腸題湊”是完整的,而且依舊出土了很多漢朝的文物。

廣陵王墓木槨南北長16.65米,東西寬14.28米,通高4.5米,總面積達237.76平方米,想想現在如果能住在200多平方米的屋子裡就絕對是豪宅了。漢代尚禮儀、尊儒術,崇方位、重陰陽五行之說。廣陵王墓以一堂為中心,前後二庭、左右分兩廂,還有所謂的廚房、浴室等。隨葬品主要放在東、西廂及外藏槨內,外藏槨是放置馬車和木俑的地方。從結構上就能看出墓主人生前的奢靡。光結構奢華還不行,整個木槨用了珍貴的楠木545立方米。

所謂“黃腸題湊”是我國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一種特殊葬制,它與玉衣、梓宮、偏房、外藏槨同屬於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黃腸”是指黃心的柏木,“題湊”是指題頭向內拼湊、聚合而成的結構,在棺外壘牆圍之。


廣陵王劉胥墓中的“黃腸題湊”是比柏木更好的金絲楠木作構件,每塊題湊尺寸大小有別,四面企口高低錯落有序,塊塊緊扣,層層相疊,堅固細密,宛如魔方,放錯一塊,無法復原。其製作精良、工藝複雜,有的一面企口多達十二道,拼接後縫隙緊密,連最薄的刀片都無法插入,可謂鬼斧神工。這張圖上是墓南門的湊木,這麼粗的楠木現在根本找不到了。

這是當年在神居山原墓的剖面圖,墓穴深達二十五米,但還是讓“摸金校尉”給盜了。考古人員發掘墓的時候,不光裡面的很多陪葬品被盜了,連屍體也不見了。為什麼盜墓者會連屍體都偷走呢?因為古人希望屍體能不朽,總會在屍體的裡裡外外都放上的寶貝。

這個金縷玉衣就是當時穿在屍體外的,古人認為“玉”為山之精華,人死後穿上玉衣有護體不朽之功效,金縷玉衣是漢代葬制中最高的待遇。這個金縷玉衣是按照當時墓裡出土的金縷玉衣殘片做的複製品。

這是當時出土的沐浴用具。仔細看,還有木屐,這也說明了日本的木屐就是從我國傳過去的。

廣陵王劉胥墓的旁邊是他老婆王后的地宮,當然現在揚州這裡的也是從神居山那邊遷過來的。王后墓與廣陵王墓一樣,也是屬於“黃腸題湊”式木槨墓,黃腸也是大量的珍貴楠木。

在神居山時,王后的地宮與廣陵王墓相距50米,兩墓東西並列,為同塋異穴式夫妻合葬墓。不過王后墓稍小一些,但也有182.85平方米,用楠木約450立方米。槨內還出土了馬車12架。

漢廣陵王墓是全國出土的十餘座同類型墓葬中規模最大、結構最複雜、用料最考究、製作最精良,也是保持最完整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木梓面積比湖南馬王堆漢墓大18倍。劉胥雖幹了那麼奇葩的咒君之罪,最終卻得到了這麼豪華的厚葬,估計古今也就他一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